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4400000002

第2章 读书这件事

自从来美国,读书的习惯慢慢变了。很少有系统或有计划地读,读得散,读得杂,读得随意。个中原因,一方面,不像过去那么有时间;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找不到需要的书。能买的书,家里摆得下的书,数量微不足道。闲览尚可,若要查考任何题目,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过去积攒多年,留在北京的那一批,是我最看重的。自己感兴趣的几个领域,如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现代诗歌、先秦诸子,以及二十世纪欧美小说,就当时的出版状况而论,算是收集得相当齐全了。这些年,每次回国,蚂蚁搬家似的往纽约搬,搬来不少,也因损坏而丢弃了不少。但大部头的、成套的书,还是搬不动。去年夏天回国,行前列了一张书单,为几篇打算写的文章补充材料,结果大部分书都找不到。比如说,我一直觉得鲁迅的犀利文风颇受朱子影响,在洛阳的书店,看到《朱子语类》厚厚八册,人又傻了。庾信的集子才三册,就忍着没拿。八册,太奢侈了。

好多文章因此留下了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弥补的遗憾,也是将来可能招人诟病的软肋。写董说的《西游补》的时候,到处找他的《丰草庵集》,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仍然找不到。写伥鬼的时候,宋以前的志怪小说,因为有《太平广记》,差不多扫荡了一遍。宋以后的书,虽然借助手头的若干种和传世藏书之类的大部头礼品书,翻出不少有用的记载,但相对于汗牛充栋的史籍,所触及的,不过九牛一毛。轻薄为文,本是大忌,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只能徒唤奈何。

近年极少买书,买了也没地方放。早年的英文书,几乎扔光,只留下几本诗集,算是纪念。要看书,去图书馆借。不知不觉地,这就完成了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从前是,想读什么,去找什么;现在是,图书馆有什么,读什么。我总不能要求人家图书馆专为我一个人买书。

借回家的书,认真读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是翻翻就抛在一边,另一部分,一目十行,草草读一遍,过后即忘。喜欢的几本,往往需要一再续借。

这样读书不专业,费时间。在完全不同的书之间天马行空似的乱跑,无异于喝醉的人在大花园里跟着众人赏花,除了第二天身上被花刺扎伤,被石头绊倒跌伤的地方还隐隐作痛,大概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读书如此不成章法,脑子倒没有成一团糨糊,前后多年里读过的书,遇到有关联的,能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一想,总能清楚地想起来,那效果,也和一本接一本地连续读差不多。

我想,读书和中药铺里的情形有点相似吧。那些草叶树根分门别类收在抽屉里,一搭配,就是治病的良药。你得熟悉什么药存放在哪里,需要的时候,一找便得。否则,乱糟糟地堆在仓库,纵然如山如海,终不过是一团乱草。

杂事繁多而读书渐无耐心,晚上好好的几个小时,东翻西翻,转瞬即过。新买的几本子书,读罢前言后记和附录的资料,再从第一卷读起。正文之后,是注释和讲解。不到数章,已觉烦闷。合卷细想,原文不过数千或几万字,捧着几百页的厚厚一册,心里先有了畏惧之意,何不直接读原文。一试,效果果然好。寻常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读不完的,一晚上两晚上就读完了。不敢说字字精通,但无妨意思明白,而且一气读完,有很痛快的感觉。

书,看来还是先通读一遍的好。一遍之后,从容点,再去读历代的通释和指归。特别喜欢的书,手中有多种本子,对比着读也不错。不过像老庄孔孟之类,注本数以百计,大约看过几种,发现彼此面目差别不大,新意独出的,不过有限的几处。然而新意之中,另辟蹊径的多,自抒胸臆的多,扣着原文,直探作者本心,发前人之所未道的,毕竟少之又少。

好的注释,其一,是把历史背景交代清楚,这常见诸题解部分。其二,涉及同时代人物。用典,涉及历史名人,这都问题不大,稍有常识,或有一本可靠的工具书,都能解决。作者的那些朋友,要从正史、地方志,或同时代人的文集里找出来,编著者花工夫,对于读者,功德无量。其三,作者用意委婉深曲,或文心独运,修辞高妙,细微处不易领会,经注者拈出,读者有会于心,为之解颐——这是最上等的功夫,百不一见。

讲解《世说新语》的人,于曹操见匈奴使者一节,多不提此事纯属虚构,乃是将汉人故事嫁接到曹操身上。《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人所共知;《世说新语》因为文字和内容都好,大家就忘了其中对于曹氏,是很不公平的。至于《曹瞒传》,出自吴人之手,本亦谩骂文字。这种谩骂文字,近代以来,不绝于报刊。时至今日,还有浅薄无知之辈,打着各种漂亮幌子,借以大言欺世。而专家教授评说此文,感叹苍天湛湛,曹氏的历史真面目,于此暴露无遗,岂不是痴人说梦。

其实,这些年来,读诗词也好,读古文也好,读笔记小说也好,未读之前,先存了一肚子别人灌输的意见,理解上,多少会被人牵了鼻子走。这些成见,一张口,一动笔,不用过脑子,哗哗地流出来,底气甚足,以为是泰山不能移的定论。很久之后才明白,事情绝不是文学史上几百字几千字说得那么简单。诗词的赏析,本是个人想象和经验的产物,多年读选本,读名家赏析,大部分读者就这样丧失了阅读个性。而且太明确的分析,无疑剥夺了对作品继续解读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说剥夺,至少限制了新的解读。一句话,使读者丧失了直接理解原文的乐趣。

陶渊明说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不求甚解,难道就是说,诸事之先,一本书,读罢原文,再去读那些序跋提要,再去读那些集解索引,或者,有的书,干脆忘掉所有附加内容,破门直入,面对面,不绕圈子,不管那圈子多么圆,多么好看。

一次次不得不扔书,心灰意冷。搬家两个月来,很少买书。因为买书少,心理不平衡,读书反而多一些。

鉴于搬移之难,今后将限制存书数量,不是非买不可的书,不买,特别想看的,买了读过,不留。买书以中国古籍为主,古籍中,又以唐以前的书为主,学术方面,则可直到民国。买原典。赏析本、详注本、六经注我本,尽量远之。而所谓图文本、珍藏本、尺寸怪异的精装本,一律谢绝。

一本书,十数万言,可取者如只有几句话、几个意思,得其意就好,并不一定要立即形成文字。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此后收益,自己知道。不敢肯定能记住的,做笔记。以前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以后不妨试着做做。钱钟书做笔记,除摘抄和评析,还详记出自某书某版某卷第几页,以后连缀成文,引证有据。我读书但求快意,若此严谨,恐难做到。

有关庄子的书,新得两本。释德清的《庄子内篇注》,系在潘泓兄处看到,知本地书店也有,去找,果然找到。此书当代注庄的,转引甚多,其实释德清的引申发挥,多牵强附会之言,见识不算很高。他的好处,主要在语言明白晓畅,而且从中可以一窥明人的习气。释德清另有《老子道德经解》,暂时没兴趣。

研究庄子的专家,有两位姓林。林云铭的《庄子因》,近代可能很风行。《红楼梦》中宝玉续庄,黛玉做诗讽刺他,说“作践南华《庄子因》”,大概宝黛钗们都读过这本书。林希逸的《庄子口义》,以儒兼以禅解庄,慕名已久,而不可得。潘兄知我心意,网上觅得一本《庄子鬳斋口义校注》相赠,大喜过望,无限感怀。

对老子的书,相对不如对庄子那么感兴趣。老子陈义太高,我跟不上。谈权术和阴谋,我没兴趣。买了一本严遵的《老子指归》,实在是因为严君平这个人。他在成都卖卜,是诗人钟爱的典故。此书真伪仍有争议,且留着,待心情恰当时一读。

老子原文不过五千言,读一遍,不费工夫。然而注老的,都失之于繁,无限引申,演成一部大书,令读者望而生畏。近来读古籍,渐渐悟出一个没道理的道理。大部分书,先抛开注解,读原文。读过,觉得有必要深入计较的,再找好的注本,摆出做学问的架势,打阵地战、持久战。其实很多书,包括名著,草草读过原文,也足矣。

周作人的自编文集,止庵为河北教育出版社编定的,以前买过两种,一种是《知堂回想录》,另一种,不知转到何人手中,也忘了书名。书店再进一套,图书馆买了两种,我买了三种:《老虎桥杂诗》、《鲁迅的故家》和《艺术与生活》。买《老虎桥杂诗》,是为了核对自己文章中的一句话:周作人狱中诗用了南冠楚囚的典故。查过,果然用了,说明记忆还可靠。但他只用过一次,可靠得有些险。买《艺术与生活》,是想看他谈日本诗。这方面,他是行家。

关于鲁迅的几本书,《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已为图书馆买去。

买《隋唐演义》,除了重温童年听说书的美好日子,还想看看书中对杨素有什么描写,结果没有。王学泰先生研究流民,《隋唐演义》也是重要的材料。

借书,原想把《鲁迅全集》全部搬回来,根据索引,找有趣的题目贯穿着读一读。但书太重,路远,搬不动,只借了两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还有书信集一。

重读杨绛和孙犁的散文。孙犁爱书,发自天性,无一丝杂念。有的书,他喜欢,但读不懂,他直言不讳。读不懂,还是喜欢。这种人物,世已罕见。

再读三曹的诗文集。曹操不去说了,曹丕实在很被低估,不公平。在诗的形式上,曹丕极富开创性。文学史上强调他七言诗的成就,他的杂言,大开大阖,说不定还是李白的先驱。曹丕之后,才有傅玄,才有鲍照。傅鲍二人,影响李白的歌行甚大。

读完《建安七子集》。《陆机集》快要读完。魏晋南北朝,再读十余家的集子,可以告一段落。鲁迅推荐书,这时期的文学,他推荐的是严可均和丁福保编的两部总集。暂时找不到书,正好偷懒。北朝的文字,还有佛经翻译,过去所读不多,是一大缺失。《洛阳伽蓝记》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依然心惊。

把馆藏汉三国晋南北朝文选若干种全部拿回,比照而读。高步瀛的一册,比较精当。明末小品,源出这一时期的书信和短文,但韵致远远不如,且多造作。南朝小品,吴钧等的几封信就不必说了,即如刘峻几行字的《送橘启》,萧方等谈年轻人生活理想的《散逸论》,乃至曹植几乎是陈词滥调的《释愁文》,和明人比,格调还是清雅。当然有辞藻的刻意,然而意思总是比较真切,态度总是比较自然。

2011年1月

同类推荐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红楼梦密码

    红楼梦密码

    《红楼梦密码》首次系统解开了天才作书人精心构织的文本密码,重现了文本背后隐藏的那场国破家亡的明亡清兴大戏!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地探轶了众多人物的历史原型,指出书中的十二金钗并不是贵府的千金小姐,而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其中王熙凤隐射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她才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角。一场场政权交替血腥上演,一个个历史风云人物次第登场,作者通过详实充分的史料占有与环环相扣的考据分析,挖掘、还原了明末清初尤其是南明湮没的故事。《红楼梦密码》是对隐书的重大突破,是对以往红学的全面颠覆,开创了一条划时代的红学之路。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龙楼,一个远在天涯海角、既古朴又现代的小镇,却隐藏着与众不同的壮美。中国唯一的滨海卫星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就位于龙楼,每次卫星发射,这里都涌入成千上万的人前来一睹龙飞九天的震撼。除去卫星带给人的震撼之外,这里还有铜鼓岭和月亮湾流淌的浪漫,还有旧时光老街记忆中的美好,还有八门湾星空下神秘的探险,更有文昌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与承继。“行走美文”女作家曾丹,继博鳌和台儿庄之后,读懂了人生的甘洌清甜,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萦的海南,在龙楼书写另一段柔情。她的笔下既展现了龙楼作为航天小镇的恢宏与壮美,又用自己充满爱的眼睛探寻龙楼28公里海岸线的妩媚与别样风情。龙楼镇虽是南海边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小镇,却又不缺乏久酿芬芳后独有的灵动与色彩。让我们跟随作家曼妙的笔触,用眼睛去漫步,用呼吸去碰触,尽情把自己置于海南小镇天蓝海蓝的景色里,游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传统的古香古色之间。让心灵追随眼睛,一起去龙楼看卫星。
热门推荐
  • 祸水好难当】本妃一向很低调

    祸水好难当】本妃一向很低调

    穿越女猪个性爱装傻,喜低调,淡定加腹黑,一来就捞了一个集千万宠爱一身的公主来当,虽说是个小婴儿,但十八年后又会是条好汉。可人太得宠难免会招嫉妒,为了能让自己平平安安活到老,她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她当起了胆小如鼠,殿门不迈出第二步的低调公主,但即使都低调成这样了,怎么还会有飞来横祸……这皇帝老爹自当为她好,给她寻了个王爷当驸马,妈妈咪呀,亲上加亲生出来的孩子畸形的几率很大的,她不要拉……还有,周围射来的嫉妒目光,是啥回事……
  • 我的小骄阳

    我的小骄阳

    友情提醒:不好看,不是爽文,不是宠文。。
  • 重生之盛世佳人

    重生之盛世佳人

    前世她遇人不淑,十年生死相随,只换来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劫后重生在异域他乡,誓要步步为营,让那些欠她的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决不再做傻乎乎的小白花,却意外卷入了另一场漩涡之中……
  • 明伦汇编皇极典敬天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敬天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

    这世界虽然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我们要试着去努力,遭遇风霜雨雪后,依然有勇气往前,往未知的未来去探险。直击脆弱心灵,正视失败成因。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宝镜三昧本义

    宝镜三昧本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韩以诺说,顾珉宇这男人就像是毒药,一旦沾上,便再也戒不掉了。法国初次相遇,韩以诺便迷上了这个冷漠的男人,缠着他,她渐渐习惯了他的陪伴。结婚后,韩以诺更是对这个男人上了瘾,她戒不掉也不想戒掉。打打闹闹的生活,她沉溺其中,却不想身世曝光。韩以诺一夜成为杀人犯的女儿!雪上加霜的是,正牌小姐竟是已经怀孕的情敌!父母的抛弃,世人的嘲笑,让韩以诺濒临奔溃,好在她的身边还有顾珉宇。可是一次意外,命运竟连顾珉宇也夺走了……
  • 家庭医生参照书

    家庭医生参照书

    现代医疗预防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飞速发展,但各种疾病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本书《家庭医疗宝典》就是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医疗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现代家庭的健康生活。
  • 济公诗词

    济公诗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