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3400000001

第1章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五十四角。二百一十字

夫大圣善教无方。应机随病非一。迷之者守迹。不知失体。勤而归宗未日。故依理据教。略制盘诗。冀以执名之徒。还归无名真源。读诗之法。宜从中法为始。盘回屈曲。乃至佛为终。随印道读

死涅槃常共和是故界实宝殿穷坐

生意如出繁理益行法意如捉巧实

觉不人境中事利者严归资粮善际

正思大能昧冥得还庄家得以缘中

便议贤人三然器本宝随分陀无道

时雨普海印无随际尽无尼罗得床

心宝佛十别分生叵息妄想必不旧

发益生满虚空众法佛为名动不来

初成别隔乱杂不性余境妙不守自

十方一切尘中仍圆非真微无名性

含即念一念亦即融知性极相无随

中是劫即一如相无所甚深绝寂缘

尘无远量无是互二智证切一来成

微量劫九世十世相诸法不动本一

一一即多切一即一一中多切一中

一乘法界图(至)二百一十字。大记云。以此一乘法界图等分配俨师五重海印。谓一乘法界配忘像海印(记破初幅云此配释)。图之一字配现像海印。谓图者像也。经云。即如其像现神通力。藏师释云。如其所念。如上一百二十四问及下至第六会来所说法门。答此问者皆于如来法界身中无不圆明。顿现其像(云云)。下经云。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故也(已上)。此文通于内证外化。今约内证配也。合诗一印配佛外饷海印。谓诗表普贤机。印表佛外向心。佛外向心印冥合普贤大机内向心头故也。五十四角配普贤入定观海印。谓普贤内证有二义。一若约佛普贤门。则普贤入定非但穷证。外向心印亦乃通证初二海印。以普贤向内则十佛。十佛向外则普贤故。二若约就机作区门。则于佛外向唯证一分以未满故。今约后义。于此净藏定中五教乃至无量乘根性生熟及法界诸法头角顿现故也。二百一十字配普贤出定在心中及现语言海印。谓于此海印分示五周因果等法施设文字语言故也。神琳之意。则一乘法界图者。法界之法是所证。今日我心是能证。即此能所不可得。处是一能修之人行位名乘。如是不动之轨则分齐成故。云法界也。法界法之本位是吾五尺身。欲示此义画作全法界一身之像故云图也。谓图印中盘者是三乘也。谓背一乘平道教中无住本体。盘蛰一念不生不二之处。乃至着于一相一迹之中报佛果故。回者是小乘也。谓不知有法空真如。但自回着人空理故。屈者是人天也。谓不知有出世行德。屈执五戒八戒人天业故。曲者是三途也。谓不知有人天行业。曲执邪见堕三途故。如是画尽三乘三途之相故。云画作全法界一身之像也

法融大德记云。一乘法界图有二重简取。一简教分唯取证分。谓一乘之法通于证教而言界者简教分也。以证分者一乘法之究竟际故。二唯简三乘通取一乘证教二分。谓以一乘简三乘故。此一乘之一及此下离始终之一朱印。与俨师本末相生门中一字印并一义也。大经之首按一字印者。欲明一部始终所说文文句句唯现一也。又五卷疏对邪现正之处按一字印者。于诸法中若生二解则是邪。知法是一即是正也。谓若菩萨起一嗔心。则六十门普行成百万障也。良以嗔心起于自他别执之中故。云若生二解即是邪也。若菩萨起同体大悲。则百万障门成六十普行也。谓见三世间法是自身心。为起同体大悲故。云知法是一即是正也。又入法界品抄按一字印者。若见诸法为二为三。即犯八根本罪。不得入于一乘法界。若于诸法不生二解。即得入于一乘法界故也。此中亦尔。从始至终非是诠二诠三。只要现一故耳。所言一者。无能所中且强分之。有能观一有所观一。谓若了自身心总摄诸法。无侧无遗绝能所。则为能观一。即此身心住处为所观一也。问于此一中。云何得入。答修止观也。问云何止观。答若依一乘修止观者。以六相印印十普法不动各位融而为一。了了分明者观也。如印印物不举不转。如是观智称契于法。离能绝所一无分别而不动者止也。乘者于上一处能决定信名为乘也。不如是信不名乘也。若三乘则闻真如之法不能顿信。渐次信故。有十信。不能顿解。渐次解故。有十解。乃至不能顿证。渐次证故。有十证。如是渐次至佛果。故名为乘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者。是其义也。若一乘则于上一处。若起圆信即是圆证故名乘也。一运即一切运者即此义也。法者是我身心也。界者即此身心统包绝待前后际断。即是法之究竟边际义也。图者像也。如为不知象人画作象像而示之。如是行者不知自之身心是法界佛。故画作法界佛像而指示也

入法界品抄云。今入法界随所相应成法分齐先离其过。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烧尽一切善根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也。一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深法。发无上心。闻甚深法。读诵受持。向小智人读诵解说。他人闻已惊疑怖畏。于菩提心而生退没。乐声闻乘。是第一重罪。唯须知根了心次第为说从浅至深。又语人言。汝何能发大乘心。不如早向声闻缘觉入于涅槃。是第二重罪。又语人言。汝何用学戒威仪当速发大乘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身口意业当得清净亦不受恶报。是第三重罪。又语人言。汝不应读诵声闻经典。当覆声闻经典。声闻法中不能断结使惑。当听受清净大乘甚深经典。此能灭恶生菩提。善有信受者二人俱得。第四重罪。又为求利故说大乘法。见说大乘得利憎毁轻嫉。是第五重罪。又为求利故我解深法。不言从他闻得违负诸佛菩萨。是第六重罪。又作旃陀罗行。取他善比丘物及三宝物。赏上官人及与大王。依王官力轻善比丘嗔嫌憎嫉。是第七重罪。又作恶行。自恃王官胜力。及恃财施。轻善比丘。戏辱斗乱。非法说法。舍正经律。违法立制。于善行比丘及坐禅读诵经典无恼生恼。已恼增长。是第八重罪。若已犯者当依虚空藏菩萨忏罪灭之。初发心菩萨若欲弘通大法利益自他者。先离前过。后依第九地法师。法门即应法界

真秀大德记云。一者无他之义。三乘云性一也。一乘云缘一也。缘一者。随约是中道及如也。此是回向品百句如谓日如月如等也。虽即是如。而有日名日相。月名月相。不无名相。然约普贤证者。无此名相。但为引三乘依名相耳。此约普贤教分辨也。问随约是中道已是甚深。更约何义为普贤证耶。答随约是中道及如者。依三乘教用日名日相等故。云与教相应也。此证分者言语道断故绝名也。心行处灭故离相也。问若尔此处与净名默何别。答净名默者以名相倒。离此名相方为默也。九会佛默名相中默故玄别也。谓不舍名相即此名相中默。非如虚空都无物也。此约普贤证分辨耳。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极甚深。更约何义为十佛境界耶。答前虽是默名相中默若果分则初初不见名相处也。问若尔此处无法无物耶。答如前位中所论之法初初无也。问然则此中实无法耶。答具有也。问有何物耶。答此是古德所云反情见处也。乘是运载义。问上一字中既有三义。乘亦尔耶。答尔也。从异果之因至异因之果者三乘乘义。今约因即果义名运载也。此是普贤教分也。背因果名相。约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义。则是普贤证分运载义也。性海果分则不可说。故唯云不思议乘。此约不动名为乘也。法有三义。一自体名法。约三乘云。牛自体外有马。马自体有牛也。约一乘云。此法侧无彼法。彼法侧无此法故云自体也。二对意名法。约三乘云。第六意识所对名为法尘。约一乘。则无尽意识所对名为法也。三轨则义可知。界亦三义。一性别义。约三乘云。善恶无记三性各别故也。约一乘则于三性中随举全尽各互无侧故。云性别。二因义。约三乘云。唯生眼识名为眼识。名言种子。约一乘则通生六识为眼识。名言种子也。二持义。约三乘云。异果之因持异因之果。约一乘则全果之因持全因之果故云持也。图则依海印像表一乘三乘教及根欲。谓朱印之前后差别者。三乘教也。朱印之圆者一乘教也。印之前后差别中字则三乘根欲也。印之圆满中字。则一乘根器也

法融德记云。合诗一印者。一道朱画合诸黑字方成圆印故云合诗。问书黑字后画朱画耶。画朱画后书黑字耶。答二俱是也。先书后画者。以理从事之义。先画后书者。以事从理之义也。俨师虽作七十三印。但欲现其一印之义。而相和尚深得师意故。唯作此一根本印也

真秀德记云。诗者图文有七言三十句故云诗耳。非约韵言也。一印者。欲现一大缘起故也

大记云。五十四角者。下文云。何故印文唯有一道。答表如来一音故云云。将性起品十种音历。对五乘机。即成五十。此能应佛具将四摄四无量故。云四角也

真秀记云。五十四角者。表人知识。谓五十五知识也。以合初后二文殊故唯五十四。合举初后通取中间为一圆智。普贤知识是所证理。法界诸法不出理智故也。二百一十字者。法知识也。谓离世间品普惠云兴二百句问。普贤瓶泻二千句答。每一句问。皆以十句答。故云一十也

大记云。二百一十字者。五周因果。除初因果于后四周简果取因。于四周因各有五十位。故成二百。其四周中所有果位合四为一。欲现此果同是十佛果故。言一十也。问何故除初因果耶。答但是所信非所成行故。问何故果位合为一耶。答因位既有差别。平等诠相别故。果应亦尔。然欲现同是十佛果故总为一耳。又云。此海印中所现三世间十门十法也。谓下文十钱喻及十普法为二十。二十各论十玄。合为二百。并本十玄故云二百一十也。又此印为总。七十三印为别。就别印中。将七十印历三际印。一际各七十故合为二百一十也。故合二百一十印成一海印三昧总相印也。七言三十句者。前之法喻各十。并本十玄合为三十。此三十句不出经题七字故。以七言造诗也。是故法界之法虽云无尽。不出二百一十字。总此即成三十句。又总此不出七字。又总此不出理智。又总此不出一最清净法界。是故题云一乘法界图也

清凉疏总释题名中云。第六卷摄相尽者。谓从后渐卷乃至不出九会。九会不离初会。初会不离总题。总题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则理智不二。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本来清净。强名之清净法界。是以极从无尽乃至一字无字。皆摄花严性海。无有遗余

大圣善教(至)随病非一。法融记云。大圣者。于诸教中今此教主最尊胜故也。问下四教中能化所化皆不及耶。答尔也。问三乘能化三身但是一乘十身之大用。何云不及耶。答既云但是十身之用故不及也。问十佛即自受用佛即树下佛也。何云不及耶。答若约此义可云及焉。然欲辨教品云不及耳

清凉疏教起因缘中云。今说此经佛为真为应为一为多。若言真者。何名释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见。若云应者。那言遮那处莲花藏大菩萨见见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处别现。若云异者。何以复言而不分身。故说此经佛并非前说。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云云)。先明十身后彰无碍。言十身者。自有二义。一约融三世间为十身者。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云云)。言无碍者。略有十义。一用周无碍云云。十圆通无碍。谓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广。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无碍法界身云

法融记云。善教者。约三乘。则此生他世顺益者善也。此生他世违损者恶也。于此二中无可记别者无记也。约一乘。则只是善也。何者。谓俨师云。圆通之致处无不善触缘斯顺不择物而施(已上)。故知一乘唯一善耳。问若尔无记与恶只一善耶。答尔也。问尔则举恶时亦如是耶。答尔也。然云善者约随举无侧义云耳。无方者。若三乘则随说一二乃至无量非是无方。何者。三乘之教随别机说故非无方。一乘之教随说谛缘度等彻于海印究竟之际自在而说故云无方也。应机随病非一者。犹如小医各别与药。若大医王普集天下种种诸物作一团药。无问病之若于差别。平等普与。病无不治。一乘之佛亦复如是。普应诸教机根之病。唯以一种海印定法称根而说。声闻人中与全海印四谛之法。独觉人中与全海印缘生之法。菩萨人中与全海印六度之法。乃至熟顿人中亦全全与之耳

大记云。不四教人皆病机也。圆机则不尔也。又圆教之机有大病也。起一嗔心即有百千障碍门故

真秀记云。大圣者。对下三乘小圣云大圣也。善教者。文持教也。此文持教从海印定全体而起故。于一唤水言中火木等法皆具来也。于一言中诸法具来。故云教具足。此水言中有水湿义。水湿义中具火热等法界诸义。故云义具足。如是诸义于水言具。是故合云一大缘起教也。问欲用火时用唤水言中所至之火耶。答此但水缘故。若用火时用火言中来至之火也。问若尔水来中火与火来中火别耶。答至故同也。问若尔何须更起火来辞耶。答既须火处须起火辞。问若火来中火方得用者。水来中火非实火耶。答是实火也。然而是成。水之火故。与火中之火为门别也

无方应机者。如上善教称法界。无别取舍之方所故云无方。此谓无尽圆满总相教也。应普贤机也。随病非一者。下四教也

同类推荐
  • 轻重甲

    轻重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rimm'  s Fairy Tales

    Grimm' s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报恩奉盆经

    佛说报恩奉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北宗论

    大乘北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材

    将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上海帮会

    上海帮会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盘踞着两大江湖帮会——控制法租界的青帮和势力范围在英美公共租界的天晟帮。沦为汉奸的青帮大佬张啸林为了帮助日本人渗透公租界,将天晟帮会长皇甫天谋杀。皇甫天的女儿王伊丽本来对父亲积怨殊深,得知真情后毅然加入复仇行动。由于内奸出卖,复仇行动失败,王伊丽被新四军情报人员救往根据地并在那里成长为自觉的民族主义战士。被推举为天晟帮新会长之后,王伊丽高举抗日大旗,引起日寇极端仇视,利用内奸将她诱捕。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 宠你更胜一筹

    宠你更胜一筹

    如果有一个人跨越生死给你最最震撼的爱情,你会怎样?在周延琛死后,佟嘉才知道他默默喜欢她好多年了。
  • 鸿蒙吞天

    鸿蒙吞天

    烽烟弥漫,天地沉沦,众生遭劫,谁可补天?且看天赋绝世,但却身怀万古第一废体,注定一生无法修行的苏年穿越至异世后,如何凭借一枚天道神晶一步步涅槃蜕变,自微末中逆天崛起。逆修大道,百舸争流,天地苍穹,谁主沉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你们来说,我即是天道,当主宰世间一切!
  • 短线掘金

    短线掘金

    本书为你带来股市短线投资的制胜秘诀,包括短线交易的原则、短线交易的看盘工具、短线交易的事前训练、短线交易的资金管理、短线交易的操作秘诀和短线交易的盯盘技巧等,让你尽享赢家乐趣,坐看股市风云。尽管本书理论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是表述尽量采用简单的方法。避免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深奥的专业术语,由表及里,深入浅出,把原来复杂而难以表述的图形冠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名称,从而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股民乐于接受、容易理解和方便记忆。
  • Female Suffrage

    Female Suffr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萌宠娇妻

    总裁的萌宠娇妻

    一场密谋的商业交易,她被逼着领了结婚证,他逼她签下卖身契约,从此她从千金小姐沦为女佣,成为恶魔的傀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小职员

    神级小职员

    “你先去洗个澡!”美女总裁命令道。啥?说好只聊人生,不那样……的,到底是从呢还是从呢?全能高手一路低调,却情债缠身……
  • 邪王宠妃

    邪王宠妃

    一代炼器宗师陨落,穿越成异世一名身种奇毒,经脉阻塞的小小弃婴,沉睡之时和一可爱小萌兽签下契约,迷糊之时被一腹黑美男拐为养女,于是神秘的万兽山脉禁地多了一个温柔绝美的少女,回眸微笑间,万兽退避……当一身白衣,温柔如水懒散的绝美少女走出山脉,走进大陆之后,那一身白衣的绝美身姿会引来多少追逐的目光?那温柔如水懒散的外表下隐藏的腹黑会有多少人遭殃?那卓绝的天赋又会让多少人惊艳?且看一代炼器宗师在这以武为尊,权势翻天的异世,如何踏上武道巅峰,翻云覆雨!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