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4300000011

第11章 永远的方言

我不是很喜欢别人的“土话”,但我对别人说“土话”的态度是理解和尊重。一个生活得很洋气的人,偶尔夹带两句方言土语,总是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语言表明他和故土的联结没有割断,他的根仍扎在他的家乡,他还在从父老乡亲那里汲取营养。一个人能这样,就不再是漂浮的,他是踏实和有着落的。

很多外地人爱嘲笑黔江人的一句土话——“么子”。他们以奚落的口气说这件事,仿佛“么子”很为黔江人丢脸一样。每当此时,我不但不觉得羞耻,相反很自豪,因为他们的奚落反衬出这句话的精彩。可不是?把“么子”与普通话的“什么”作一比较,“么子”的味道可足多啦。

人身上的符号有很多很多,但没有哪一种符号比“乡音”更具有永不褪色的魅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诗是对乡音最形象的诠释。从“少小”到“老大”的时间长途里,鬓毛已衰,但乡音未改。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从降临母腹的那一刻起,“乡音”就已经渗透进了他的血液,从此在漫漫人生中作为符号定格下来,直至带入另一个世界。

方言不一定优美,但方言一定独特,独特又优美的方言自然不在少数。方言土语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副面孔、第二张身份证、第二种DNA,凭着他说话的音调、语词、尾音,一下子就能把他从人群中识别出来,给他定位,说他是秀山人,他是石柱人,他是酉阳人。完全没必要查他的户口和籍贯。同样是“吃饭”,黔江的大部分地区说“吃饭”,但黔江的两河说“抬饭”,酉阳人说“逮饭”,秀山人说“妻饭”。那土里土气的方言,活脱脱就是贴在人身上的标签,标签上写着:本产品产于何处。一位黔江朋友对我说,他对酉阳话大有研究,一个酉阳人开口说话,他可以判断出那酉阳人是酉东、酉西,还是酉中人;是靠近湖北、湖南,还是靠近贵州。方言的识别功能就有这么厉害。

我已经说了,从感情上说,我不是很欣赏别人的方言土语,因为有些方言既不好懂,又无法用恰当的汉字书写出来。但我对自己家乡的方言却珍爱有加,觉得每一句方言都圆润可爱、有口感、有光泽,无与伦比。这一矛盾,可以这样比附:老婆是别人的好,方言是自家的好。

我热爱家乡的方言,但我却很少说方言,像“拐得(糟了)”“等一哈哈(等一会儿)”这样的话几乎不说。这并不是忘本、脱离本色。我读书期间,一直接受普通话教育,后来在师范学校又经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普通话几乎已覆盖了我的方言。有次一个北京人到黔江,他对我说,你的话与普通话很接近嘛,不大像黔江话。他这一说,我很吃惊。我不觉得他是在夸奖,相反涌起一丝悲哀。难道我真的已经脱离了故土,变得“贵州驴子学马叫”了吗?

当然,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血液里、骨子里,涌动着浓浓的乡音。细心的人辨别得出,在说话的细节处,在一些不易察觉的语调里,已经泄漏了我是一个本色的黔江土著。

那么,我就没必要说自己是否在说方言了。

同类推荐
  •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是唐朝实行和亲政策时下嫁少数民族君主的第一位公主。她在青海草原上居住生活了58年,把一生献给了吐谷浑(亦称吐浑,立国350年)。本剧以她到达吐浑初始时协助治乱安邦的事件为主,编撰故事,升发创作。故名《弘化公主西行》。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初,按照事先的约定,吐谷浑第22代国主诺曷钵亲去长安迎娶弘化。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准备隆重迎接,只有位高权重的丞相宣王闷闷不乐,另有所想。与吐谷浑同时,吐蕃也遣使赴唐请婚,因关系不顺,初时遭唐拒绝。使者回国后挑拨说是因吐谷浑人从中离间作梗所致。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意识,以多样、丰富的文本形态日益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视线。本书在后经典叙事研究的语境下,依托后经典叙事学提出的颇受文学批评学界关注的理论、视角、概念、范畴,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方面的探究,从而解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轫的美国小说现实主义转向的叙事内涵。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女工记

    女工记

    大型组诗,描述了一百位下层女性农民工的生活。诗人将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们的“们”换成一个个鲜活的的女性个体,记录她们在流水线上艰难而努力的生活与奋斗。作者不是旁观者的叙述,而是感同身受的倾吐,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狂夫人

    狂夫人

    强强!女强!VS男强!一个是穿越而来的黑道千金一个是卑贱出身的异姓酷王爷都是京城里跺一跺脚就能引起一场狂震的大人物他们是对手、是知己是爱人、是朋友、是克星…那一场场仿佛要将你骨头都吞掉的欢爱那关于年轻时候最澎湃的激情所有人都是他们的配角世界毁灭都抵不上一句“我高兴”!哦,怎么可以活得那么肆意?没有人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除了你这个疯狂的女人除了你这个闷骚的男人该死,你总能让我发狂!发癫!然后发春…那被挑起的火热,让我们用彼此的体温熄灭。——————————————————————————————————————————推荐:好友瑾瑜的新作!!《从了吧师太》新文写尼姑与和尚道士三角恋的!《总裁的复仇女友》蓝眸蓝媚
  • 快穿之女配又逆袭了

    快穿之女配又逆袭了

    她是生活在城堡里的公主,可最后莫明其妙的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身边所有的人都将她丢下。她是懦弱到只会被动接受的村姑,可最后却得知,原来她的人生,只是一个骗局。她天真善良的孤女,好心救了一个女孩,结果却是被女孩背叛,最终落得母女皆悲惨死去的下场。她就像是姐姐的一个替身,没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姐姐的影子,哪怕是个影子,她的人生也充满了悲剧,被家人抛弃,被爱人抛弃,可她成为悲剧的根源却是她的姐姐。她们的人生遇到了太多的渣渣。林静伊要做的,就是虐渣虐渣虐渣。只是为什么,那个人男人为什么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她所在的世界?
  • 狠毒皇娘

    狠毒皇娘

    芳龄只有二十二岁的皇后吉特氏,是皇上皇太极的心肝宝贝,分管三宫六院。可好景不长,皇上突然瘫痪在病榻上,已经半年有余,四肢不能动,只能用嘴说话。吉特氏又焦急,又痛苦。她最担心的是她以后难以生男育女,皇上再不能与她同床共枕,爱新觉罗氏的她这一支家族即将要断后。皇上一旦归天,皇位马上会落到别人手里,她会被打进冷宫。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万个舍不得

    一万个舍不得

    十年的等待,她终于嫁给了最爱的人。一场精心设计的局,导致她家破身死。当真相揭开时,是否还有人值得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探险家之星际大冒险

    我是探险家之星际大冒险

    千奇百怪的外星生物,形态各异的星舰战船,光怪陆离的神秘星球,还有热血沸腾的探险故事……五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少年,为了实现梦想开启了星际探险的征程!他们并不完美,但是他们却能勇敢的走在梦想的路上。
  • 红蝴蝶发卡

    红蝴蝶发卡

    张蜀三十六岁,女儿梦梦十岁那年夏天所发生的事,张蜀至死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十年前的夏天,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在张蜀的记忆中,好像那年一进暑期,天就没下过雨,城市像一个大大的蒸笼,燥热热的,人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前妻刚刚和张蜀离婚,张蜀尚未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天他随单位人到和平医院体检,遇到了一个在那里做外科医生的男同学。这位男同学叫梁行,他们曾同窗近六年。梁行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人长得十分帅气,个子有一米七八的样子。他父母都是搞艺术的。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北京上午九点钟

    北京上午九点钟

    这是一栋混居着官员与回迁户的高档社区,上午九点是垃圾工的到岗时间。刚刚进京务工的二泉在这儿的垃圾堆里见识着贫与富之差也“学习”着破烂里的门道。终于,他明白了当处长的哥哥为何要费尽心思给自己谋到这样一份“美差”……唏,亏你想得出来,让我收垃圾!二泉不满地对大泉吼起来,我抛家别子来北京是挣钱的。你当着处长,住着宽敞的三房一厅,开着几十万的小轿车……大泉手指着二泉的额头,你挣钱还挑三拣四?二泉说,你在楼上吃喝拉撒睡扔了的垃圾,包括擦屁股的卫生纸都让我去给你捡。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二泉你喊什么喊?
  • 天堂的声音

    天堂的声音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