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100000009

第9章 巍巍大境门(3)

“邱先生,”张自忠打断他的话,讥诮道,“看来,我真得让出大境门为好。请问邱先生,如果我主动放弃大境门,日本人是不是更欢心呢?”

一听味道不对,邱仰停住步,说:“将军不要开玩笑。我不过是说,咱中国人向来说话算话,既然有协定存在,就该按协定办事,不然,人家会骂我们不守信誉。”

“邱先生倒是很为中国人着想。”

“我也是中国人嘛!”邱仰听到夸奖,高兴了,说,“前些天,学生们搞什么罢课、游行,说什么‘还我河山’,其实,这些年轻人想不通。河山还是属于中国,日本人占点地盘,无非是保护自己的侨民,保护他们在中国的工业和商业,并没有把咱中国的河呀、山呀搬到人家日本去嘛……”

“邱先生!”

邱仰只顾自个儿说得痛快淋漓,得意忘形,突然听到张自忠叫他,不禁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却见张自忠手里托着他的茶碗,说:

“邱先生,对不起,我还有公务,请用了这碗茶就走。”

该说的话都说了,而且张自忠对他这么尊重,心里未免有几分兴奋,他伸手去接茶碗。可不等接住,茶碗“啪”地摔到地板上,在他的脚前被摔得粉碎了,茶水溅了一地,茶叶、茶水溅到他的皮鞋上。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言语。廖副官、李大兴等人听见动静,也都立在门口。

“请送客!”张自忠冲门外喊。

邱仰临出门时又说:“张将军,还是下命令让你的弟兄们往后让一让为好。”

“邱先生放心,我已经下命令了!”

“那好,那好!”难得听到这句话,邱仰欣喜地要和张自忠握手。但主人已转身进了办公室。

“什么东西!”不等邱仰走出省府大院,张自忠冲外面骂道。他觉得烦躁,窝气,心里狠狠地骂着:他妈的日本人浑蛋,一面要人家国土,一面还派汉奸当说客,天底下竟有如此不要脸的!

当然,此刻最关心的,还是马冲去和日本人谈的结果如何?黄纲到达罕诺坝没有?他又一次给张克侠打电话,询问黄纲及何丰、刘山各部情况,并且亲自和已经到达罕诺坝的黄纲通了话。这时,他的心绪才稍稍稳定些。只要部队行动迅速,准备充分,或谈或打都好办。

他不时地掏出怀表看看,后来干脆把表放到桌上,一边踱步,一边不错眼地盯着表针。10点半过去了,11点也过去了。当离零点只差12分钟的时候,大院里一阵骚动。一会儿,木楼梯上响起“沓沓”的脚步声。他不觉向办公室门口走去,却恰遇马冲上楼向他走来。

马冲身穿中山装,怀表上的银链在胸前晃动;见到张自忠,他摘下礼帽,没有握手,却先掏手绢擦额头上的汗,冲他满意地一笑。

张自忠把他让进办公室,扶他在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斟茶,并不急于问结果。

马冲呷口茶,看看张自忠,这才轻松地一笑,郑重地说:“省主席,一切按你的意见办了,日本人也答应了你的要求。张北日军正待行动,先头部队已经出发,又回去了。”

张自忠旋即握着马冲的手说:“老兄辛苦了!”

两个人爽朗、畅快的笑声,打破了寒夜的沉静,在这个长城重镇的夜空回荡。

此刻,时针正指向零点……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了。无论战争阴云多么沉重,人们还是纷纷置办年货,求得家人的团聚和平安。中国人,十分看重年节。

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张家口,不仅冬天寒冷、漫长,而且风大雪大。风卷着雪粒和沙砾,敲打着门窗,抽打着行人。风把人们厚厚的棉衣、皮衣打透了,令人发颤。你如果在寒风中站立一会儿,手指和脚趾就会感到麻木。虽然过了腊月就该是春天了,然而,腊月却是冬天中最寒冷的日子。

正值学校放寒假,察省学生纷纷从各大专院校返回家乡,也有教师和学生路经张家口,赴大同参观云冈石窟,还有师生借参观之名,专程赴察考察时政。张家口的大街上,常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走动、在议论。

这天,张自忠在办公室思考察省的防务。地处华北边缘的察哈尔,日伪军常常在这里制造摩擦。今天在东蚕食一块地盘,明日在西骚扰一阵。我军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日军得寸进尺,胃口很大,而上面的对日政策又不明确。张自忠恨不得大打一场,把敌人赶出察省。这种矛盾心情,使他感到沉重和烦躁。

这时,忽听得外面人声嘈杂,仿佛是几个人在和卫兵吵架。张自忠信步走出办公室,走下楼梯,站在楼前的台阶上,用眼睛问卫兵。

卫兵说:“他们要闯进去!”

“我们是北平来的学生,我们要见省主席张自忠将军。”那些人中,有人站出来解释。

哦!张自忠细看来人,确实是几个学生娃子。一共7个人,其中还有两名女同学,年纪都在20岁上下,和他就读天津法政学堂时的模样差不多。见了这些学生,使他不仅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想起了自己的子女。

“我就是张自忠。同学们到察,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张自忠和蔼地说。

“我们没有什么困难,”一个戴眼镜的男同学说,“我们就是想……”

“就是想见一见张将军。”还是女同学嘴快。

“谢谢同学们!”张自忠笑了。

“我们想提几个问题,不知可不可以?”

“可以,提吧!”张自忠鼓励同学们。

“您对华北自治有什么看法?”

“对我们学生运动有什么看法?”

“您在察省是怎样抵抗日军的?”……

张自忠的目光在每个同学的脸上扫过。在这民族危亡的多事之秋,孩子们过早地成熟了。他们不仅仅关心自己的书本,而是从教室里走出来,放眼全国,挽救危亡。最敏感、最敢作敢为的还是这些学生。未来属于他们……他的目光从同学们的脸上缓缓移向远方,深沉地说:

“同学们,感谢你们,为有像你们这样的后来人而骄傲。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想要你们记住: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只要万众一心,都不愿当亡国奴,我中华民族就不会被异族灭亡。至于我个人,和你们一样,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我挚爱脚下每一寸热土。如果有一天,我干出了对不起祖先和国人的事;如果有一天,我虽握有重兵而不能保卫国土和民众,我……”他的声音哽咽了,半刻,低沉地说,“我将自杀!”

“那么请问张将军,有什么具体的……”一个男同学继续提问,被细心的女同学拽了一把。因为她发现,将军的眼里分明闪动着泪光。

同学们蓦地惊呆了,不敢看将军。可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一个个把头死死地扎在胸前;另一个女同学在嘤嘤啜泣,由于强忍着悲痛,喉间有一两声压抑的哽咽……

铅灰色的天空中,一团团阴云在缓缓地移动;呜咽的寒风从头顶穿过街道,碰撞着落了叶片的枯枝;房檐上的冰凌被刮下来,清脆地摔落在墙根下;一辆拉货的马车,在遍地残雪的街上艰难地行进着;店铺前的幌子在瑟瑟抖擞,远处传来商人们有气无力地吆喝声。

当同学们向张自忠告辞时,他说:“难得你们一片热情,千里迢迢来了,就应该到处看看考察一下,察省的大部分地方仍然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有信心,不要太悲观了。太悲观了,反而看轻了我们自己。同学们说对不对呀?”

“对!”同学们的情绪顿时又活跃起来。

打这以后,张自忠让腾出省府招待所,专门接待来察的师生和团体,并备一辆汽车,供来人浏览市容时乘坐。他指示秘书长和教育局长认真接待,解决师生困难,和他们座谈、联欢,宣传抗日主张,激励抗日信心。

一天,听说天津来了一批学生,张自忠带着廖副官到招待所去看望。刚到招待所门口,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相互间言辞激烈。他不便近前,打发廖副官去察看。

一会儿,廖副官出来向他报告,说是这批学生来得多一些,招待所的床位不够,让一位长住的客人暂且到饭店住两天,这位客人不干,正和招待所长大吵大闹。张自忠问:

“这位客人叫什么名字?来干什么的?”

“听说姓邱,具体情况不清楚。”廖副官说。

“是叫邱仰吗?”张自忠问。

“对,是听说叫这么个名字。”

听说是邱仰,张自忠的气不打一处来。他想去见邱仰,刚走几步,却止住了,转身回到办公室,让廖官去把秘书长马冲找来。

邱仰何许人也?张自忠已经打听得清楚:他原是吴佩孚的幕僚。“吴大帅”被北伐军打败后,陷于四面楚歌。后来逃亡四川,奔走甘南,到达北平,他始终是“大帅”的马前卒。“华北自治”甚嚣尘上之时,日本人想把吴佩孚抬出来做溥仪第二。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从这个时候起,邱仰就和日本特务勾搭上了。他自称“日本通”,其实并没有到过日本,只是和日本人混得厮熟罢了。他一直住在省府招待所里,至于究竟是谁约来的?是谁派来的?还是他自己跑来的?谁也说不清。他每日不是在日本领事馆,就是到日本特务办事处。他和人们接触时,张口闭口都是什么“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共存共荣”;每当日本人应酬,也总是少不了他参加。人们叫他“蚯蚓”,可恶的软体动物……

不多一会儿,廖副官和马冲走了进来。

“秘书长,请你和廖副官到招待所走一趟,让那个姓邱的马上离开张家口。”张自忠说。

马冲犹豫了,一时没有搭话。廖副官找到他时,他正和教育局长研究教师的寒假生活问题。春节前夕,让教育局的人到部分教师家里去看看,帮助解决些困难。听说省主席让他去处理邱仰的事,但没想到竟处理得这么果决。他想了想,说:

“现在已经是下午,让他明天离开吧。”

“不,现在就走,让他把房间腾给学生住。”张自忠气愤地说,“晚上不是还有趟到北平的车吗?这样的人,给中国人丢脸,也给省府丢脸!”

军人的性格就是干脆、果断。和这样的人共事无须你啰唆。只要他下了决心,你是很难改变的。再说,对邱仰,也用不着给什么面子。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要脸的。他们是日本人豢养的叭儿狗,只要日本人手里还有一块肉,他们就会摇尾乞怜。

当马冲和廖副官来到招待所时,邱仰和所长的吵架还在继续。

“你们年轻人太不懂事。你拿着4两棉花去纺一纺(访一访),看我邱某是什么人?是有来头的,日本人见了我都客气得很。告诉你,住你们招待所,是看得起你们!”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让你到饭店临时住两天,那儿条件不赖,也是我们包租的。再说,我们总不能让这些学生娃分开住吧!”

“学生学生,你们就知道鼓动学生抗日,全然不顾大局,日中提携、共存共荣,有什么不好?”

两人吵得正欢,忽见马秘书长和廖副官进来,都封了嘴。片刻,招待所长委屈地说:

“秘书长,您看……”

马冲用手势制止,复又转向邱仰,说:“邱先生,咱俩单独说几句话。”

“好吧!”邱仰矜持地扬着头,说。

马冲把他领进所长办公室,掩上门,说:“邱先生,还是回北平和家人过团圆年去吧。”

马冲的话虽然宛转,但邱仰还是愣了一下。这不是下逐客令吗!不过,他到底是场面中人,立即说:“为日中亲善奔走事大,家人团聚事小,感谢秘书长的好意。”

“邱先生在这儿住的时间很长了,最近招待所又紧张,恐怕有诸多不便,还是离开为好。”马冲逐渐把话挑明。

“很方便,很好!请秘书长不必费心为我考虑。”邱仰耍无赖了,就是不愿离开。

“我的意思,你还是离开为好!”

“我不打算近期离开。”

“这是省主席的意思。”马冲终于亮出了底牌。

“是……张将军说的?”

马冲肯定地点头。

邱仰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沙发上。自从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那天起,他就预感到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这天来得这么快,而且毫不留情面,没有一点点儿回旋余地……

那是大境门事件的尾声。日本人为了自找台阶,那天举行宴会招待察省军政头面人物,他邱仰也参加了。平时他戴礼帽。这天他戴顶日军将校呢帽,端着酒杯给驻察日军最高指挥官村上启作敬酒时,指着头上的帽子说:“太君,这顶帽子,是土肥原将军特意送给我的,我今天戴它出席宴会,是为了表示对指挥官的敬意。”这位村上大佐是新近从关东军司令部调来的,对这里的人和事颇生疏,他只是点点头,把酒干了。邱仰仿佛获得了最高奖赏,又端着酒杯,到另一名中佐面前,原封不动地说了那番话。那中佐是刚提拔的骑兵大队长,年轻气盛,竟用三个指头将他的帽子抓起,看一看,哈哈大笑:“什么土肥原将军的帽子,跟我的帽子没什么两样,你,你们中国人,狡猾狡猾的!”邱仰的脸由红变白,赔着傻笑。日本人满堂哄笑。

他们的笑声,惊动了主宾席上的张自忠。他实在看不惯这副奴才相,遂说身体不适,先退一步。当他走到邱仰跟前时,狠狠地瞪了一眼,将一团餐纸扔到邱仰脚边,从牙缝挤出了两个字:“丢人!”其实,他邱仰被日本人耍弄、嬉笑的事,并不只这一回,只不过这一次被张自忠瞧见了。没想到他把这事看得这么认真……

当邱仰还在恬不知耻地回忆那天晚上的盛况和洋相时,马冲站起来,对他说:

“邱先生,马上收拾一下,让廖副官送你!”

廖副官一直把他送到站台,送上火车。白色蒸汽从车厢底部“嗞”地喷出来,开车铃声响起。这个时候,廖副官才从车上跳下来。

透过车厢的窗玻璃,邱仰看一眼廖副官,心里恨恨地说:张自忠,等着瞧吧!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航天英雄杨利伟

    航天英雄杨利伟

    迄今,中国人跳高的记录是2.39米,登山的最高的记录是珠穆朗玛峰8848米。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的冲天一飞,为中国人在茫茫太空书写了新的高度。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是人类的航空事业中伟大而精彩的一笔。然而,这不是中国人的目标。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小读者中就有人穿着宇航服来改写这个记录,会飞得更远更高,那将是我们企盼的也是为之骄傲的。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热门推荐
  • 我不是精灵王

    我不是精灵王

    开局一把西瓜刀,装备全靠爆!这不是游戏,这是真实世界,童乐只是想回到自己的世界而已,却被精灵族冠以精灵王的称号。龙族也来凑热闹,说他有龙族血统,废话,人家是地道的龙的传人!说老子是精灵王,绝对是嫉妒老子长得漂亮!这个精灵有点萌,先养着吧!这个狐女有点妖,看我收了你!这个美女有点凶……老婆大人,我错了!
  • 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选收的欣赏文章34篇。这些欣赏文章所涉及的现当代散文或为有较大影响,或为有较多争论,或为有某种突破。欣赏文章作者也考虑到身处的时代性,以增加欣赏角度的多元性。
  • 见习魔法师

    见习魔法师

    不一样的复活祭祀,不一样的魔王争霸,不一样的神兽与传说,尽在见习魔法师……
  •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说明女人又重返了历史舞台她要主宰自身 、家庭、事业, 她必须一辈子做王者才能兼顾天下所以。她是21世纪的女王。 知识渊博的女人是一本书,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令人百读不厌; 健康美丽的女人是一朵鲜花,充满着吸引力,令人爱惜呵护; 家居辛劳的女人是一棵绿藤,充满着勃勃生机,令人更加怜爱; 知性自信的女人是一杯红酒,充满着浓烈醇香,令人品味不够; 聪明可爱的女人是一只小鸟,充满着童话般的浪漫,令人新奇快乐;高傲雅致的女人是一件艺术珍品,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令人遥不可及 。 女人是21世纪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她崛起意味着她必须具备王者风范 。
  • 侯门贵女

    侯门贵女

    她V大学医学院最出色的教授在实验中穿越,变成定远侯府最漂亮的大小姐,被二小姐妒忌,受尽欺凌,谁知道转眼她锋芒毕露,展现无人能及的盛世芳华!在家受到二夫人、姨娘、兄弟姐妹连番设计,杀手、毒蛇、下毒、栽赃嫁祸、采花大盗…接连不断,不但要害她性命,还要毁她名节。但是她岂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的做人宗旨,在家混的风生水起.谁知道,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一道圣旨令她嫁入王府,嫁给容貌俊美,但是性格冷酷无情的世子爷。好吧,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运筹帷幄,赢得老夫人的支持!舌战嚣张夫人、姨娘,智赢阴毒侧妃,脚踢险恶兄弟,最后辅助世子夺得王爷之位,成为独一无二的王妃.
  •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对换系统

    超级对换系统

    厨房小工王小二偶然拾得宝盒,激活万能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好景不长天兵天将来寻宝,玉帝大喊还我月光宝盒。西方众神齐聚,宙斯大吼还我潘多拉宝盒。王小二左右不是人,连呼救命。万能系统哼了一声:“小菜一碟,分分钟搞定!”
  • 你说我陪你

    你说我陪你

    诺言都成了谎言……她还是愿意为他守候,她还是愿意偷偷地站在他身后……从不敢面对自己的情感,到直面自己的内心,她成长了太多太多。从初雪飘落的冬季,到樱花纷飞的四月,她的泪流了太多太多。可是,她依然不愿放弃,依然,在等待一个结局……"那个女孩问我,如果,你向她伸出手,她还会不会和你走。就当,她做了一场美好的梦。你觉得,她会和你走吗?""我知道,她会的。""对,她会的。"她用青春做赌注,不知结局是赢是输。 她不断向着最高点,只是为了他能看见。她只是笑着,笑着说:"他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朱平柾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明未崇祯十五年,还光荣的成为了蜀地朱氏子孙。让小朱同学泪奔的是蜀王这一系被张大胡子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就把人头给抢完了。不过幸好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张大胡子,李驿卒,大辫子。都在本王的脚下颤抖吧!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