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1500000034

第34章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清净乐欲。而于受持读诵正法者。应当发起善知识想。勇猛精进正摄受心。为欲发彼正愿及四正断。于一切法相应得无障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尊重善知识  得为说法师

作彼听法众  常住于正行

不惜其身命  精勤而最上

安住实智中  得胜慧清净

自了知正法  净信无不达

由觉出离故  如佛广开示

亦如诸智者  善达文句义

常修清净行  得预诸学位

所有染净分  皆悉无所著

以无所著故  于法而无减

由精进乐欲  身速获轻安

听闻是法已  智增无失念

常住于智念  了善不善法

由学最上乘  通达念慧力

知彼有情意  如我于长夜

以学是法故  得胜慧清净

了有情意已  为开示正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微妙清净光明法门。及诸圣者发起正见。如佛所说而修行之。以二因缘。当如是学。何等为二。一者获他言音。二者谓自作意。若诸菩萨。于相应行菩萨藏正法。不能听闻。听已于深法律三摩地门。而得少分欢喜知足者。应知彼是怀增上慢堕魔网中。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及随烦恼。着五欲乐轮回相续。如来以是说彼有情。随顺有漏无能解脱。舍利子。若有亲近法师。于此正法听已了知。而不作罪远非义利。增长闻慧见妙涅盘。清净勇猛得胜妙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当知是为于此菩萨藏正法希有法律殊胜义利。受持读诵乃至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相应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于此菩萨藏正法。若不听闻。无能获得彼相应意。而与圣道极相违故。如来以是说彼有情。于老死解脱而常作意。云何是相应意。谓此菩萨摩诃萨。远离相应及不相应。是相应意。于相应意得无增语。又菩萨相应意。谓于音响无能发起。诸阿罗汉亦无能发。然彼所出音响了不可得。于前际后际随所伺察。当云何生至何所灭。若通达过去所说音响。则过去已灭。若通达未来所说音响。则未来未至。若通达现在所说音响。则现在不住。如是已说未说当说。遍一切处寻求俱不可得。于相应意当如是学

舍利子。若菩萨相应意如是学者。云何观察。谓此菩萨。观一切法自性本灭。观一切法自体本寂。观一切法自性平等。观一切法毕竟不生。观一切法毕竟不起。观一切法毕竟不集。观一切法毕竟无灭。于此时分。说如实观亦非所观。如是非所观非不所观。说此是名为观察意。当如是学。若有菩萨于此正法。疑惑痴瞑无能入解。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复于此诸法正见。即如如见。云何诸法即如如见。所谓无见。如是无见即不生增语。不生增语则不积集。云何不积集。谓于增语而无有对。如来以是所说。观察诸行无生无作。于正见中。由是获得正出离行。又复正出离行以何为因。谓一切法即为佛法。是故欲求正出离行。应当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受持读诵听闻。为他人说。乃至于此正法得相应意。是名正出离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此微妙清净光明法门。正善觉悟。于意处观察生入解意。何等意处云何入解。谓此菩萨。于三摩地加持处。毗钵舍那寻伺处。最上希望处。心乐欲处。相续不断处。无常处。因缘处。缘生处。无我无人无寿者处。无住无不住无去无不去处。不集不坏因果处。空无相无愿惯习处。非空无相无愿所取处。三摩地三摩钵底所取处。非依三摩地三摩钵底发生处。神通智所取处。非漏尽处。观察无生处。非出离行处。观察一切有情无我处。不舍大悲处。见一切生恐怖处。有执心处。出离贪处。不离现行贪法处。舍五欲乐处。不舍法乐处。离一切戏论处。不舍善巧方便处。如是诸法皆生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意处入解

复次舍利子。于彼意处。云何说为正理道。所谓以意是道。以门是道。以面门是道。以因是道。以合集是道。以不相违是道。以无诤论是道。以舍是道。无入无不入是道。无戏论是道。无毁呰是道。不增是道。不减是道。不生是道。无所转易是道。无所对治是道。真如是道。实际是道。如来是道。无别异是道。如如是道。三世平等是道。分别不住色受想行识是道。不住眼界色界眼识界是道。不住耳界声界耳识界是道。不住鼻界香界鼻识界是道。不住舌界味界舌识界是道。不住身界触界身识界是道。不住意界法界意识界是道。随顺胜义是道。随顺正智是道。随顺了义契经是道。随顺正法是道。舍利子。说此是名为正理道。又菩萨摩诃萨。以入解意于正理道。由是观察即无所观。如是非观察非不观察。说此是名为观察意

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相应意。于此正法而有痴瞑。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增胜。无所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诸有情。如是正见即如如见。又复云何为如如见。所谓无见。无见则不生增语。乃至无所对名。如前广说。于此菩萨藏胜慧波罗蜜多之行。当如是学

又复于意无我。于一切法无我亦然。若一切法无我。则于诸有情无我亦然。如是观察。是观察意。又轮回界与涅槃界。平等相应。如是烦恼体性与一切法体性相应。彼相应与不相应。都无所著。于观察意而得胜解。乃至菩萨所有相应无余。加持一切有情而不弃舍。加持正法而无相违。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获相应意所闻之相。于意入解如是观察。彼如如见胜慧不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得胜慧住。于一切有为法而不共故。所谓无明乃至老死。悉不共住。又于萨迦耶见。乃至本末六十二见。悉不共住。世间八法若毁若誉。悉不共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一切攀缘。悉不共住。又于慢。增上慢邪慢。乃至二十随烦恼。悉不共住。又于上中下品。若粗若细。乃至一切烦恼。悉不共住。又于痴闇盲瞑翳障。系絷等处。乃至一切下劣分法。悉不共住。又于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乃至一切魔业。悉不共住。又于我人众生。寿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乃至一切我见。悉不共住。又于业障烦恼障法障见障报障智障。乃至一切相续习气。悉不共住。又于相障思惟分别。见闻觉知诸所缠缚。悉不共住。又于悭贪布施。毁戒持戒。嗔恚忍辱。懈怠精进。散乱禅定。恶慧胜慧。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有无对治。是智非智。悉不共住。又于一切僻报。常与无常。善与不善。有罪无罪。轮回涅盘。乃至一切邪对治法。悉不共住。又于种种佛法。种种刹土。种种有情。悉不共住。又于世俗胜义。有智无智。乃至一切有情作意相等。悉不共住。又于胜慧胜行。有为体相。乃至一切住心意识所造作者。悉不共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于如是无量有为行法。悉不共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而能安住。于一切法以胜慧决择。而能获得十种善巧。何等为十。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谛善巧。五者正知善巧。六者随顺善巧。七者智识善巧。八者菩提分善巧。九者圣道善巧。十者缘生善巧。云何名蕴善巧。谓此五蕴如聚沫。如水上泡。如阳焰。如芭蕉。如幻如梦。如空谷响。如影。如浮云。如境中像。谓色蕴者犹如聚沫。彼聚沫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士夫。无意生无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色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色蕴善巧。谓受蕴者如水上泡。彼水泡中。无有我人众者寿者士夫意生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受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受蕴善巧。谓想蕴者犹如阳焰。彼阳焰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想蕴善巧。谓行蕴者犹如芭蕉。彼芭蕉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行蕴善巧。谓识蕴者如幻。于彼幻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识蕴善巧

又复说此五蕴。是彼世间刹那变异坏灭之相。若此世间体性如是。则彼世间体性亦然。云何体性。所谓苦无常性。彼蕴体性亦复如是。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蕴善巧

又复云何名界善巧。所谓地界即法界。法界无粗涩相。水界即法界。法界无柔软相。火界即法界。法界无温热相。风界即法界。法界无动转相。眼识界即法界。法界无瞻视相。耳识界即法界。法界无对表声相。鼻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嗅香相。舌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了味相。身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觉触相。意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观察相。如是自体界与法界。无二无别。又复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二无别。轮回界涅盘界。无二无别。此空界一切法界。无二无别。由性空故离分别故。无二无别。以入解有为界。则入解无为界。乃至说无量界。如是决择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界善巧

又复云何名处善巧。谓此眼处本空。及耳鼻舌身意处本空。彼无有我亦无我所。彼菩萨如是于眼体性。乃至于意体性。如实了知。则无处决择。无种种决择。无善决择。于善不善法无二相转。说此是名为处善巧

又此处善巧。谓眼处色处。如是眼见于色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彼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如是乃至意识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复菩萨于圣道处非圣道处。皆应积集成证大悲。于诸险难非圣道处诸有情类。令住正道。于其道处亦不弃舍。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处善巧

又复云何名入解谛善巧。此谛善巧复有四种。所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苦智谓不起蕴故。是为苦智。云何集智。谓离爱集故。是为集智。云何灭智。谓灭已不生故。是为灭智。云何道智。谓于平等法。无平等可得故。是名道智。若菩萨于此四谛如是智慧。而不作证成熟有情。说此是为谛善巧

又谛善巧复有三种。所谓世俗谛。胜义谛。相谛。云何世俗谛。谓诸想像音声。语言文字。乃至世间所行。是为世俗谛。云何胜义谛。谓心无所缘。况复文字。是为胜义谛。云何相谛。谓诸相一相。一相无相。是为相谛。彼菩萨。于世俗谛说无疲倦。于胜义谛不失正行。于相谛中随顺无相。是真实相。说此是为菩萨于谛善巧。又复一谛此无二种。所谓寂谛此实一谛。于诸平等及不平等。而能随转真妙作用。而能获得于谛善巧

同类推荐
  • 星变志

    星变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在十方千五百佛名并杂佛同号

    现在十方千五百佛名并杂佛同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红色到底是什么颜色(中国好小说)

    红色到底是什么颜色(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盲人马小志从失明到复明期间的故事。姗姗是马小志养的一条蛇,马小志的阿嬷和村里的人都避之不及,阿嬷为了让马小志能独自生存,请来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陈小爽来充当马小志的相亲对象,来疏导马小志。马小志逐渐对陈小爽产生了信任,也学会了按摩的手艺,眼睛也有了治好的希望,但村人对姗姗的恶意又使得故事的发展逐渐走向悲剧。
  • 殷红传

    殷红传

    我从小就喜欢红色,因此父亲给我取名叫红儿,殷yan红…
  • 走火

    走火

    六年前,派出所民警赵鹏程在执勤时遭遇持枪嫌疑人,开枪时“哑火”,关键时刻师傅武雷挡在他面前击毙罪犯也中弹致残,这使赵鹏程在家庭和工作上背负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六年后,平海所值班室发生了“走火”事故。当事民警刘长路顾及他人前途决定隐瞒不报,然目击“走火”的赵鹏程却深陷情与理的抉择中。“走火”事件被人举报,引发平海所的人际纠葛。办案时,赵鹏程和刘长路遭遇袭警,刘长路开枪警告时,一颗子弹误伤路人,造成意外“失火”,由此被告上法庭。案件引发警察用枪法律层面上的思考,律师迟玉和赵鹏程找到关键证据,洗清刘长路罪名,赵鹏程向刘长路坦承是他举报了“走火”,却遭到大家误解……
  • 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

    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

    本书主要探索香港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涯。由于教育及课程改革所致,书中集中讨论香港体育教师工作生活中明显过重的工作量及多元角色所带来的问题。
  •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胤真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刻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评认家认为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不遇的佳构”。
  • 进化之战

    进化之战

    2076年,经过科学干预,人类进化出了智力和体能都十分优越的“改良人”。改良人凭着出色的表现,占据着金字塔顶层。培养军事人才的国光军校,学生基本都由改良人组成。在这种背景下,林哲身为一个未经改造的“自然人”,却突然收到了国光军校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提高员工责任感和执行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培训读本,三星、苹果、华为、海尔、联想、美的、阿里巴巴、三一重工等众多国内外企业推崇的工作理念。“没有如果”是不找借口、敢于担当的职业表现,“只有结果”是大胆创造、落实到位的工资内核。工作中,只有交出了成果,做出了效果,才能享用结果。请宣誓:2013年我一定做一名不找借口,为结果而战的员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体现的是一种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工作态度,一种负责的执行能力,一种把工作做到位的落实精神。
  • 锦绣衣

    锦绣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