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200000004

第4章 连战连捷

8月14日,日本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下令海军航空队出击,分别轰炸中国在华东的两大机场——杭州笕桥机场和皖南广德机场。

地面有势力范围,天上也得有。北方是陆军航空队,南方就是海军航空队。这倒不完全是海陆两军互相讨嫌的结果,更多原因是日军在华北有陆上机场,而在华东、华南却没有,由此海军在南方就拿到了“垄断权”。

海军航空队共有三个基地,即日本本土、台北以及海上航母。那天正好刮台风,本土的木更津航空队被台风挡住了,过不来,而航母上的飞机因为风浪太大和能见度太低,也不敢飞。

三支航空队,只剩下了台北鹿屋航空队一家。

台北在台风区外面,那里的气象报告显示,天空晴朗,没有问题。可是到杭州后就不一样了,眼见得天气越来越糟,竟然下起了大雨。

那时的飞机员,都是靠一双肉眼保持联系,在雨中能见度非常低,视野一片模糊,结果一个九机编队,中途有三架迷失方向,真正到达杭州笕桥上空的仅为六架。

陈纳德的预计极其精准,日本海军航空队出动的果然全是轰炸机,里面没有一架战斗机用于护航。

在轰炸机上,有枪也有炮,该有的都有了,这就叫自己做自己的保镖,用不着再另外请人,还得额外费工钱。

六架轰炸机刚刚进入杭州境内,笕桥机场里面已是警报大作。那时没有雷达,中国空军依靠的是陈纳德“战斗机制胜论”之外的另一个新理论——预警网络。

所谓预警网络,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连黑客都不用,只要雇两个人,拿着望远镜在高处瞭望,一旦看到远处有轰炸机出没,立即通知机场,这样可以为战斗机出击提供更多的准备时间。

别看这招简单,在雷达还没有普遍运用之前,却非常实用。在陈纳德之前,也从没有人想到,或予以重视。

战前,陈纳德在沪宁杭构建了一个三角空袭预警网,犹如古代的长城烽火台一样:发现敌情后,便燃起烽烟,然后一站传一站。

杭州笕桥机场,正是高志航四大队的营地。

“七七事变”以后,四大队本来已秘密进驻河南周家口机场,准备从平汉线起飞,对华北日军发动空中突袭。

就在作战计划将要付诸实施的时候,淞沪会战爆发,四大队奉命取消原计划,驰援上海战场。

机场地面拉响警报时,高志航刚刚率一个中队落地,尚有两个中队在天空。

刚开始听到警报,他还以为是预警网络错把四大队的飞机当作敌机,跑到指挥塔一问,才知道千真万确,砸场子的来了。

按照一般程序,似乎战斗机要编好组,做好准备才能迎敌,而且四大队经过长途跋涉,机舱里的油料已经不多,急需加油,可是陈纳德曾在课堂上明确告诉高志航:不行!

传统理论为什么会认为战斗机截击不了轰炸机,就是因为墨守成规的结果。

人家轰炸机早就来了,你们还在那里排队,等到你们编好队形,准备出击的时候,对方早就完成任务,吹着口哨回家睡觉去了。

如此,焉能不败。

其实很简单,对于战斗机来说,等什么等,第一时间飞上去干它们不就得了。

战斗机要截击轰炸机,就是要打破常规,抢先出击。

高志航命令刚刚着陆的飞行中队马上重新启动,起飞迎敌,同时通过信号,要求另外两个飞行中队就地留空拦截敌机。

他自己也往座机上一跨,上。

此后几乎就是对陈纳德课程的复习。

陈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

我告诉你们,我在美国组织过空中马戏团,这是需要三个人配合表演的节目,现在我把它教给你们。

假如一架敌机飞来,你们要用三架战斗机去抱团对付它,第一架,从上面揍它,第二架,从下面咬它,第三架,先不要动,养精蓄锐,以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

击哪里,不要击机身,要击它的发动机,那样即便没瞄准,也一定可以扫射到机翼根部的油箱,油箱一起火,机身必然完蛋。

现在高志航拥有三个飞行中队,36架美国鹰式战斗机,而对方只有六架轰炸机,三个打一个,绰绰有余。

高志航上去后不是马上干仗,而是得找,因为天空云层密布。日机全都躲在云层里,投弹时才冒出来。

带着两架僚机,从3000米云层开始找,没有。

下降高度,结果正好搜索到一架日机。

日机的尾部有一个炮塔,里面的机枪手也几乎同时发现了身后的中国飞机,赶紧瞄准。

可惜他晚了一步。高志航抢先射击了。

鹰式战斗机装有四挺考尔脱机枪,火力甚是生猛,这一下就敲掉了对方的后炮塔。

没了后炮塔,等于日机的牙掉了个精光,自此不能还手,只能锻炼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了。

日军飞行员见势不妙,赶紧往云层里钻。可是,被高志航逮住的,它就不可能逃得脱。

又是一阵密集的机枪子弹。这一回正是朝着发动机去的,日机主油箱被击中,引起大火,随后坠落。

这一记远射建功非常重要,大家的士气和斗志立刻都被调动起来,中队长李桂丹和两架僚机合作,紧接着又揍下了一架日机。

当四大队降落机场时,大多数飞机正好油尽,秒钟掐得那叫一个准,只有一架因为油少得实在没法接近机场,才临时迫降在了机场附近。

半个小时的空战,四大队当场击落日机两架,击伤两架,而中方无一损失。

受伤的那两架日机当时虽然逃出生天,却仍未能摆脱厄运。其中一架因受伤严重,掉进了海里,另外一架都飞到了自家机场,却还弄了个人仰马翻,结果也彻底沦为废品。

空战之前,日方认为他们的航空队百战百胜,横扫千军,在他们眼里,中国就没有空军,或者所谓的空军也无足轻重,等于空气一般。相比之下,中方原先最担心的也是自己的空军,但实战结果完全颠倒过来。

当时传闻击落日机六架,蒋介石在南京得报,乐得都快晕过去了,庐山上听闻“91架”时的那种沮丧和无奈顿时一扫而空。

小子们真给我长脸啊。日本人就会吹牛,说他们的航空队如何了得,看来倭寇的空军也很差劲嘛,“八一四”一战,可以寒其胆矣。

就像在奥运会上许海峰首夺金牌一样,高志航因“八一四”空战而名垂史册,中国空军也就此打开胜利之门,奠定了他们的不世荣耀。

“八一四”之后,即有“八一五”。

8月15日,继鹿屋航空队后,长谷川清又将木更津航空队和航母上的飞机集中起来,以便换换手气。

高志航再次率队出击,迎头先击落一架,接着又咬住一架。

在他看来,被咬住的这一架已是自己的盘中餐,击落不费什么事,可是他并不想立刻予以击落。

咱们缺飞机,要是能俘获到一架,那岂不是比击落好。

逼近右后方,平行飞行,打手势告诉对方:喂,哥们儿,投降吧,以飞机换小命,还来得及。

日机飞行员哪见过这个,伤自尊啊,一冲动,就拔出手枪朝高志航开了枪,正中后者手臂。

高志航忍着痛,再不言语,直接对准日机,把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打得空中开花,一命呜呼。

主将神勇,部下们也不是盖的。

继高志航歼敌后,又有几个神人浮出水面,首发者为四大队分队长乐以琴。

同类推荐
  • 东汉开国风云录

    东汉开国风云录

    本书以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诠释一个波澜壮阔的东汉开国,爱恨情仇、尔虞我诈、列国交锋、逐鹿中原,所用素材皆来自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东观汉记》,虽有演绎色彩,但与史实绝无出入。在众人眼中,东汉既没有刘邦项羽的楚汉争霸,又没有汉武帝虽远必征的豪情壮语,更没有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留给人们的印象多是外戚秉政,皇权疲软颓废,以致天下纷乱,三家鼎立。但在东汉初年,这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一个名唤刘秀的年轻男子,作为刘邦后人的没落皇室,从篡汉昏君王莽手中重夺江山,又在绿林、赤眉诸多义军夹缝中历经艰险,最终脱颖而出,重建汉室天下,其创业历程同样精彩绝伦,其云台二十八将同样闪耀历史星空,为后世楷模。
  •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春秋年间,不管是英雄还是恶棍,都有把历史活成段子的特殊技巧。仅仅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在烽火台点火忽悠诸侯前来救驾?然而不作死就不会死,被幽王赶走的正宫申后从娘家搬了救兵收拾渣男和小三儿。这回狼真来了,再喊可没人信了……于是,列国争霸的春秋乱世就此开始。倒了血霉的郑庄公“难产”,妓院祖师管仲,爱上哥哥的文姜公主,丧家犬重耳、为了称霸天下装了九年孙子的“楚装王”……说尽春秋时期奇葩人、奇葩事,这些极品风云人物决定了历史!
  • 李鸿章:甲午之殇

    李鸿章:甲午之殇

    小说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战争前后清王朝的社会、宫廷、官场、外交、战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作者以至情至性的悲悯情怀,围绕主人公李鸿章,展开了一幅末世王朝的立体画卷:堂堂大清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臣子李鸿章肩负重任,一面是慈禧太后的挥金如土,一面是中日战败后的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他夹在其中委曲求全,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末世王朝……
  • 如果这是宋史3:变革时代

    如果这是宋史3:变革时代

    本书讲述了北宋中期,虽涌现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等名臣,却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在如此大环境下,北宋开启了变革时代。仁宗任用范仲淹等人施行新政,但因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英宗重新起用改革派重臣,试图裁救积弊,但因过早病逝,少有作为。神宗继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在守旧势力的攻击下,勉力维持新政。此后,宋军两次败给西夏,神宗郁郁而终。高太后垂帘听政,新法被废止。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罢黜旧党,起用新党,恢复新法。但此时,新法已沦为党争的屠刀,改革的本质丧失殆尽。赵家四代皇帝苦苦支撑的变革时代就此终结,北宋的历史也将步入尾声。
  •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夏商周既是逐次更替的朝代,又是交叉并存的部族集团,在政治上都是分封制,在经济上都是井田制,在王位继承上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分别代表着我国奴隶制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转折基本完成;商朝的奴隶制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随着诸侯兼并的结束,华夏文明已经露出“大一统”的曙光。
热门推荐
  • 人生65个致命的谬误

    人生65个致命的谬误

    给懦弱者带来勇气,给困惑者指点迷津,给聪明者提示警醒,给愚昧者带来智慧。认识了人生的谬误,就可以减少奋斗的坎坷;删除了思想的谬误,就可以洗涤心灵的迷茫。廉者常乐无求,是真理决定你光明的一生!贪者常虞不足,是谬误让你一生受尽烦恼。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散文(2016年01期)

    散文(2016年01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
  • 金口才·青少年卷

    金口才·青少年卷

    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但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实际说话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有的人说起话来口若河,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扭捏木讷,吞吞吐吐;有的人能够舌灿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则词不达意,语焉不详:有的人言谈锋利,巧发奇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则是似是而非,不着边际。
  • 三消论

    三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一生必读的历史经验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历史经验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会这张无形的棋盘上精心地布局。善于揣摩人的心性,知晓历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拥有精妙绝伦的高招,下出变幻莫测的妙棋:强者当更强,弱者将突围,变弱为强。本书精选古今中外众多鲜活的历史个案,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情境,充分展示人在生死存亡时刻的决策与谋略。本书以史为鉴,希望您在开启它的那一刻,不仅仅阅读到无数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现实中更好地选择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败。
  • 随便婚姻

    随便婚姻

    一年前,荣嘉实和唐之桥结婚;一年后,他们离婚。在他们以为天下太平,终于恢复自由身的时候,唐之桥的父母要来督查他们的婚姻生活。怎么办?他们打算演戏装恩爱。岂料荣嘉实的老妈也来参一脚,她要他们怀孕!等等,介个又该怎么办?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我把老爸打败了

    我把老爸打败了

    孙林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他一肚子的鬼点子。而他的爸爸是公安警察出身,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采取的是强制的手段。孙林的老师是一个有爱心并且善于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好老师。在孙林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巧妙地帮助了孙林。孙林在走出校园,到大自然的环境中锻炼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他和伙伴们的故事,让你在忍俊不禁中,得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