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容生在农家,也能得片瓦遮头、三餐温饱,粗茶淡饭也能过得逍遥,夫妻和顺。她的腹中锦绣文章,字字珠玑,却要沉寂在这深宫了,寂寂无欢。
一日,她赏花时,远远的走来一群人,为首那个黄色的龙袍,器宇轩昂,她心神荡漾,想要上前行礼。却见一个华服的妃子赶紧拽住了隋炀帝的手,遥遥往河边一指。隋炀帝便兴致大发,乘着扁舟游湖。不一会儿,便传来丝竹管弦之声,她孑然一身,更显凄凉。
她忽然失去了勇气,躲在一棵树旁,暗地里窥视他的风姿。
隋炀帝这么多的妃嫔,她看到,她隐忍着沉默着,内心是滔天的期盼和渴望。如果她不曾进宫,也许会找个情投意合的夫君,举案齐眉;如果她愿意去争奇斗艳,换来隋炀帝大肆宠爱;如果她不再苛求两人相依相守,守着清净的荣华也未尝不可……现实没有如果。
娇宠的妃嫔遣来宫女,似笑非笑,说无需侯夫人费心,自然有美人会照顾好皇上的。她只是想笑,对一个从来未曾受宠便已失宠的夫人来示威,何须此举?
朱红的宫墙,灰碧的瓦,苍松青黑,整个院子罩上一层厚重的阴霾。月下酌,对影成双,这个仿佛是上辈子的梦想,为什么到今天,还是依然没有办法实现?
她在院子里走了一夜,踩着青石板上面偶有些细微青苔的滑腻,踩上花瓣软绵绵鞋上沾香,一步一步细心地走。用脚步丈量,悲伤啊,比步子长。
她忽然想到了离开这里,可这偌大的皇宫如何离开?这样的念头迅速地在脑子里生根发芽,这夜晚让她的心意越来越坚定。
黎明快到的时候,她未换被露水沾湿的衣服,写下了诀别: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入宫已经七载,青春渐渐地远去,时光似乎没有改变什么,她的心却有了沧桑的痕迹,心爱的男子怀中是别的温香软玉。与其毫无希望的活着,倒不如逃脱这幽闭的牢笼。
酸意翻涌上鼻尖,冰冷的湿意弥漫了她的眸。她仰头望向窗外,黑如浓墨的夜幕里,影影绰绰的,那闸门被冲开,隋炀帝的脸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她已经忘了多久前,她就在大殿上第一次见到他。彼时的她以为,他会是她的良人。
她闭上眼,踢掉脚下的凳子,一根白绫了却了禁锢。
隋炀帝手上拿着宫人传来的侯夫人的锦囊小诗,心中的某根弦忽然被拨动。
到挹翠亭的时候,侯夫人已经气绝多时。死后的侯夫人肌若凝脂,嘴不点而朱,眉不画而翠,一身素白的衣裳服帖得裹在玲珑有致的身段上,竟似睡着一般。
隋炀帝叹自己错过这么美貌的佳人,不禁怒从中来,下令处死召选才女的宦官许廷辅,追赠侯巧文为四品夫人,位与十六院妃嫔并列,并破例为侯夫人撰写祭文:
“长门五载,冷月寒烟;妃不遇朕,谁将妃怜?妃不遇朕,晨夜孤眠;朕不遇妃,遗恨九泉;朕伤死后,妃若生前。”
浩瀚的后宫里,那么多的美人都孤独寂寞地生活,孤独寂寞地死去。她曾经执念的爱,在死后得到了隋炀帝的宠爱和恩泽。在这宫里,人来人往,昨日可能推杯换盏诉衷肠,今日就为名为利勾心斗角恶言相向;今日还是枝上的凤凰,明日就有堕入冷宫都没有半点回响。一波接一波的美人源源不断地来,又淹没在泱泱的美人堆里。
幽怨侯巧文,
豆蔻入宫门。
娇羞梦恩露,
魂断余空恨。
梅雨恹恹,整个宫里笼罩着愁云惨淡的薄雾,再多封赏,她也回不来。
世间上那么多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他以那么多美人的手臂为枕,梅花落了有梨花白,春去了有夏来,悲伤也只不过短暂的一个瞬间。怀着渴慕死去的,也不仅仅只有她。
桃花扇里见贞情——李香君
她在一门心思的爱他,他在一门心思的钻研如何往上爬。命运的手拨开迷雾,她也看清楚了爱人的为人,可她却舍不得放开。他却想要弃了她。她恍觉没了主心骨。唯有忘记,才不辜负这厢礼尚往来。
彼时,媚香楼里迎来送往的都是些文人雅士、忠耿之臣。几位公子爷整日聚在秦淮,谈诗论道,狎妓玩乐,不亦乐乎。
就是在这里,李香君对侯方域,一见钟情。房内熏香,暖香醉人。院墙上爬满了绿绿的藤蔓,窗边的案几上煮着茶,水正沸咕咚咕咚的冒泡。李香君跪坐在那里泡茶。
时年,李香君已经是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文人雅士以证,还要付一大笔礼金给鸨母为李香君赎身,侯方域囊中羞涩,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这笔银子,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此人人品低下,想拉拢侯方域入僚。
李香君正沉浸在对未来无限的憧憬里,意外得知侯方域是接受了阮大铖的馈赠才为自己赎了身。她的眼立即浮现出一层水雾。
这阳光忽然变得清寒,房内犹如被冷冻,十分的静,她听到了自己轻声啜泣的声音。
侯方域默默地转身走出了门。她轻声叫住他,劈手将头上的首饰全都摘了下来。
李香君变卖了首饰,尤还不够,承蒙友人解囊相助,终于凑够了钱,还给阮大铖。
阮大铖非常生气,扬言要报复,侯方域只得逃亡。李香君布衣木钗,闭门谢客,一心等侯方域归来。
那些山盟海誓都没来得及讲,她等着侯方域用诗词来描绘他们的恩爱。
而阮大铖为了报复他们,怂恿田仰将李香君纳了做妾。
李香君怒极,一口拒绝。田仰还要坚持,各种纠缠不清,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无奈之下,也顾不上生死,一头撞了过去,顿时血溅桃花扇。她倒在地上,双眼就那么木然地望着空气,眼神涣散。她一句话也没有说。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赶紧溜走了。
夜黑风高,无星无月。李香君头裹着纱布,伴着微弱的烛火,不眠不休地抄写着侯方域留下的诗词。一边笑一边流泪。侯方域,你什么时候才回来?
阮大铖一计不成,又施一计。
待李香君伤愈,阮大铖假借圣谕,把她弄到宫中当歌姬。
白日里,会有战鼓擂擂,激越雄厚;夜间有羌笛音符飞扬,哀怨惆怅。她常常缩在营地的某个角落里,呆呆地望着。
梦里的时候,侯方域就会来,一身青衫,笑容明灭,轻声的安慰,你疼吗?她一定会说,好疼好疼的。她要将头埋进他的怀里,柔柔地抽泣,让他的眉心也聚拢来,为她心疼。
其实啊,再疼,怎么会有他离开那么疼?
不久后,战火起,侯方域回到南京,与复社文人一起被阮大铖捕获,也锒铛入狱。不久清兵南下,弘光帝、马士英、阮大铖出逃。侯方域出狱,随张瑶星往栖霞山。
李香君趁乱逃出宫。
侯方域四方打听李香君的下落,却一直未明。脑中时常会想起那个聪慧的女子,她笑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她冰雪聪明,却不恃才傲物,她外表柔弱,心中却非常有主意。她历经的磨难全都因自己而起,在外漂泊,孤苦无依。
侯方域仰目望天,天空蓝得格外澄净。
清兵入关之后,侯方域参加了乡试,成绩不佳,成为当时的笑柄。她恍惚的觉得,他怎么突然变得陌生起来?
久别之后,李香君再见到了侯方域,两人的目光相遇时,时间仿佛停住了,所有的喧嚣都与他们无关。如果再不曾相见,也就随着时间湮灭成岁月的风沙,可再次的相见,却让两人的情愫再起涟漪。
两人对望着,李香君眼神微动,却什么也没有说,垂下眸来。而侯方眸光也渐渐地沉了下去。千回百转依然能山水相逢。
李香君终于忍不住,双手捧住脸,热泪从指缝间流出。道不尽的相思,道不尽的哀怨。两人互诉衷肠。
侯方域提出要带李香君去为官,李香君不可置信,一臣不侍二主,郎君啊,你怎可背弃你的族?为何执着于功名。
那么多个夜不能寝的孤寂,内心在滴血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相信爱人不是别人口中那个贰臣,就在这一句话里,李香君知道,流言蜚语竟然都是真的。
李香君欲逃走,侯方域抱住她,眼见着可能会过上好日子了,如果放弃,所有的努力都已经不在了。你怎可如此严苛?
“放手”“不放”“放手”“不放”……两个人的拉锯战里,李香君不忍逃脱那雄厚的怀抱,转过身来再次抱住了爱人:“命运这般作弄。在凡尘里粗茶淡饭的夫妻到底有什么不好?”
侯方域犹豫地望着她,放不下这功名利禄。李香君瞬间勘破尘缘:“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侯方域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李香君看到他的样子,不可置信,怎么他到现在还看不透呢?荣华富贵朝夕即散,全都是空啊。她趔趄几步,几欲倒地。他看着李香君如同枝头破败的花朵,心中一阵懊悔。
就在她要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伸手抱住了她。李香君紧闭的双眼里,泪珠不停地落。他用手不停地擦拭她的泪,越擦越多。
良久之后,她才哽咽着睁开眼,神色悲戚。红尘多自扰,不如退出这江湖。眼前看似前程大好,春风得意马蹄轻,可是深夜无人的时候,忆起前尘,也会有愧,背后人的指指点点也是难耐,教人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世界。
她握着他的手,是这般的厚实,这般温暖,这般安心,以后,再也握不了了。
他想起,最初在一起的日子,他从外面回来,空荡荡的房间一盏孤灯,她在灯下做着针线活,见他进来,抬眼浅笑,也是略带埋怨,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将你新换下的那件长袍浆洗好了,新做了盘扣。然后邀功似的望着他。
此声,和着彼声,让他的心生生一顿。在他的面前,她第一次卑微地祈求他,直到他认真地点头,她才抱着他放声大哭起来,就像是要把所有的伤痛,一次性的哭干净一样。
相逢原以为是终点,却没想到,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别离。
她仿佛看到了那条小溪潺潺流,漫山遍野的野花开得热烈,穿着各色罗裙的少女挽着篮子上山采摘野菜。侯方域手执一纸扇吟着诗,那怡然的模样,正是她深爱的样子。
把酒同君带笑看——马湘兰
马湘兰博古通今,每每谈论起,都令人叹服,她还善解人意,总是不失时机地想人所想。渐渐的,在秦淮河畔成为了名妓,门庭若市,贵人们撒钱财毫不吝惜。她把这些金银珠宝积攒起来,盖了一座“幽兰馆”,曲径通幽,处处植满兰花。
她一向对钱财之事所看大方。偶见一些家贫的书生、突遭变故的商贾,她慷慨解囊。然客人们来去虽热闹也匆匆,她的内心无比寂寥。
24岁那年,她认识了落魄才子王稚登,平生第一次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