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8300000007

第7章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衍与空等。如是,如是,实与空等。”

“譬如虚空,亦不可知东,亦不知西,亦不知南,亦不知北,亦不知四维、上下。须菩提,如来衍者,亦无有东西南北,亦无四维、上下。”

“须菩提,譬如虚空,无长无短,无方无圆,如来衍者亦如是。譬如虚空,亦不青黄,亦不赤白,亦不红缥,如来衍者亦如是。是故,须菩提,衍与空等,是故名为衍。譬如虚空,不过去,不当来,亦不现在,如来衍者亦如是,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不长亦不大,不增亦不减,如来衍者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著亦不断,如来衍者亦如是。譬如虚空不生亦不灭,亦不住亦无异,是故名为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善亦不不善,亦不言亦不语,衍亦如是不语亦不善恶,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见亦不闻,亦不有亦不识;衍者,亦不闻亦不见,亦不有亦不识,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不思亦不觉亦不作证,亦不弃亦不念,衍亦如是。譬如虚空,亦不淫法亦不无淫,摩诃衍亦如是。:”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属欲界,亦不属形界,亦不属无形界,衍亦如是亦不属三界,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初发意,亦不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亦不十住意,衍亦如是亦无十住意,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无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非弟子地,亦非辟支佛地,亦非阿惟三佛地,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非形色亦不非形色,亦非碍亦不非碍,亦非应亦不非应,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有常亦不无常,亦非苦亦非乐,亦非我亦不非我,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非空亦不非空,亦不相亦非不相,亦不愿亦非不愿,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灭净亦不不灭净,亦非寂亦不非寂,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明亦不冥,衍亦如是。”

“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可见亦非不见,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无行亦无不行,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以是故,须菩提,摩诃衍与空等。”

“如须菩提言,虚空覆护不可计阿僧祇人,摩诃衍亦如是。须菩提,众生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虚空无有绪,摩诃衍亦无有绪,当作是念,当作是知。须菩提,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人仰摩诃衍。何以故?须菩提,众生、摩诃衍、虚空俱无所有故。众生无有限量,虚空亦无有限量,摩诃衍亦不可限量。是故,须菩提,无量阿僧祇众生望摩诃衍。”

“须菩提,虚空、摩诃衍、众生俱不可得见。须菩提,如众生无有限,虚空无有限,当作是知,摩诃衍亦无有限。众生无有绪,法性亦无有绪;如法性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如虚空无有绪,摩诃衍亦无有绪;如摩诃衍无有绪,无量无限亦无有绪;如无限无有绪,不可计亦无有绪。以是须菩提,不可计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法性、虚空、摩诃衍、阿僧祇、无有量、不可计皆不可得见。”

“须菩提,如众生无绪,当知如来亦无绪;如佛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如虚空无有绪,当知摩诃衍亦无绪;如衍无绪,阿僧祇无有绪;如阿僧祇无绪,当知无量无限亦无绪;如无限无有绪,当知一切众生亦无有绪。如是,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佛、虚空、摩诃衍、阿僧祇、无量无限、一切诸法皆不可见。”

“复次,须菩提,吾我绪乃至知见绪、真际绪、如真际绪,当如是知诸法绪。是故,须菩提,无央数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诸法皆不可见。”

“须菩提,吾我众生绪及知见不可思议体,如不可思议当知五阴绪、诸法绪。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望摩诃衍。何以故?所谓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

“须菩提,如吾我绪、知见绪,眼、耳、鼻、舌、身、意亦无有绪;如六情无有绪,当知诸法亦无有绪。如是,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所谓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

“须菩提,如吾我无绪,及知见亦无有绪,当作是知,六波罗蜜亦无有绪;如般若波罗蜜无绪,当知诸法亦无有绪。须菩提,是故无央数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

“须菩提,以吾我无绪,内外空无绪,及有无空亦复无绪;如有无空无端绪,诸法亦无端绪。以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众生皆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

“须菩提,吾我众生及知见无端绪,及三十七品、十八法亦无端绪,如十八法无端绪。须菩提,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人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诸法皆不可见故。”

“须菩提,吾我无端绪,种性已办及诸法无有绪,是故不可计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

“须菩提,须陀洹无有绪,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上至佛萨云若及诸法无有绪,以是故一切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譬如泥洹性为一切众生而作覆护,是故摩诃衍为一切众生而作覆护。”

“须菩提,所言摩诃衍,亦不见来时,亦不见去时,亦不见住处。何以故?诸法不动摇故。诸法亦不去,亦不来,亦无有住处。何以故?五阴性、五阴相、五阴事、五阴如,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识法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四大性如事相、识性空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如、真际、不可思议性,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六波罗蜜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三十七品、十八法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道及佛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有为无为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

“须菩提,如汝所言,摩诃衍亦不见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者,名与三世等,是故为摩诃衍。须菩提,如汝所言审谛无异。何以故?过去世非世空,当来世非世空,现在世非世空,三世等等者空,摩诃衍、衍自空,菩萨、菩萨自空。”

“须菩提,空者亦非数,亦非多,亦非少,是故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与三世等,无偶无只,无淫怒痴亦不离淫怒痴,亦不恚亦不可见,善恶亦不可见,有常无常及与吾我亦不可见,苦乐我非我亦不可见,三界亦不可见,度三界亦不可见。何以故?其形事不可见故。过去色以过去色自空,当来色以当来色自空,今现在色以现在色自空,痛、想、行、识亦尔。过去色空不可见,过去空空不可见,现在五阴色空尚不可见,何况当来过去五阴空而可见者?空亦不见五阴,五阴亦不见空。假令空能见五阴者,五阴亦当见空。”

“须菩提,过去六波罗蜜亦不见,当来六波罗蜜亦不见,现在六波罗蜜亦不见,三世等六波罗蜜亦不见,等亦不见,三世等亦复不见等,等不见等故三世不见,过去、当来、今现在三十七品、十八法亦不见,三世等亦不见。”

“须菩提,等亦不见,三十七品及十八法、过去、当来、今现在等亦不于三世不可见,于三世中亦不见三十七品及十八法,何况于三世等而可见者?”

“复次,须菩提,过去凡人、当来凡人、现在凡人亦不可见,三世等凡人亦不可见。何以故?众生本不可见故。过去、当来、今现在弟子、缘觉、菩萨、如来亦不可见,三世等弟子、缘觉、菩萨、如来众生本不可见故。”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当了三世事,当具足萨云若,是为菩萨摩诃萨三世等学摩诃衍。菩萨摩诃萨已住其中者,便过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上,出萨云若。”

须菩提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菩萨摩诃萨从摩诃衍中学,自致具足萨云若慧。过去十方诸菩萨,皆从是摩诃衍得成逮萨云若慧;当来十方诸菩萨,亦当从是摩诃衍中学得成逮萨云若;今现在十方无央数不可计诸菩萨摩诃萨,亦皆从是摩诃衍得成具足萨云若。是故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须菩提,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皆当从是衍中学成萨云若;已逮者、未逮者、甫当逮者,皆当从是摩诃衍中学具足萨云若慧。”

合聚品第二十五

于是,邠耨文陀尼子白佛言:“唯,世尊,世尊使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乃说摩诃衍教为?”

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须菩提说摩诃衍教,将无离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汝所说摩诃衍教者,顺从无违,不失般若波罗蜜教也。何以故?须菩提,诸所可有一切善法,及诸声闻、辟支佛法上至佛法,皆共合集于般若波罗蜜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善法及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皆共合在般若波罗蜜中?”

佛告须菩提:“所谓六波罗蜜、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品道、三脱门、四无碍慧、大慈大悲、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所望法、常等行,须菩提,是为善法、三十七品、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是为合聚般若波罗蜜中。须菩提,所谓摩诃衍、六波罗蜜、五阴、十二衰、十八性、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三脱门、善法、漏法、有为法、无为法、苦集尽道法、欲界、形界、无形界、内空、外空、所有空、无所有空、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佛十八法,如是如来所说法、教、律,法性及如、真际、不可思议性、泥洹,一切诸法亦不合亦不散,亦无有形亦不可见,亦无有对一相,一相者所谓无有相。以是故,须菩提,汝所说摩诃衍教与般若波罗蜜,其义顺从不相违错。所以者何?摩诃衍与般若波罗蜜无别无异,摩诃衍与三十七品至十八法亦复不别。摩诃衍则佛法,佛法则摩诃衍,是事一,无有二,亦不相违背。须菩提,以是故说摩诃衍教者,则为说般若波罗蜜。”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无有端绪,无有边际,亦无有底;色、痛、想、行、识,亦无有端绪,亦无有边际。当知菩萨亦复如是。欲言色是菩萨乎?非也。痛、想、行、识是菩萨耶?非也。”

须菩提言:“世尊,我都卢不见有菩萨,当为何谁说般若波罗蜜?当教何谁?”

须菩提言:“所谓菩萨,菩萨但字耳。世尊,譬如自言‘我有无之法不生’,云何色、痛、想、行、识不生?世尊,不生者,为非色亦非痛、想、行、识,尚无所生,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亦不离于生处。见菩萨行道作是说者,菩萨闻是不恐、不怖、不悔、不怯,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问须菩提:“若使菩萨前后边际、中央际不可得,何以故色与菩萨俱无有边?云何色、痛、想、行、识为非菩萨?云何言都卢不见有菩萨?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言菩萨但有字耳?何以故言我有无之法不生,五阴何以生?何以故言不生者为非五阴?云何言无生当教谁说般若波罗蜜?云何言不见有离生行菩萨道者?何以故言菩萨闻是不恐不怖为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语舍利弗言:“用众生始终端绪不可得故,菩萨前后中央际不可得见。舍利弗,以众生空故,菩萨端绪亦不可得见;用众生寂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用五阴无有边际,用五阴空,用五阴寂,用五阴不真故,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以六波罗蜜无有底、无有边际故。何以故?舍利弗,空及五阴、菩萨等无异,是三事一无有二。是故,舍利弗,菩萨端绪不可得见。以六波罗蜜空寂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何以故?舍利弗,空本际亦不可见,末际亦不可得见,中际亦不可得见,空与菩萨俱亦不可得见。舍利弗,空、菩萨、端绪一无有二,是故菩萨端绪不可见;内空、外空及有无空边际不可见,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

“复次,舍利弗,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皆无有端绪,佛法空,佛法寂,佛法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从六波罗蜜至佛十八法皆无有端绪,皆空,皆寂,皆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不可见。”

“复次,舍利弗,诸三昧门、陀邻尼门皆无有端绪,皆空,皆寂,皆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

“复次,舍利弗,法性及如、真际、不可思议性皆无有端绪,空寂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

“复次,舍利弗,声闻、辟支佛、如来皆无有端绪,皆空,皆寂,皆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道、萨云若皆无有端绪,皆空,皆寂,皆不真,是故菩萨端绪不可得见。何以故?舍利弗,空始终端绪中边皆不可得见,故菩萨亦不可得见。舍利弗,空、五阴、菩萨是三事皆一,无有二法,是故菩萨端绪不可见。如舍利弗所问,五阴无有底故,当知菩萨亦无有底。”

须菩提言:“五阴如虚空,虚空亦无边、亦无际、亦不可量、亦无有底,但以名字为虚空耳。舍利弗,色空无有边际,痛想行识、识空无有边际亦不可得见。是故,舍利弗,虚空底、五阴底、菩萨底亦不可得见。十二衰、十二因缘、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此诸法端绪、菩萨端绪皆不可得见,皆无有边际故。”

须菩提言:“舍利弗,所问五阴是菩萨耶?不可得见亦无边、亦无际、亦不可量、亦无有底,但以名字为虚空耳。舍利弗,色空无有边际,痛想行识、识空无有边际亦不可得见。是故,舍利弗,虚空底、五阴底、菩萨底亦不可得见。十二衰、十二因缘、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此诸法端绪、菩萨端绪,皆不可得见,皆无有边际故。”

须菩提言:“舍利弗所问五阴是菩萨耶?不可得见,是故五阴与菩萨皆不可得见。舍利弗,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自空,内外空、内外空自空,乃至有无空、有无空自空,三十七品、三十七品自空,乃至佛十八法、十八法自空,如及真际、不思议性、陀邻尼三昧门、萨云若、道事、声闻、缘觉、佛、佛义各各自空。舍利弗,如来五阴空,亦不有亦不可见。以是故,舍利弗,是故菩萨五阴不可得见。舍利弗所问,何以故菩萨不可见、不可得?当为何谁说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语舍利弗:“色不见色,色亦不见痛,痛亦不见色,痛亦不见行,行亦不见痛,痛亦不见想,想亦不见痛,想亦不见识,识亦不见想,色、痛、想、行、识亦如是。眼眼亦不有亦不可见,至意意亦不有亦不可见,眼识、意识亦不有亦不可见,眼触至意意触至因缘法亦不有亦不可见,至六波罗蜜亦不有亦不可见,内空、外空至所有空、无所有空、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亦不有亦不可见,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亦不有亦不可得见,从须陀洹法至罗汉法亦不有亦不可见,十住亦不有亦不可见,道法、萨云若法亦不有亦不可见,须陀洹至罗汉、辟支佛及佛亦不有亦不可见,至教法亦不有亦不可见。舍利弗,以诸法无所有不可见,菩萨不可见,以是故无所教。”

须菩提语舍利弗:“如所问,何以故但以字为菩萨者?字法但以名字假号为菩萨耳,以是故但字为菩萨也。色、痛、想、行、识亦复假号有字耳,诸有名者亦无色、痛、想、行、识。何以故?空无有真名故。若使空者非是菩萨,是故言但以字为菩萨耳。

“复次,舍利弗,六波罗蜜者但字耳,六波罗蜜亦非字,字亦非六波罗蜜。何以故?字、菩萨、诸波罗蜜俱等不可见故,是以菩萨但以假号为字耳。舍利弗,内外空、有无空亦但以字著耳,字亦非空,空亦非字。何以故?字空、内外空乃至有无空俱不可见故。舍利弗,是故但以字为菩萨耳。舍利弗,三十七品至十八法亦假名与字耳,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亦复如是,乃至萨云若普皆如是。”

“如是,舍利弗所问,何以故名为吾我至本无所生?从本已来至于吾我,亦不可得见,当那得生?从有生、有命至于知见,常不可见,当那得生?从有名以来五阴不可见知,当那得生?从六情至十二因缘起亦不可见,何况有生?六波罗蜜亦不可见,何况有生?从内外空及有无空常不可见,何况有生?从有名以来三十七品及十八法亦不可见,当从何生?从有名以来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亦不可见,当从何生?从有名已来声闻、辟支佛及佛亦不可见,当从何生?舍利弗,是故名为吾我,诸法皆不生故。”

“复次,舍利弗,如所问诸法有无之事,无有作者。”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所有无有作者?”

须菩提言:“五阴所有无有作者,六情内外至于十二缘起所有亦无作者,六波罗蜜所有亦无作者。以是因缘,舍利弗,诸法亦不有亦不无。复次,舍利弗,一切诸法皆悉无常无能坏者。”

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诸法无有常无能坏者?”

答言:“五阴无有常无能坏者。何以故?无常无所有消尽,是故诸法无常无能坏者。乃至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已记法、未记法无常无能坏者。舍利弗,无常无所有消尽,以是故诸法无常无能坏者。舍利弗,诸法亦不聚亦不散。”

舍利弗言:“何等不聚?何等不散?”

须菩提言:“五阴不聚不散。何以故?性自尔。乃至善法、恶法、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亦不聚亦不散。何以故?性自尔。以是故,诸法亦不有亦不无。舍利弗,所问五阴无所生者,用五阴六衰无有作者,不见有作者故。诸法皆无有作者,以是故无所生。”

“舍利弗,所问无所生非五阴者,以五阴性自空故,不生亦不灭亦不住,乃至有为性性空故。性自空者,亦不起亦不灭亦不住,是故无所生非五阴。”

“舍利弗,所问无所生为谁说般若波罗蜜者,若无所生为非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非无所生,无所生、般若波罗蜜一法无有二,是故言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所问亦不离五阴生行菩萨道者,无所生则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则是无所生,无所生则是五阴,五阴则是无所生,而不别是法亦不二。舍利弗,是故亦不离生行菩萨道也。

“舍利弗,所问云何闻是不恐不怖为行般若波罗蜜者,菩萨摩诃萨见诸法皆空如梦、如幻、如炎、如响、如影、如化,以是故菩萨闻是教不恐不怖。”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作是观,是时亦不见色,亦不入色,亦不生色,亦不住色,亦不言是色;痛、想、行、识亦不见识,亦不入识,亦不生识,亦不住识,亦不言是识;眼、耳、鼻、舌、身、意亦不见,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六波罗蜜亦不见,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内外空至有无空亦不见,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

“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至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不见,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诸三昧门、陀邻尼门,亦不见,亦不入,亦不生,亦不住,亦不言是我所。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色,乃至萨云若亦无所见。”

“世尊,不生色者为非色,亦不生痛、想、行、识者为非识,不生六衰者为非六衰,不生六波罗蜜者为非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至无所生一法无二。不生内外空为非空,不生有无空为非空,有无空及无所生一法耳无二。”

“世尊,三十七品不生为非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不生为非十八法,无所生及佛十八法一法无二。”

“世尊,无所生一法耳,亦非二,亦非三,亦非四,亦非五,亦不若干数,是故佛法、无所生法一法无二。”

“世尊,如及不思议性不生者,为非如,为非不思议性,不生道者为非道,不生萨云若者为非萨云若,无所生、萨云若一法无二。”

“世尊,无所生亦不一无有若干数,是故不生。萨云若者为非萨云若,灭色者为非色,灭色者是一法无有二。”

“世尊,灭者一无有二,是故灭色者为非色,灭痛、想、行、识者为非识,是故生识者为非识,内空、外空至有无空及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如是。”

“世尊,是为灭非若干也,从识至萨云若亦如是,是为行般若波罗蜜。”

同类推荐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内经灵枢略

    黄帝内经灵枢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存韩

    存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本相倚致经

    佛说本相倚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民导演是男神

    国民导演是男神

    (重生苏爽女扮男装文,男主姜奕,女主君瓷)风头正盛的‘皇太子’,一朝重生成为人见人厌脸毁容的小可怜。皇太子表示,这都不叫事!原本毁容的脸,实际上是一张男女老少都为之疯狂到极点的脸。“他”是无数男人女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人做梦都想和她结婚的妖孽!而有一天,男神变成了女神?男粉丝:好劲爆!姜奕:老子不服,我才是她老公!君瓷勾唇纨绔一笑:所以你不服什么来着?
  • 爆宠顽劣小王妃

    爆宠顽劣小王妃

    “自打我入府以来啊,就独得王爷恩宠,我跟王爷说,一定要雨露均沾~可是王爷他非是不听呀!就宠我!就宠我!就宠我!都把我宠到天上和太阳肩并肩了!”乔子凡面不红心不跳,面对横刀夺爱的小三三,不要动刀,不要动剑,她动动小嘴儿就能把人气到尼姑庵!此话传到王爷耳朵里,某王爷勾唇坏笑:“阿凡回来,该洞房了!”一年前,她是帝王亲赐的王妃,大婚之日却被他以衣代人娶进了门!一年后,面对穷追不舍的某王爷,她一边跑一边心惊肉跳的开口:“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某王爷眸光温柔,嗓音低沉魅惑:“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 消渴醉妃

    消渴醉妃

    新婚之夜,激情难续,血染婚床,新娘割断了新郎的动脉,新娘自杀……甄橡楠的姑姑,冷眼的扫过了侄子的遗像“他不会死的,我会利用千年的时间,让橡楠复活……”千年大宋,她是消渴罪妃,他是暴戾王爷“本王的婚事岂能变成丧事!不行也要带着气儿拜了堂!这不就是她想要的吗?”“贱人,别死了,我们之间还有很多事要做呢……”银发狂医,藐视威武王爷,谁破坏了千年复活计划,千年爱浮生,春华一场梦。几度轮回解情缘,爱恨两相生。
  • 醉狂

    醉狂

    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得意风流》女主依然强大。她豪迈自负,英雄少年,白衣漠然,奔驰在云天大陆上。长戟所指,尽血染看戎马百战,苍生叹马踏关中,烽烟燃三尺青锋,无声断倾家国,角声寒风起云涌,尘烟散轩辕寻梦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修真者,一次历险当中死于巫魔之手而魂穿。一朝穿越,一缕幽魂依附在战场上的一具死尸上。再次睁眼,一切都变了……继承着那人的记忆,与那人的恨,这才知道他居然是“她”而且还是当前四大强国轩辕皇朝唯一的一位王爷。处处杀机,自己的国家容不下他,敌国恨他,二十万大军要靠他来养活。偶遇杀手更是家常便饭。终有一日她烦,她恼了……如果非要得这天下才可以安静,那她便得这天下又如何。马蹄踏碎清秋夜,剑映萧索冷孤光。战火烧尽白骨乱,兵临城下傲沧桑。可是却又为何在那大殿之上,弃下皇位转身离去……叹红尘风雨路三千曲未终人已散遗世而独立无眠唯今世上只一情字难懂,宁愿醉个千年,莫懂情……那该多好……咽下喉中那醇香的液体…………谁可以告诉她……怎么样才可以大醉一场……喜欢就收藏,看着还行就投票,欢迎留言。音在此真心的谢谢各位亲们……《战皇》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音的完结作品《凤戏红尘》《醉狂》:音好友的文文哦,决对的值得一看:《妃天大盗》无计春留住《弃妃当自强》春棠大人◇◆栖凤阁出品◆◇《醉狂》风恋音:《寐上总裁父》西座:《残帝傲妃》道貌岸然:《调教夫君》上官玥儿:《奉子休夫Ⅰ》回眸醉倾城:《邪妄总裁圈儿媳》失落的喧嚣:【栖凤阁】http://m.wkkk.net/g/qi1西座、风恋音、上官玥儿、道貌岸然、失落的喧嚣、回眸醉倾城在“女儿国”的联合圈子,欢迎大家的加入潇湘会员都可直接用会员号登陆“女儿国”,加入圈子
  • 绝世神通

    绝世神通

    帝落星河,万古寂灭!亘古轮回,大道沧桑!一息尚存,诸神意志,只等他归来!少年秦萧得上古神通,练就不灭之躯,逆天战体打破千年铁律,醒上古血脉,承继恒古不朽意志!青剑出鞘,杀敌万里之外,无上神通显圣,升级突破瞬息之间,得志该猖狂,少年很嚣张!
  • 不灭魂帝

    不灭魂帝

    万物有天地本源化生而成。身是生命之本,魂是生命之源。修行便是要壮源还本,朔本归源,本源合一,方可长生不死,神通造化,通达万界,超脱天地,不入轮回。故事从天魂大陆上,一位意外获得吞天兽魂珠重生的少年说起……
  •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2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2

    少年李洛书自小无人疼爱,喜欢亲近温暖懂事的黎家姐姐初遥。当初遥弟弟初晨意外去世时,为了安慰她,他住进黎家成了她的挂名弟弟。很多年后,他终于意识到,原来他早已深深爱着她时,他却早已丧失了爱她的资格。本想就此默默守护一生,她却遭遇挚爱背叛。为了保护她,他挺身而出,差点重伤致残,却赢得了她的心。他一砖一木搭建起了新家,他说要守护她一辈子,她说会拿自己的命去爱他,她说她再也不会丢下他。却不曾想,这只是他们终其一生做过的一场美好的梦境。
  • 债见,我的傲娇前男友

    债见,我的傲娇前男友

    唐果,几年不见,你的眼光竟然差到了这种地步?所以,要不要和我结婚?别误会,我没打算真的娶你,只是现在还没有玩够,需要一个人给我家里做挡箭牌罢了。不过三句话,唐果的心再度坠落在地狱边缘,是啊自己现在于他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罢了,可是他有什么资格恨自己。他说唐果我在你这跌倒一次,别指望有第二次,这一生就算是互相折磨也别指望我放手,可是你也别指望我会爱你。她说居洛城,我爱你,可是我也没有卑贱到,做一个替身被你爱着。曾经有多爱如今就有多恨,可是谁又能阻止心的靠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木叶的黑化鸣人

    木叶的黑化鸣人

    此书完结,另开新书,木叶之我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