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8900000005

第5章 众善相品

尔时,金刚藏菩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叉手,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毁破禁戒失头陀,以造逆故非我灭,

如过去佛之所说,破净戒者不入众。

诸有一切沙门事,犹如燋炷皆弃舍,

三垢所污离解脱,不堪消受国供养。

四方众僧资生业,悉不听取微少分,

若犯四重根本罪,为众弃舍如死尸。

云何此经说忍辱,于恶比丘起悲心,

遮制一切诸谪罚,复令供养恶比丘?

昔于余经复说言:汝等皆当信大乘,

是名质直胜菩提,汝等应当离二乘。

复于此经说三乘,及诸根力觉道分,

禅定解脱三乘法,谛听信受解脱因。

此有沙门四圣果,除此经外无沙门,

三乘皆同八正道,欲求解脱勤精进。

若有智者诸人天,菩萨大士来至此,

此诸大众皆已证,如是大乘诸人等,

有能正说开示义,若能听者得何利?

十种分别声闻人,能如是说谁不利?

若有人听得何法?云何能听得增长?

复有谁听而损减?复有听者尽老死?

诸有为法悉厌离,昼夜修习于禅定,

何时当得而济脱,能度四流名救世?”

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善男子,善哉!善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若人及天无能如是问于如来。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唯然,世尊,我今谛听,愿乐欲闻。”

“善男子,复有十种难得人身。何等为十?不宿植善根,未修福者,心常愦闹,随恶知识,不畏后世,耽著贪欲、瞋恚、愚痴,颠狂失心,乃至邪见,是名十法难得人身。复有十法,无依止因缘犯根本罪,以破戒故坠于恶道。何等为十?无依止威仪,有依我法而出家者,内心不坏、修道坏,修道不坏、内心坏,有内心、修道俱坏,有戒坏、见不坏,有见坏、戒不坏,有戒、见俱坏,有内心修道戒、见俱不坏。若随恶知识,无依止威仪,虽遇善知识,而复愚痴犹如白羊,闻善法已不能受持,亦不为他分别演说,不识善不善,无依止威仪;众具无量而不知足,以是因缘心常散乱,是名无有依止威仪,为种种病之所苦恼,以是因缘修诸咒术。若有依止是十无威仪,犯根本重罪,而复战惧心怀惭愧,而不数数作诸恶行,如来为欲利益如是等故,是名污道。

“何以故?若作如是恶者,应当忏悔,弃舍发露终不覆藏,若能如是令罪消灭则不更作。虽为众弃,一切众僧基业敷具所须之物不得受用,如是等人以成法器故,如来为说声闻、辟支佛、大乘之法,斯有是处。若二世、三世遇善知识,一切恶业消灭无余,得声闻果、辟支佛果,乃至入于甚深大乘正法。如是之人,名为破戒,不名破见。若有人内心坏,行不坏、见不坏者,如来为是等说四无量心,亦堪任为声闻器、辟支佛器。若有人行坏、体坏,于此二乘悉不成器,为如是众生故,如来便为说布施法。复有人见坏、戒不坏者,为如是众生故,说十二因缘法,得离坏见已,于一身得入声闻法,若隔身得辟支佛法。若有人戒坏、见不坏,于圣法中堪任为器。若有人内心行、见、戒俱坏者,而从善知识,以是因缘,如来为说十善正法。若有愚痴,随恶知识,不知善不善,如来为是等故教令诵习。若有人为邪见所惑,欲求解脱,如来即便以声闻乘为说四谛法。若有人起断见者,为说十二因缘法;若人起常见者,为说三界生死轮回,知如是法死此生彼,为说声闻法。如来观察终不妄说,若有成熟众生及不成者,悉以方便通达,无碍一切重罪诸逆罪等。若有众生作不饶益,乃至破毁清净法眼,如我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随顺一切声闻乘、辟支佛乘及菩萨乘。若诽谤正法遮障覆藏不显现者乃至一偈,如是人等名谤正法,坏八正道,亦坏一切众生法眼,如是之人则失大利,亦为众生作不饶益,依愚痴僧诽谤正法。

“复次,族姓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第一义僧、净僧、哑羊僧、无惭愧僧。

“云何名第一义僧?诸佛世尊、大菩萨摩诃萨、辟支佛,于一切法悉得自在;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是七种人名为第一义僧。诸有在家无法服者,不能具受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自恣而得圣果,得圣果已,亦名第一义僧。

“云何名为净僧?诸有能持波罗提木叉具足戒者,如律修行,威仪不犯,是名净僧。

“云何名哑羊僧?不知根本罪,不知犯不犯,不知轻重,不知微细罪而可忏悔,愚痴无知,不见有罪可畏,亦不依止善知识丈夫,不数亲近善知识丈夫故,不能咨问经中深义:何者是善非善?何者犯重?何者犯轻?修行何事为善,何事为恶?如是等相名哑羊僧。

“云何名无惭愧僧?若有人为自活命来入佛法,而受波罗提木叉戒悉皆毁犯,破和合僧,无有惭愧不畏后世,内怀臭秽,其声如贝言辞坚[革+卯],常怀嫉妒愚痴憍慢,弃舍三业但为利养,放恣六情贪著五欲色声香味触,诽谤正法,如是等人,依止我法,心无惭愧,是故名为无惭愧僧。

“云何名为第一义僧?虽有圣道隐而不现,乘八正道能度烦恼三有驶流,是名真道。何以故?诸佛世尊、缘觉、罗汉,断一切有名为真道。又诸菩萨摩诃萨,自省己过,求一切法得无碍智而不取证,为众生故示灭结道。若复有人,不成就波罗提木叉戒,名为依止第一义僧乃至净僧。若有真善凡夫,乃至真善正见及诸凡夫,神通变化云他正道,如是之人皆悉名为能示道者。第二须陀垣、第三斯陀含、第四阿那含,第五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乃至住于十地一生补处,如是等者名为示道。若复有人,成就波罗提木叉戒,是名依道而活;菩萨摩诃萨为摄一切成熟众生,修行六波罗蜜,如是等亦名示道,亦名依道而活,亦名灭结道,如是名为世间福田。除此以外,皆名污道,亦名恶福田。依止无惭愧僧,于佛法中亦名死尸,是可弃者,于僧大海亦名不成法器,彼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师。

“复有不成法器者,称佛是我世尊,我灭度后得信向心法僧圣戒,自不起恶见,亦不讥他恶,而广为人显说我法,不生诽谤发正誓愿,已所作恶数数忏悔,能除无量种种诸罪,作如是信,令使九十五种异学外道犹悉能度向于涅槃,非转轮圣王所有功德之所能及。

“以是义故,如来观察一切众生本业,作如是说。以是因缘故,于我法中出家,剃除须发、被染衣者不应起恶。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悲,皆悉护持如是出家被服染衣,以是故,若于出家一切人边起恶心者,则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等前为恶无异。若复有人破戒不成法器者,诸如是等,当作恶见亦讥他恶,譬如真善刹利,真善辅相,真善大臣,真善沙门,真善婆罗门,真善居士,真善毗舍、首陀,若男若女,无父无母,世间阿罗汉,无正道无趣向正见者,亦无修善恶果报,无有得果者,一切法皆无因缘;或有作如是说,色界是常是不坏法,或计无色界是常不坏法;或说外道苦行,编椽棘刺,五热灸身,以为第一;或说纯声闻乘,以为第一,不说辟支佛乘,乃至诽谤大乘摩诃衍法,隐蔽覆藏,不能显发开示分别;或有一向纯信摩诃衍,讥嫌声闻、辟支佛乘;或有说言,施为第一,持戒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说言,戒为第一,布施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说言,忍辱为第一,布施、持戒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说言,精进以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说言,禅定以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智慧非是第一;或有说言,智慧最为第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非是第一;或有说言,外道苦行以为第一。如是族姓子,破戒恶行诸比丘等,于成法器者边生种种毁谤,向恶见者说如是言,有颠倒见者,破坏真善刹利,信戒闻舍智慧皆悉破坏,真善辅相,真善沙门、婆罗门,真善居士,真善毗舍、首陀,真善男女,破坏信戒闻舍智慧。如是破坏,名为刹利旃陀罗乃至居士旃陀罗,破戒比丘自断善根,亦能令真善刹利亦失善根,乃至堕于地狱。

“善男子,譬如脓烂死尸,有所近处皆悉臭秽,有所至处自臭亦令他臭;如是真善刹利,亲近恶知识破戒比丘,随所近处悉生恶见臭秽如是,能使刹利断于善根,趣阿鼻地狱。如是真善辅相,乃至真善妇女,亲近破戒恶行比丘,皆为旃陀罗,断于善根趣向地狱。

“族姓子,汝观是亲近破戒恶行比丘退一切善,是故欲得大涅槃乐,皆应亲近供养灭结修道者,于彼修学具足三乘示道者边应亲近供养,具足内心,具足修道,具足知见,应听声闻、辟支佛道,不诽谤贤圣,于摩诃衍亦不诽谤,随其所欲精进,于三乘中随其发愿修学一乘,不应诽谤大乘经典乃至一句一偈。若诽谤者,不应共住,亦不应亲近。若亲近共住者,即趣阿鼻地狱。是故,族姓子,于三乘中当随所乐趣向一乘。欲得远离一切苦者,应信如来所说声闻、辟支佛乘,悉应依止摩诃衍所说诸法,不应诽谤隐蔽覆藏乃至一句一偈,应当谛听发正誓愿。若有谤正法者,不应共住,亦不应于是人所咨受听法。若就听法,以是因缘,常趣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何以故?族姓子,我本为菩萨行时求无上道,依声闻乘为求一偈,乃至舍身、手足支节、头目髓脑,如是求于辟支佛乘,及求佛乘;我本为菩萨时,为无上道故,亦复如是为一偈故,舍身手足、头目髓脑、血肉皮骨,如是苦行乃至究竟成无上道。此三乘法皆是三世恒沙诸佛之所演说,神力守护,为欲悲愍诸众生故,亦为欲绍三宝种故不令断绝。

“复于未来世,若有刹利旃陀罗乃至妇女旃陀罗,以愚痴故自谓为智,多恶粗犷,不畏后世,作诸杀生乃至邪见、嫉妒悭贪,随恶知识;又于三乘不成法器,于声闻乘得少闻已,于辟支佛乘乃至大乘,一切诸佛之所护持而生诽谤覆障不令显现;若于摩诃衍得少闻者,于诸声闻、辟支佛乘,诸佛神力之所护持而生诽谤毁訾,不信我大乘及能分别说大乘者;若言我听大乘,不受声闻、辟支佛乘,以己少智愚闇力故。亦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悲力故,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有二种护持:第一、为欲绍三宝种令不断绝,出家修道,剃除须发而著袈裟;第二、说应四谛法,趣向三乘。如是二种如来护持,非声闻、辟支佛所能持也,乃至百千帝释梵天亦不能持,百千那由他转轮圣王亦不能持。

“复有刹利旃陀罗,若见有人于我法中而出家者,如是声闻弟子,闭系牢狱、鞭杖谪罚或至夺命,于此甚深一切诸佛菩萨所护持法,悉使坏乱三乘正道诽谤覆藏。如此之人不识大乘,如是刹利旃陀罗,尚不堪任为声闻器,况复大乘?复有妇女旃陀罗,欺诳世人,自言‘我是行摩诃衍’者,以愚闇故,悭贪嫉妒故,毁坏我法,言我自当速趣涅槃。而于诸佛如来世尊所得生其罪过,一切菩萨摩诃萨、一切诸佛声闻弟子边亦皆犯罪,令寿命短促,多诸苦恼,诸根缺坏,支节不具,恒多疾病。刹利旃陀罗乃至妇女旃陀罗,作诸恶业,皆生倒见,断一切善根,虽多布施于畜生中受种种身而得果报。于未来世身坏死时,终不能生色界善根成无碍智,亦不能趣一切种智,而多疾病舌不能语,向阿鼻地狱。

“是故如来,为欲利益真善刹利使得安乐,亦令真善妇女得其利益,以是因缘,不听恼乱于我法中而出家者。又复于我所说法中起诸诽谤,以如是事,获大罪报,如前所说。何以故?披著袈裟是一切诸佛解脱之相。

“是故一切诸佛,护持声闻解脱等味大正法幢,亦是辟支佛第一大乘解脱味幢。是故求解脱者,应先读诵声闻乘等谛听其法,远离一切诸恶知识,亲近一切诸善知识,供养恭敬;然后读诵方等大乘六波罗蜜,一切所作诸恶不善,皆悉发露如法忏悔;发大誓愿,身坏命终于后世中,悉能成就声闻法器,斯有是处,亦是辟支佛种子,乃至大乘阿鞞跋致无上种子。何以故?善男子,复有十种依止轮,若成就是轮已,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妇女,则能速疾成声闻器种、辟支佛种、大乘阿鞞跋致种。何等为十?如是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妇女,信有业报具足惭愧,远离邪见及恶知识,持戒不杀乃至不饮酒,慈心一切离瞋恼害,具足悲心救济忧苦,羸劣众生得于喜心,远离两舌、妄言、绮语,得无诤心离悭贪嫉妒,终不依止诸邪异道,离一切疑网及众苦相,发大精进于一切法而得坚固,疾证寂静得法欢悦。

“族姓子,是十种依止轮,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妇女,成就十轮,则便速得声闻法器、辟支佛种、大乘阿鞞跋致种子,是名依止轮也。如是轮者,悉与声闻、辟支佛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于众中第一,剃头著袈裟,

云何恶比丘,破戒得供养?

毁禁失头陀,诡语邪见持,

非器毁于道,不应使谪罚。

若从彼听法,信寂灭涅槃,

若得解脱者,为彼之良药。

于诸余经中,但说一乘道,

言无有二乘,第一之解脱。

利益诸众生,尽业报烦恼,

恒有悲愍心,刹利乐正法。

婆罗门毗舍,首陀等染罪,

欲恼于比丘,必趣向恶道。

如是一切佛,护持染袈裟,

诸佛解脱道,是说名第一。

著于解脱服,速疾舍恶见,

趣向于涅槃,犹如药治病。

虽破于禁戒,亦能灭他苦,

我终不听彼,在众而布萨。

若为他说法,彼此俱得福,

称我为世尊,归依于三宝,

遮断诸恶业,犹胜于外道。

譬如罗刹王,商人入怖畏,

捉揽马一毛,必度大海难。

破戒舍恶邪,离烦恼罗刹,

是故护解脱,诸佛之所持。

不恼破戒者,必舍诸罪恶,

是故有福者,欲求于解脱,

能护器非器,解脱亦不难。

于此无势力,愚闇于声闻,

非彼缘觉等,而能说大乘。

不觉于缘觉,而赞于大乘,

彼已破于信,读诵大乘经。

不护于余乘,身口意所犯,

唯说于断见,破坏于正法,

后当得成人,还堕阿鼻狱,

是以观众生,勿有非器者。

若犯毁禁戒,无愍矜谄曲,

亦应知是因,恶口而断见,

非声闻缘觉,亦复非大乘,

毁谤三世佛,必趣阿鼻狱。

谄曲而持戒,散心悭惜法,

厌恶诤贪嫉,是名为声闻。

有智乐行施,能起生灭相,

执心常独处,是名为缘觉。

持戒不惜身,犹如猛师子,

志求寂灭道,是名为大乘。

守护于正法,善说而显示,

得深诸法忍,是名为大乘。

法器非法器,心常行平等,

不染于世法,是名为大乘。

是故于二乘,智者如法说,

守护我声闻,速成最正觉。

同类推荐
  • 玉烛宝典

    玉烛宝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边纪略

    柳边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庆四明志

    宝庆四明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Zero法域

    Zero法域

    西陵国和江国在交界处有一无名小镇,有一天灾难降临瞬息之间仅仅剩下残垣断壁。仅有一位八岁的孩童被世外高人所救所获存活了下来,并为其取名沐云溪,收为弟子。复仇的种子在心底埋下,然而等待他的却又是什么
  • 皇后又双叒叕挂了

    皇后又双叒叕挂了

    【推荐新文:作者上线:炮灰逆袭战】他是她心爱之人,却亲手将她推给别人。他爱她如命,却为成全她喝下毒药,“我喝了药,你可以等我睡着再走吗?”一朝重生,回到出嫁之前。不再掩饰傲人的才华与异能,她誓要倒戈霸爱!比异能?某女隐晦一笑,比魔兽?某女招来一群鬼。要杀他夫君?某女怒!“谁敢动我夫君?关门!放鬼!”
  •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君你家桃花好甜

    仙君你家桃花好甜

    娇俏有个愿望。总有一天要嫁给山海界最顶尖的妖修学院高材生。某日,她蹑手蹑脚的扒在甲班窗户偷看,迎面走来一个清隽风流的美人。四周一片哗然。妖怪甲:卧槽姜珩?!法术修为第一的那个?别拦我,我要上去要签名!!妖怪乙:哇!姜珩!这颜值逆天了,不行,我要给他生猴子!妖怪丙:天呐,为什么姜珩也会来学院啊,太不可思议了。妖修高材生?娇俏眼睛一亮,低头看了一眼娘亲给的《娇氏追夫守则》,提着裙子冲了上去。——从此以后。山海学院的人都知道姜珩身边多了一朵死缠烂打的小桃花。——婚后。娇俏一脸愤怒的拍着桌,“你怎么不告诉我你是仙君?离婚!必须离婚!”美人无奈摊摊手,“学院信息上有啊,你从来不看吗?”娇俏:“……我不管,我要离婚!”美人捏着下巴打量她一下,忽然一把抓住她的手,“走,上月老那。”她眨了眨杏眸,期待的捧着脸,“去离婚?”“不!”美人睨了她一眼,眼神凉薄,“为了防止你出轨,再系个九千九百九十九道红线。”娇俏:“我#@¥?/……”这大抵是个智商不太高的桃花妖,意外嫁给仙君后,整日想着离婚逃走的故事。简介无力,直戳正文,双处一对一,请放心食用。
  • 记忆感应师·法皇

    记忆感应师·法皇

    名人华厦的管理员把电视声音关小,接近午夜一点时分,大楼的住户几乎都已入睡。值大夜班非常无聊,开电视观赏深夜节目可以打发漫漫长夜,深夜通常不会有访客,他选择大夜班保全工作也是因为比较清闲。但那夜有点反常,一点半时,从监视器屏幕看到一辆摩托车驶进地下停车场,一位穿西装的青年走进电梯。管理员认出那是百货集团千金复明雪的男友彼得,管理员很快就把视线从监视器屏幕移到电视屏幕,继续观赏他的节目。复明雪开了门,见到彼得,高兴了两秒,随即疑问道:“你不是去欧洲开会?”“我提早回来,只为了看你。
  •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章太炎配得上一部伟大的传记,配得上那些苦难。这些苦难在他的文字中愈发纯粹,从未遗失:从《訄书》、《中华民国解》到《俱分进化论》、《五无论》、《四惑论》,之后融入了《齐物论释》,融入了鲁迅的平民性、农人傲骨,在《破恶声论》、《阿Q正传》、《孤独者》中,雄赳赳地联手打败了时间。章太炎人如其名,有一双火眼,游侠气质的火眼,这双火眼是如何观望中国的法律变革的?章太炎是谜一般的革命家,学问好,又有佛学的底子,每以道家文体,写出佛家慈悲,这是怎样的一种风格?章太炎迷恋旧时文化,仿佛一个落难的富家公子,隔着窗棂望见别人在自家旧宅宴乐,总怀着深刻的尊严感。如何看待这种中国知识人阶层常有的尊严感?
  • 被迫逃学

    被迫逃学

    本书描写两个善良与正义的逃学儿。主人公倒霉蛋儿和大馋鬼在去七仙山的路上遇到了白雪女孩,帮助她在蜘蛛妖手里夺回了冰凌花;他们机智勇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如:大战美女魔兽、千手怪、石头怪兽和绝命大峡谷的小旋风魔王……但是,他们也有过失,如:大馋鬼因贪图金钱变成了骷髅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曲离殇,终成荒芜

    一曲离殇,终成荒芜

    卫朽一个人单枪匹马强大了几千万年,也孤单了几千万年,他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却为苏宛秋,用生命缔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用骨血为她加冕了荆棘皇冠。苏宛秋却觉得,她嫁的,不是什么神主卫朽,而是一杯毒药。她为爱成狂,血洗灵渊,最后却恍然醒悟,原来卫朽,竟然是这世界上,最深爱她的人……但那年贪欢一刻,终是哀乐两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海滩之青梅煮酒

    上海滩之青梅煮酒

    炮火纷争的年代,可怜的爱情如梦幻泡影。但很久以后,秦太太还是会想起那个如雨后修竹一样带着高贵气质的男人,那个总是傲慢又傲娇到不可一世的男人,那个不爱交际又独断专行的男人,第一次询问了她的意见。你愿意和我共度余生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