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500000002

第2章 岁末恒河(1)

出访印度之前,新德里烧了一次机场,又爆发登革热,几天之内病死者巳经过百,入院抢救的人则数以千计,当局不得不腾出一些学校和机关来当临时的医院。电视里好几次出现印度军警紧急出动在市区喷洒药物的镜头,有如临大敌的气氛。

我被这些镜头弄得有些紧张,急忙打听对登什么热的预防办法。好在我居住的海南岛以前也流行过这种病,只到近十来年才差不多绝迹,但对这种病较有经验的医生还算不少。一位姓凌的医生在电话里告诉我,登革热至今没有疫苗,因此既不可能打预防针,也没有什么预防口服药品可言。考虑到这种病主要是靠一种蚊虫传染的,那么唯一的预防之法,就是长衣长裤长袜,另外多带点防蚊油。

新德里的深秋,早晚气温转凉,长衣长裤长袜巳可以接受。但我没有料到,紧紧包裹全身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各种防蚊药剂,用来对付印度蚊子仍是防不胜防。星级宾馆里一切都很干净,只要多给点小费,男性侍者的微笑也应有尽有。但不管有多少笑脸,嗡嗡蚊声仍然不时耳闻,令人心惊肉跳,令人心里“登革”。有时,几位同行者正在谈笑,一些可疑的尖声不知从何处飘忽而近,众人免不了脸色骤变手忙脚乱地四下里招架,好端端的一个话题不得不中止和失散。

出于一种中国式的习惯,我对眼前的飞蚊当然决不放过。有意思的是,我出手的动作总是引来身旁印度人惊讶和疑惑的目光,似乎我做错了什么。

中国大使馆的官员给我们准备了防蚊油,并且告诉我们,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度,大多数人都持守戒杀的教规,而且将大慈大悲惠及蚊子。蚊子也是生命,故可以驱赶,但断断不可打杀。对于我两手拍出巨响的血腥暴行,他们当然很不习惯。

我这才明白了他们一次次惊讶和疑惑的回头。

也明白了登革热的流行。

生活在印度的蚊子真是幸福。但是,蚊子们幸福了,那一百多条死于登革热的人命怎么说呢?人类当然可以悲怀,悲怀一切植物、动物乃至动物中的蚊子,但人类有什么理由不悲怀自己的同类?为什么可以把自己积善的纪录看得比同类的生命更为重要?

在印度,不仅蚊子,人类以外的其他各种活物也很幸福。新德里街头常有呼啦啦的猴群跳踉而过,爬到树上或墙上悠闲嬉耍。每一片绿荫里也必有松鼠到处奔蹿,有时居然大摇大摆爬上你伸出的手掌。还有潮水般的雀鸣鸦噪,似乎从泰戈尔透明而梦幻的散文里传来,一浪又一浪拍打着落霞,与你的惊喜相遇。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似乎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动物园,置身于童话。不必奇怪,你周围的众多公共服务机构也常有一些童话式的公告牌本展览馆日出开门,日落关门。这时间表达方式与钟表无关,只与太阳有关,早巳被新闻、法律、教材以及商务文件久违,大有一种童话里牧羊人或者王子的口吻。

地球本来是各种动物杂处的乐园,后来人类独尊,人类独强,很多地方的景观才日渐单调。我在中国已经很少听到鸟叫。那些儿时的啁啁啾啾一一熄灭,当然是流失到食客们的肠胃里去了,流失到中国人花样百出的冷盘或火锅、蒸笼或烤炉里去了,流失到遍布城乡灯红酒绿热火朝天的各色餐馆里去了。中国人真是能吃。除了人肉不吃,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要吃。一个宗教薄弱的世俗国家,一个没有素食传统的嗜肉性大众,红光满面大快朵颐成了人际交往的普遍表情。人们正在吃得一个又一个物种几近绝迹,随着食文化的发达繁荣,眼看着连泥鳅、青蛙一类也难于幸免。我一位亲戚的女儿,长到八岁,至今也只能在画册上认识蝌蚪。

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绝无中国这么多对于动物来说恐怖万分的餐馆。这当然让刚到此地的中国人不大习惯,有时候搜寻了几条街,好容易饥肠辘辘地找到了一家有烟火味的去处,菜谱也总是简单得让中国食客们颇不甘心。牛是印度教中的圣物,不论野外有多少无主的老牛或肥牛,牛肉是不可能人厨的。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猪肉也是绝大多数餐馆的禁忌。菜谱上甚至极少见到鱼类,这使我想起了西藏人也不大吃鱼,两地的习俗不知是否有些关联?可以想见,光是有了这几条,餐桌上就已经风光顿失,乏善可陈,更不可能奢望其他什么珍奇荤腥了。在这样一个斋食和节食几乎成为日常习惯的国家,我和朋友们不得不忍受着千篇一律的面饼和面饼和面饼,再加上日复一日拿来聊塞枯肠的鸡肉。半个月下来,我们一直处在半饥饿状态,减肥的状态,眼球也吧嗒吧嗒似乎扩张了几分。

咽下面饼的时候,不得不生出一个疑问:印度的军队是不是也素食?如果是,他们冲锋陷阵的时候是否有点力不从心?印度的运动员们是不是也素食?如果是,如何能保证他们必要的营养和热量?如何能保证他们的体能,足以抗衡其他国家那些牛排和猪排喂养出来的虎狼之师?难怪,就在最近的一次世界奥运会上,偌大一个印度,居然只得了一块奖牌。这一可悲的纪录原来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倒让我觉得顺理成章。

也许,素食者比较容易素心——相当多数的印度人与竞技场上的各种争夺和搏杀,一开始就没有缘分。

他们看来更合适走进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寺庙,在那里平心静气,无欲无念,从神主那里接受关切和家园。当他们年迈的时候,大概就会像我所见到的很多印度老人,成为一座座哲学家的雕像,散布在城乡各地的檐下或路口。无论他们多么贫穷,无论他们的身体多么枯瘦衣着多么褴褛,无论他们在乞讨还是在访问邻居,他们都有自尊、从容、仁慈、睿智、深思而且十分了解熟悉你的表情。他们的目光里有一种对世界洞悉无余的明亮。

一块奥运奖牌的结局在印度引起了争论,引起了一些印度人对体育政策、管理体制、文化传统的分析和批评。果然,也有一位印度朋友对我不无自豪地说:“我们不需要金牌。”

“为什么?”

“你不觉得金牌是体育堕落的表现?你不觉得奥运会已充满铜臭?这样的体育,以巨额奖金为动力,以很多运动员的伤残为代价,越来越新闻化和商业化了,不是墮落是什么?”他再一次强调我们不需要金牌,只需要健康和谐的生活。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正在班加罗尔一个剧院门口,等待着一个地方传统剧目的演出开始。由于一九九六年度的世界小姐选美正在这个城市举行,他们也七嘴八舌抗议这种庸俗的西方闹剧。

我们用英语交谈。说实话,英语在这里已经印度化,对于中国人来说很不好懂,其清辅音都硬邦邦地浊化,与英美式英语的差别,大概不会小于普通话与湖南话的差别。我们代表团的译员姓纽,英语科班出身,又在西北边陲与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交道多年,听这种英语也有些紧张,脸上不时有茫然之态。我比起小纽来说当然更加等而下之。幸好印度人听我们的英语毫无障碍,收支失衡的语言交流大体还可以进行下去。更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印地语译员,很难深入这里的社会底层,很难用手势知道得更多。

英语在这里仅仅是官方语言之一,只属于上流人士以及高学历者,普通百姓则多是讲印地语或其他本土民族的语言——这样的“普通话”在印度竟多达二十几种。换句话说,这个国家一直处在语言的四分五裂之中,既有民族的语言分裂,也有阶级的语言分裂。他们历史上没有一个秦始皇,主体社会至今人不同种,书不同文。他们也没有诸如一九四九年的革命大手术,贵族与贱民的分离制度至今存留如旧。这就是说,他们没有经历过文化的大破坏,也没有文化的大一统。

同类推荐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热门推荐
  • 变形记 城堡(经典译林)

    变形记 城堡(经典译林)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文学的魔法师”、“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全部都是关于人类世界这个庞大的寓言体系的一部分,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卡夫卡用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象征洞悉人们生活的虚无、矛盾和荒谬,剖析人性的孤独、脆弱和绝望,以不朽而精辟的真知揭示生命及其生命置身其中的世界的所有真相。《变形记 城堡》收入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和《城堡》两部作品。
  • 淳熙严州图经

    淳熙严州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红樱桃

    红樱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农大毕业生陶红英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奇山市凤山区,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葛庄镇肖家楼驻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发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审时度势发展大樱桃。面对诬陷和中伤,陶红英不为所动,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樱桃遍及全区,成为凤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凤山区和葛庄镇也分别被国家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和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群众的拥戴下,陶红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好事多磨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 良田美商

    良田美商

    出门逛街,一代养生大师李暖却遭遇天降横祸,被跳楼大妈砸死,再次醒来,竟然重生在十五岁小姑娘身上,家里虽然穷得响叮当,倒也算爹疼娘护,又有兄弟姐妹乡亲相爱,可为什么……她几乎跳过所有步骤,成了孩儿他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神色忧桑:“罢了罢了,孩儿,我一定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发家致富不容易,好在人品还在,记忆还有,凭她养生大师的心态,商人的本质,调教聪明大哥,教导弟弟妹妹,改造包子爹娘,带领一家人努力奔小康,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名声不正,让她做了两个月见不得光的鬼魂,而且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升级模式,怨魂变厉鬼。那什么净莲大师,你那气死人的特俗照顾是怎么整的,再不开挂复活我,厉鬼就要升级变夜叉了,还是活生生的母夜叉。*卖野味,卖瓜果,写配方,定规矩,改家风,上山能采药,下厨能掌勺……她不禁感慨,有种好女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李四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嘴里讲着礼教道义,却行着强盗之事,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都欺负他爹李德看重亲情,莫有不从,不过有李暖在,怎么会让他们如意?老太太不问世事,老太爷不待见李德这个小儿子,大伯是个混不吝,二伯脸皮比墙厚,二伯娘更是要钱不要命的铁公鸡……这老宅的人,一个比一个难缠。不过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吃我的,迟早让你吐出来,不怕你手段多,就不怕你不敢来。*富人跌倒一起踩,穷人翻身大家看,好多人一不小心看出了红眼病,这还得了,下猛药狠狠治!村长带头凑热闹,升官发财耍手段,不过在李暖眼里,这都是小儿科,她能在商场之中混得风生水起,还能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给好处,我收着,要回报,你想多了。*养个乖儿子,打造花果园,搭建育药房,开了养生堂,涉猎医药业……多年后,当她成了神秘富商,闲来无事教儿子一首打油诗曰:“天可靠,地可靠,不如自己可靠;山可恨,水可恨,不如你爹可恨……”踏马而来的某男瞬间黑了脸。英姿挺拔,纵身下马,脚蹬雪白的靴子来到她面前,“李暖,你可愿嫁给我?”“为妻?”女子浅笑轻问。“此生我只娶一人为妻,不是你。”他神色阴沉。“不嫁!”斩钉截铁,起身进屋。原来,革命尚未结束,还需继续努力!儿子他爹,你到底在哪儿呢?哦,想起来了,五年期限尚未到……某人,儿子你就甭想抢了,娶一送一多划算,不行?那你就一辈子憋着吧!
  •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是一部俄罗斯中篇小说,讲述一个庄园的兴衰,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爱恨情仇。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了苏霍多尔,从头至尾以一种追寻家族踪迹的姿态出现。但是其真正的主人公是娜达莉娅,她的回忆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加上其他人物的零碎而片段的记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苏霍多尔的记忆。
  •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穷不是罪过,我们无需自卑,更不必掩饰,老话讲得好:“穷不过三代。”年轻时是穷人,不代表将来还是穷人。我们无力改变生存的环境和周围人的偏见,唯一能做的就足改变自己,不认命。志气决定前途,胆量成就事业。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三流角色,人这一辈子就该活出个人样。
  • 至尊剑仙传

    至尊剑仙传

    宋清偶得仙剑琅邪,父母却莫名惨死,为了寻仇他开始修仙之行,以剑入道,习得剑中剑诀,一路剑魂陪伴,,一剑灭妖,一剑杀仙,一剑斩神魔,以剑为源,破碎虚空,成就剑仙至尊!
  • 超神学院之晶莹之泪

    超神学院之晶莹之泪

    新书《超神学院之穿越虚空》已发。未来的某一天,你是否会记住我?
  • 杀破狼奇侠传

    杀破狼奇侠传

    七杀、贪狼、破军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破、狼”格局“七煞星”、“破军星”、“贪狼星”,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