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9500000001

第1章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别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不可思议也哉。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敢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将释经文第二章 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者。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如来。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而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故名佛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机熟。佛为应时说法令得度。脱故悦也。阿弥陀者。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令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以要言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聊举寿命光明二事以为言端耳。经者训法训常。一切金口所宣通名为经。今对佛说阿弥陀五字即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自应寻之。兹不繁述

第二辨体者。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何谓实相。即现前一念心之自性是也。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相而缘虑分别。亦非离此实相别有自性。离一切语言文字相而语言文字。亦非离此实相别有自性。以要言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其离一切相故无相。惟其即一切法故无不相无相无不相故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恒寂强名为常寂光土。寂而恒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而恒寂强名法身。寂而恒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强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而恒寂名为受用身。修德寂而恒照强名应化身。当知寂照不二.性修不二.身土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二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第三明宗者。宗是修行之要径会体之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其纲则众目皆张。挈其领则襟袖随至。故次体之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是故经中先演极乐依正以生信。次劝应当发愿以导行。次示七日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之物。我今虽复昏迷倒惑。苟能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己心中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彼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何况一心不乱安得不非生净土因。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上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所以依心所现一切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土。在十万亿土之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极乐国土虽在十万亿土之远。而实不出我只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复。深信西方依若正若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妙明真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佛心遍故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之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钞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今设不从事于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非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之后而明愿也。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既不可思议故名号亦功德亦复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乱称名为佛种。况执持至一心不乱安有不径登不退者乎。然诸经所示净土要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而惟此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于此经中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古人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至于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消释依正文中。当略点示耳

第四明力用者。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得论九品。今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者。随其或散或定自于同居土中分三辈九品。若执持名号至于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者。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执持名号至于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名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亦是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二行不退。三位不退。四毕竟不退。一念不退者。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者。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者。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者。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或不解。但令弥陀名号一历耳根或六方佛名或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又如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第五教相者。此是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故虽经法灭。尽之后。仍以悲心弘愿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譬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之奥藏法华之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设欲广为叹述穷劫莫尽。有智者自当知之

入文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者名为初善中善后善。阙一不可序分如人之首五官具存。正宗如人之身脏腑无阙。流通分如人之手足运行不滞。故智者大师释法华经。初品作序。中十五品半为正。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讫安乐行五品皆为迹门流通。盖序必总提一经之纲领。而流通则法施方不壅于来世。其关系殊非浅小。后人不达才见经文稍涉义理。便一概判入正宗。致使序及流通不过如八寸三帽子一顶草鞋一双而已。安所称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初中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今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标说经处也。如是者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我闻者阿难了知实相之理非我非无我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故名为闻。一时者时无实法。特以师资道合终竟一会。说听周足故名一时。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故名为佛。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祇树给孤独园者。匿王太子名为只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长者。此翻给孤独。给孤长者布金买园。供佛及僧。余有少地未布。只陀感叹不复取价施此少地。故并存二名也

二列大众同闻三。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声闻最居初者。一是出世相故。二是常随从故。三佛法赖僧传故。菩萨众居中者。一以相不定故。二以不常随故。三表中道义故。天人众列后者一是世间相故。二凡圣品杂故。三明外护侍从法应尔故。初声闻众又三。初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今初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与者共义。大比丘者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是梵语。含三义故不翻。一乞士义。谓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义。谓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义。谓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理和则同证无为解脱。事和则有六种。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波兄弟师资共千人。舍利弗目犍连师资二百人。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未久先得度脱感佛深恩故为常随众也

同类推荐
  • 燕礼

    燕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部成语

    六部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捡了一只老妖王

    捡了一只老妖王

    内心里,百里茉还是觉得不要脸的妖王是个变态,否则一个万年老妖怎么会看上几岁的小娃娃,到底是小娃娃太可爱还是老妖王太变态?
  •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净土忏愿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剑影

    九天剑影

    “轮回中相遇,又在生死中离别,不是切肤的痛,而是彻骨的寒,不是你能带走的,而是你会带来的。”当他选择背上这三把剑,他就背负上了这一切。。。
  • 爱妃有妖气

    爱妃有妖气

    传说,她踏着怪物降临,是邪恶妖女。靠,那素宝马,啥眼神。传说,她以一己之力震撼战场,无人敢撄锋。全靠家伙带得全,凤姐一顶三,牛啊。传说,他们是最完美的妖废组合,天地难容。姐素坑神,姐怕谁,坑不死,不用谁融化,咱自个儿躺坑里去。一袭白衣,一双火瞳,这一生,这一世,只求遵循本心。逆命为法,逆法则道,逆道是天,逆天成尊……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失败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如果幸运之神站在自己这边就会取得成功。同样,穷困潦倒的人也常常感叹命运不济,总认为有钱人是天生的富贵命,幻想自己如果也是富贵命,一定会比富翁更富有。其实非凡与平庸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是否拥有强健的体魄,而在于人的思想与精神,在于人的心智。否则,那些伟人也一定是体格最健壮的人了。
  • 耍宝狂妃萌翻傻王爷

    耍宝狂妃萌翻傻王爷

    周宝儿,夜洛国首富的女儿,古灵精怪,聪慧无比,一朝失算,被迫嫁于夜洛国有名的傻子王爷。她本是21世纪最正常雇佣兵,不知哪位神仙打盹,害她嗝屁穿越,成了她,周宝儿。苏慕哲:夜洛国有名的傻子王爷,各个巧合间,他真的傻吗?大婚日,她报着必离的心态嫁给他。谁知竟还有小妾不省心,姐就拨点时间陪你们玩玩吧。他皇帝的贤妃敢打她老爹的屁股,她非斗得她心疼肺疼永无宁日。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时不时霸气侧露的女主。这是一个表面平静,背地为皇位不惜弑杀亲兄弟,胜者为王的时代。这是一个宠夫宠到没边的故事。
  • 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 也有知识故事, 这样, 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 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这个伟大的团队,孕育着伟大的精神和气质。何为解放军精神?简而言之,解放军精神就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在本书里,作者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了我们应该学习的解放军精神的九种内容。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收录鲁迅的作品包括:呐喊、彷徨、华盖集、坟、且介亭杂文、野草、朝花夕拾等。
  • 摆臭脸的化学大佬

    摆臭脸的化学大佬

    在某APP上,一帖子悄无声息开始连更,其帖名为“教你如何勾搭化学大佬”,谁怎知看了帖子之后才发现,帖主实力化学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