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0300000012

第12章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善男子,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先陀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已,将欲饮浆,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有四无常,大乘智臣应当善知:若佛出世,为众生说如来涅槃,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相,欲令比丘修无常想;或复说言正法当灭,智臣应知,此是如来为计乐者说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或复说言,我今病苦,众僧破坏,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我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无我想;或复说言,所谓空者是正解脱,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学空想。以是义故,是正解脱则名为空,亦名不动。谓不动者,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故不动。是正解脱为无有相,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是正解脱常不变易,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恼变易,是故解脱名曰常住,不变清凉。或复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性,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于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诸比丘若能如是随顺学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善知如来微密之藏,如彼大王智慧之臣善知王意。善男子,如是大王亦有如是密语之法,何况如来而当无耶?善男子,是故如来微密之教难可得知,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非是世间凡夫品类所能信也!

“复次,善男子,如波罗奢树、迦尼迦树、阿叔迦树,值天亢旱,不生华实,及余水陆所生之物皆悉枯悴,无有润泽不能增长,一切诸药无复势力。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于我灭后,有诸众生不能恭敬,无有威德。何以故?是诸众生不知如来微密藏故。所以者何?以是众生薄福德故。

“复次,善男子,如来正法将欲灭尽,尔时多有行恶比丘,不知如来微密之藏,懒堕懈怠,不能读诵宣扬分别如来正法,譬如痴贼,弃舍真宝,担负草芅,不解如来微密藏故,于是经中懈怠不勤。哀哉大险,当来之世甚可怖畏!苦哉众生,不勤听受是大乘典《大涅槃经》!唯诸菩萨摩诃萨等,能于是经取真实义,不著文字,随顺不逆为众生说。

“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卖与余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近城女人;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当须好乳以瞻宾客,至市欲买。是卖乳者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值尔许。正值我今瞻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糜,都无乳味。虽复无味,于苦味中千倍为胜。何以故?乳之为味,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于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恶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能灭正法色香美味。是诸恶人虽复诵读如是经典,灭除如来深密要义,安置世间庄严文饰无义之语,抄前著后,抄后著前,前后著中,中著前后。当知如是诸恶比丘是魔伴侣,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而言如来悉听我畜。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诸恶比丘亦复如是,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不得正说、正写、正取、尊重赞叹、供养恭敬。是恶比丘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所可分流少不足言。如彼牧牛贫穷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糜而无乳味;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展转薄淡无有气味。虽无气味,犹胜余经足一千倍,如彼乳味于诸苦味为千倍胜。何以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于声闻经最为上首,喻如牛乳,味中最胜,以是义故,名大涅槃。

“复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无有不求男子身者。何以故?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复次,善男子,如蚊子尿不能令此大地润洽,其女人者淫欲难满亦复如是。譬如大地一切作丸如葶苈子,如是等男与一女人共为欲事犹不能足。假使男子数如恒沙,与一女人共为欲事犹不能足。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天雨百川众流皆悉投注,而彼大海未曾满足;女人之法亦复如是,假使一切悉为男者,与一女人共为欲事,而亦不足。复次,善男子,如阿叔迦树、波咤罗树、迦尼迦树,春华开敷,有蜂唼取色香细味不知厌足;女人欲男,亦复如是,不知厌足。善男子,以是义故,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听是大乘《大涅槃经》,常应呵责女人之相,求于男子。何以故?是大经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相。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何以故?以说如来秘密藏故。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速知如来密藏,应当方便勤修此经。”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说。我今已有丈夫之相,得入如来微密藏故。如来今日始觉悟我,因是即得决定通达。”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随顺世间之法而作是说。”

迦叶复言:“我不随顺世间法也。”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所知无上法味,甚深难知而能得知,如蜂采味,汝亦如是。复次,善男子,如蚊子泽不能令此大地沾洽,当来之世是经流布亦复如是,如彼蚊泽。正法欲灭,是经先当没于此地,当知即是正法衰相。

“复次,善男子,譬如过夏,初月名秋,秋雨连注;此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为于南方诸菩萨故,当广流布降注法雨弥满其处。正法欲灭,当至罽宾,具足无缺潜没地中。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如是大乘方等经典甘露法味悉没于地。是经没已,一切诸余大乘经典皆悉灭没。若得是经具足无缺,人中象王诸菩萨等当知,如来无上正法将灭不久。”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

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为除断。”

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有差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文殊师利赞言:“善哉!诚如圣教,我今始解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性无差别。唯愿如来分别广说,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譬如长者,若长者子,多畜乳牛有种种色,常令一人守护将养。是人有时为祠祀故,尽构诸牛著一器中,见其乳色同一白色,寻便惊怪:‘牛色各异,其乳云何皆同一色?’是人思惟:‘如此一切,皆是众生业报因缘令乳色一。’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同一佛性犹如彼乳。所以者何?同尽漏故。而诸众生言佛、菩萨、声闻、缘觉而有差别,有诸声闻凡夫之人,疑于三乘云何无别?是诸众生久后自解一切三乘同一佛性,犹如彼人悟解乳相由业因缘。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矿,淘炼滓秽,然后消融成金之后价值无量。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以其先闻如来密藏,后成佛时自然得知,如彼长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断无量亿烦恼故。”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佛与众生有何差别?如是说者多有过咎。若诸众生皆有佛性,何因缘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来涅槃而般涅槃?”

“善男子,诸佛世尊所得涅槃,非诸声闻、缘觉所得。以是义故,大般涅槃名为善有。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

迦叶复言:“是义云何?”

佛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乃有一佛出现于世开示三乘。善男子,如汝所言,菩萨、二乘无差别者,我先于此如来密藏大涅槃中已说其义:诸阿罗汉无有善有。何以故?诸阿罗汉悉当得是大涅槃故。以是义故,大般涅槃有毕竟乐,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迦叶言:“如佛说者,我今始知差别之义、无差别义。何以故?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未来之世皆当归于大般涅槃,譬如众流归于大海,是故声闻、缘觉之人悉名为常,非是无常。以是义故,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迦叶言:“云何性差别?”

佛言:“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以是义故,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而有差别。”

迦叶复言:“一切众生性相云何?”

“佛言:“善男子,如牛新生,乳血未别,凡夫之性杂诸烦恼亦复如是。”

迦叶复言:“拘尸那城有旃陀罗,名曰欢喜,佛记是人,由一发心,当于此界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来不记尊者舍利弗、目揵连等速成佛道?”

佛言:“善男子,或有声闻、缘觉、菩萨作誓愿言:‘我当久久护持正法,然后乃成无上佛道。’以发速愿故与速记。

“复次,善男子,譬如商人有无价宝,诣市卖之,愚人见之不识轻笑。宝主唱言:‘我此宝珠价值无数。’闻已复笑,各各相谓:‘此非真宝,是玻黎珠。’善男子,声闻、缘觉亦复如是,若闻速记,则便懈怠轻笑薄贱,如彼愚人不识真宝。于未来世有诸比丘,不能翘勤修习善法,贫穷困苦饥饿所逼,因是出家长养其身,心志轻躁,邪命谄曲,若闻如来授诸声闻速疾记者,便当大笑轻慢毁呰,当知是等即是破戒,自言已得过人之法。以是义故,随发速愿故与速记,护正法者为授远记。”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当得不坏眷属?”

佛告迦叶:“若诸菩萨勤加精进欲护正法,以是因缘,所得眷属不可沮坏。”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众生得此唇口干焦?”

佛告迦叶:“若有不识三宝常存,以是因缘唇口干焦。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醎、淡六味差别。一切众生愚痴无智,不识三宝是常住法,是故名为唇口干焦。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不知如来是常住者,当知是人则为生盲。若知如来是常住者,如是之人虽有肉眼,我说是等名为天眼。

“复次,善男子,若有能知如来是常,当知是人久已修习如是经典,我说是等亦名天眼。虽有天眼而不能知如来是常,我说斯等名为肉眼,是人乃至不识自身手脚支节,亦复不能令他识知,以是义故名为肉眼。

“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复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始十六月,虽复语,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语,先同其音渐渐教之,是父母语可不正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诸佛如来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种种音声而为说法,为令安住于正法故,随所应见而为示现种种形像。如来如是同彼语言,可不正耶?”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所说如师子吼,随顺世间种种音声而为众生叹说妙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道罚恶令

    天道罚恶令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 带着诊所去穿越

    带着诊所去穿越

    卫昭带着高级私人诊所穿越到古代,解开身世之谜后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堂,医人还是医国?本是一个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今却要举起刀,割掉使国家腐烂的毒瘤,救一国于水火,医国即是医人。既如此,那就握紧手中的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架空历史文,轻松使用,考据慎入。更新佛系。书友群号:727126416
  • 剩女福田

    剩女福田

    重生而来,命运重演,被逼嫁人,这一世从“逃命”开始。偶然间发现左手能掌握植物枯荣定律,生活竟不知不知富足了起来。一旦富足,便有人眼红,极品亲戚纷纷出场。——————————————————————————————————植物杀手,执掌植物荣枯,一把凝聚植物精华,救人杀人神马的最有爱啦……ps:前期有些虐,应“剩女”之名。后面则以种田经商为主,不一样的异能,不一样的“福田”。已经很肥了,欢迎宰杀!!
  • 百姓话题(2)

    百姓话题(2)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再见依然喜欢你

    再见依然喜欢你

    当年错过的感情,再次相见,一切依旧,那一身碎花裙,就站在那里微笑,似是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但你知道,那个人不是你,你走上前来,拍一拍她的肩膀,笑道。“好久不见。”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逆袭总监

    逆袭总监

    人生,坚持和永远才是炙热吗?太阳也许也不知道自己的终点!职场,生活,爱情,友情,亲情,加薪,奋斗,青春,回忆,展望,让我们从酒店说起,从销售说起。
  • 埃德蒙号之谜:惊魂一夜

    埃德蒙号之谜:惊魂一夜

    大卫·鲁道夫和杰克·贝克是俄勒冈海岸最佳的渔民拍档。两人幸运地登上了220英尺的巨型渔船——埃德蒙二世。埃德蒙二世渔船载着十名船员,穿行在已被放射性物质腐蚀的太平洋海域。虽然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有害物质通过洋流循环污染了这里的水质,但经过最先进的盖格水下辐射计数器检测后,埃德蒙二世船长认为捕捞起来的海产品依然适宜食用。就在结束全天劳作,载着整船战利品打道回府时,全船人遇到了始料不及的状况——潜伏在水下的庞然大物苏醒了……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1999年我最爱听的一张专辑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将这盒磁带塞进随身听循环播放,一直到电池没电。如果有同事或偶尔串门的村人问我听什么,我就谨慎而乖巧地回答:“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没有人知道我耳机里的音乐是怎样排山倒海喧嚣破裂,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心以同样的速度叫嚣——死去——重生。“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这歌儿曾让我哭过很久。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音乐中永远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而崔健就是神山之下的仓央嘉措,那个半人半神的活佛诗人。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