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7700000244

第244章

六度篇第八十五之六

智慧部第六(此别三部) 述意部 引证部 慧益部

述意部第一

夫二种庄严慧名最胜。三品次第智曰无过。故经言。五度无智似若愚盲。所以般若胜出世间破除诸有。释论又言。佛是众生母。般若能生佛。是则智为一切众生之祖母。故外书云。睿哲钦明。乃称放勋之德。仁义礼智。方曰宣尼之道。当惟智慧之法不可不修出世之因无宜弗习。能排巨暗。譬满月之照三途。巧遣众毒。似摩只之除万恶。岂可任无常没守此长迷。取相交缠我心萦结。常多有爱恒富无明。未达因缘不修对治。所以郁郁慢山殆高崇华。滔滔爱水遂广沧溟。或横执断常偏论即离。神黄神白。我见我知。一脚常翘五边长炙。食草学牛啖粪如犬。或盛谈下谛。宁识中道之宗。或封执四韦。岂寤大乘之旨。或谓冥初生觉其永不知。世间定常唯此为贵。或复言非有想是证涅槃。计自在天能成世界。愚戆昏瞢庸鲁顽疏。看指求月守株俟兔。尚疑驼马宁分菽麦。虽知欢笑。将[(學-子+禺)-爻+(与-(乏-之))][(學-子+禺)-爻+(与-(乏-之))]而不殊。徒识语言。与猩猩而不异。良由不识空理常处无明。凡是倒心皆名邪见。五住烦恼未减一毫。百八使缠森然尚在。是故大士。为求八字不惜驱命。恐在缠中逢苦即退。故自克心以牢其志也

引证部第二

如华严经云。菩萨为求法故能施法者。作如是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当与汝法。菩萨闻此欢喜无量。作是思惟。我为法故尚不惜身命。于阿鼻地狱诸恶趣中受无量苦。况入人间微小火坑而得闻法。依集一切功德三昧经云。释迦过去久远作五通仙人。名曰最胜。依智度论云。释迦文佛本为菩萨时。名曰乐法。时世无佛不闻善语。四方求法精进不懈。了不能得。尔时魔变作婆罗门。而语之言。我有佛所说一偈。汝能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以与汝乐法。即时自念。我世世丧身无数不得是利。即自剥皮暴之令干。欲书其偈。魔便灭身。是时佛知其志心。即从下方踊出为说深法。即得无生法忍

又涅槃经云。菩萨为法因缘剜身为灯。[疊*毛]缠皮肉。苏油灌之。烧以为炷。菩萨尔时受是大苦。自呵其心而作是言。如是苦者于地狱苦。百千万分犹未及一。汝于无量百千劫中。受大苦恼。都无利益。汝若不能受是轻苦。云何而能于地狱中救苦众生。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身不觉苦。其心不退。不动不转。菩萨尔时应自深知。我定当得阿耨菩提。菩萨尔时具足烦恼未有断者。为法因缘。能以头目髓脑手足血肉施于众生。以钉钉身投岩赴火。菩萨尔时虽受如是无量众苦。其心不退不动不转。菩萨当知。我今定有不退之心。当得阿耨菩提

又大集经云。菩萨为于一字一句之义。能以十方世界珍宝奉施法王。一偈因缘。舍于身命。虽于无量殑伽沙等劫修行布施。不如一闻菩提之事心生欢喜。于正法所乐闻乐说。常为诸佛诸天所念。以念力故世间所有经典书论悉能通达

又大方便报恩经云。菩萨常勤求善知识。为闻佛法乃至一句一偈一义。三界烦恼皆悉萎瘁。菩萨志心求佛语时。渴法情重不惜身命。设践热铁猛火之地。不以为患。菩萨为一偈故尚不惜身命。况十二部经。为一偈故尚不惜命。况余财物。闻法利益故身得安乐。深生信心直心正见。见说法者如见父母。心无憍慢。为众生故志心听法。不为利养。为众生故。不为自利。为正法故。不畏王难肌渴寒热虎狼恶兽盗贼等事。先自调伏烦恼诸根。然后听法

又华严经云。菩萨如是方便求法。所有珍宝无贵惜者。于此物中不生难想。若得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得闻一偈胜得转轮圣王释提桓因梵天王处。菩萨作是念言。我受一句法。设令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上从梵天而自投下。何况小火。我尚尽受一切诸地狱苦。犹应求法。何况人中诸小苦恼。为求法故发如是心。如所闻法心常喜乐。悉能正观。未曾有经云。昔毗摩国徙陀山有一野干。为师子所逐堕一丘井。已经三日。开心分死。自说偈言

一切皆无常  恨不饴师子

奈何死丘井  贪命无功死

无功已可恨  复污人中水

忏悔十方佛  愿垂照我心

前代诸恶报  现偿皆令尽

从是值明师  修行尽作佛

帝释闻之。与八万诸天到其井侧曰。不闻圣教久处幽冥。向说非凡愿更宣法。野干答曰。天帝无训不识时宜。法师在下自处其上。初不修敬而问法要。帝释于是以天衣接取叩头忏悔。忆念我昔曾见世人。先敷高座后请法师。诸天即各脱宝衣积为高座。野干升座曰。有二大因缘。一者说法开化天人。福无量故。二者为报施食恩故。天帝白曰。得免井厄功报应大。云何恩不及耶。答曰。生死各宜。有人贪生。有人乐死。有愚痴人。不知死后更生。违远佛法。不值明师。贪生畏死死堕地狱。有智慧人。奉事三宝。遭遇明师。改恶修善。如斯之人。恶生乐死。死生天上。天帝曰。如尊所诲全命无功者。愿闻施食施法。答曰。布施饥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者。济一世之乏。增益生死。说法教化者。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得三乘果免三恶道受人天乐。是故佛说以法作施功德无量。天帝曰。师今此形为是业报。为是应化。答曰。是罪非应。天帝曰。我谓是圣方闻罪报。未知其故。愿闻因缘。答曰。昔生波罗柰国波头摩城。为贫家子。刹利之种幼怀聪朗。特好学习。至年十二逐师于山。不失时节。经五十年。九十六种经书靡所不达。皆由和尚之恩。其功难报。由先学慧自识宿命。由受王位奢淫着乐。报尽命终生地狱畜生(自下云云略而不述)

时帝释与八万诸天。从受十善。今还天宫。和尚何时舍此罪报得生天上。野干曰。克后七日当舍此身生兜率天。汝等便可愿生彼天。多有菩萨说法教化。七日命尽生兜率天宫。复识宿命行十善道

又贤愚经云。佛在波罗柰国。于林泽中为诸天人四辈之类显说妙法。时虚空中有五百雁为群。闻佛音声深心爱乐。回翔欲下。猎师张罗雁堕其中。为猎师所杀生忉利天。处父母膝上若八岁儿。端严无比光若金山。便自念言。我何因生此。即识宿命爱法果报。即共持华下阎浮提。至世尊所。礼足白言。我蒙法音生在妙天。愿重开示。佛说四谛得须陀洹果。即还天上

利益部第三

又大宝积经云。第六菩萨修行智慧。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一思惟分别定慧根本。二思惟不舍断常二边。三思惟因缘生起诸法。四思惟无众生我人寿命。五思惟无三世去来住法。六思惟无发行不断因果。七思惟法空而殖善不懈。八思惟无相而度众生不废。九思惟无愿而求菩提不离。十思惟无作而现受身不舍。如是慧者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又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能行般若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一切悉舍不取施想。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三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四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五修禅定而无所住。六魔王波旬不能扰乱。七于他言论其心不动。八能达生死海底。九于诸众生起增上悲。十不乐声闻辟支佛道

又佛言。若有菩萨信乐多闻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知烦恼资助。二知清净资助。三远离疑惑。四作正直见。五远离非道。六安住正路。七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九与一切众生而作光明。十不畏恶道

又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智慧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不住断见。二不入常见。三了十二缘。四忍无我行

菩萨复有四种[打-丁+廱]护法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打-丁+廱]护法师如己君主。二护诸善根。三将护世间。四护利益他人。菩萨复有四种无厌足行具足智慧。一乐于多闻无有厌足。二乐于说法无有厌足。三行慧无有厌足。四行智无有厌足

又华严经云。佛子。一切诸佛有十种未曾失时。何等为十。一切诸佛成等正觉未曾失时。一切诸佛善根业报未曾失时。一切诸佛授菩萨记未曾失时。一切诸佛随应众生示现神力未曾失时。一切诸佛现如来身未曾失时。一切诸佛悉行于舍未曾失时。一切诸佛入城聚落未曾失时。一切诸佛摄欢喜众生未曾失时。一切诸佛难化众生而不放舍之。为调伏故未曾失时。一切诸佛示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未曾失时。佛子。是为一切诸佛十种未曾失时

颂曰

三涂阻隔  六度相宗  施戒忍进

禅智开蒙  四等慈照  三学哀忡

唯斯福利  寔由心崇  染净随情

取舍我躬  解兴或丧  自妄休穷

六蔽久壅  八正虚融  福智双感

理量俱通

感应缘(略引七验) 晋亭湖神庙经验 魏沙门释志湛 唐沙门释慧因 唐沙门释慧棱 唐沙门释法敏 唐沙门释空藏 唐司元大夫妻萧氏

晋杨州江畔。有亭湖神。严峻甚恶。于时有一客僧婆罗门。名曰法藏。善能持咒辟诸邪毒。并皆有验。别有小僧就藏学咒。经于数年。学业成就。亦能降伏诸邪毒恶。故诣亭湖神庙止宿。诵咒伏神。其夜见神。遂致殒命。藏师闻弟子诵咒致死。怀忿自来夜到神庙。嗔意诵咒。神来出现。自亦致死。同寺有僧每常受持般若。闻师徒并亡。遂来神所。于庙夜诵金刚般若。至夜半中闻有风声极大。迅速之间见有一物。其形伟大。壅耸惊人。奇特可畏。口齿长利。眼光如电。种种神变不可具述。经师端坐正念诵经。刹那匪懈。情无怯怕。都不忧惧。神见形泰。摄诸威势来至师前。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听经讫。师问神曰。檀越是何神灵。初来猛峻后乃容豫。神答云。弟子恶业报得如是。是此湖神。然甚信敬经师。又问。若神信敬何意前二师并皆打死。答云。前二师死者。为不能受持大乘经典。嗔心诵咒。见弟子来逆前放骂。专诵恶语。欲降弟子。弟子不伏。于时二僧见弟子形恶自然怖死。亦非弟子故杀二僧。左近道俗见前二僧被杀。谓经师亦死。相率往看。且见平安。容仪欢泰。时人甚怪。竞共问由。具答前意。寔因般若威力圣教不虚。诸人因此发心受持般若者众

同类推荐
  • 剩语

    剩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易郑康成注

    周易郑康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ing Henry VI Part 2

    King Henry VI Part 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NEW MAGDALEN

    THE NEW MAGD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哈佛思想课:应变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应变力自测

    从反应、直觉、逻辑、交际、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解析应变力,每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你能够从中汲取有意的教诲。为你以后的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最终让你的应变力早一步得到提升,让你领先一步成长,领先一步成功。
  • 散文(2016年第5期)

    散文(2016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新七宗罪(七)

    新七宗罪(七)

    “小沈,你知道王峰在哪儿么?”电话传来老李的声音,他一改往日的戏谑口吻,这让沈翎心中一紧。“我在跟进费冰欣的案子,他自己有事走了,你打他手机吧。”“又关机了!靠,每次都这样!对了,局长要找你,你抽空去一下吧。”说完老李就挂了。要说起王峰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关机了。他关机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找得到他。大家时常开玩笑说他准是和哪个小妞在宾馆里开房了。
  • 魔帝

    魔帝

    林皓得一秘籍为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强大而又恐怖的实力!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受五戒八戒文

    受五戒八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靳影帝的隐婚甜妻

    靳影帝的隐婚甜妻

    【萌宝来袭,宠文爽文,身心干净,1v1】这是一部娱乐圈双重生文,男女主重归于好,抱着萌娃秀尽恩爱、撒尽狗粮的故事。粉丝眼里的靳绍煜性子清冷、不善交流、无欲无求...这年头,怎么能连个微博都没有?一众迷妹实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而发愁。后来,她们抓狂了,靳影帝不仅不是孤身一人,媳妇还是国民女神?纳尼?还怀孕了?高冷的靳影帝对着镜头十分正经来了一句,“我们结婚了。”接下来的日子,粉丝们表示影帝家狗粮天天打折,虐狗简直不要太狠!她们期待已久的微博开通,别人秀生活、秀努力、秀奖杯...靳影帝秀老婆、秀老婆、秀老婆...【小剧场】上节目的靳影帝。主持人提问:“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靳影帝:“看见温舒韵的感觉。”不甘心再提问:“你对另一半有什么要求和希望?”靳影帝:“是温舒韵。”主持人:“...”说好的矜贵高冷呢?——上综艺的靳影帝。导演:“任务失败的一方要站在指定位置接受惩罚。”冷水浇下来之际,温舒韵被靳影帝紧紧护在怀里,而他浑身湿透。在场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冷不丁,又被塞了一大碗狗粮。靳影帝温声缓缓来了一句,“我家这位体质弱,怕她感冒。”摔!看个综艺都要屠狗是不是?
  •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历史上无数先人在控制问题上的探索,中国式控制力是中国数千年制度文化和权力斗争的智慧,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就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相对较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法国现在在所使用的文官考试制度即参照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宰相制度和监察制度更是让国外无数学者为之所拜服,这些夹杂于制度和权力斗争中的控制力智慧在过去曾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借鉴。
  •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