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5800000006

第6章 成长路上——爱在左,管教在右(1)

几乎每个父母都知道爱和管教在教育中是缺一不可的。然而,“爱”和“管教”同我们掌握的其他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换句话说,父母懂得“爱”和“管教”,把握好度,孩子的成长之路才会是一次宽松而美好的体验。

爱和管教缺一不可

几乎每个父母都知道爱和管教在教育中是缺一不可的。人因爱而生,也因爱而活。对于孩子而言,爱的问题就是他们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就好比植物需要土壤,爱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的一切,所以,爱,是必须的;孩子天性自由散漫,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管教,任其发展下去可不一定都会朝着好的方向,所以,管,是必须的。

但是,“爱”和“管教”同我们掌握的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换句话说,每个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和“管教”。现实例子已经证明:真正会爱和管教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每个父母都会认为管教要比爱孩子难得多。确实,爱孩子常常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本能,而管教孩子却往往要逆着这样的本能去限制孩子。

比如,许多父母可能会有这样一个错觉,觉得“我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我”。然而,事实上,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就越不会依恋父母。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得出,无论父母到了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反倒更快,更容易产生安全感,也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他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

再比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们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从孩子的利益出发,事实上,这样做,只会使孩子大量的自发行为被成人所制止,长期下去,很多孩子的成长权利就会被父母剥夺,心智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常说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不赞同,皇帝是要受到极大尊重的,但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任何的尊重,他们的许多权利很显然被成人剥夺了。

尽管我们的父母明明知道管教的重要性,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非但没能把孩子“管”好,却“惯”出不少问题来。只可惜,这里的惯,不是指“习惯”的惯,而是指“娇惯”的惯。表面上看,这样做全是因为爱,实质上却是在用爱的名义亵渎管教的神圣。与这种对孩子大爱无度的父母相比,还有不少父母则以管教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愤怒。这种养育方式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身体,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长远而言,更会扭曲孩子的自我观和价值观,这同样是对管教的亵渎。

我们做父母的之所以没能把孩子“管教”好,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没能把感性的爱上升到理性,这种缺乏理性的爱终究会玷污为人父母的神圣职责。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管教孩子;或是只知道管教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这样的父母根本谈不上是合格的父母。

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过分照料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丝毫益处,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才是爱孩子的关键,这才是管教孩子的要领,这才是为父为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说,如果父母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就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管教;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管教,也就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只有把爱和管教统一了,才能让孩子顺应天性地健康成长。

学会爱

这么多年来,我在处理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一些情绪问题而闹得很僵的关系时,常常会听到苦恼的孩子这么说:“你可不可以告诉我的父母不要再给我施加压力了,我知道他们很爱我,可是他们的爱会让我受不了,他们的爱都快要让我窒息了!”乍听孩子的话,做爸妈的一定会很伤心,“怎么这么没良心?”尤其是妈妈更会听得忍不住掉眼泪、无所适从。

没错,天底下没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况且,父母爱子女也是人类最美好的天性。但是,如何给予这份爱,我们依然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很认真地去学习。教育专家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独特的气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人格特质,以及独特的心理情绪机制。因此,面对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不能全盘按照书本上所传授的方式去养育,当然也不可自以为是地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给予你的爱和关怀。

曾经,我认识的一位事业有成的母亲带着已经大专毕业的儿子来看我时,就出现了这个场面。他的儿子从小养尊处优,在这位母亲看来,孩子考得上就上,考不上,花钱也得上,因此,从小学到中学之前,他一直念的都是市重点。而且平时,只要孩子的考试成绩退出前十名了,她就大发雷霆。可是,高考那年,男孩却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几千里的专科学校。那里的学生都不太喜欢念书,学习氛围也和他在市重点的名校截然不同,因此,他变得闷闷不乐,打心眼里看不起同学们,可又没有能力和毅力复读重考大学。最后,三年极不快乐的大专生涯让他生了病,也不愿再和爸妈说话,还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我对他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气得想拂袖而去,这位男孩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总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卸到父母身上,对妈妈的意见尤其强烈。私底下,他告诉我,现在他最忌恨的就是当初妈妈拿钱帮他进好学校,害得他都没学会自己念书,也没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面对眼前这位男孩极不负责任的狡辩,我告诉自己生气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意义,转而又从专业理智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毫无节制的溺爱所产生的后遗症。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爱,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而把握好其中尺度的关键就在于给予和表达的方式是否适时和适度。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才能学会这种适时和适度呢?下面几种教导方法,希望对你能有些启发和帮助。

“爱”不仅是生理上的舒适,更是精神上的温暖

我有一位女朋友,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妈妈,女儿读书的时候,她几乎包办了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务。可以说,她的生活就是以女儿的喜为喜,以女儿的忧为忧。尽管这位朋友给了女儿妈妈可以给的所有照顾,但是,她却忽略了女儿可能更需要的另外一些来自妈妈的东西——温柔体贴的话语和温暖宽广的胸怀。女儿竞选高中班干部落选时,她没有对女儿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反倒是气势汹汹地跟女儿算起了旧账,说出“我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你身上了,你就这么回报我吗?”这样的话。这些话对因竞选失败而心灵受创的女儿来说,简直无异于火上浇油,要知道,此时此刻孩子更需要的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激励的话语,这样,孩子才能擦干眼泪,继续努力,下次再来。

不得不承认,这个现象确实是现在许多父母的通病。为了能让孩子在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做父母的满脑子装的都是如何“提升孩子竞争力”,这样就会渐渐忽略了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另一项责任——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然而,令人可叹的是,这个偏颇反而会让孩子误以为爸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和他的成绩成正比的,如果他没有考上好成绩,就不再被父母疼爱了。如果他下次又没有如愿当选班干部,可能就会因孤独而先放弃自己,因为孩子会想反正爸妈已经不会再爱他了。此外,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缺乏柔软润泽的环境中长大,也会形成缺乏温柔、过度防卫、一味讨好取悦别人和不够自信的性格。

同类推荐
  • 十月怀胎一点通

    十月怀胎一点通

    本书总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郭涛内心独白,分享明星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男孩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男子汉的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书中讲述了明星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独到的教育理念。本书是郭涛的首本自传,也是和小石头(郭子睿)的一次“父子谈心”。
  •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本书选取了父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父亲。全书从多个方面入手,为父亲教育孩子提供了诊断、指导,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热门推荐
  • 左少的麻辣鲜妻

    左少的麻辣鲜妻

    生于军人家庭的秦思灵,是个简单直白的女孩,军校毕业后成了一名隐秘工作者。一次休假,哥哥秦铭威带她去酒吧参加情趣派对,本想让她脑袋开点儿窍,顺便把她介绍给左司宸认识。谁知秦思灵初次见面就将左司宸打成了猪头,而左思宸反而对她越来越感兴趣。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内修十论

    内修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lizabeth and Zenobia

    Elizabeth and Zenobia

    Abandoned by her mother and neglected by her scientist father, timid Elizabeth Murmur has only her fearless friend, Zenobia, for company. And Zenobia's company can be very trying! When Elizabeth's father takes them to live in his family home, Witheringe House, Zenobia becomes obsessed with finding a ghost in the creepy old mansion and forces Elizabeth to hold séances and wander the rooms at night. With Zenobia's constant pushing, Elizabeth investigates the history of the house and learns that it does hold a terrible secret: Her father's younger sister disappeared from the grounds without a trace years wkkk.netth and Zenobia is a wonderfully compelling middle-grade story about friendship, courage, and the power of the imagination.
  • 末日的协奏曲

    末日的协奏曲

    星光照耀末世大陆,世界从未解脱于诅咒。苍见刚刚从高中放假回到了家中,一切都如千年磐石一般未曾变化,然那不变的生活中却隐藏着绝望的感觉,千年难得一遇的流星雨的到来或许是一场盛大的烟火,亦或许是照亮世界的唯一一点微弱的曙光。
  •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 时代的灵魂

    时代的灵魂

    主人公宁声涛是一名年少立志,希望成为家族新骄傲的书痴,但学习并不十分成功。艰难的考入大学,艰辛的工作不断的考量着他的灵魂,眼见四十不惑却又更加困惑。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计划生育政策、入世出世、西部大开发、奥运影响、民主意识、和谐社会、足球产业、生态文明、航天事业、豪门寒门、一带一路、房地产繁荣、创新驱动、老年社会、汽车社会等等对于改革同龄的一代中国人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宁声涛、张连城、江泳博三个改革一代分别走上了不同道路。张、江二人先后辞职自主创业,宁声涛仍然在寻找着坚守的理由。改革开放改革了制度和环境,开放了思想和灵魂。
  • 圆月弯弯照九州

    圆月弯弯照九州

    他为了心爱的公主,处心积虑与御医世家的小姐成亲。却不知不觉真的爱上了她,让他无法自拔。天下第一儒商以两家家族的身家性命要胁,迫使两人分道扬镳,为爱隐忍,公主也找来帮手,誓要彻底拆散他们。这一场历经波折的爱恋,能否走向圆满?
  • 宋词是一朵情花

    宋词是一朵情花

    《宋词是一朵情花》: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她的。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师倾心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