登陆注册
3813700000005

第5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1)

相见,是刹那花开;离别,是永日清愁;相见,是黄昏月下;离别,是万水千山。无论如何,有相逢就有相别,有相聚就有相离。很多时候,聚散离合,只是瞬间。

李颀·送陈章甫:离别也可以云淡风轻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尽管我们知道,离别就意味着山水迢递、意味着世事茫茫,但是当离别来临,我们也只能无奈地面对,谁也不能让时光倒回、让昔日重来。该去的终究要去,萋萋芳草,总要凋残;皑皑白雪,总要消融。聚散离合,本来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转身而去,两处天涯。此情此景,任谁都会悲伤。所以,在离别的情节里,有过长亭古道,有过西风斜阳;有过折柳相赠,有过红豆相酬;有过执手相看,有过儿女沾巾。于是,我们以为,离别就是无语凝噎、泪下潇湘。其实,离别可以简单到只是挥手告别,甚至不需要太多言语、太多表情。

初夏,天高云淡,麦黄草绿。那场波澜不惊的离别,就在这个寻常的日子悄然上演。他们都知道,此后的人间山水相隔,音书难递,但是他们只是默然走到分别的渡口,没有长亭短亭,没有泪湿青衫。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却分明就在那里,无可比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使面对离别,也可以云淡风轻。他们知道,情就在心里,纵然是天南地北,仍旧不增不减。所以,离别来得那样简单。

记忆中的离别,总与断岸垂杨、晓风残月有关。这个花草葳蕤、树木葱茏的季节,真不适合离别。可是,离别还是不可逆转地经过那片麦田、经过那片草树。我们能找来解释这场莫名离别的,恐怕只有世事无常。就像我们无法阻止年华老去一样,我们也经常无法阻止离别上演。花开了总要谢,月圆了总要缺,谁也没有办法。

陈章甫是个很有学问的人,长期隐居嵩山。他曾经参加科举及第,但因为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后来,经他上书力争,吏部无可辩驳,特为其请示执政,破例录用。此事受到天下读书人的盛赞,使他名扬天下。不过,他的仕途并不通达,因为厌恶官场争名夺利的风气,他经常住在寺院郊外,与山野草木为邻。

他对官场彻底厌倦后,就决定罢官回乡,于是就有了这场送别。在李颀眼中,陈章甫胸怀坦荡,满腹经纶。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会见风使舵、随波逐流。尽管身在官场,却总是那副自在飘逸的模样。想必,对所有那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嘴脸,他都深恶痛绝。在他心中,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纯净。所以,李颀对他才会如此赞赏。

尽管我们所见的尘世间,有太多随波浮沉的庸人,但是仔细看去,却还是可以在某些角落看到几个与众不同的人。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比如半醉半醒摘花换酒的唐伯虎。他们虽然也只是寻常的生命,却不愿在人群里战战兢兢、蝇营狗苟。他们的特别,其实不在于外在的行为,而在于内心的率真和纯粹。纵然整个世界乌烟瘴气,他们也要在几寸天地间保留难得的清澈。我想,与那些为了追名逐利而放弃信仰的人相比,这些人就算贫困潦倒,也同样值得尊重。

曾经,陈章甫在洛阳东门买酒款待李颀等好友。他总是那样不拘尘俗、不落俗套。对他来说,世间所有事,无论是离合变幻,还是聚散得失,都只如浮云。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曾经,陈章甫在筵席上沉沉睡去,不管别人以何种眼光看他。他就那样,坦然地睡在天地之间,似乎,世间再无旁人,只有他自己,枕着云月,与时光倾情对话。醒来的时候,他偶尔仰望,看天边云彩自由来去。他喜欢这样自在的感觉。也许,如果可以,他也可以如几百年后的林和靖那样,远离尘嚣,梅妻鹤子。

落拓不羁,孤清自赏。这就是陈章甫。李颀之所以将其引为知己,便是为此,其实,李颀自己又何尝不是疏放超脱、鄙薄世俗。李颀少时家境富有,后因结识富家轻薄子弟,倾财破产。然后,他隐居颍阳(今河南许昌),苦读十年,终于考取了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可是,与生俱来的孤傲和狂放,使他虽然任职多年,却从没有升迁。如此看来,他与陈章甫何其相似。若非如此,他们恐怕也不会有深厚的情谊,离别之际,也无须以诗相赠了。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这样的心境,总是让人无比羡慕。试问这世间,有几人能够醉在酒杯里,独享那份逍遥快意;有几人能够看轻世事,洒脱地离开繁华,去向远方;有几人能够醉卧花间,不管别人青眼白眼?活在人间,我们总会莫名地计较很多东西;殊不知,在苦心孤诣争来斗去的时候,花谢云走,春去秋来,流年已在暗中偷换。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这看似很随性的两句,却分明就是对于陈章甫宦海生涯的写照。无论是何时,官场就是那样,昏暗无光,无边无涯。天性单纯的人在官场很难立足。那不休的争斗只如滔天巨浪,足以淹没所有的美好。无论是李颀还是陈章甫,都是擅入官场而不愿退避和逢迎,所以他们必定为官场所不容。

郑国游子、洛阳客人,称呼虽然有异,意思却没什么不同。尽管那日,陈章甫将远去,李颀还将留在那里。但是对于整个官场,对于整个人间,他们都只是行人,匆匆而过,不留痕迹。离别之际,诗人心中,或许会涌起这样的感伤:同是天涯沦落人。

最后两句,诗人以试问的语气写出了世态炎凉,也写出了他们之间难能可贵的情谊。尽管朋友众多,但是此番罢官回乡,还有几人记得曾经的情分?这世上,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朝秦暮楚者多,笃情重义者少。你得意的时候,人们争相奉承,趋之若鹜;你失意的时候,人们冷眼相看,落井下石。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真实得让人悲伤,残酷得让人绝望!

落魄的时候,仍能不离不弃,那才是真正的朋友。此时,陈章甫虽然罢官回乡,但是对于李颀来说,这远去之人永远是他值得珍视的知己。尘世间,他们相逢相识,肝胆相照,两无嫌隙。所以,不论贫穷富有,不论天涯海角,他们都不会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情谊。可惜,在遥远的时光里,这样的朋友并不多。人心最是变幻莫测,说好的永远,往往只是戏言,一阵风就能吹散。只有经过浮沉起落,才会明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纵观这首诗,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在同情之余,明白世事如霜。但是作为送别诗,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可谓不落窠臼。因为这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离别也就显得云淡风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漫天飞雪,是离别的盛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多年前遇见的这场雪,至今仍旧时常想起。那是远方的冬天,北风呼啸,衰草连天。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苍茫和死寂,没有多少生命气息。天空与大地之间,只有这场雪悄无声息地下着,纷纷扬扬。

这场雪来得并不突然。印象中的塞北就是这样,有大漠孤烟,有长河落日;有羌笛声声,有飞雪漫漫。这里的冬天总是来得很早,早得仿佛不曾经过秋天,不曾有过秋水长天。于是,雪花也总是在不经意间飘然而下,点撒在荒凉的大地上。或许是因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逢,不管雪花来得多悠然、多自在,也总是被人们遗忘。

但是,诗人并未遗忘。他始终站在那里,看着漫天雪花,浮想联翩。他想起了前尘往事,想起了聚散得失,想起了世事沧桑。想着想着,他仿佛离开了冬天,遇见了春江水暖,遇见了梨花满枝。

因为这场雪,塞北的冬天竟然有了几分浪漫。但是这里毕竟不是江南,不是小桥流水。诗人所处的地方,仍旧是寒冷的塞北,春风还十分遥远。雪花再美,也改变不了大地的沉默气质。何况,这个飞雪的日子,离别正在悄然上演。

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县),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祖父都官至宰相。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亡,家道衰落。岑参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时,岑参到长安献书求仕未果,其后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年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年,作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三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年,又作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之乱后,至德二年才回朝。其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于成都旅舍。

六年的塞北生活,岑参完成了生命的蜕变。经过那些风尘仆仆的岁月,他终于清楚地知道,世间除了五湖烟水,除了长安风月,除了官场纷争,还有塞北烟云里的辽阔和高远。所以,他的诗,少了些清婉,多了些冷峭;少了些清幽,多了些磅礴。

此时,好友武判官将离开塞北,回到长安。岑参就在塞北的风雪中,等待那场离别的来临。面对离别,任谁都会莫名地感伤。更何况,此处的人间,风雪无尽,归期未知。岑参虽然不曾说,但他的心分明是惆怅的。

于是,整个画面陡然间变得凄寒而萧瑟。飘入珠帘的雪花,沾湿了罗幕,这样的冬天,就算是狐裘锦被,也不能让人觉得温暖。这里到底是天寒地冻的塞北,雪花虽然轻灵,毕竟不是春雨杏花。我在想,如果是在某个江南小镇,遇见这场雪,推开窗户,看雪花轻轻飞入房间,落在书页上,那将是怎样的诗意流连。

可是此时,在那片茫茫的大地上,弓箭冻结,铁衣冻结,大漠冻结,长河冻结。这是个寂静的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沉默不语,没有长空归雁,没有绝地苍狼,只有愁云惨淡,只有飞雪飘零,仿佛连炊烟和时光都已被冻结。

营帐里,离别的盛宴已然开始。豪情与壮志,萧条与冷落,都落在酒杯里,洒脱地饮下,管他外面冰天雪地,管他人间凄风苦雨。在这样的天涯之处,如果没有酒,真的不知道,人们将如何度过孤城岁月。在这个地方,因为遥远,因为荒凉,杯酒人生,显然有更深的意义。

所有人都在推杯换盏,就像寻常的酒宴。但是谁都知道,远行之人终将离去,面对风雪中的长路,此后人影零落,无人相知;送行之人继续留下,看孤烟落日、风沙茫茫,这是他们以生命驻守的地方。塞北的苦涩与凄凉,谁都知道,但是该走的走、该留的留。就像红尘苦海,聚的聚,散的散,最后的最后,我们拥有的,不过是烟云草木,流光黯淡。

这场离别的盛宴上,没有婉约的诗意情趣,只有豪迈的畅饮悲欢;没有清淡的红泥火炉,只有肆意的对酒当歌。在这里,不需要温文尔雅,不需要细枝末节,只需要尽情尽兴。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无论是归人还是来者,都可以大肆饕餮,旁若无人。这就是属于塞外的情怀,宽阔得几乎让人忘记天地间还有寂寞忧伤。

印象中的塞北,无论是雁声还是风声,无论是羌笛还是琵琶,都会让人黯然销魂。羌笛声中,三军泪如雨下;琵琶弦上,公主幽怨悲伤。在那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听到这样的声响,总会悲从中来。伫立在那里,当寂寥被勾起,人也就像远离了人间,再也看不到几点灯火。

此时,虽然所有的感伤都已沉落在酒杯里,无人提起;虽然无论是胡琴还是琵琶,弹奏得都是欢快的曲调,但我们还是隔着尘埃,听到了琴声呜咽。是的,那到底还是塞外的声响,沾了风雪的况味。于是,我们又不禁听到了战马嘶鸣,看到了刀光剑影。塞北的记忆里,温暖太少,寂寥太多;相聚太少,离别太多。

那个傍晚,雪花依旧飘飘洒洒。盛宴散场,人们还是走到了离别的路口。走出营帐,外面仍是那个昏暗模样。辕门上的红旗,竟也被冰雪冻结,就连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先前所有的畅快和恣意、所有的欢笑和放纵,都变成了眼前的冰冷和苦涩。这样的暮色中,没有柴门犬吠,没有风雪归人,只有漫漫的离愁别绪。诗人站在那里,看似平静淡然,但是词句里满含的苦寒,何尝不是他心头的滋味!

轮台东门的这场送别,很安静,也很简单。行人挥手而去,从此了无音信;诗人伫立原地,长久怅惘迷离。山岭迂回,道路曲折,行人的身影早已隐没,诗人仍旧站在那里,深情目送。他知道,一别之后,关河迢递,世事茫茫。所以,他无法不伤感。但他仍旧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那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这是远行的朋友留给他的最后记忆。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赤澜1929

    赤澜1929

    2000年时,安徽金寨地区有1018座红军空墓,这上千座遗冢还只是冰山一角,因为那些没有后人以及后人无力“招魂入墓”的家庭,只得把找不到归乡之路的红军孤魂托付给萋萋荒野。以漆氏为例,当年因革命“绝后”的家庭,占到整个家族的一半以上,没有人记得他们,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某个红军的后人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祖先要干革命?而我们也不禁在思考,那些“仓廪实,知礼节”体面的大家族,究竟为何要甘冒杀头连坐的风险,举家从事当时并不体面的、既危机四伏又背负匪名的逆天之举?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热门推荐
  • 玩转于二次元

    玩转于二次元

    一本正常的综漫小说(大概吧),主角借助系统玩转二次元世界。《约会大作战》&gt;&gt;&gt;《崩坏3》&gt;&gt;&gt;???&gt;&gt;&gt;???&gt;&gt;&gt;……
  • 日落芷江

    日落芷江

    天空中,一架奇怪的飞机向西飞去,载着日本神秘的降使1945年8月,时令已进入初秋。在江南大地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农民冒着战火硝烟种植的禾菽已经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了。是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要收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禾菽,全中国四万万同胞也要收获八年抗战用血肉换来的胜利果实了。8月21日,一轮红艳艳的秋阳普照江南大地。上午10时许,有一架特殊的飞机在汉口机场起飞,经过常德上空向西南方向飞去,飞行高度在3500米左右。这架飞机是用战斗机改装的非武装运输机——97式双引擎机,机身漆着绿白色花纹,机身及机翼上共漆日本国旗6面。
  • 心意

    心意

    徐靖西的梦想是当上大导演,拍出好作品,拿到小金人儿,走上人生巅峰!某高富帅发现这些志向里缺了一样,于是主动伸出援手,帮她补上。徐靖西:你们没听说过披着羊皮的狼吗?就是他这种人!看着衣冠楚楚,其实就是个衣冠禽兽!话刚落音,身后就传来一道温润的嗓音: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个禽兽?徐小姐,你扒过我衣服?
  •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作者多年研究中国电影历史、追踪电影产业发展和理论动态的成果。深入考察中国电影研究国际化、学院化和跨文化趋势及不同媒体间整合对电影产业的深刻影响。对上海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留给今人哪些启示;作为产业发展与电影文化现象的“华语电影”运动路在何方等问题进行探讨。
  • 上清黄庭五脏六府真人玉轴经

    上清黄庭五脏六府真人玉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即使在今天这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社会,男人依然要比女人辛苦得多,肩上的责任要重得多。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传统依然没变,那就是:男人,赚钱才是硬道理!现代的男人比过去任何时候的男人都辛苦: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兜里没有几个钱的男人不要说事业、前途,就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男人辛苦赚钱,有时候满肚子怨言,没地方发泄,牙掉了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没办法,谁叫你是男人呢?
  • 写下待回忆

    写下待回忆

    一些杂七杂八的胡言乱语,也许是真实,也许是幻想。群:吃睡团团一号:706779116
  • 邪帝心尖宠:废材也逆天

    邪帝心尖宠:废材也逆天

    她本是佣兵界的王者,在任务中为救同伴而死。再次睁眼,她成了“北冥”家族的废材七少爷。废材?不能修炼?开什么玩笑!姐是灵武双修的绝世天才。炼丹师很了不起吗?姐一抓一大把的弹药当糖球。驯兽师尊贵?姐一招手各兽尽在姐的手。她风华绝代,引世间男女竞折腰。某帝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无须再忍。“枫儿,千年前,你欠了我的,今天是不是应该还了?”某女一木脸,“我欠你什么啦?”某帝腹黑一笑“你欠我,生生世世永相随!”(本文男强,女强。1V1,身心干净,不虐。)
  •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