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1900000007

第7章 忙中善思考——避免陷入爱的误区(2)

“后来,为了孩子的前途,我狠下心决定辞去工作,一门心思地照顾儿子的起居生活。可是,这个不争气的孩子竟然不领这个情,说我辞职了,家里钱少了,他的钱不够用怎么办。甚至还说,我这么做简直是多此一举,他不用别人照顾,还不如干脆把钱给他算了。”

说到这里,志航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孩子这么不争气了,当家长的还能怎么办。后来,他退了学就去参军了。我和他爸倒是希望他能在部队的严格管教下别再让我们操心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志航父母这样的家长,当他们为了工作不得不忽视孩子的时候,就用金钱来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把经济上的富裕当作给孩子的心灵慰藉,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零用钱也是要多少给多少。

直到有一天,当金钱无法消除不安,不能慰藉心灵的时候,可怜的父母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是那么愚昧和不负责,而当他们下定决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时,却已是为时已晚了。因为此时的孩子早已习惯了把父母当成自动提款机,更何谈发自内心地去了解父母辛苦工作的疾苦、体会父母的这份良苦用心呢?看看身边那些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感的“啃老族”吧,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固然,给孩子更多的礼物,当然也包括金钱,是弥补父母愧疚感的一种办法,但是问题是,如果孩子无法在眼前享乐和未来更大的享乐之间做出抉择,又怎能长成一个有意志力、有责任感、有进取心的人呢?

事实上,爱是一种无法用金钱替代的东西,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关注与行为,而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并非完全依靠金钱来诠释,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也并非只能用金钱来体现。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职场爸妈千万不能以忙为理由,将爱定义为物质的满足,将表达爱的方式定义为金钱的付出。

请记住:父母不是ATM机,孩子也不是一张存有巨款的银行卡。

为“忙爸忙妈”支招

父母真正的爱并不是用金钱来表现的,由爱而做出的亲密举动,让孩子亲眼看到并亲身体会到这份真情,才是父母之爱的最好诠释。

父母溺爱子女,会养成他们“想要就要”的坏习惯,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养成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习惯。

金钱,绝对不是弥补愧疚的最好方式。培养好性格、好品格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零用钱不是给孩子的“贿赂”。

超前教育,是先人一步还是揠苗助长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句流行语,叫做“先人一步,赢在起跑线!”单纯来看,此话确有一番道理。毕竟一个学习底子好的孩子,学习之路可以更轻松些,掌握的知识也能更宽泛些、更深入些。也正是因此,一时间,整个社会刮起了超前教育的旋风,“超前教育,先人一步”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

另外,我们也都知道,智力的发育除了遗传因素难以改变外,无论是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在育人环境的营造上,我们可以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这也就是说,积极主动地优化孩子的教育环境,是为人父母可以选择和努力的。毫无疑问,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总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急于把幼小的孩子送到专门的机构进行超前训练,希望借此机会把孩子培养成某方面的天才。当教育方式发展到这一步,做与不做就成了值得斟酌的事情。下面这则故事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但是看过之后,可以帮助忙爸忙妈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月月妈妈是个信奉超前教育的家长,为了让月月在起点上先于别的孩子一步,她认为,要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必须在四岁以前开始进行专业训练。因此,月月在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儿童培育中心钢琴训练班学习。

起初,月月并不乐意,妈妈就搬起了后援团,鼓励爸爸尽量满足月月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就这样,夫妇俩“串通”起来,不是增加零用钱,就是变着法儿地给月月送各种各样的礼物。

终于,在爸爸妈妈的“贿赂”下,月月学了半年,可以像模像样地弹些简单的曲调了。看着月月的变化,爸妈自然觉得脸上很有光彩。

这时,每当月月妈妈看到与月月同龄的香香到处抓虫、玩泥巴,随心所欲地在地上涂鸦的时候,就会趁机在香香妈妈面前炫耀,还一个劲儿地给她灌输这样的思想:“你要趁早给香香选条道,要不,将来她没有一技之长,肯定要埋怨你们俩的。”

听到月月妈妈的规劝,香香妈妈反倒很平和地说:“孩子这么小,就得多玩儿,玩得越开心越好,儿童时期就应该给她们留下快乐的记忆。”

月月妈妈觉得香香妈妈不领情,在给自己找借口,私下里常和丈夫嘀咕:“他们两口子呀,其实是舍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

半年过去了,让月月爸妈没有想到的是,月月说什么也不愿意去钢琴班了,哪怕再诱人的物质鼓励也激发不起她的热情。这可难住了月月爸妈,只好采用强制手段,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办法,要么哭哭啼啼,要么练习心不在焉,要么干脆假装打瞌睡。月月爸妈看到这一切,那叫一个不甘心,又把月月转到了琵琶班,没多久,她又厌倦了枯燥乏味的课程。

后来的一天,月月妈妈发现香香对绘画很有兴趣,她就动员香香妈妈,让香香和月月一起接受绘画培训。在她看来,有香香的陪同,月月的兴趣会持久一点儿。

可是,香香妈妈却不同意,对她说:“如果香香真是这方面的天才,她的兴趣会一直持续下去,等她大一些,让她自己选择吧。”

听香香妈妈这么一说,月月妈妈急了,忙说:“孩子小,不懂什么,做家长的应该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转,应该给她们及时引导。”

香香妈妈笑了笑说:“我的引导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周围事物,让她全面发展,只要她对什么有兴趣,自然会朝那个方向发展的。”

月月妈妈还是不同意香香妈妈的见解,忙说:“我们做家长的平时都忙工作了,哪有时间去引导孩子,还不如早早地把她们送去培训,天才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等孩子大了,就来不及了。”

香香妈妈依旧笑着说:“我不刻意追求香香成为天才,只希望她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做一个健全的人。”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两位家长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那对不断地给女儿选择各类超前培训课程的家长,不仅占用了孩子的时间,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阻碍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这样的超前教育无异于“揠苗助长”,扼杀孩子的兴趣不说,更易使孩子缺乏持续学习的后劲。事实也证明,月月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哪方面的天才。而在思维能力上,由于孩提时期铺展不足,后劲儿明显低于香香。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力由脑神经细胞的树突的多少决定,也就是说,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连接越丰富的人才会越聪明,而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成为顶尖人才,这就好比金字塔一样,底座越宽,上面才会越高。相反,如果家长过早地培养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专长,而忽略了他们智能方面的横向发展,只会错过孩子生长脑神经细胞树突的黄金阶段,毫无疑问,这对孩子智力的长期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这么看来,对超前教育这件事,父母一定要谨慎对待,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安排,而非一意孤行地抱着孩子越早训练就越能成为天才的教子理念肆意破坏孩子思维的全面发展,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

为“忙爸忙妈”支招

天才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父母来掌控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避免将来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

占用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这严重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与其对孩子灌输这样那样的知识,不如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做一个有毅力、不畏困难、有进取心的人。

孩子不是拿来跟他人比的

很多终日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上班族父母,经过一番奋斗,吃了好多苦,才换来有吃有住让孩子生活安心的环境。在他们的头脑里,始终会有这么一个观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样的父母也总想让孩子将来更上一层楼,出人头地。于是,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以此激励孩子表现得比别人更优秀。“人家能得高分,你怎么就考这么点分?”“人家当大队长,你怎么只当小队长?”“人家在体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你怎么只得了第十名?”不仅口头如此比较,实际行动上也处处要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绘画,他们就赶紧让孩子也学起了画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了培训班,他们就赶紧给孩子约培训老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背几百个英语单词,他们也赶紧让孩子补起了英语。

诚然,父母的这种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自小家里比较清贫,祖辈和老师常会教育他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父母,更是会想方设法地把孩子培养成人上人。但是,面对父母的这种做法,心理素质稍微好一点儿的孩子也许扮个鬼脸,或是赌气不理会,而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有一种排斥或逆反心理,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记恨着。

高飞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从上小学起,每次开家长会时,他都是班主任表扬的对象。进了初中,连着三年,他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而且每次考试成绩不光在班里排名靠前,在年级里也是数一数二,次次都能名列前茅。

在别的家长看来,有这么一个好儿子,高飞父母一定是幸福与省心的,但是高飞父母却不这么想。事实上,在高飞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总会拿他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高飞没有考满分,父母就拿他和考一百分的同学比;高飞名列班级第二,父母就拿他和班级的第一名比;高飞名列班级第一,父母就拿他和年级的第一名比。

总之,用高飞的话说就是,他的表现很少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为父母始终会拿他和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孩子相比较。

可是,就在父母给高飞身上所加的“砝码”越来越重的时候,非但没有使高飞越来越赶超别人,反而使这个昔日的学习佼佼者越来越自卑。进入高中后,高飞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经常会脾气暴躁地说:“我不想念书,我不想念书。”

尽管这个时候,高飞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高飞本人始终走不出这样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最终,高飞选择了辍学这条道路。

当父母亲开始在意“谁赢了或者谁输了”的时候,教育孩子就会变成一种不愉快的经历。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感到自己是没有用的人,而且也会让父母对孩子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埋怨。

要知道,孩子不是拿来炫耀的,也不一定非要做出一番什么事业来。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家长始终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孩子可能就要跟着遭殃。正如印度思想大师奥修所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事实上,由于先天条件及后天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潜质,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去发展,而不是成为其他孩子的“复制品”。

所以,作为家长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是万万不能拿孩子的短处和别家孩子的长处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细心观察的心,帮助孩子找到发展的方向;一定要尊重规律和科学,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孩子;同时,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带着自信成长,让他始终觉得“爸爸妈妈很相信我,我能行”。相信做到这些,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孩子自然也能发挥出最好水平。

为“忙爸忙妈”支招

如果父母明白了孩子不是拿来跟人比较的,你就会想着如何完善孩子的能力,让他有快乐的人生,你也就不再瞎着急了。

差等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肯定有考试之外的其他特长没有被发现,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去发现他的特长所在。

孩子是个小宇宙,自我完善最重要,别跟着社会潮流凑热闹。

没有差劲儿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

面对孩子,教育者切忌思想不统一

很多孩子一出生,因为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往往由奶奶或是姥姥带,条件特殊的,还会由保姆带。这么一来,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甚至是保姆,就都成了孩子的家庭教育者。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颇为常见的现象——教育者的观念不统一。

有的孩子,一段时期由奶奶带,一段时期又由姥姥带,到了周末,竟然不愿意和爸爸妈妈相处了;有的孩子,白天由奶奶带,晚上由妈妈带,爸爸妈妈好不容易下班了,打算好好陪陪孩子吧,孩子却跟奶奶亲,不爱跟爸爸妈妈玩。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确实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但是即便如此,爸妈的教育观念也会不统一。

一天晚上,眼看饭菜都摆好了,伊伊偏嚷嚷着要出去玩儿。

张罗了半天饭菜的伊伊爸没好气地说:“没吃晚饭,不许下楼。”

伊伊哪肯听,继续发他的小脾气。伊伊爸没理他,自己吃完饭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时,加班的伊伊妈回来了,而伊伊还在发脾气。从吃饭点到现在将近两个钟头了。妈妈哄了一阵,也不管用。

同类推荐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
  • 会表达成就最优秀的孩子

    会表达成就最优秀的孩子

    本书告诉父母会表达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表达能力会让他受益一生,好的表达能力,能增加孩子的情商,帮助他表述自己的思想,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的人格。本书通过经典有趣的案例教父母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说、一起训练,为孩子的成功打开第一扇门!
  • 疯狂的小夹子

    疯狂的小夹子

    本书收录了五篇与宽容有关的故事:《小猪快快来》美子喜欢猪了。星期五那天,美子家来了好多客人,有猪小弟、猪小妹……他们一起快乐地唱歌。秋天,关子的牙痛病又犯了,只好一个人待家里养病。“咚咚咚——”有人敲门,是猪小妹来了……《邮筒变、变、变》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居民愉快地忙碌着。大象妈妈给生病的大象爷爷寄了一封信,兔先生给兔妹妹寄了一张贺卡,上面画了一大束鲜花。第二天,邮递员熊叔叔去邮筒取信啦,一打开邮筒,哇,熊叔叔惊呆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 我们配做父母吗?

    我们配做父母吗?

    作者通过讲述其在海外的人文觉醒经历,并与其在中国的成长记忆相比,现身说法,揭示出人文营养不良不仅恶化了至少同龄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做父母的资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提出了有切肤之痛的警示期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培养一上一代的情商上有所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惨案,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这都与父母的失职有关。这意味着,做父母是有资格问题的,只要你是家长就必须思考所提及的问题。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命运在左,爱情向右

    命运在左,爱情向右

    陪伴身边15年的‘父亲’不是她的亲生父亲;她恨了18载的‘母亲’也不是她的母亲;天大地大,她竟不知自己姓谁名何;照顾她19年的青梅竹马轰然离世;她终于懂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侠岚之青春时光

    侠岚之青春时光

    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却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记忆过起了平凡人的生活。当他恢复记忆再次回到家族中,会引起怎样的争斗呢......
  • 家有太子

    家有太子

    李芸一生有诸多遗憾,为救小孩丧命于车轮之下。本以为重生是为了弥补遗憾,却发现竟然遇到一名穿越者。胤礽的一生是悲催的,被兄弟们陷害,被父亲废弃圈禁。本以为命落黄泉,死后竟然穿越到二百六十多年后。李芸一时好心,招来胤礽报恩,最终相互养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逝的青春年华

    流逝的青春年华

    林可可,也叫小酒窝,当然是杨少这样叫他.她是个沉默不善言词听话的好孩子,在流逝的青春年华前,一次次想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可一次次幸福飞走了.先是喜欢许龙,可是他并不喜欢自己,在多次受伤后,她最终放弃了.后来她又遇到了杨少,性格外表冷漠内心火热,两个人经过波折好不容易在一起,可是依次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 靠谱的男孩

    靠谱的男孩

    以前我们一无所有,却穷的很开心,现在我身价千万,却没有你在身旁。为你所争取到的所有一切,却换不来再次与你相守。
  • 修仙富二代

    修仙富二代

    【轻松爽文】“乖孙子,你的家世,注定没有你惹不起的人,不要怕!”作为富二代,以前我靠家族。修仙以后,家族靠我!在这天地大变的时代,武力就是王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手碾压天地!————————已完本四本小说800多万字,老书《从笑星走向巨星》高订一万五。本书群号:173676367
  • 金雕

    金雕

    辅弼无分先主后主,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谤誉青史公自论;干城何辩往日今日,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他经历了灭门、逃难、为匪、从军,最终得以拨云见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苦苦坚守着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实现的承诺。他们死了,我还活着,真不知道,这到底是痛苦,还是幸福。
  •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楔子+番外,是一整篇完整故事。谁是谁的劫难,且看大灰狼如何吃定小狐狸,重遇里发生的美妙爱情。精彩不停,坑品保证,欢迎围观。】周晓缪,从一个丑女,经历过青春的成长,华丽蜕变为一个优秀的美丽女人。有欢笑,有泪水,有悲伤,也有幸福。这是周晓缪的青春,也是所有90后成长过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同龄的人,无论你现在身在何方,无论你看到是否欢笑,是否哭泣流泪……
  • 娱乐之慢慢成长

    娱乐之慢慢成长

    纨绔?不存在的,我只是一个不想学好人云亦云的小砸皮。怂包?不存在的,我就不信谁是硬气过一生的,又不是什么修行世界。笨?不存在的,我只是懒得学而已。
  • Once Taken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