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100000003

第3章 沧海显英雄(3)

原西北军某些资格较老的将领,大战中打散了,跑了,如今听说残部到了晋南,便纷纷到这儿来察看,有意统领这支部队。但一看这副惨相,那股雄心就冷却了。

有个头目既想统率这支部队,又不想为这个破烂摊子伤脑筋。于是和张自忠商量:我为正职,你为副职;我主对外事务,你管军内事务。张自忠说:“现在不需要名分,就需要对5万来弟兄负责。眼下最要紧的是保障军需供给;不然,官要穷跑,兵要饿散,或者糜烂百姓。”

他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走了。这副担子,只有落在张自忠肩上。他不断地调解矛盾,不断地劝说官兵,不断地筹集粮草、衣物、药品……

几阵呼呼的北风,带来了飘飘扬扬的雪花。士兵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蜷缩在炕头上,抽烟,赌博,骂街,谈女人。

这支部队向何处去?

张自忠在思考:自己不愿成为冯玉祥之后的第二个西北军王,就中国当前形势看,也不可能再滋生手握重兵的大军阀。作为军人,只想报效国家,抵御外侮,造福百姓。眼下要统御这支残部,最重要的是没钱没物没粮草,完全指望晋南这块土地养活这么多人马,是不可能的。生存都困难,更别谈发展了。眼下要紧的是,必须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接收这支部队。

那么,找谁最为合适?中央军是不能找的。而离得最近的是阎锡山,但张自忠对他信不过。此人私心很重,不讲义气,待人小气,而且出尔反尔;印象好的是桂系将领李宗仁,他曾经和冯玉祥南北联手反蒋,关系颇厚,去找他,肯定会接收。但问题也不少:南北两方的军队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而且把部队从晋南开往两广方向,中间不知会遇到什么情况。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风险极大……

他辗转反侧,前思后想,认为唯一信得过而且条件方便的,眼下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原奉军少帅、中原大战时入关的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

张学良现住北平,只派有两个军在关内驻守热、察、平、津、冀等广大地区,兵力不敷,实力单薄,正需要扩大实力。而自己所收容的这批人马,虽说是残部,但军官多,老兵多,素质好,只要得到应有的物资装备,战斗力是很强的。将此情况向少帅陈述,他不会不接收。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克侠。张克侠没有答话,闷头抽了几口烟,半晌才说:

“以你的学识和才干,完全有能力带这支部队。但我觉得,就是有人接收,你也最好不要当正职。你长期在第一线当师长,与其他部队联系少;虽然许多中下层军官是你的学兵,但难就难在还有几位师长以上军官和一些老资格的旅长,就怕他们不服你,从中给你为难。”

张自忠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克侠说的是实情。军队山头林立,派系繁多。上级用下级除了才干,重要的看你是不是曾经跟过我,是不是忠诚于我;下级对上级,看你是不是我的老长官,是不是我所信得过的人,不然我就不跟你走。张自忠是1916年投奔冯玉祥的,而西北军中,还有许多当年和冯玉祥在清兵帐下的一些人,这些人现在大都是旅以上军官,冯先生平日对他们都礼让三分。在这混乱之际,自己临时把这支部队带出危险境地是可以的,但要真正统领、驾驭它,老资格的将领肯定不听命。

他们正商量着,突然收到了张学良将军从北平发来的电报,点名让张自忠到北平去面谈。究竟谈什么,电文中没有说。张自忠与克侠都认为,肯定是与接收改编这支部队有关。

于是,张自忠向克侠、文天等人交代一番,让他俩好好掌握部队。自己则换身行头,一副小商人打扮;又带两个护兵当作小伙计,带上盘缠和干粮,一行三人上路了。

他们从侯马雇条小船,沿汾河溯水而上,昼夜兼程,四天之后到清徐上岸;然后顶风冒雪,步行数十里到榆次。在这儿没有片刻耽搁,直奔车站,搭乘去石家庄的火车。在石家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登上了去北平的列车。临近北平,张自忠的心里似乎有些紧张和激动,他从来没见过张学良,该向少帅说些什么呢?

到了北平,他们先找个旅馆住下,吃过饭,洗个澡,就到首善医院去见他的特务团长刘山。

刘山是张自忠最早的学兵,由他一手提拔。此人骁勇善战,不怕吃苦,一上战场就像玩命。这次大战他身中两枪,子弹从胸前贯通出来。到晋南后,里面的伤倒是好了,但外面的伤总是不封口,脓血不断。于是张自忠派人送他去北平治疗。因为,这是他的爱将啊!

刘山长得高大敦实,黑皮黑肉。经过一个多月的疗养,伤口不仅好了,而且体力也得到了恢复。他正打算归队,没想到老长官来看他。

二人相见,喜不自禁,互相询问了一些情况;张自忠说明来意,让他协助做些工作。他们一同来到旅馆,张自忠凭着记忆,让刘山列出图表,标出某部驻何处,有多少人和枪。他们一直工作到凌晨。

张自忠小睡一觉,起床吃过早点,身揣张学良的电报和那份部队实力图表,英姿勃发地去少帅府……

少帅府设在中南海。

自从辛亥革命首义成功,中国结束了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以后军阀混战,群雄争霸,一片乌烟瘴气。但凡进驻北京城的军阀,一个个都把自己的大本营设在中南海。何也?这是公地公房,随便抢占,而且风景极美,历朝历代都是统治者的基地。于是,这里的主人你上台来我登场,频繁上演一幕幕丑剧、闹剧、悲喜剧。

张自忠来到西华门,就见门口站着几个哨兵,荷枪实弹,威风凛凛。他向带班长打个稽首,递过自己的名帖,说:

“我是奉少帅之命来的,请班长报告一下。”

带班长看看名帖,又把来人打量一番,见他虽是个小商人打扮,但英气勃勃,显露军人气质,便客气地说:“你这哈来得太早,怕是少帅还没起床哩。”话虽这么说,还是报告去了。

不多一会儿,出来一位副官,盘问张自忠几句,就把他带了进去。张自忠从未到过中南海,就觉得拐了几道弯,经过几重园,来到一个较大的园子,副官领他到客厅坐下。

张自忠的一支烟没有抽完,就见厅外几个人影一闪,张学良将军走了进来。他一身戎装,只是没戴帽子和手套。他先伸出手,十分平易地说:“久仰,张军长一路辛苦。”

张自忠的副军长只是挂名,而实际是师长职务,西北军中人们从不称他为“军长”或“副军长”。少帅此番称谓,显然是了高抬张自忠的身份。

他们寒暄一番,说了些路上的情况。

张学良今年31岁,要是一般人,只是个乳臭未脱的毛头小子。孔夫子说三十而立,而许多人到这个年岁却立不起来。可眼前的这位少帅,一靠大帅的荫庇,二靠自己的才干,早在4年前就被北洋政府授予上将军衔,不久前南京政府又委任其为全军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其名分仅在蒋介石之下。

少帅见比自己年长9岁的张自忠有些拘束,便没有问及军队情况,而是让他陪自己吃早点。他素来晚睡晚起,侧重于夜生活;要不是张自忠求见,他还要多躺一会儿。其时10点已过,张自忠是吃过早点的,可又不便让对方扫兴,就硬着头皮陪着。不过,少帅没有少年得志的凌人盛气,没有架子,说话也很随和,张自忠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一边吃早点,一边谈部队情况。待早点吃完,情况也说得差不多了。

勤务兵把早点盘子收走。张自忠从身上掏出那张部队实力分布图表,呈给张学良。

张学良让副官拿来一张地图,展开,对着图表一一查看,满意地点点头,问张自忠:

“张军长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自忠此行,就是来请教少帅的。”

“冯先生亲手创立的西北军,在全国名声响亮。这次中原战败,情有可原。”张学良说,“眼下部队已经收拢,张军长功不可没,等于第二次创建了西北军,应该请冯先生出来为好。”

“我们多次派人和冯先生联络,先生无意复出。”张自忠还告诉,冯先生暂且隐居太原,还给他往晋南捎了两本书,也捎来话,让他去找张少帅。他说,“我和将领们多次商议,都愿意在少帅麾下,接受少帅指挥。”

张学良再次看了看那张部队实力分布图表,说:“只要冯先生没意见,将领们也愿意,我倒是乐意接收这支部队。应该说,这是支素质很好的部队。将士们相信我不会亏待,我也相信这支部队今后能成为东北军中的得力骨干部队。”

他俩商量了部队整编的许多细节:这支部队对外称东北军第三军,暂编两个师,每个师6个团,师以下不设旅;由于军官多,可编两个军官教导团,一个为团以上,一个为营以下。老弱病残官兵愿意回家的送盘缠和生活费;部队的军需、装备,先按两个师配备。张学良说:

“张先生,那我就委任你为第三军军长吧。”

张自忠没有应承,想了想说:“少帅应该理解西北军,这支部队不仅兵老,将也老,比我资深的人很多,我怕是承担不了这个重任。”

“张先生不必过谦。先生文武全才,堪称西北军之佼佼者,完全可以统领这支部队。”

“少帅过奖,在西北军中,我的资望浅,德不足以服人,才不足以驭众。”张自忠想了想说,“如果少帅信任我,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谁?”张学良问。

“宋哲元先生。”这是张自忠近日不断思索、反复敲定的一个人选。他说,“宋先生是我们的老长官,多次出任总指挥,资深望重,待人忠厚。”

张学良知道宋哲元。他和刘骥、鹿钟麟等人是冯玉祥的左膀右臂,多次出任总指挥,向蒋介石发出过讨伐通令;而蒋介石也在讨伐令中点过宋哲元的名。张学良问:

“宋先生现在哪儿?”

“在天津。”张自忠告诉他,在战局急转直下时,许多人纷纷降蒋。唯有宋哲元避居天津,听候中央处理,要杀要剐由他去,反正就是不投降。“宋先生呵,就有个山东人的倔脾气。”

张学良笑了,说:“张先生也是山东人,也有那么个倔脾气嘛!”

张自忠淡然一笑。他明白,这是少帅对自己的赞扬,不过此刻,对谁也不便褒贬,便说:“如果少帅允许,我明日就去天津请宋哲元先生,相信他会复出的,然后我引他来见少帅。”

张学良见张自忠诚心诚意要去请宋哲元,心里对他很是钦佩。有的人为了升官,不惜施展手段,卑鄙地巴结上司,自吹自擂。而张自忠以大局为重,不仅不伸手,而且主动退让,这不仅表现他忠诚仁义,而且他非常有自知之明,确有儒将风度。张学良站起来,再一次握着张自忠的手,恳切地说:

“荩忱兄,我十分敬佩你的人格。”

同类推荐
  • 一路阳光一路歌

    一路阳光一路歌

    几十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笔为央行激情吟唱、纵情高歌,她把央行人、央行事、央行情融进了自己的血液,刻进了自己的年轮,无怨无悔,笔耕不辍地传递着正能量,让人心生敬佩和感动。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本书为法制新闻作品选,这里的主要人物,除了巡警栾波是个二级英模烈士外,其它都是些很普通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等。就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确实坚信我们的警察就是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法制社会的基石,是一个奉献大于风险、辛苦大于艰苦的英雄群体。
  • 李小龙之死

    李小龙之死

    李小龙,一代功夫片巨星,在美国、香港乃至全世界拥有相当多的观众和崇拜者。特别是后期一部《龙争虎斗》在好莱坞一举夺魁,摘取了奥斯卡金奖。这使他成为世界电影界最高奖项获得者中惟一的华人演员。1973年7月21日凌晨,香港。一向以高效率著称的各大报纸的排印车间从午夜开始,都异乎寻常地忙碌起来,这是由于昨晚一个住在某医院急症室的记者打来电话所引起的。预定今晨刊登的新闻被撤换下来,又安排了新的版面。一些杂志娱乐版的记者也纷纷被夜班编辑从被窝里唤醒,派给他们一项紧急采访任务。
热门推荐
  •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爷,小郡主把彩礼给退回来了!”某爷挑眉:“为什么?”“小郡主说,说三岁一代沟,五岁一鸿沟,说和您不知翻了多少个代沟了,老牛吃嫩草!不嫁!”某爷:“……”你再去一趟,说爷不介意有几个代沟。……“爷,小郡主还是不同意嫁您!”某爷:“这回又是因为什么!”“呃,小郡主说什么三代以内近亲不能成亲,说您是长辈!不嫁!”某爷怒脸:“靠,反了天不成,欠收拾。”皇叔——小侄女~~
  • 西游之大商皇族

    西游之大商皇族

    西游起,封神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现代青年殷志强,疑似大商遗族,机缘巧合获得灵魂宝石,穿越到殷商末年。且看他如何搅乱西游,逆推封神!
  • 街边子

    街边子

    热河市是一个有些怪异的城市,就像豪门深闺里待嫁的漂亮大姑娘,藏是藏不住的。名声异常响亮,名气大得震动世界。可市区却小得显得窄巴。市区居住的人和郊区居住的人虽同属一个区域,但从行动到坐卧,言谈举止、风俗习惯上还是有些区别,有的区别可能外地人看不出来,但本地人对这细小的差别还是了然于胸。市区里的人,习惯上把郊区叫街边子,把郊区居住的人叫街边子人。水口镇地处市区东南缺口的南面,十几个村子,大部分环绕在烈水河入蓝河汇合处的蓝河两翼,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狗屁文人把它夸得美着呐,都给夸没皮了,说这是塞上小江南。三山湾村又可称得上这塞上小江南里的江南。
  • 遇见懂爱的自己:100个幸福的理由

    遇见懂爱的自己:100个幸福的理由

    这本书,正在引发“寻找幸福”的热潮。你幸福吗?幸福,是小女孩手里的棒棒糖,是寒冬里的一抹暖阳,是晚归时恋人的一句关爱,是想放风筝时正好有风吹过,是一次美好的邂逅,是一双善意的眼睛……幸福看似遥不可得,其实触手可及。如何才能幸福?有人说幸福就像狗尾巴,眼看就要得到了,它却永远跑在前头。但只要你放下追逐,自信地往前走,才发现其实它一直跟着你。懂爱的人才幸福?人人谈幸福,人人感觉不幸福。懂得爱自己,懂得爱别人,懂得爱工作,懂得爱生活……找到那个懂爱的自己,幸福,不请自来。
  • 无止尽的穿越

    无止尽的穿越

    由于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改简介,所以我就随便改一下好了。反正这是穿越文。。。然后是作者自嗨的。。嗯,有剧毒。。。这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哦779691956
  •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曾经记忆的碎片

    曾经记忆的碎片

    曾经记忆就这样吧,让它慢慢的碎片吧……时间太长了……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龟裂土

    龟裂土

    夜色早已浓稠,一支四十来骑的队伍,沿着河流方向,悄然行进在菲留扎谷地。这条凉幽幽的山谷——蜿蜒于波斯与土库曼人肆意驰骋的广阔平原间,四面为科佩特山脉环绕,山峦起伏,依稀连绵,森严地守卫在峡谷两侧。这条千年沧桑的伊朗古道,无尽的岁月中,见证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人们的心灵,有过欢腾和喜悦,有过悲伤和流泪,也有过死亡和别离。长夜漫漫,已深入越发漆黑的后半夜,一线绵长的马队旁,有十四个身影,拖着步子蹒跚而行,一根绳索将他们前后相连。内中,有九名年轻女子和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那女孩倒没用绳子拴着,疲惫不堪地落在队伍后面。
  • 子若有情何必相负

    子若有情何必相负

    “这辈子我就认定她了,除了她,我的新娘绝不能是第二个人!”林姨看着这个因为萧子墨的一个任性而改变了原本人生轨迹的儿子。“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林若涵看了眼呆若木鸡的萧子墨,“除非她说‘不’”等萧子墨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并对林若涵表白时,林若涵却放弃了莫斯科改赴美国。在这场夹杂了太多意图和阴谋的感情里,两人从此阴差阳错的踏上两个不同方向的路,对林若涵来讲爱情没有回头路,子若有情何必相负,好戏才刚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