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3300000007

第7章

東魏

都洛陽。徙鄴。帝諱善見。諡孝靜。一主。十六年。

西魏

都長安。起文帝乙卯。盡恭帝丙子。凡三主。二十一年。

文帝

帝諱寶炬。孝文之孫。京兆王愉之子。大統元年勑沙門道臻為沙門大統。是年造般若寺。帝每運慈悲。常行信捨。口誦法華。身持淨戒。起七覺殿為四禪室(辨正論)。

北齊

都鄴。起文宣帝庚午。盡幼主丁酉。凡六主。二十八年。

文宣

帝諱洋。字子進。高姓。歡第二子。文襄母弟。天保元年詔高僧法常入內講涅槃經。拜為國師(國師始此)。二年詔僧稠入內敬受禪道。因從受菩薩戒法。稠留禁中四十餘日。勑於鄴城建雲門寺以居之。又詔置昭玄十統。以沙門法上為大統。置令史員五十餘人。所部僧尼四百餘萬。咸稟風教。【標】帝築壇具禮。尊為國師。布髮於地。令上統踐之升座。后妃重臣皆受菩薩戒。【標】六年初梁武下勑捨道。道士陸修靜不勝其憤遂奔魏。及文宣受東魏禪。尤崇佛教。靜忌之。請與釋子角法。靜呪諸沙門衣鉢皆飛。宮殿梁柱皆震。靜乃誇曰。沙門現一我當現二。今薄示微術。沙門退屈。帝顧謂大統法上曰佛門豈無人哉。法上令末座曇顯挫之。顯以稠禪師衣鉢置地。使呪不動。又以衣盋置梁上。亦不動。靜等相顧失色。顯又翹一足而立曰。吾已現一。卿可現二。靜亦無對。群臣皆抃躍。詔曰。法門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為本。祭酒道者。麯蘖是味。清虗焉在。胊脯斯甘。慈悲永隔。上異仁祠。下乖祭典。宜皆禁絕。不復尊事(高僧傳)。七年帝以內藏梵經未譯。命三藏那連耶舍於天平寺翻譯。帝躬禮梵文。謂群臣曰。此三寶鴻基。禮宜偏敬。十年帝幸遼陽甘露寺。禪居深觀。勑非軍國大事不得聞(統記)。

武成

帝諱湛。歡第九子。改元太寧。以三臺宮為大興聖寺。詔略曰。朕嗣膺寶祚。永為家祉。仰祗先志。尚竦玄門。可以三臺宮為大興聖寺。河清二年詔慧藏法師於太極殿講華嚴經。是年帝築壇於內。禮請上法師授戒。布髮於地令上師踐而升座。復剏報德寺。勑師主之。【標】帝篤敬佛乘。創營寶塔。脫珍御服並入檀財。轉大品經月盈數會。層臺別觀皆建伽藍。璧玉珠璣咸充供具(釋監.弘明集)。

後主

帝諱緯。字仁綱。武成長子。改元天統。隆化元年詔修鄴都白馬寺佛圖澄所造塔。得舍利三顆。盛以寶瓶。廣武王邕置水晶鉢行道祈請。舍利忽浮水面(統記)。

顏之推

之推。武平中為黃門郎。仕至光祿大夫。舉家蔬食深信佛教。有顏氏家訓行于世。其歸心篇曰。神仙之事有金玉之費。頗為虗放。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不勸汝曹學之。佛家三世之事信而有徵。家素歸心。勿輕慢也。其間妙旨具於經論。不復於此贊述。但懼汝曹猶未牢固。略重勸誘耳。其戒殺訓曰。儒家君子。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高柴曾晳未知內教皆能不殺。此皆仁者自然用心也。含生之類莫不愛命。去殺之事必勉行之。原夫四塵五陰剖析形有。六舟三駕運載群生。萬行俱空千門入善。辨才智慧豈徒七經百氏之愽哉。明非堯舜周孔老莊之所及也。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極為異深淺不【標】同。內典初門設五種之禁。與外書五常符同。仁者不殺之禁。義者不盜之禁。禮者不邪之禁。智者不酒之禁。信者不妄之禁。歸周孔而背釋宗。何其迷也(顏氏家訓)。

杜弼

弼。字輔玄。中山曲陽人。幼聰敏。家貧無書。寄郡學受業。長於筆札。為時輩所推。魏孝明帝孝昌初除大學博士。遷光州曲城令。為政清靜。入北齊。為神武高歡奉使西魏。魏帝見之九龍殿曰。卿精學。聊有所問。【標】經中佛性法性為同為異。弼曰止是一理。又問曰。說者妄皆言法性寬佛性狹如何。弼曰。在寬成寬。在狹成狹。若論性體非狹非寬。帝曰。既言成寬成狹。何得非狹非寬。弼曰。若言是寬則不能為狹。若定是狹亦不能為寬。以非寬非狹故能寬能狹。所成雖異能成恒一。帝稱善(北史.本傳)。

陸法和

法和。隱居江陵百里洲。衣食居處一與戒行沙門同。及侯景遣將任約擊湘東王於江陵。法和乃詣湘東乞征。約召諸蠻弟子八百人在江津。湘東王遣胡僧祐領千餘人同行。法和役神祠陰兵擊敗之。【標】又甞至襄陽城北大樹下。畫地方二尺。令弟子掘之。得一龜長尺半。以杖扣之曰。汝欲出不能。已數百歲。不逢我者豈見天日乎。為授三歸戒。龜乃入草。梁元帝(即湘東王)以法和為都督郢州刺史。封江乘縣公。甞大聚兵艦欲襲襄陽入武關。元帝慮其為亂。使止之。法和曰。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耶。但於空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王應有報至。故救援耳。法和初於百里洲造壽王寺。既架佛殿更截梁柱曰。後四十許年佛法當遭雷雹。此寺幽僻可以免難。及魏平荊州。宮室焚盡。總管欲拆壽王佛殿。嫌其材短乃停。後周武滅佛法。此寺隔在陳境。故不及難。天保六年春。清江王嶽進軍臨江。法和舉州入北齊。【標】文宣帝以法和為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太尉公。詣闕通名不稱官爵。但云荊山居士。文宣賜法和錢百萬。物萬段。甲第一區。田一百頃。奴婢二百人。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錢帛散施。一時便盡。所賜宅營佛寺。自居一傍。與凡人無異。一旦無疾而告弟子死期至。時燒香禮拜坐繩床而終。文宣開棺視之。空棺而已(北史)。

魏收

收。字伯起。鉅鹿人。河清中拜右僕射。【標】撰魏書佛老志。略曰。生生之類。三世神識常不滅也。凡為善惡必有報應。漸積勝業陶冶粗鄙。經無數形澡鍊神明。乃至無生而得佛道。其始脩心則依佛法僧。謂之三歸。若君子之三畏也。又有五戒。去殺盜婬妄言飲酒。大意與仁義禮智信同。又說六道受生。六度進行。及佛身真應不生不滅。舍利塔廟教法流廣之義。最為深密(佛老志)。

後周

都長安。起閔帝丁丑。盡靜帝庚子。凡五主。二十四年。  宇文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人。相西魏為大師。甞供百法師尋討經論講摩訶衍。命沙門曇顯依大乘經撰菩薩藏眾經要(內典錄)。泰造追遠.陟屺.大乘.魏國.安定.中興.天寶.壽山.梵雲.大福田等寺。度僧一千(辨正錄)。泰追諡文帝。

閔帝

帝諱覺。字陀羅尼。文帝第三子。受西魏禪。【標】元年勑僧實禪師為周國三藏。詔以舍利藏蒲州常念寺。舍利光明自瓶而出。乃建浮圖以表祥異。帝獵於檀山。遙指山上問群臣有所見乎。掌書記盧光獨曰見一沙門。帝曰是矣。即解圍而還。乃令光於見處造浮圖。掘基一丈。得錫杖瓦鉢(統紀)。

明帝

帝。諱毓。小名統萬突。文帝長子。改元武成。帝建寺詔略曰。孝感通神。瞻天罔極。莫不布金而構祗桓。流銀而成寶殿。方知鹿苑可期。鶴林無遠。可令太師晉國公總監大陟岵.陟屺二寺(弘明集)。帝為先皇織盧舍那像并二菩薩。各高二丈六尺。檀像十二軀。及金剛獅子等(辨正錄)。

武帝

帝諱邕。字禰羅突。文帝弟四子。保定三年詔曰。歲在昭陽(三陽春孟)。龍集天井(龍集者。東方蒼龍為歲首也。天井。歲在申)。當令所司奉造一切經藏。始乎生滅之教。訖於泥洹之說(統記)。建德元年詔禪師僧瑋至京。親稟戒誨。勑后妃公卿咸受十善。勑住京城天保寺。帝奉佛。造寺建塔度僧。寫經千餘部。後為道士張賓之惑。遂有毀教之詔(方志)。

宣帝

帝諱斌。字乾伯。武帝長子。大成元年先是沙門道林以學業進見。與武帝議論二十日。酬酢七十番。武帝不能屈。遂許以復教。會武帝殂。至是道林中請尤力。【標】帝許之。遂下詔曰。先帝惑於異論。以釋道為無益。故廢而不行。然大教所繫。詎宜罷黜。於是興復二教(統紀)。

靖帝

帝諱衍。後改名闡。宣帝長子。大象元年詔天下復釋道二教。復立佛像。丞相楊堅與陟[阿-可+古]寺僧智藏.靈幹等再落髮。度僧二百二十人(統紀)。

都長安。起高祖辛丑。盡恭帝丁丑。凡三主。三十七年。

高祖

帝諱堅。姓楊。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十四代孫。初有神尼曰智仙。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尼躬自撫養。及長謂帝曰。像教將滅。一切鬼神皆西向。汝後當大貴。佛法暫廢。賴汝而興。及周武廢教。尼隱帝家。未幾而逝。至是為天子。大興佛法(隋紀)。開皇元年三月詔於五岳之下各置僧寺一所(三寶記)。【標】二年沙門曇延謁見。勸帝興復佛法。乃下詔曰。周朝廢寺咸與修營。境內之人任聽出家。仍令計口出錢建立經像。由是民間佛經多於六藝之籍(通鑑)。三年詔以京城形勝之地安置伽藍。有僧行處皆許立寺(辨正錄)。四年帝勑律師靈藏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師是道人天子。有欲離俗者任師度之。由是度僧至數萬。帝大悅曰。律師化人為善。弟子禁人為惡。意則一也(本傳)。五年勑曰。佛以正法付囑國王。朕是人尊。受佛付囑。自今以後每月常請二七僧於大興善寺讀一切經文(釋監)。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大隋皇帝佛弟子楊堅敬白十方三寶。周代亂常。侮滅聖跡。塔寺毀廢。經像淪亡。致愚者無以導昏迷。智者無以尋聖靈。朕往籍三寶因緣。今膺昌運。作民父母思拯黎元。其廢像遺經悉令雕撰。周室毀像殘經慢僧破寺。如此重罪悉為懺悔(開皇紀)。仁壽元年六月初帝微時遇梵僧。以舍利一裹授之曰。檀越他日為普天慈父。此大覺遺靈與汝供養。及帝即位甞與法師曇遷置舍利掌中數之。或少或多不定。遷曰。諸佛法身過於數量。非世所測。帝始作七寶箱貯之。至是忽憶其事。於是以岐.雍.泰.華.嵩.衡等三十州各建舍利塔。詔曰。仰惟正覺。大慈大悲。救護眾生。津梁庶品。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共修福業。永作善因同登妙果。【標】其以沙門三十人諳解法相堪宣道者。各將侍者二人散官一人。薰陸香百二十斤。分送舍利往三十州建塔。期以十月十五日午時同入塔。後三十州表奏皆有瑞應。二年正月復勑秦.陝.恒.杭等五十三州建塔。期以四月八日午時同入塔。並如前式。各有感驗(弘明集王邵記)。帝在位二十四年。造寺建塔寫藏經。造金銀檀佛像。度僧設會。不可稱計(釋教錄)。

煬帝

帝諱廣。高祖第二子。開皇元年為晉王總鎮揚州。時天台顗禪師憩錫廬山。十一年。王迎師至鎮。為設千僧會。師授王以菩薩戒品。因謂王曰。大王紆遵聖禁。宜名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宜稱智者。久之復還【標】廬山。十五年。師於天台石城而寂焉。王於乙丑即位。改元大業。建寺造像設會度僧各若干(智者傳)。

薛道衡

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高祖受禪。除內史舍人。煬帝嗣位。轉潘州刺史。【標】開皇十一年曇延亡。文帝輟朝。勑王公已下往臨道衡。為祭文。略曰。聖皇啟運。像教再興。卓爾緇衣鬱為稱首。屈宸極之重。申師資之儀。三寶由之弘護。二諦藉以宣揚。以誘人為善之德。為助國行仁之方。足以追踪澄什超邁安遠。豈謂法柱忽傾。慈舟遽覆。匪直悲躔四眾。固亦酸感一人(辨正錄)。

李士謙

士謙。字士約。趙郡人。髫齓失父。事母以孝聞。伯父瑒每稱之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年十二。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隋有天下。畢志不仕。未甞飲酒食肉。口無殺害之言。善談玄理。【標】甞有一客在座。不信佛家報應之說。士謙諭之曰。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豈非休咎之應耶。佛經曰。轉輪五道。無復窮已。此則賈誼所言千變萬化未始有極。忽然為人之謂也。佛道未東而賢者已知其然矣。至若鯀為能(奴來切。三足鱉)。杜宇為鶗鴂。褒君為龍。牛哀為虎。君子為鵠。小人為猿。彭生為豕。如意為犬。黃母為[元/囗]。宣武為鱉。鄧艾為牛。徐伯為魚。鈴下為烏。書生為蛇。羊祐前身李氏之子。此非佛家變受異形之謂耶。客曰。邢子才云。豈有松栢後身化為樗櫟。僕以為然。士謙曰。此不類之談也。變化皆由心造。木豈有心乎。客又問三教優劣。士謙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客亦不能難而止(隋書)。

費長房

長房。成都人。先為沙門。周武沙汰反俗。隋興。入預譯經。開皇十七年為翻經學士。進開皇三寶錄十五卷(弘明集)。

王通

通。字仲淹。洛陽龍門人。大業十三年有疾。聞煬帝被害。泫然而興曰。生民厭亂久矣。其或者將啟堯舜之運。吾不與焉命也。通卒於家。門人諡曰文中子。弟子薛收等編集其言。名中說。其周公篇曰。詩書盛而秦世滅。非仲尼之罪也。虗玄長而晉室亂。非老莊之罪也。齋戒修而梁國亡。非釋迦之罪也。或問佛。文中子曰。聖人也。其教何如。曰西方之教也。中國則泥。文中子讀讜議曰。二教於是乎一矣。或問長生神仙之道。文中子曰。仁義不修。孝弟不立。奚為長生(文中子)。文中子之弟名績。著書。號東臯子。

辛彥之

彥之。狄道人。博涉經史。與牛弘同志好學。後入關。遂家京兆。周文帝見而器之。拜中書侍郎。隋高祖受禪。除太常少卿。為潞州刺史。建浮屠十五層。州人張元暴卒復甦云。神遊天上。見一堂極崇麗。天人曰。辛刺史有大功德。作此堂以待之(隋書)。

揚素

素。字處道。奇策高文。為一時之傑。累官上柱國。封越國公。尊重佛法。造光明寺。又於華嶽造思覺寺。素甞行道觀。見壁間畵像。問道士曰此何圖也。道士曰老子化胡成佛圖。素曰。承聞老子化胡。胡人不受。老子變身作佛。胡人方受。是則佛能化胡。道不能化。何言老子化胡乎。老子安用化胡為佛。何不化胡為道。道流不能對(統紀)。

同类推荐
  • 五代新说

    五代新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鹿忠节公集

    鹿忠节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信佛功德经

    信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乘轺

    乘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长安著名神捕

    长安著名神捕

    2016年星创奖历史小说获奖作品!唐朝,唐玄宗时代,官场昏暗,权贵只顾享乐,虽然大唐表面上依旧强大,但暗地里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地方官吏审案敷衍,只知屈打成招,收受贿赂,民间百姓有冤无处伸,冤案无数。张浩元,长安城里一个小捕快,擅长破案,破获重大案件无数,东市胡人案、古印毒蛇案,朝阳灭门案等,许多重大案件都由他侦破,为民伸冤,被尊称为长安第一神捕!
  • 求仙引

    求仙引

    大荒九州,朝廷腐朽。少年秦凡带着母亲的遗愿,进京赶考,一路上故事不断,机遇?祸事?一段往事徐徐展开,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道法三千,修法无数。奈何仙道飘渺,世人皆痴,妄图求仙圣引。遂,自太古以来各类传奇故事无数,只是却无一人实证成仙。一个另类的大荒,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代鬼主崛起之路。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格兰自然科学院

    格兰自然科学院

    火刑架上真理殉道者的咆哮。“宇宙天体运行秩序,没有任何人能够更改,星幕世界不是一个盒子,世人必将会承认《日心说》真理,你终究只是这个世界自诩为神的更高级生物,并非无所不能造物主。”知识就是力量!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们坚持不懈,将所学知识代代传承,终有一天,所谓的神,也只是实验台上的解剖标本!
  • 两个炮手的罗曼史

    两个炮手的罗曼史

    马三炮一直目送着茶花小鸟般的回到女伴们身边,然后看着她们各自端着盆或拎着桶说说笑笑地离去。她们的背影也很好看,尤其是茶花,走动时水红衬衣形成的皱襞来回不断地变化着,怎么变化都很好看,恰到好处地好看,像风摆杨柳,弄得人心头秫秫的痒痒的。在拐弯的尽头,他看见茶花还有意无意地回头望了一眼,好像还浅浅地笑了一下。马三炮心里就咯噔一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 某鱼的札记

    某鱼的札记

    此文主要描写某鱼的青春时代。感怀了懵懂的爱情、深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常言说少女情怀总是诗,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仗剑走天涯,而自我寻找生命真谛,才是生活。
  • 天才会长拽拽哒

    天才会长拽拽哒

    据说,皇家贵族学院的学生会里,个个是俊男美女,而会长更是神秘,没有人知道他是男是女。“如果你是女生,倒还有些看头!”她是神秘的天才会长,也是替弟弟存在的学渣恶霸校草,她狂傲酷拽,唯我独尊,却偏偏撞上腹黑毒舌还打不过的他。“谁若动她一分,我定毁他一生!”他宠她入骨,只因那一天,她如天使般在他心中烙下了印……【女扮男装系列】
  • 小宛将爱进行到底

    小宛将爱进行到底

    我们是受争议的80后,80后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 本书撰写的是都市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面包,第三者,豪门,以及生活周围的一些匆匆过客时,经历的一些波折,整个剧情比较轻松活泼。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只是一味的平淡,我们都多少少都会经历一场撕心裂肺,爱情,婚姻,职场,事业,家庭。看似平淡,却耐人回味! 他们能否在着纷纷扰扰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否在面对极大的诱惑中坚持最初的选择、、、、、
  • “空”之x幻想

    “空”之x幻想

    “空”是一系列独创的寓乐流超强的奇幻小说,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找到幸福的书。属于哲学科普,论道谈佛,写人类起源,诸神之战,时空穿越,星际旅行,英雄无敌,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