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5800000007

第7章 成长路上——爱在左,管教在右(2)

爱不是消极的阻碍,而是积极的动力

在商场、游乐园、公园里,这样一些场景你一定见过——孩子总喜欢伸手摸摸这又摸摸那,父母若是看到了,肯定会边喊边阻止他:“别摸,有细菌!”活泼好动的孩子总喜欢爬高爬低的,若是被父母看到了,肯定会大喊:“快下来,别磕着!”当孩子专心致志地研究地上的小花小草时,父母又总是冲他们大声嚷嚷:“站起来,多脏啊!”

于是,在这种养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总是体会不到物体表面触觉的不同,锻炼不了四肢肌肉的平衡发展,观察不到新芽冒出泥土的奇妙历程,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用爱圈住了孩子可能的发展,如果大人太爱孩子,太害怕他受伤害,结果只会用爱阻碍他们需要独立成长的探索经历。

笑笑小的时候,我就经常锻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此,我还没少遭到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朋友们的质疑,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为什么这么狠心,孩子才这么小,就让他做这做那!”言外之意,我是个极不爱孩子、极不负责任的残忍的妈妈。

最初,我还会为自己的爱作辩护,但是慢慢地,我不再说话,只是用微笑面对质疑,因为我心里明白,我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残忍,却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爱他,而孩子,也正是因为心里满载着家长的爱和信任,才能有今天的展翅高飞。

通过笑笑的诸多经历,我深深地明白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自以为饱满的爱,却很可能成为让孩子喘不过气的桎梏,或成为阻碍他们继续前进的绳索。所以,每当有焦虑急躁的家长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独立时,我就会小心地问:是他不愿意独立,还是你不愿意放手让他独立呢?

总之,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成长,就要试着学会爱。

学会管教

管教孩子是为父为母的责任,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对某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适度的“皮肉之痛”也确实是“长记性”的方法之一,只要把握好管教或体罚的分寸,是绝对不至于对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身心伤害的。那么,从学龄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管教才算是拿捏得当并有成效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坚定、坚定,再坚定。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位爸爸规定他的儿子每天放学后,必须先把功课做完才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可是,有几天,好久不见面的奶奶从老家过来,男孩放学回家后,就直接在客厅里和奶奶一边吃东西聊天,一边看电视,所以男孩直到睡前才匆匆忙忙地把当天的作业写完。

几天后,奶奶回去了,男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妈妈见了,一脸不悦地说:“怎么看电视了呢?爸爸不是规定把作业写完才能看电视吗?”男孩理直气壮地说:“前几天,我不也是先看电视,吃完饭才写作业吗?而且,我也都写完了呀!”妈妈提高了音量,气呼呼地说:“前几天是前几天,前几天是因为奶奶来了,所以才让你先陪着奶奶看电视的,去,赶紧给我写作业去!”男孩听了,可能继续坐着纹丝不动,学着大人的样子,提高嗓门地说:“我就是不去!”也可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沙发,嘴里嘟囔几句:“什么都是大人说了算,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

很显然,这是一次功败垂成的管教,败就败在父母对管教原则的不坚定上。在管教子女方面,所有亲子专家一致认为“坚定”是首要原则,可叹的是,这也是父母最不容易坚持的原则。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龄还小的孩子,他们还不能明白“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认知发展也还不足以理解“在某些情境下,原则是可以弹性调整的”这样的道理,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难免会有这样的困惑和委屈,“为何常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呢?”如果孩子天性乖顺,那么他表面上虽然顺从了,但是心里还是委屈得不得了;如果孩子是个“小霸王”,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直接反抗、挑战权威,试探父母的底线。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影响坚定管教的因素其实是我们成人的情绪。我们定下一个规矩,可是,高兴的时候,我们自己可能破坏它;不高兴的时候,也有可能破坏它。所以,家长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并且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它,否则,马上就会被心思细腻的孩子捕捉到。

管教要“立即”,要在“当下”。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又哭又闹时,由于顾及到自己的面子,为了息事宁人,往往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没有当下处罚或立即管教,然后回家一起算总账。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很清楚要面子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就用这招来制约我们,当第一次得逞之后,这个坏的行为模式就被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其实,管教是有时效性的,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是如此。一来,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当下没有管教,事后他就会忘了当时的情境,再管教的话,效果自然不会太理想;二来,由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如果在孩子正高兴时,突然跟他翻旧账,莫名其妙地大声训他一顿,会让他觉得委屈和错愕,因为孩子很可能早就忘了发生的事情。如果孩子再大一点,不及时管教,留待秋后算总账的话,更容易让他心里惴惴不安,养成大祸即将临头的惯性焦虑情绪模式,最终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和性格,恐怕这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吧。

笑笑小时候不喜欢吃青菜,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和另外几个家庭一起在饭店聚餐,正吃的中间,笑笑又不肯吃青菜了。笑笑爸二话不说,站起来悄悄地把他带出餐厅,父子二人离开约20分钟后再次回到餐桌上时,只见笑笑乖乖地吃了一大盘青菜。我偷偷地看了看他,脸上没有哭过的痕迹,但神色显然是受过管教了,于是,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吃饭。

当天晚上回家以后,我问笑笑爸你们父子俩出去后发生了什么事。笑笑爸说他把儿子带到餐厅旁的小公园,很严肃地问他:“你知道人为什么要吃青菜吗?”笑笑故作聪明地说了一大套吃青菜的好处。说完以后,笑笑爸就板着脸说:“好,既然你知道吃青菜的好处,那我们现在就回餐厅去吃青菜。如果你不吃,我们就再出来一次,但是如果再出来的话,我就会揍你!”听了爸爸严肃的恫吓,笑笑就认命地回去吃青菜了。还真甭说,从那天之后,笑笑就逐渐开始吃青菜了。

但是,这种立足“当下”的管教方式也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羞辱或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很久以前,受我的一位朋友所托,我解决过这样一个家庭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已经上高中的男孩,在学校里,他的成绩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考大学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在家里,他又完全不和父母沟通,最多是些“嗯”、“还行”极其简短的回答。我们谈过两次以后,我大约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在男孩念小学六年级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母亲被老师数落了一通,恼羞成怒之下,这位母亲当着好多同学和家长的面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你真是给我丢脸,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据男孩说,当时他被妈妈羞辱得完全抬不起头来,心里只有恨,恨自己没用,恨自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后来,这种恨一直伴随着男孩,尽管事后妈妈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分,但是当众掌掴般的刻痕和痛苦却是无法消除的。

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我,很多孩子之所以有自卑、学习成绩差、破坏性以及暴力行为等问题,从他们的童年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被长辈责打羞辱的痕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在5岁以后就已经拥有很强的自尊心了,因此很容易受到伤害,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哪懂得什么事情,其实他们早已把情绪埋藏在心里了。所以说,家长管教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投射进去,不能当众责骂,不能盛怒之下口不择言,更不能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阵乱打。

当然,也请家长记住,孩子在接受管教时一定是有情绪的,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他也需要宣泄这些情绪,而他的情绪表现则因他的人格特质而不同。比如,有的孩子小棍子还没上身,就嚎啕大哭了,不停嚷嚷着“我不敢了,我不敢了”;有的孩子小棍子已经像雨点一样打在屁股上了,还不见流一滴眼泪。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告诉家长,孩子的情绪表现和“服不服管”无关,只和他的人格特质有关,而这种人格特质,又和您对他的教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有如一节节长高的幼苗,父母善于掌控情绪,才能为稚嫩的幼苗提供成长期必备的阳光雨露。本书以真实案例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父母如何善于保持好情绪、控制坏情绪,巧妙地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丝丝入扣的启迪下,使孩子从小就懂道理、喜上进,成为令人称道的佼佼者。优秀的孩子由父母营造的良好情绪氛围养育而成。为避免家庭的情绪天空出现摧毁孩子心灵的阴霾,需要父母始终做“学而时习知”的上进者。本书为这样的父母给出了最好的提示和警励。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带着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和亲子作家的双重身份,结合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的案例以及自身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正面管教工具重新进行分类,并将每个工具贯穿于真实的案例当中,打破广大家长只知道正面管教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僵局,让52个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落地、可行,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管教孩子。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热门推荐
  • 步步坑仙

    步步坑仙

    林夏悲催地穿到了自己出道时坑掉的一篇玄幻漫画里,还成了个一出场就领便当的炮灰。刚穿越就领便当是什么鬼?幸好有了逆袭法宝,说明做人还是要靠运气,且看姐姐如何吐了便当,在坑人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哈哈哈,小的们,做好心理准备吧!我说那边那个帅哥,惹了我还想往哪里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波纹之声

    波纹之声

    谷村老师朝教室的窗边走去,把手伸进窗下的水槽里。不到三秒钟,她就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了四处奔逃的五右卫门。就算失去了自由,这只小小的矶蟹还是挥动着它一双大钳,张牙舞爪。谷村老师一手高举着五右卫门,回到黑板前问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注意了,现在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我把这蟹放在桌子上,它会朝哪个方向爬?”“横着爬!”“横着爬!”“横着爬!”孩子们众口一词地答道。“对,矶蟹习惯横着爬。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说着,谷村老师把五右卫门放在了讲台上。
  • 老赫的乡村

    老赫的乡村

    插队知青老赫走进了大山。由此他的命运也就被这大山里的一个又一个插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离去许多年后又重新回村时,他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命运老赫这辈子走进大山,是命运。而命运是难以抗争的。童年在天津,老赫住洋楼,眼里除了楼房平房就是平房楼房,于是以为整个地球就是这样的。
  • 王妃太闪耀

    王妃太闪耀

    她白苏苏不过是上个洗手间而已,结果却掉进马桶里穿越了。刚一穿来,便被所谓的皇帝一脚踹飞进冰冷的湖水里。高烧三天醒来后,便收到皇帝要下令将她下嫁给四王爷的消息。听闻,四王爷极其冷酷嗜血,死在他手上人不计其数。听闻,四王爷的王府月圆夜必有一女子都死于非命。听闻,四王爷体质羸弱,活不过三十。嫁他等于送死!她不愿做牺牲品,送嫁途中毅然逃走。谁知逃嫁没逃成,却遭遇了一场生化危机,更遇到一个被冰封的美男!“你给我血,我保你命。”绝境之中,他与她做起了交易。为了保命,她白苏苏不得不向恶势力低头,白白献出了自己的血。只是她千方百计想要逃走,却未料最后还是落入了四王爷的手中,被带回了王府。“你是我的人,你永远都逃不掉!你的血你的肉你身体的每一部分全都是我的!”嗜血的他霸道地宣言。她却始终桀骜不驯:“我白苏苏指天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逃走,我永远都不会属于你!”
  • 一品庶女要翻身

    一品庶女要翻身

    她本是21世纪绝色神偷,亚州赌霸,身怀绝技,容色夺目,只因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意外”,轮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悲催的穿成豪门庶女,死爹死娘死爷爷的她,在府中众人的打压之下,将如何绽放光茫,锋芒展露!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
  •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新婚之夜,她被一杯毒酒谋害,含怨而亡,誓死有来生必报仇!一朝重生,凤凰涅槃,嫡母阴狠、嫡妹骄纵,她应付自如,低眉浅笑间将那些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还顺带抱得美男归!
  • 错嫁金婚:总裁求抱走

    错嫁金婚:总裁求抱走

    一场意外,她误闯了他的世界,一纸婚约,她成为他的妻子。人尽皆知,婚后赫赫有名的豪门大少叶靖皇竟然成了一位不折不扣宠妻奴。“总裁门外有只狐狸精!”“放狗!”“总裁有人说要追我!”“放狗!”“总裁我们离婚吧!”“放狗!”“(⊙o⊙)……”
  •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缪祺兰这个现代标准宅在穿越到2000后,在丧失了建功立业的基础条件之后,终于死心,开始安安心心地想要在未来世界里继续宅……其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未来社会环境里自然产生了种种不协调与矛盾。只能说在未来社会想要当个标准宅不难,但想要当个有建树的标准宅则是难上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