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7700000218

第218章

第七明嗔使过者。所谓恼恨嫉妒不悦。此等烦恼悉是嗔使。大庄严论云。身如干薪。嗔恚如火。未能烧他先自焦身。又正法念经云。嗔心如火烧一切戒。嗔如大斧能破法桥。住在心中如怨入舍。故知起嗔障诸善法。又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恶。起一嗔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又菩萨地经云。若诸菩萨犯如河沙等贪。不名毁戒。若犯一嗔因缘。是名破戒。嗔恚之心能舍众生。贪爱之心能护众生。不名烦恼。嗔舍众生。名重烦恼。是故如来于经中说。贪结难断不名为重。嗔恚易断名之为重。此亦略述。具说难尽

第八明痴使过者。若依毗昙。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若依成论。邪心分别无正慧明。故曰无明。又毗昙论说。无明使有其二种。一者不共。二者相应。言不共者。于四谛理及于色声香味触等。缘而不了。则是无明。此独无明不与一切诸使和合。名不共无明。二相应无明者。除前不共。自余一切诸烦恼中无知之心。名为无明。与诸使合。名为相应无明。若依成论。无明亦二。一是取性。二是现起。言取性者。直是任运迷法假集喑心取性。唯是违理。性恶不善。此细无明。诸凡常有。是故得在善无记中。要观无性方得渐除故行善时须观无性。迷事取性则成有漏

第九明慢使过者。依论慢有八种。一直名慢。谓于下境自高卑彼。于齐等处还计为等。此过轻故。直名为慢。此无所恃何故成慢。成论释言。是中有其执我相过。故说为慢。谓人胜劣。唯心解别。若知心胜称实无过。迷如此法。计我胜彼及与我等有恃我心。故名为慢。二者大慢。谓于等处自谓为大。故名大慢。三者慢慢。谓于上境谓己胜彼。此过最重。故名慢慢。四者不如慢。谓他行德过己弥深。多身修业。方可似彼。即谓现令少不如彼。陵他多边。名不如慢。五者傲慢。谓于父母师长上境不肯恭敬。故名傲慢。六者我慢。谓于色心无我法中执我自高。故名我慢。此诸慢中执我心也。此一我慢最难伏断。要成罗汉方能除尽。但诸凡愚未学观者。莫问粗细我见皆强。是故名为示相我慢。若能观理成圣学人。我见则微分断粗现。是故名为不示相慢。七者增上慢。谓未得圣而谓已得。以其圣智是增上行。于此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名增上慢。八者邪慢。谓诸恶人无德。自高恃恶陵人。故名邪慢。此八慢心。皆悉名为慢使烦恼也

第十明疑使过者。疑有二种。一疑事。如夜见树疑为人等。此疑事心不招生死。故小乘中不说为使。非烦恼故。罗汉亦有。故智度论云。阿罗汉虽无四谛中疑。一切法中处处有疑。此诸事疑。若望大乘是暗妄心。招变易死。亦说为使。二者疑理。谓诸身心生灭非我。疑谓常我。名为疑理。故成论问。疑有何过。答若多疑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皆不能成。又疑法不可学得。疑师不能敬彼。疑自非是学时。若生此三疑。亦是障道根本。但起决定心学。不须疑此三事。凡夫未观理来莫问上下。皆有十使。上界虽无粗现嗔使。自余九使皆常具有。修得定者。虽伏欲结。由有此使故不得出世果也

迷理部第三

述曰。迷理不同者。良由众生无始时来流转生死不能断漏不得出世果。致令十使烦恼是能障业。四真谛法是所障理。言四谛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具释四谛因果次第大小同异者。恐文烦不述。今且略释其名令识因果。生灭无常理实是苦。逼迫行者名为苦谛。谛是实义。审尔不谬。故称为谛。下三谛义同此一释。有漏善恶皆能生果。理是因集名为集谛。烦恼尽处名之为灭。理实不生名为灭谛。观理除壅此实不虚。名为道谛。若就一人论四谛者。谓此身心苦之与乐有漏报边。是其苦谛。若不观理所起善恶。乃至八禅。是其集谛。若观身心生灭无我。即此观智。是其道谛。因此道智见无我时。惑断之处。则是灭谛。言迷理者。论说不同。若依毗昙论云。身见边见唯迷苦谛。谓凡夫皆执苦报为我。是故身见缘苦谛生。依身苦报计断计常。是故边见亦迷苦生。故杂心论云。身边二见果处起故。唯迷苦谛。凡计罪福是我所作。不将善恶业因为我。是故身见不依集起。知集非我不名迷集。边见依身亦不依集。又亦不将灭道为我计断计常。义皆同此。是故身边唯依苦报名迷苦谛

若论戒取迷苦及道。谓有愚人直尔闻说。精勤苦行能断生死。不知此说。晓夜励心。勤观苦空。方断生死。即谓事中苦身是道。不知身苦非是圣道。是故戒取迷苦谛生。或有不将身苦为道。直执戒等福行为道。此将集因转将为道。如此戒取名迷道谛。理实凡愚不识集因。妄执为道。应是迷集。但彼迷心不计福行以为集因。方转为道。是故不得名为迷集。不同计苦以为道者。将苦为道。故名迷苦。是故戒取。有迷苦者。有迷道者。不迷于集。灭是圣果。众生所求。不取惑灭。为道因行。是故戒取不名迷灭

若论邪见见取及疑。此三皆悉通迷四谛。所谓邪见。谤无因果。该凡及圣。是故通迷。若论见取。于自身报取为第一。即为迷苦。于事善业计为第一。即名迷集。若取梵天无想天等以为涅槃。名为迷灭。于彼戒取所言之道取为第一。名为迷道。是故见取通迷四谛。若论疑心。于诸凡圣因之与果。不知有无。生疑不决。故亦迷四。向来所明五见及疑。唯迷谛理。不名迷事。以迷理故。观见理时知无我人。方断我心证知慧观。能断烦恼凡夫因果苦集非道。识观是道方断戒取。正识灭道以为第一。不将有漏以为胜好。知世可厌方断见取。以见四谛不生疑谤。证信决定方断邪疑。是故身边戒见邪疑。迷理而生还见理断。不将尘境色声等事以为我人计断常等。故虽正识色声等事。不断我心乃至疑使。若论贪嗔痴慢四使。通障见修。皆迷理事。谓依见起则名迷理。若依事生则名迷事。依见起者。若论其贪如爱身见。即名为贪。由爱我见令心转迷。若观生空知无我时。则嫌我见。此贪则断。若论其嗔。有我心时。闻说无我则生嗔恚。后观无我知无人时。闻说生空心则欢喜。故见理时彼嗔则断。依见起痴不知见过。后见理时彼痴则断。依见起慢恃见自高。后见理时彼慢则断。是故贪等依见起者。亦是迷理。见理方断。依余见起。类此可知。所言贪等依事起者。谓依尘境色声香等。于此起贪缠绵难断。故见理时仍有未断。后更修道数数渐除。嗔慢痴等依事皆尔。此明十使迷理不同。迷苦有十。迷道有八。迷集及灭各有七使。迷事有四。合三十六。此说欲界凡夫心也。若论色界凡夫心中具三十一。彼无嗔故。于五行中各除其一。四谛修道名为五行。是故唯有三十一使。无色凡心亦三十一。三界通论。总有九十八。迷四谛理有八十八。三界迷事合有十种。此依毗昙略释如是。若依成论十使烦恼皆有取性。悉通达理。谓迷四谛无性之空。故总观谛无性空时。断重取性名为见道。后断细时名为修道。此名十使迷理不同也

断障部第四

述曰。此十使烦恼断有难易者。夫论使性凡常具有。今明入道故叙难易。但诸见惑难识易断。贪等四使易识难除。见难识者。谓凡常迷。理易断者。见理即尽。所谓若能学观无我。创见理时。则名初果。即先断除八十八使。但初见谛有利有钝。若利根者。总观诸法。皆假无性。不见我人。一念之中断八十八。即此一念名为见道。若钝根者。别观四谛。次第渐断八十八使。故佛性论云。若利根人于一念中则等观四谛。八十八使一时俱断。皆名见谛。若钝根人于次第观者。则初念观苦。不见余三谛。但断苦下。以此文证。总别观法。皆得入道。不得偏执。若依诸经教人入道。多直说观生灭无我。则断诸结出离生死。如地持经说。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着我则无世间受身生处。又如经说。缘觉性人不解四谛法门名字。直籍事缘观生无我。便断诸结过诸声闻。于此直作无我观中。虽不作其四谛别解。如此观时具有四谛。谓彼所观有漏报身念念生灭。是理苦集。从前名苦。生后名集。知无我时即是见苦。尔时无我即断事集。所断不生即是证灭。此能观智即是圣道。是故直观无我之时。具有四谛断结得出。不要别观四谛方出。故成论引经说言。如甄叔迦经中说种种得道因缘。非但以四谛得道。故知入道不要别观。总观无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见身心无我。则是见道。断诸见惑。但诸见惑约谛分别。三界合说有八十八。若就一人以论迷心。总则唯是五见及疑。此六望愚则名难识。若望智人复名易断。谓诸凡愚学修善者。多皆知厌贪嗔痴慢。于其我心及执戒等。不觉是过。是故难识。以难识故。经说为重。如涅槃释。我见戒取及以疑等。一切众生常所起故。又难觉故。如病常发名为重病。又难识故。亦名重病。又成论云。世间人于戒取中不见其过。故使为结。故知利使愚人不识。言望智人名易断者。谓若学观身心生灭。分见无我。烦恼薄时。即知观智是断法道。心中六使自然永无。谓知色心生灭非人。则无我心边见自断。以观见理识圣道故。正信无疑。谤无自断。智慧是道。戒等非胜。则无戒取。见取自断。是故六使难识易断。以难识故。无始来迷。以易断故。解理则尽。不同贪等易识难断。以易识故。人多不执。以难断故。那含亦有。是故利使迷理邪心。亲覆圣解合行不出。不同贪等别缘事起唯妨修观非亲迷理。故诸小圣虽有贪嗔。不妨仍得解理无疑。是故智人学修业者。唯修观解除迷入道。若学观行虽昧名凡。少解理时即无妄取。若不学解常迷道法。虽修诸善不除邪执。非直妄执自不能出。多谤正法及行道者。以其迷心未识邪正。不知他是不与己同。即谓己是。说他为非。是故迷人心无道法。多依世善妄执相非。故俱舍论云。在家由取五尘故。与在家起斗争。出家由取诸见各不同故。与出家起斗争。又成论云。若人持戒取为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余皆妄语。名见取结。此二是其出家之人斗争根本。亦即名为随顺苦边。又依此戒取能舍八真圣道。此非正道。非清净道。能随苦过。又戒取是出家人缚。诸欲是在家人缚。又戒取者。虽复种种行出家法。空无所得。又因此戒取能谤正道及行正道者。又戒取是诸外道起憍慢处。作如是念。能胜余人。以此等文证知。戒取等唯是世善招生死果。故名随苦。非真道法。愚人多迷妄执生罪。是故十使虽皆不善。论其障道起过之原。则唯六使迷心为本。若不能断。非直不出。因起粗罪当生恶道。此明十使断有难易竟

颂曰

邈邈爱王城  峨峨欣鹫岭

业结三界狱  利钝十使颈

浊恶顺下趣  断漏升上顶

着我甘苦报  怖象投丘井

翘翘羡化伦  念念除心瘿

宿祐遇释尊  高慕大仙颖

既破无明结  还同寤真正

荷戢怡冲心  随憩靡不静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络考

    经络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言律

    七言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甘余话

    分甘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交亭正气录

    雪交亭正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给你一个销售团队,你要怎么管

    给你一个销售团队,你要怎么管

    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要占领市场获取利润,就要抓销售。销售团队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先头部队,企业要想搞好销售,就要抓好销售团队管理。销售团队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志趣和处世方式相差,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同的销售人员如何管理?销售工作纷繁复杂,如何构建最佳的销售团队模式,如何制订合理的薪酬标准,如何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团队潜能,如何带领团队开拓市场、维护客户?每一环节管理上的不当或失误,都会造成团队管理上的混乱,影响整个团队的业绩,这就给销售团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给你一个销售团队,到底要怎样管?本书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建立销售团队,打造一支同心协力、所向披靡的无敌精英销售团队。
  • 钱德勒短篇侦探小说全集1:自作聪明的杀手

    钱德勒短篇侦探小说全集1:自作聪明的杀手

    雷蒙德·钱德勒擅于塑造冷峻、坚硬、黑暗的故事氛围。他的短篇小说步步惊险,孤独危险的灵魂遍布大都市各个角落,明星、妓女、混混、生意人、私人侦探、警察……为了各自的目的明争暗斗。主角裹挟在阴谋当中,凭借老辣身手和精明世故,看穿一个个险恶的心机,揭开隐藏在黑暗中的惊人内幕。
  • The Scarecrow of Oz

    The Scarecrow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神魔

    至尊神魔

    “师姐,你们为何总盯着我看...?!”凌风低头看看自己身材,难道是因为本钱太好,身强力撞?他魂穿废体,悲催重生,却可揽群英征天伐地。他偷喝真水,洗髓铸体,但能伴兄弟废墟崛起。这一生,他将古武耀世;这一世,他竟诛魔封神、把酒屠天!“敢藐视个的人,统统拍死!”“不敬我者,永坠轮回!”
  • Heroes and Hero Worship

    Heroes and Hero Wor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域主宰

    星域主宰

    星域大陆;强者无数,天才纵横。少年穿越去异界,逐渐成为强者。异界精彩无比,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凶兽,毁天灭地的武者。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多姿多彩的世界,且看主角如何书写他的灿烂篇章。
  • 狂妃嫁到:腹黑王爷,走着瞧

    狂妃嫁到:腹黑王爷,走着瞧

    他是腹黑邪魅的废太子,看似失势,却实力惊人。她是陆府的草包花瓶,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异能拥有者。一纸婚约,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大婚第二天,某女霸道地宣布婚后守则。“你若不服,跪搓衣板去。”某腹黑王爷勾唇邪笑:“爱妃,你舍得吗?”"
  • 龙王戒

    龙王戒

    偶然得到一枚可以任意穿越小说世界的龙王戒指,不爽高中生贾里玉就此开启得意人生。纵马水浒三国,谈笑用兵,结交英雄好汉;梦游红楼警幻,增删判词,金陵十二钗命运改变。五百年前,菩提树下,七十二变。五百年后,大圣归来,天外飞仙。
  • 战苍穹

    战苍穹

    作为天命之人的他,被天道所束缚,曾活几世,都是默默无闻,庸庸碌碌,早年便死去;然而当他这一世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他的路开始越走越远,且看主角如何一步一步踏上苍穹之颠,如何把束缚他的天道给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