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100000014

第14章 娘娘宫巧遇(2)

这是个套间,里外两张床。桌上,放着一包一包的药料和制膏药的家什;里面房间颇干净,桌上摆着梳子、镜子。老者让客人坐在靠墙的椅子上,自己坐在床上。老者向外吆喝:

“掌柜的,给来壶茶!”

一会儿,领张自忠进来的那个小伙计,托着一只茶盘,盘中一只白瓷茶壶,三只茶碗。他把壶和碗放到桌上,向客人点点头,退了出去。

张自忠掏出香烟,奉给老者一支,老者用手一拦,呵呵一笑,说:

“老朽不吃烟。”

南方人有的把抽烟说吃烟。老人既然不抽,张自忠也不好意思自己抽。正在尴尬之际,老者斟上茶,一碗递给客人,一碗自己用。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寒暄,互致问候。张自忠问:

“敢问师父贵姓?”

“贱姓欧阳。”正在这时,那女子收拾熬药的家什进屋,老人介绍说,“这是小女茜兰。”

“欧阳师父,茜兰小姐。”张自忠客气地认过父女俩,便自我介绍,“晚辈姓张,弓长张。”

“张先生的胳膊怎么样了?”欧阳老人问。

“师父的膏药果然灵验。”他说着,伸过胳膊。

欧阳老人托着胳膊看看,满意地微笑着,说:“疤已经没有了,说明一是你精血正壮,元气充沛,二是这块伤疤年头不长。”

“师父真乃神医圣手。”

“过奖。”欧阳老人说,“我再给你第二贴膏药。”

欧阳茜兰走过来,见那伤疤已经平复,十分高兴,说:“张先生的胳膊,不再会奇痒难受了。”说着,拿张黄纸膏药,递给父亲。

“上次那贴膏药,叫‘平创排毒膏’;这一贴叫‘托里生肌膏’,意在从里往外驱赶毒邪,和软肌肤。我还得给先生带一贴膏药走,那叫‘补中活血膏’。”欧阳老人一边给贴膏药,一边说着。

茜兰姑娘拿出一贴白纸膏药,递给张自忠。

“不是再过十天之后,我才能用这第三贴膏药吗?怎么师父提前给了呢?”张自忠问。

“还是提前给先生为好,假如十天之后找不到我们爷儿俩,岂不耽误了张先生病情!”欧阳老人用掌心把膏药熨平,说道。

“这么说,师父和小姐要很快离开天津?”

“嗯,”老人看一眼女儿,说,“我们是第一次来天津。听人说,天津卫水陆交通方便,物丰市华。今天看来,津沽大地虽然市面繁荣,但外侮甚重,不可久居,还是尽早离开为好。”

张自忠心头不觉暗暗吃惊,欧阳老人出语不俗,确实非一般人物。他心中隐约潜在一种想法,欲和老人多聊一会儿。他说:

“师父和小姐还是多住些日子吧。我们天津人好地好,你们还可多治些病人。”

老人只是笑笑,并不多言。张自忠不便多坐下去,就将身上带的钱放在桌上,说:

“小意思,师父费心了。”

“药金我是不会要的。”老人把那把票子塞给客人,口气很坚决,“张先生能看得起老朽,不嫌医术浅陋,已经足矣。”张自忠坚持要给钱。但不等他再说什么,欧阳老人便打发客人说:

“张先生请走好!”

“爹!”茜兰觉得父亲这样,未免有失礼貌。

“小孩子家,不用多言。”老人又对张自忠打个手势,重复一句:“张先生请走好!”

见欧阳老人的脾气很倔强,张自忠不便再说什么,就把那张白纸膏药装进兜里,双手一拱,向老人告辞。茜兰把客人送到客栈门口。

这个时候,就见天空中雷声阵阵,乌云滚滚。几只水鸟,在海河上穿梭般地飞翔着,焦急地鸣叫着,并无心捕食。忽然间,天陡地变黑,一阵灰暗的暴风像条黑龙,经过海河,席卷马路,横扫街市。晾在阳台上的衣服被卷起来了;废纸飞扬,尘土扑窗;卖货的笸箩被■翻了,商铺的窗户和门板吹得“咣咣”地响。幌子被刮得掉下来,像放风筝一样,飞得老远老远。

风头过后,风尾挟着暴雨接踵而来。酒盅般大的雨点,砸着屋瓦、地面和行人的脑袋;街上一片惊叫声。人们纷纷向屋檐下、商店里躲避。女人的纱裙被雨打湿透了,紧裹在身上;有人忙用芭蕉扇护着脑袋,急着往家跑。河面上,溅起大大小小的玉珠,像爆起的米花儿。

这情景煞是吓人!

张自忠忙冲街上喊:“胶皮!胶皮!”

只见行人惊慌乱窜,胶皮车却连个影儿也没有。洋车夫们,不知跑到哪儿躲风避雨去了。

“张先生,还是到客栈歇一歇,等雨停了再走。”看这情景,欧阳茜兰说。

张自忠看看怀表,已经12点了。他转过身来,见欧阳师父也在前厅,不觉自嘲地一笑说:

“人不留客天留客,师父,该吃午饭了。这样,我请客,请师父和小姐赏光。”

“怎么敢蒙先生破费呢?”欧阳老人抬头看一眼天色,口气缓和了许多。

他们不在餐厅用饭,却单单让伙计把饭菜送到那父女俩的房间。不用餐桌,就用房间的小桌。张自忠和欧阳老人坐在椅子上,茜兰坐在床上。三个人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欧阳老人虽不抽烟,但每餐必饮三杯酒。张自忠也只饮了三杯酒,问道:

“敢问师父,您的膏药疗法如此精道,内、外、妇、儿皆验,是怎么悟出来的?”

欧阳老人一笑:“愚顽之人,哪有这么好的悟性。我这点医术,是学出来的,学而知之嘛!”

“我爹是江南名医吴师机的关门弟子。”茜兰说,“我爹学医那会儿,吴师祖已经70多岁了。”

张自忠依稀记得,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钱塘有个“膏药大王吴师机”。临清一带的药铺出售膏药,有的就标有“吴师机方”字样。名师出高徒。欧阳老人的医术果然不同凡响。他说:

“师父医术不凡,你们父女俩何不在一个地界安居乐业,何必终日在江湖闯荡?”

“唉,一言难尽啊!”老人将举起的酒杯又放下,摇摇头,感叹一声,人生的辛酸和历程的艰苦,一起涌上心头。他一反平日的刚强,烈烈的目光暗淡下来,缓缓地叙述自己的身世——

那年,父亲得了噎食症,久治不愈,骨瘦如柴,才找吴师机给贴膏药。三贴膏药下来,病症大减,再用三贴,顽症全消。父亲大喜,从此和吴师机来往甚密,成了朋友。父亲求吴师机收儿子为徒。当吴师机81岁去世那年,他当时只有20岁。他告别师母,背了几本医书和医案,回到家乡小镇行医。

若干年后,当他在江浙一带名声大噪时,孙中山正在领导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打这个时候起,他先后在黄兴、冯国璋、孙传芳等人的军中行医。一个好的医生,在军中是宝贵的。孙传芳为了讨好吴佩孚,将他当礼物“送”给了吴佩孚。那年头,总统年年换,军阀狗咬狗。他感到生灵涂炭,空有悬壶济世之术。于是他又投奔了孙中山。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时,他正在朱培德的部队里救治伤兵。

然而,北伐还没最后胜利,就来清洗异党,镇压工人;再以后就是蒋、桂之战,蒋、冯、阎之战,你争我夺,乌烟瘴气。欧阳老人一气之下,不辞而别,浪迹天涯……

“我爹以前是在党的,打那离开后,再没有回头。”欧阳茜兰接着爹的话茬,补充道。

“我已是快入土的人了,在不在党无所谓,只求自由自在,六根清净,眼不见心不烦。”欧阳老人凄然地一声苦笑,银须飘拂面颊。

这个时候,张自忠十分庆幸自己的眼力,那股潜在心中的说不清的意识,逐渐明朗起来了。对,让他父女俩留在自己的部队。他说:

“欧阳师父,晚辈有一事相求,想请你们父女留在天津,为津城百姓和军中弟兄们治病。”

茜兰见这位张先生口气不小,不觉闪动着黑黑的眸子,诡谲地说:“爹,我们没看错。”

“怎么回事?”张自忠迷惘地问。

“咯咯——”茜兰笑着说,“头一次看见你的伤疤,就晓得你是个带兵打仗的人。”

“哦?”张自忠更加感到惶惑。

“你那伤,说是生疮留下的,不对!”姑娘心快嘴快,指着张自忠说,“既不是刀斧砍的,也不是子弹穿的,而是弹片掀的,可能是飞机炸弹……”

“哦?”简直神奇得很!看到伤疤,竟能准确知道是怎么受的伤。张自忠在迷惑之中,倒更加感到异常欣快。要是军中有这样的神医……

“你想,我爹多半辈子在军中行医,哪样的伤势没见过?你的伤,岂能瞒过爹的眼睛!”

“兰儿,休得无礼!”老人制止女儿的快嘴。

老人不仅有如此丰富的阅历,还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在老人面前,他张自忠好像个光屁股娃娃似的,从上到下,从外到里,被那双神明的眼睛看得透亮。他不能再隐瞒自己的身份了。他挪开椅子,站起来,双手一揖,歉意地说:

“师父请原谅,晚辈就是张自忠。”

同类推荐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由朱生豪先生译的莎翁最著名的悲剧《哈尔雷特》《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五部。这本戏剧选精选莎翁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两个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以及最富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莎翁戏剧的特点。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本书分为西蒙·玻利瓦尔、赫尔穆特·毛奇、朱塞佩·加里波第等部分。
热门推荐
  • 金银岛(青少版名著)

    金银岛(青少版名著)

    故事的主人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原来他就是比尔船长。吉姆非常喜欢听比尔船长讲故事,那些听起来挺吓人的经历,像是罪犯被处以绞刑、海盗双手被绑而且蒙眼走跳板、突如其来的海上大风暴、遍地骨骸的西班牙海盗巢穴等,每次都让吉姆又爱又怕,也让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新鲜刺激的话题。没多久,比尔船长因为饮酒过量加上受到惊吓而死在旅馆中,吉姆无意间发现比尔身上带着的一张藏宝图,那是海盗弗林特船长所遗留下的,于是吉姆和一群人的金银岛寻宝的故事就此展开。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警校风云

    警校风云

    他们怀揣同样的梦想来到了警校,开始了从普通人蜕变为警察的痛苦而又充满乐趣的生活。他们共同经历魔鬼般的军训,互相配合与文化课老师斗智斗勇,稚气未脱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学着惩奸除恶。警校里的条条框框虽多,却无法束缚年轻人意气风发的青春本性,于是一幕幕青春故事在绿色的校园里上演……
  •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爸去哪?北宋。人家穿越,不是带着仓库就是带着系统,为啥我却带着爹?且看主角重回北宋初年,画一副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书友群:532037754
  • 萌学园之囧囧危机

    萌学园之囧囧危机

    消失的人再次出现,却带回一股不明能量,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宁静……百年预言惊现,月之星面临考验,前往人类世界寻找绿叶石,暗夜发难……守护骑士诞生,暗夜突然发难萌学园,幻之星被控制,雅之星发疯,十之星昏迷,战情室被炸……一桩桩,一件件,是谁在操控……
  • 独家钟情:带着婚约闯心房

    独家钟情:带着婚约闯心房

    她只是一个图书馆员?错!不仅仅吃定军长,搞定一片区的黑白道,还能轻而易举名利双收,大获广电局好评。追求爱情,勇闯军长心房的路途中,如果再出现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开一家火锅店,那才到了称霸全场的时候!正是真爱无敌,爱上便不要错过。
  • 重生之种花记

    重生之种花记

    上辈子她被债主追赶到走投无路,被推土机铲倒、推平、埋了。不想再葬身黄土变作花泥,她这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再光出不入挣扎在贫穷线以下了。至于那伙害人不浅的极品亲戚,她要早早地趋吉避凶,跟他们全部划清界线!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要死的爱情

    要死的爱情

    因为一次谋害,两姐妹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开启了一段收割男神的爱恨情仇。许多年后……书房里,一个女子指着洗好的照片对男子说:“是不是很漂亮!”“不漂亮啊”“你之前不是说很漂亮吗”“我有说过吗”“我不漂亮,那你还死乞白赖的非要和我结婚”“那是因为我爱你啊,可不是因为你漂不漂亮,只因为是你”女子悄悄的放下了手里的砖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