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500000002

第2章

第二显经宗者此经正以波若为宗。通而言之波若有三。一文字波若二实相波若三观照波若。今此经者后二为宗。所以然者文字但是能诠教故。后二是其所诠旨故。今欲显是宗义略作三门。一明实相二明观照三者合明二种般若。初明实相般若相者诸法实相说者不同。有义依他起自性上遍计所执。自性永无所显真如是为实相。依他起性实不空故。瑜伽论云。若诸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缘色等相事计为色等性。当知此性非实物有非胜义有。唯是遍计所执自性当知假有。若遣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如其色等相事缘离言说性。当知此性是实物有是胜义有乃至广说故。或有说者依他性空真如亦空。如是乃为诸法实相。如下文言。色无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识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如法性实际无所有不可得。又言诸法实相云何有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乃至广说故。或有说者依他起性亦有亦空。世俗故有胜义故空。空即真如真如不空。如是名为诸法实相。如下文云。世俗法故说有业报。第一义中无业无报。瑜伽论云于胜义上更无胜义故。或有说者二谛法门但是假说而非实相。非真非俗非有非空如是乃名诸法实相。如下文云。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是名无所得。论云若颠倒少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故。问诸师所说何者为实。答诸师说皆实。所以然者皆是圣典不相违故。诸法实相绝诸戏论都无所然无不然故。如释论云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案云此说四句是实相者如其次第许前四说。离著而说无不当故。若有著者如言而取无不破坏故非实相。离绝四句不可破坏。如是乃名诸法实相。如广百论颂曰。

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

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显经宗者此经正以波若为宗。通而言之波若有三。一文字波若二实相波若三观照波若。今此经者后二为宗。所以然者文字但是能诠教故。后二是其所诠旨故。今欲显是宗义略作三门。一明实相二明观照三者合明二种般若。初明实相般若相者诸法实相说者不同。有义依他起自性上遍计所执。自性永无所显真如是为实相。依他起性实不空故。瑜伽论云。若诸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缘色等相事计为色等性。当知此性非实物有非胜义有。唯是遍计所执自性当知假有。若遣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如其色等相事缘离言说性。当知此性是实物有是胜义有乃至广说故。或有说者依他性空真如亦空。如是乃为诸法实相。如下文言。色无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识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如法性实际无所有不可得。又言诸法实相云何有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乃至广说故。或有说者依他起性亦有亦空。世俗故有胜义故空。空即真如真如不空。如是名为诸法实相。如下文云。世俗法故说有业报。第一义中无业无报。瑜伽论云于胜义上更无胜义故。或有说者二谛法门但是假说而非实相。非真非俗非有非空如是乃名诸法实相。如下文云。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是名无所得。论云若颠倒少许有实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故。问诸师所说何者为实。答诸师说皆实。所以然者皆是圣典不相违故。诸法实相绝诸戏论都无所然无不然故。如释论云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案云此说四句是实相者如其次第许前四说。离著而说无不当故。若有著者如言而取无不破坏故非实相。离绝四句不可破坏。如是乃名诸法实相。如广百论颂曰。

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

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或有说者依此大般若经以如来藏为实相般若。如下理趣分中言。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皆随正语转故。一切有情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佛说如是住持甚深理趣胜藏法已。告金刚手菩萨云。若有得闻如是遍满波若理趣胜藏法门信解受持读诵修习。则能通达胜藏法性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如宝性论云。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长行释言。此偈明何义。无始世来性者如经说云。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本际不可得知。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云。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依此五句摄大乘论及佛性论以五义释无相。论云所言性者自有五义。一自性种类义。二因义。三生义。四不坏义。五秘密义。乃至广说。今此经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者。谓此菩萨意为一切有情唯一法界无别有情。由此道理长时熏修。是故自心变异遍诸有情以为自体。如是菩萨随分观心尚能如是况诸如来圆满观心。是故诸有情皆为如来藏所摄名如来藏。如是释也。如佛性论云。一切众生皆在如来智内。皆为如来之所摄持故。说所摄众生为如来藏。如来所摄名如来藏故。以金刚藏所灌洒故者谓佛地所有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摄。种子变异为诸有情。以为等流果故言所灌洒故。皆随正语转故者普贤菩萨变为诸有情。时随自正语变异生故。诸有情皆是正法也。皆妙业藏者以如来藏自内熏习力故生诸有情二种业。谓避苦求乐。诸善事业一切加行善心皆依此二业生故。言一切事业加行依故。由此道理名为妙业。

次明观照般若相者如论说云。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波若波罗蜜。总说虽然于中分别如下论文诸说不同。今于其中略出四义。一有人言无漏慧眼是般若波罗蜜相。何以故一切慧中第一慧是名波若波罗蜜。无漏慧根是第一故。二有人言般若波罗蜜是有漏慧。何以故菩萨至道树下乃断结使。先虽有大智慧有无量功德。而诸烦恼未断。是故菩萨波罗蜜是有漏智慧。三有人言菩萨有漏无漏智慧总名波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观涅槃行佛道。以是事故应是无漏。以未断结使事未成办故应名有漏。四有人言是波若波罗蜜不可得相。若有若无若常若无常若空若实是波若波罗蜜。众界入所不摄。非有为非无为非法非非法。不取不舍不生不灭出有无四句适无所著。譬如火炎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波若波罗蜜亦如是不可触以邪见手烧故。问曰上种种人说波若波罗蜜何者为实。答曰有人言各各有理皆是实故。如经说五百比丘各各说二边及中道义。佛言皆有道理。有人言末后答者是实。所以者何不可破不可坏故。若有法如毫厘许有者皆有过失可破。若言无亦可破。是波若波罗蜜中有亦无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如是言说亦无是名寂灭无碍无戏论法。是故不可破不可坏是名真实波若波罗蜜最胜无过者。如转轮圣王降伏诸敌而不自高。波若波罗蜜亦如是能破一切语言戏论。亦不有所破。出第十一三即中。案云此中前三义者依迹显实。通取地前地上波若有漏无漏随义而说。第四义者唯显地上无分别智。证会实相绝诸戏论超过四句远离五相。故言末后答者为实。是就最胜作如是说。而非尽摄一切智慧。故言诸说皆有道理。如下文云。波若波罗蜜摄一切智慧。所以者何菩萨求佛道时应学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谓求声闻辟支佛佛智慧。是智慧有三种。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非学非无学。智者如干慧地不净安般欲界系四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等。乃至广说。

第三合明二种般若。由非一故假说二种。而离能所毕竟无异。所以然者菩萨修行般若之时推求一切诸法性相。若我若无我若常若无常若生若灭若有若空。如是一切都无所得。不得一切所取相不起一切能取之见。是时远离一切相见平等证会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无始无终无生无灭非有非空。超过一切语言之路永绝一切心行之处。云何于中有二般若。但一切诸法无不同然是故强名诸法实相。一切分别无所不离是故亦名无分别智。无智而非实相无实相而非智。如论说云。菩萨观一切诸法非常非无常非我非无我非有非无等。亦不有是观是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是义舍一切观灭一切语言离一切心行。从本已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诸法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乃至广说。问观照般若若有三分不。若有见分何言无见。若无见分何名观照。有自证分证自体者则此智体不同实相。云何得言无二无别。若无见分亦无自证则同虚空不得名慧。答有义此智有见无相。有义此智无相无见。唯有自证证于自体。或有说者若就有别开分三分俱无。若依无异假说三分俱有。谓即于此平等之中无相为相无见为见。无别自证非不自证。如是自证无所不证诸法实相无非自故。故此自证无非是见。见实相者是无所见有所见者不见实故。故此见分无非实相。如是三分只是一味。若如是说有见不见无障无碍即是解脱。若存能见即堕有边。若无见分则堕无边。不离边故即为被缚如论偈云。

若人见般若是即为被缚

若不见般若即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

若不见般若则亦得解脱

同类推荐
  • Madam How and Lady Why

    Madam How and Lady W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颂

    道德真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lack Heart and White Heart

    Black Heart and White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客偶作

    送客偶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dam Smith

    Adam Smi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斧凿世界(中)

    斧凿世界(中)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中部”。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本书告诉读者在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和人沟通,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
  •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因托名为上古黄帝所作,故名《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巨著,从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81篇,共约18万字。其思想内核大致可归纳为10个方面,即阴阳五行说、藏象说、精气神说、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病证学、诊法学、治则学、养生学及运气学。本书着意遴选出文意相对浅显且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另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我们结合现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从精血、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法、养生学、运气学等诸多方面精选相关篇目,以期给读者以切实有用的指导。
  • 九拳古帝

    九拳古帝

    炼尊唐牧,死于红颜之手,重生在百年后,势必要报仇!别人求宝,唐牧炼宝!这一世,要上九重天,杀个血雨腥风。
  •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80剩女的艰难寻婚之路,刻画剩女的内心,展现当代青年的恋爱观、人生观。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因男人而翻脸;两个步入社会努力奋斗的青年因高房价而变得生活艰辛;美女小惠终因游戏人生而被生活所戏。
  • 王者的逆袭

    王者的逆袭

    意外穿越到异界王子兰斯洛特身上,随后却被诅咒选中了......
  • 半城烟色

    半城烟色

    女主楚茉是黎国齐云王爷之次女,因一个算命先生的话而被送到茉砚山,十五岁时,被师傅送下山。下山之后,路中偶然撞见一具被毒杀的尸体,楚茉因好奇案情,深夜前去探听,不想竟被一陌生男子发现,几番追逐后,败下阵来才知晓此人正是江湖人称“少年神算”的洛衍,楚茉以为是衙门仵作的男子,竟是江湖“民医”宋廉!
  • 猫城记

    猫城记

    本书包含老舍先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猫城记》《小坡的生日》。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了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作品《猫城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猫城记》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译介到西方时,其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牛天赐传》中商户他们牛老头年老无子,一天,有人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孩子,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老天爷赐予的,遂取名牛天赐。天赐从小娇养,加之牛氏夫妇畸形的教育,除了玩和写点小文章之外他什么都不会做。家道中落后,除了曾经的下人和朋友虎爷,天赐一无所有。这时,曾经受过牛老头恩惠的天赐的老师突然出现,给这个孩子带来了一线生机……
  • 九界攀神

    九界攀神

    天地本分为九州,天地玄黄,东南西北中,不过在上古之时,发生了一声大变,天地因此被分割成九个世界。黄界为其中一界,传闻只有攀上最颠峰之后,斩杀其它八界之所有颠峰高手,便可以一举成为九界之神,一统九界,让九界重聚成为九州大千世界。“滚………………我欲攀峰成神,挡我者死…………”古天手持盘龙重生剑,傲视苍生。
  • 重生嫁给亿万富翁

    重生嫁给亿万富翁

    一觉醒来相貌惊天逆转前世默默无闻,今生星路璀璨那个……亿万富翁也求婚?麻烦大叔您松松手,我要追的是旁边那位多金的帅哥,不是您哪!---------------------------------------------------------请许我尘埃落定开新文啦,《我是女人也是王》,星际虐恋,女强当道。亲们请移驾围观。虐渣男,踩白莲,匡扶正室是美德,鞭种猪,驱圣母,扫除天下黑心三。攻城池,占星球,人生嘚瑟须尽早!轰联邦,炸帝国,我是女人也是王!凡人们,颤抖吧,女王驾到请下跪!新文需要大家支持,请亲们帮忙收藏、推荐和点击,多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