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5600000015

第15章

净行品第十一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着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着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  受阇梨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僧伽梨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嗔痴  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具头陀行  见乐着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  见无乐着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于不善事  不生乐着

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于有恶人  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于苦行  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

见着甲胄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于诸异论  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众善  若见城廓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着  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辨  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

我今已为诸菩萨  说佛往修清净行

仁亦当于此会中  演畅修行胜功德

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

善哉仁者应谛听  彼诸功德不可量

我今随力说少分  犹如大海一滴水

若有菩萨初发心  誓求当证佛菩提

彼之功德无边际  不可称量无与等

何况无量无边劫  具修地度诸功德

十方一切诸如来  悉共称扬不能尽

如是无边大功德  我今于中说少分

譬如鸟足所履空  亦如大地一微尘

菩萨发意求菩提  非是无因无有缘

于佛法僧生净信  以是而生广大心

不求五欲及王位  富饶自乐大名称

但为永灭众生苦  利益世间而发心

常欲利乐诸众生  庄严国土供养佛

受持正法修诸智  证菩提故而发心

深心信解常清净  恭敬尊重一切佛

于法及僧亦如是  至诚供养而发心

深信于佛及佛法  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无上大菩提  菩萨以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  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无垢浊心清净  灭除憍慢恭敬本

亦为法藏第一财  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  信能欢喜入佛法

信能增长智功德  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  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  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  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  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一切世间中  而有随意妙宝珠

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

戒能开发菩提本  学是勤修功德地

于戒及学常顺行  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于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若常信奉清净僧  则得信心不退转

若得信心不退转  彼人信力无能动

若得信力无能动  则得诸根净明利

若得诸根净明利  则能远离恶知识

若能远离恶知识  则得亲近善知识

若得亲近善知识  则能修集广大善

若能修集广大善  彼人成就大因力

若人成就大因力  则得殊胜决定解

若得殊胜决定解  则为诸佛所护念

若为诸佛所护念  则能发起菩提心

若能发起菩提心  则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则得生在如来家

若得生在如来家  则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  则得信乐心清净

若得信乐心清净  则得增上最胜心

若得增上最胜心  则常修习波罗蜜

若常修习波罗蜜  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  则能如法供养佛

若能如法供养佛  则能念佛心不动

若能念佛心不动  则常睹见无量佛

若常睹见无量佛  则见如来体常住

若见如来体常住  则能知法永不灭

若能知法永不灭  则得辩才无障碍

若得辩才无障碍  则能开演无边法

若能开演无边法  则能慈愍度众生

若能慈愍度众生  则得坚固大悲心

若得坚固大悲心  则能爱乐甚深法

若能爱乐甚深法  则能舍离有为过

若能舍离有为过  则离憍慢及放逸

若离憍慢及放逸  则能兼利一切众

若能兼利一切众  则处生死无疲厌

若处生死无疲厌  则能勇健无能胜

若能勇健无能胜  则能发起大神通

若能发起大神通  则知一切众生行

若知一切众生行  则能成就诸群生

若能成就诸群生  则得善摄众生智

若得善摄众生智  则能成就四摄法

若能成就四摄法  则与众生无限利

若与众生无限利  则具最胜智方便

若具最胜智方便  则住勇猛无上道

若住勇猛无上道  则能摧殄诸魔力

若能摧殄诸魔力  则能超出四魔境

若能超出四魔境  则得至于不退地

若得至于不退地  则得无生深法忍

若得无生深法忍  则为诸佛所授记

若为诸佛所授记  则一切佛现其前

若一切佛现其前  则了神通深密用

若了神通深密用  则为诸佛所忆念

若为诸佛所忆念  则以佛德自庄严

若以佛德自庄严  则获妙福端严身

若获妙福端严身  则身晃耀如金山

若身晃耀如金山  则相庄严三十二

若相庄严三十二  则具随好为严饰

若具随好为严饰  则身光明无限量

若身光明无限量  则不思议光庄严

若不思议光庄严  其光则出诸莲华

其光若出诸莲华  则无量佛坐华上

示现十方靡不遍  悉能调伏诸众生

若能如是调众生  则现无量神通力

若现无量神通力  则住不可思议土

演说不可思议法  令不思议众欢喜

若说不可思议法  令不思议众欢喜

则以智慧辩才力  随众生心而化诱

若以智慧辩才力  随众生心而化诱

则以智慧为先导  身语意业恒无失

若以智慧为先导  身语意业恒无失

则其愿力得自在  普随诸趣而现身

若其愿力得自在  普随诸趣而现身

则能为众说法时  音声随类难思议

若能为众说法时  音声随类难思议

则于一切众生心  一念悉知无有余

若于一切众生心  一念悉知无有余

则知烦恼无所起  永不没溺于生死

若知烦恼无所起  永不没溺于生死

则获功德法性身  以法威力现世间

若获功德法性身  以法威力现世间

则获十地十自在  修行诸度胜解脱

若获十地十自在  修行诸度胜解脱

则获灌顶大神通  住于最胜诸三昧

若获灌顶大神通  住于最胜诸三昧

则于十方诸佛所  应受灌顶而升位

若于十方诸佛所  应受灌顶而升位

则蒙十方一切佛  手以甘露灌其顶

若蒙十方一切佛  手以甘露灌其顶

则身充遍如虚空  安住不动满十方

若身充遍如虚空  安住不动满十方

则彼所行无与等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勤修大悲行  愿度一切无不果

见闻听受若供养  靡不皆令获安乐

彼诸大士威神力  法眼常全无缺减

十善妙行等诸道  无上胜宝皆令现

譬如大海金刚聚  以彼威力生众宝

无减无增亦无尽  菩萨功德聚亦然

或有刹土无有佛  于彼示现成正觉

或有国土不知法  于彼为说妙法藏

无有分别无功用  于一念顷遍十方

如月光影靡不周  无量方便化群生

于彼十方世界中  念念示现成佛道

转正法轮入寂灭  乃至舍利广分布

或现声闻独觉道  或现成佛普庄严

如是开阐三乘教  广度众生无量劫

或现童男童女形  天龙及以阿修罗

乃至摩睺罗伽等  随其所乐悉令见

众生形相各不同  行业音声亦无量

如是一切皆能现  海印三昧威神力

严净不可思议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大光明无有边  度脱众生亦无限

智慧自在不思议  说法言辞无有碍

施戒忍进及禅定  智慧方便神通等

如是一切皆自在  以佛华严三昧力

一微尘中入三昧  成就一切微尘定

而彼微尘亦不增  于一普现难思刹

彼一尘内众多刹  或有有佛或无佛

或有杂染或清净  或有广大或狭小

或复有成或有坏  或有正住或傍住

或如旷野热时焰  或如天上因陀网

如一尘中所示现  一切微尘悉亦然

此大名称诸圣人  三昧解脱神通力

若欲供养一切佛  入于三昧起神变

能以一手遍三千  普供一切诸如来

十方所有胜妙华  涂香末香无价宝

如是皆从手中出  供养道树诸最胜

无价宝衣杂妙香  宝幢幡盖皆严好

真金为华宝为帐  莫不皆从掌中雨

十方所有诸妙物  应可奉献无上尊

掌中悉雨无不备  菩提树前持供佛

十方一切诸妓乐  钟鼓琴瑟非一类

悉奏和雅妙音声  靡不从于掌中出

十方所有诸赞颂  称叹如来实功德

如是种种妙言辞  皆从掌内而开演

菩萨右手放净光  光中香水从空雨

普洒十方诸佛土  供养一切照世灯

又放光明妙庄严  出生无量宝莲华

其华色相皆殊妙  以此供养于诸佛

又放光明华庄严  种种妙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香庄严  种种妙香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末香严  种种末香聚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衣庄严  种种名衣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宝庄严  种种妙宝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莲庄严  种种莲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璎庄严  种种妙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幢庄严  其幢绚焕备众色

种种无量皆殊好  以此庄严诸佛土

种种杂宝庄严盖  众妙缯幡共垂饰

摩尼宝铎演佛音  执持供养诸如来

手出供具难思议  如是供养一导师

一切佛所皆如是  大士三昧神通力

菩萨住在三昧中  种种自在摄众生

悉以所行功德法  无量方便而开诱

或以供养如来门  或以难思布施门

或以头陀持戒门  或以不动堪忍门

或以苦行精进门  或以寂静禅定门

或以决了智慧门  或以所行方便门

或以梵住神通门  或以四摄利益门

或以福智庄严门  或以因缘解脱门

或以根力正道门  或以声闻解脱门

或以独觉清净门  或以大乘自在门

或以无常众苦门  或以无我寿者门

或以不净离欲门  或以灭尽三昧门

随诸众生病不同  悉以法药而对治

随诸众生心所乐  悉以方便而满足

随诸众生行差别  悉以善巧而成就

如是三昧神通相  一切天人莫能测

有妙三昧名随乐  菩萨住此普观察

随宜示现度众生  悉使欢心从法化

劫中饥馑灾难时  悉与世间诸乐具

随其所欲皆令满  普为众生作饶益

或以饮食上好味  宝衣严具众妙物

乃至王位皆能舍  令好施者悉从化

或以相好庄严身  上妙衣服宝璎珞

华鬘为饰香涂体  威仪具足度众生

一切世间所好尚  色相颜容及衣服

随应普现惬其心  俾乐色者皆从道

迦陵频伽美妙音  俱枳罗等妙音声

种种梵音皆具足  随其心乐为说法

八万四千诸法门  诸佛以此度众生

彼亦如其差别法  随世所宜而化度

众生苦乐利衰等  一切世间所作法

悉能应现同其事  以此普度诸众生

一切世间众苦患  深广无涯如大海

与彼同事悉能忍  令其利益得安乐

若有不识出离法  不求解脱离諠愦

菩萨为现舍国财  常乐出家心寂静

家是贪爱系缚所  欲使众生悉免离

故示出家得解脱  于诸欲乐无所受

菩萨示行十种行  亦行一切大人法

诸仙行等悉无余  为欲利益众生故

若有众生寿无量  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  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嗔恚痴  烦恼猛火常炽然

菩萨为现老病死  令彼众生悉调伏

如来十力无所畏  及以十八不共法

所有无量诸功德  悉以示现度众生

记心教诫及神足  悉是如来自在用

彼诸大士皆示现  能使众生尽调伏

菩萨种种方便门  随顺世法度众生

譬如莲华不着水  如是在世令深信

雅思渊才文中王  歌舞谈说众所欣

一切世间众技术  譬如幻师无不现

或为长者邑中主  或为贾客商人导

或为国王及大臣  或作良医善众论

或于旷野作大树  或为良药众宝藏

或作宝珠随所求  或以正道示众生

若见世界始成立  众生未有资身具

是时菩萨为工匠  为之示现种种业

不作逼恼众生物  但说利益世间事

咒术药草等众论  如是所有皆能说

一切仙人殊胜行  人天等类同信仰

如是难行苦行法  菩萨随应悉能作

或作外道出家人  或在山林自勤苦

或露形体无衣服  而于彼众作师长

或现邪命种种行  习行非法以为胜

或现梵志诸威仪  于彼众中为上首

或受五热随日转  或持牛狗及鹿戒

或着坏衣奉事火  为化是等作导师

或有示谒诸天庙  或复示入恒河水

食根果等悉示行  于彼常思已胜法

或现蹲踞或翘足  或卧草棘及灰上

或复卧杵求出离  而于彼众作师首

如是等类诸外道  观其意解与同事

所示苦行世靡堪  令彼见已皆调伏

众生迷惑禀邪教  住于恶见受众苦

为其方便说妙法  悉令得解真实谛

或边咒语说四谛  或善密语说四谛

或人直语说四谛  或天密语说四谛

分别文字说四谛  决定义理说四谛

善破于他说四谛  非外所动说四谛

或八部语说四谛  或一切语说四谛

随彼所解语言音  为说四谛令解脱

所有一切诸佛法  皆如是说无不尽

知语境界不思议  是名说法三昧力

同类推荐
  • The Light Princess

    The Light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持验记

    金刚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Allegro,Il Penseroso,Comus,and Lycidas

    L'Allegro,Il Penseroso,Comus,and Lycid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深情史

    深情史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
  • 成长未完待续

    成长未完待续

    从新开始,把你的生活重新活一次,你会不会还是想要仙子这样活着?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我愿意...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谭遥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技能。既注重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知识的需要,又考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阐述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 重生之互撩互宠互养成

    重生之互撩互宠互养成

    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齐语诺觉得自己前世一定是得罪了天庭上某位执笔大仙!因为她明明是个人美,心冷,不矫情,智高,情高,武功高,的女强人一枚!这样的条件放在任何一部小说里都是妥妥的女主配置好不好。可她偏偏被一个女配联合众多的反角成功逆袭了!难道就是因为自己把那个注定要当男主的男人,当做了备胎!于是这一世,她决定洗心革面,主动告白那个开挂了的男人,将所有的威胁,都扼杀在摇篮里!从此双强合璧虐渣,撒狗粮两不耽误,自强,报国毫不含糊!成功走上了人生巅峰!以上纯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其实因该算是一本很暖心轻松的宠文,看题目就知道了,男女主实力互撩互宠,无雷,无虐,无误会,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各位喜欢宠文暖文的小伙伴跳坑。注:作者是第一次写文的萌新一小只,如果不喜欢,或者觉得有不妥之处,请姑娘们谅解,如果实在忍不住,也请注意淑女形象,轻喷即可,当然更欢迎,留言,留攒,留鼓励,谢谢大家还有一件事,本文纯属架空虚构,请不要联系实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纯属巧合,纯属巧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近年来,P2P市场持续火爆,平台数量一再创新高,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对新兴市场的挖掘成为了平台存续的关键,除了常规的商企贷款外,一些P2P平台正将目光投向学生消费贷款领域。大学校园不是第一次刮起金融的风了。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让各大银行发放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降温,但市场还在,需求还在,大学生的消费热情与消费冲动还在,甚至可以说,是有增无减。银行发行学生信用卡仍受政策制约,互联网消费贷款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一顾倾人城

    总裁一顾倾人城

    一夜间,顾倾城父母被烧死在大火中,而她与妹妹在父母拼死掩护下,逃出生天,但仍旧躲不掉敌人的追杀,幸得杜慕言出手相救,救了她的命,帮她找回失踪的妹妹。为了报仇,她拜到他门下,成为她的徒弟。她与他朝夕相处,感情渐深。杜慕言的妻子已经过世,有一女杜梦琪,才七岁,由他的妻妹卓沛珊照顾着。杜梦琪因缺乏生母培养,又在奶奶与小姨的纵容娇宠下,骄纵任性、孤僻倨傲,为了帮孩子走出阴霾,顾倾城自告奋勇的给她当家庭教师,渐渐得到了她的信任。杜慕言的弟弟杜弘毅是个没有名气的三流摄影师,见到顾倾城的第一眼便被她吸引,但他单一的爱让他失去理性,把未婚妻对他的爱抛在一边,与兄长反目成仇。而卓沛珊对杜慕言也是一往情深,得知顾倾城与杜慕言交往频繁,隔三差五的上门找麻烦,暗中使坏。为了找出童虎杀人的证据,顾倾城投其所好,得到了童虎儿子童浩博的信任,进入童氏企业工作,以便找出证据。童浩博深爱顾倾城,因得不到她的爱,由爱生恨,走向极端。杜慕言与顾倾城的爱情充满了危机、不信任,濒临破碎,他们的爱将何去何从……
  • 异乡人1:谜一样的武士

    异乡人1:谜一样的武士

    1945年,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女护士克莱尔与丈夫弗兰克在苏格兰度蜜月,不经意间触碰古老的巨石阵,穿越到两百年前的苏格兰高地,成为时空中的异乡人。冷酷的英格兰龙骑兵队长怀疑她是间谍,剽悍的林中土匪把她当成法国妓女,命悬一线之际,一名苏格兰武士挺身而出!为了生存下去,无助的她与谜一样的武士詹米立誓成婚。一对被监视的新郎和新娘,在古老城堡、乡间旅店、山巅石阵、荒野林地中,一寸寸摸索对方,揭开彼此隐晦莫深的秘密……身体、欲望、短剑、战斗、阴谋,时空交错出奇伟又令人心碎的命运。
  • 有6Q的孩子必看的好故事

    有6Q的孩子必看的好故事

    同时拥有六Q的孩子会有大出息“成大器”成大材,一个真正成功的孩子必须同时拥有下面六种基本素质:即中等以上的智商,优秀的情商,良好的德商,敏锐的学商,坚强的励商,理性的财商。本书精心挑选了近300个故事,形象生动地对六商进行了详细阐释,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帮助的。
  • 月下欢

    月下欢

    当权欲和爱情发生冲突,那宁负天下不负他的誓言还算不算数?十年前,她被称作妖孽,被亲生父亲追杀,被天下唾弃,母亲哥哥为救她命丧黄泉。十年后,重生归来,她是贤王府的第一世子,身份高贵,大权在握。而眉心处那一道浅浅的疤,却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因为是权王,所以没有资格说爱。因为没资格说爱,所以她一次次挑战伦理,挑战道德的底线。欢歌笑语,纸醉金迷,她圈养男宠女妾,欺世灭俗。锣鼓喧天,战马嘶鸣,她统领三军,横扫天下。她为所欲为,她放荡不羁,谁也看不到那繁华背后的落寞和孤寂。一笑,如春风得意,再笑,如山花烂漫,三笑,如醍醐灌顶。撕破那醉人的容颜,她的心是无底深渊。她说——此生此世,只有我负人,绝不能再让人负我。为女主作小词一首:生来我狂妄,和血饮杜康。倒提长锋笑问天:谁敢与我争锋?枉称铁血儿郎!挥剑杀气荡,分尸五马旁,鲜血洗不尽仇和恨,一把玉骨入愁肠。凤歌的群:78294073********************************************************************************************************顽皮可爱《夜卧美人怀》宝贝《血色妖瞳》阿紫《冰妃》孑羽遗风《夫君要出墙》推荐小妹妹夏末忧伤的文《情迷天下》大推特推实力派作者笑看花名作《剑杀》孤月如我的新文《狂妄相公娇柔妻》翼妖《狂女》白天的月亮《不做妹妹》东东姐姐之文《杀神王妃》秋樱释《强抢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