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如果能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尓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开始学习爬楼梯,T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C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2周就赶上了T的水平。格赛尔等人根据这一类事实,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论”,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成熟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儿童语言的发展,只有当儿童的语言发音器官及大脑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儿童才能学会用语言来表达,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第三,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由于生理成熟存在个别差异,而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其制约,表现出差异性。如男孩生理成熟要比女孩晚一些,因此语言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等都比女孩要稍晚一些。
(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从受精卵就开始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母亲的年龄、营养、疾病、情绪以及药物、烟酒等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作用,怀孕期间孕妇的营养对胎儿大脑发育以及智力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出生前后一段时间机体的营养水平,因为这个时期是脑细胞发育接近完成的时期,是从细胞数目增加阶段发展到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胎儿时期如果营养不足则影响到脑细胞数目正常发展,从而导致智力的发展迟滞。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虽然遗传提供了发展儿童心理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不会变成现实。野兽哺育成长的孩子,虽然具有人类遗传素质,却不具备儿童的心理。典型的例子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卡玛拉和阿玛拉回到人类社会时,分别是7岁和2岁左右。他们用四肢爬行,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不肯洗澡。吃东西不用手拿,把食物放在地上用牙齿撕着吃。他们没有感情,对别人不感兴趣。卡玛拉已经7岁多了,智力只相当于6个月孩子的水平。虽然受到精心培养,还是不能适应人类直立行走,快跑时还需要用四肢。她于十六七岁死去,这时还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幼儿的水平。
早期隔离或称剥夺实验,是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比较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的行为差异,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行为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孤独长大的孩子和野生猴子的行为有很大不同,严重缺失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不能人为地剥夺儿童的正常生活环境,于是人们用类似剥夺环境与正常生活环境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据报道,20世纪30年代后期,13名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由别人领养,追踪考察这些领养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并与仍然生活在孤儿院,近似与社会隔离的未被领养儿童进行比较,发现生活在孤儿院的儿童智力严重低下,研究者认为,造成控制组儿童智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孤儿院缺乏必要的感知觉刺激和“应答性”环境。
这些研究说明人类的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决定性地影响,没有人类环境也就没有人类的心理。
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儿童既是一个自然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实体。儿童的心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生活水平,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从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现代儿童生活环境多样化、复杂化,使得现代儿童比以前的儿童更加聪明、能干。
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微观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对幼儿生活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如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等。宏观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通过微观的社会生活环境起作用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年龄越小,受家庭影响的因素就越大。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生活条件、家庭氛围等都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养成有着关键性地作用。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遗传和环境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在种系发展中,遗传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本身就是在许多世代遗传和变异的辩证统一过程中进化而成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曾进行了白鼠学习走迷津的实验,按学习能力的强弱将白鼠分为聪明的一组和迟钝的一组,然后进行选择性繁殖,即分别进行组内交配,选取学走迷宫最“聪明”的和最“愚笨”的两端白鼠进行各自交配。经过持续的选择交配,繁殖到第9代时,已可以区分出两个品系的白鼠,聪明组中最迟钝的白鼠几乎与迟钝组中最聪明的白鼠一样聪明或者更聪明一些。类似的实验表明动物的某些后天获得性行为(如白鼠学习能力)可以遗传。
遗传的因素是否能起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关于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名人之子大多也是名人,他认为遗传起了决定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环境可以对遗传因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进程。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制约作用。最常见的是儿童的性别、最初的气质特征、某些特殊才能的发展等。例如,一个新生儿总是带着各自不同的气质来到人间,环境教养就要适应他的气质要求,顺之则善,逆之则败。儿童最初反应的差异决定着成人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可以说是婴儿在塑造他父母的行为,反过来父母的行为又塑造着婴儿的行为。这就是说环境(成人的教养方式)中反映着婴儿本身的遗传(气质)要求。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所谓具体分析,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遗传和环境起作用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的影响大大超过环境因素。在一些肌肉力量和对体育运动的适应能力上,则是环境因素常常大于遗传因素。
所谓综合分析,是指要避免片面地把遗传或环境的某种影响孤立起来。我们主张综合地看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肯定人类遗传因素的作用,但语言环境又是儿童学习语言所不可缺少的。儿童语言的发展,既有赖于生理成熟的因素,又有赖于语言学习的因素,生理成熟是学习的前提,语言训练反过来又促进生理的成熟。
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历史上争论已久。主要的理论有: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遗传决定论的鼻祖是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他通过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了一条“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他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成熟势力说”是格塞尓的观点,他认为成熟是儿童学习的前提。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程序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他认为可以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
3.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后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后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认为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斯腾等人的“会合论”,斯腾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因事而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若设遗传为长,环境为宽,那么发展就等于二者所构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则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辐合”或“会合”。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只是把二者看作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
4.相互作用论
该理论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有利于理解和解释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般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智慧潜能。这个范围的上、下限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智慧的实际表现则是被多种多样的内部或外部环境因素以更复杂的形式促成的。比如:虽然A比B具有更高的智慧潜能,但其智慧的实际表现却可能落在B的后面,因为,由于某种环境的存在,使B的潜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因而B的智慧表现比A更接近于自己潜能的上限。
但相互作用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该理论认为“遗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而问题在于所谓遗传限度是缺乏证据的,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
我们不应陷入遗传与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内部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儿童心理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这个发展过程。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和因素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需要总是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和倾向,它是矛盾中比较积极活跃的一面。需要是新的心理反应。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过去的心理反应。两者构成心理内部不断发生的矛盾。它们总是处于相互否定、相互斗争中。有了新的需要就不满足于已有的水平。新需要与旧水平发生矛盾,新需要否定旧水平。当水平提高后满足了需要,这种需要又被否定。新需要和旧水平的斗争,就是矛盾运动,儿童心理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内部矛盾中发展的。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必须强调,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发展,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但是,环境和教育只有在充分调动儿童心理内部积极性、因势利导时才起作用。
(二)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儿童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比如,入园焦虑期的儿童由于情绪紧张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而适应性较高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好。
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心理活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周围事物。比如,儿童在观察物体过程中,不断地摆弄物体,使之改变原有状态。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玩具和游戏材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