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3300000013

第13章 捷报传来假的多

许多封建帝王,都好大喜功,爱听颂词,对于祥瑞之说,尤有兴趣,于是就不断有人编造奇闻上奏。今日说,某地出现独脚狗;明日说,哪里又看见双头龟。预示天降吉祥,人将得福。

有些传闻,不是一说便完,朝廷有时也采取措施,使瑞气不灭,吉祥永驻。据《唐会要》载:天宝三年三月六日,武威郡上奏,番禾县的天宝山,有泉水涌出,味如美酒,石头变成白馍。饥饿难忍的百姓,个个眉开眼笑,奔走相告,前往取食。这种天大的喜讯,自古及今,未之闻也。不须调查,就可以确认了。于是下令改番禾县为天宝县。

编造吉兆,探得祥瑞的人,大多有奖,不然人们就不那么热衷了。唐玄宗到左藏库视察时,出纳判官魏仲犀禀告,有凤凰集于通训门。皇上当即下令,改通训门为凤凰门。魏仲犀晋升为殿中侍御史,属吏个个获得高升。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恐怕衙门的板凳坐散了,也未必能晋升一级;而假凤凰之名,做两笔文章,就立即飞黄腾达。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谁也没见过,但这不要紧。只要言之者以为有,听之者以为真就行。当世既然出现祥瑞,谁还敢说政治不清明,皇上是个昏君?

皇上既然喜欢祥瑞吉兆,乱臣贼子便得以售其奸,报喜不报忧,将凶说成吉。天宝初年,李林甫主持招贤考试,全国举子无一人入选。他于是上表祝贺:“野无遗贤”,皆大欢喜。这是李林甫的阴谋。他怕那些优秀的知识分子出仕,妨碍自己的倒行逆施。玄宗不察其奸,还十分得意地拈须颔首,以为自己治国有方,早已“人尽其才”了。果真如此吗?别的不说,“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这次就落选了。“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此种凄凉,类乎乞儿。为了生存,有时还卖药度日。杜甫这个贤者,不就被“遗”了吗?当权者乐意听“无遗”,不乐意听“有遗”。恭贺“野无遗贤”的和笑纳“野无遗贤”的,大概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唐代的帝王要数太宗的脑袋瓜儿比较清醒。谁要是报祥瑞,说吉兆,他就要上奏者拿实物来看,并讲明时间、出处、具体情况,“更不得苟陈虚词”。这么一来,那些不顾事实,胡说八道的人,心里就打鼓。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若遇到杨国忠之流,唐太宗的法宝也不灵。天宝年间,暴雨成灾,整日雷鸣电闪,阴云不开,连大步不出深宫的唐玄宗,都觉得老天爷的脸有点邪乎,于是问及禾稼。杨国忠选了几株没淹死且生长特壮的“奉呈御览”,令人不得不相信,定是亩产十万斤,可以吃饭不要钱了。如此报来,符合皇上的口味。若说“哀鸿遍野、饿殍载道”,虽是实话,但很可能被认为是歪曲大好形势,重打五十大板。

当锣鼓喧天,捷报频传的时候,为政者千万不要陶醉,特别要警惕那些一长串一长串的天文数字,和耸人听闻的神话,不妨从反面多作推敲,否则百姓叫苦,社会遭殃。

同类推荐
  • 品味的记忆

    品味的记忆

    香港著名教授,穿行欧美亚三大洲,在旅游和美食中寻找故乡。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 根河之恋

    根河之恋

    叶梅情于深,意于真,以三十八篇散文舒放自如地展示了沿途遇见的风景和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命轨迹。时令不限,笔触巨细不捐,人间苦乐,兴味酸甜,真率,隽爽,文字间漫溢着生命的芳香,跳荡着顽强的精神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文字流露出来的她骨子里的那种善意,对自然的和对人的。叶梅的散文不炫耀文字,不刻意雕琢,将写情、状物、叙事熔为一炉,真切明净,质朴秀润,在自然平实中见真趣。而她又是个擅长叙述的人,三两笔就写活一个人或一个故事,活画出一条河或一架山的个性,景物、风俗全不相同,令人心向往之,渴望能走进三峡、鄂西恩施、巴东、九畹溪、龙船河以及她笔下描绘过的所有地方。
  •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新诗潮”艺术革新运动的专著。重点探讨以“朦胧诗”“新生代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诗人打破僵化艺术体制、追求诗歌本体价值的艰难历程。作者立足于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性寻求的宏大背景,兼顾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认真梳理了这股“新诗潮”从“地下”到“地上”,以及自我超越、“二次背叛”的生动景观,论述了这股重要诗潮在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界碑意义。
热门推荐
  •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本书汇集了杨克同志离休后部分文稿,追述了中国革命的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充满了对有关领导同志和战友的怀念之情,文章还记录了作者参与反腐倡廉及扶贫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一本记述革命史实和人物的翔实资料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这本书收录了菲茨杰拉德的部分信件。这些信件多数是关于他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趣味。其中第一部分是他与朋友的信件,第二部分是他与女儿的信件。
  • 爆笑修仙:师姐,快变身

    爆笑修仙:师姐,快变身

    这是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三界生灵皆可通过修行的方式、踏碎虚空、飞升仙界。修行之路漫……
  • 胜鬘经记

    胜鬘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琅琊漫抄

    琅琊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领袖判断力

    领袖判断力

    判断力是一个人诸多能力的综合体:①感知能力;②记忆;⑥思想;④警觉;⑤演绎;⑥预知;⑦推理;⑧判断。它展现了一个人长期所形成的习惯性的常识判断。开发判断力的必备条件包括①认清局势的本领;②专注的能力;④敏锐的感知能力;④推理能力的练习;⑤估测能力;⑥冷静的头脑;⑦自制力,等等。一旦培养出这些特质,人就能够获得高度敏锐的悟性和实用的判断力,就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并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
  • 学言诗稿

    学言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one Star Ranger

    The Lone Star Ra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harsalia

    Pharsal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很倾城

    皇后很倾城

    一场风驰电掣,雷霆万钧的无间道战役,她为国家光荣牺牲,葬身黑海。这个她可以忍受,可是为什么让她模糊的看到无数身穿白大褂,蒙脸的医师日在奋战抢救了了几十个小之后,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成一个襁褓婴儿,正被一个眉目刚毅,丰神俊朗的小男孩抱在怀中,只见他凝视着自己,剑眉一挑,面目天真,眼底却深邃的道:“她是朕的皇后?”皇后?靠,老天爷,你跟我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