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9600000005

第5章 名利财富如云烟,要淡泊(4)

康熙初年,四川正值乱后,合州剩下的百姓才数百人,可是“供役繁重”。于成龙“请革宿弊”,“一仆一羸马自随,贷牛、种,招集流亡,旬月间得户千计”。后任黄州知府时,吴三桂煽动湖北数处叛乱,叛军号称十万,逼趋黄州,“时援军皆赴湖南,黄州吏民才数百”,有人建议退守麻城。于成龙说,黄州是七郡的咽喉之地,“弃之则荆、岳瓦解”,表示誓死不去。他采取先破贼首何士荣的战术,集中了五千名乡兵,分路御敌,率兵拼杀,“贼斗益急,火燎成龙须,或劝少避,公叱之曰:‘今吾死日也!敢言退者斩!’”他曾“驰谕有能擒贼献者重赏,投诚者待以不死,胁从归者但闭门坐,家无军器,即从贼概不追问,藏兵仗者即良民亦诛死”。于是擒住了贼首何士荣,焚毁贼众名籍,瓦解了贼众,仅用了二十余天,“以乡民数千破贼数万,不费公家丝粟”,有力地支援了平叛战争。第二年秋天,黄州大饥,于成龙“发廪赈恤,全活数万人”,受到人民的爱戴。后他又任江防道员,旋升福建按察使,在赴按察使任时,“民遮送至九江,凡数万人,哭声与江湖相乱”,表达了人民对清官的无限依恋。

在按察使任上,他多为民众着想,协调任内的官民矛盾,被巡抚吴兴祚荐为“廉能第一”,任布政使。他力减民夫劳役,对“满兵掠浙东子女,役为奴者数万,为赎归之”。他要求征收赋税一定要按时按量进行,不增铢黍。他自己则节俭为怀,“署中薪米不给,至无衣可典,日或不再食。随征满汉大臣朝使者有时来过,经入卧内,或绕署周行几案间,蛛丝鼠迹、文卷书册外无长物。感叹曰:‘于公清苦,天下一人而已!’”遇有海外进贡使者送给礼品,“悉屏之,或呈样香,一嗅即持去。贡使啮指作礼曰:‘天朝有此清官,吾侪未闻见也。’”

后来于成龙迁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于成龙病逝后,将军、都统暨寮吏入其寝室,“见周身布被,袍一袭,靴带各一。堂后瓦瓮米数斛,盐豉数盅而已”。市民闻之“罢市聚哭,家争绘像祀之”。江宁、苏州和黄州纷纷建立于成龙的祠堂。康熙因他“清操始终一辙,非寻常廉吏可比,破格优恤,以为廉吏劝”,加赠太子太保,谥清端。

于成龙一生清廉,处处为公,他对人慷慨付出,自己却十分清苦,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却从来不向朝廷邀功请赏,他的情操为后人所敬仰。

感悟淡泊:

如果人人眼中只有金钱,心中只有名利,那么这个社会便缺少了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人。社会若发展至此,将没有希望可言,一个失去奉献精神的社会,其子民也无法受人尊重,更无法获得发展。

9.没有欲求的人,才能保持清高的节操

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生活的道路是很宽阔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全能用名和利来衡量的。因此,若想活得有滋有味,就应该在名利的砝码上减轻几分,看开名利,看淡名利,活出生活的本色来。我国东汉时期的严子陵就是那种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之人。

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是老同学,但他却不攀附于这个老同学,而是继续过自己清贫的生活,对名利没有丝毫的向往,俨然一位雅士的风范。

严子陵有很高的名望。刘秀称帝后,告示天下,令人寻找严子陵。但是光有名字不好找,于是光武帝召集宫廷的一流画家,描绘出严子陵的容貌,直到画得形神毕肖后,便复制了许多份,颁发天下,让各地官吏负责寻找严子陵。但过了许久仍杳无音信,汉光武帝十分焦急。

有人冒充严子陵,刘秀召见后,一一否决。时间过了许久,严子陵仍然没有一点儿消息,刘秀忧心忡忡。

严子陵到底在哪里呢?

严子陵看到刘秀打得天下,知道定会封他做官,可他生来厌恶官场,不愿意享受朝廷俸禄。于是,他隐姓埋名,在齐县境内的富春山中过起了隐士的生活。一天到晚,垂钓于溪水之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到河边喝水,看见一人独自坐在河边钓鱼。他越看越觉得这个钓鱼人面熟,回到镇上,看到集市上张贴的画像,农夫才明白,山中的钓鱼人就是光武帝下重金寻找的严子陵。农夫顾不得一天的劳累,扔下柴火,飞一样地跑到衙门,把此事报告了县令,农夫也因此得到了一份奖赏。

齐县县令上书光武帝:“有一个人,身披着羊皮大衣,在富春山溪水边钓鱼,很像严子陵。”

刘秀立即命官吏备好车马,装上优厚的俸禄,想把严子陵请出富春山,然而官车去了又回,均无多大收获。这天,官吏又一次来到富春山,严子陵说:“你们认错人了,我只是普通打鱼人。”使者不管他怎么解释,硬是把他推进了官车,快马加鞭送他到了京城。严子陵住进了刘秀特意为他安排的房子,每日饭菜相当可口,数十名仆人为他效劳,然而对于这些他都不屑一顾。

侯霸与严子陵也是旧时好友。此时的侯霸已今非昔比,他接替伏湛做了汉朝的大司徒。侯霸听说严子陵已到皇宫,就让臣下侯子道给严子陵送去一封书信,表示对严子陵的问候。一见严子陵,侯子道恭恭敬敬地把信递了过去。此刻,严子陵正斜倚在床上,听到是大司徒侯霸派人送信,仍然面无喜色。接过信,大概一看,便放在了桌子上。侯子道以为严子陵因为侯霸没有亲自看望而不愉快,忙又说:“大司徒本想亲自迎接您,因为公事繁忙,一刻也脱不开身,晚上,他一定抽空登门拜访,请严先生写个回信,也好让我有个交代。”

严子陵想了片刻,命仆人拿出笔墨,他说,让侯子道写。信中写道:“君房(侯霸字君房)先生,你做了汉朝大司徒,这很好。如果你帮助君王为人民做了好事,大家都高兴,如果你只知道奉承君王,而不顾人民死活,那可千万要不得。”他说到这儿停了下来,侯子道请他再说些什么,严子陵没有吭声儿,侯子道讨了个没趣回到了侯霸那里。

侯霸听完侯子道的话,面有怒色,觉得严子陵不把他这个大司徒放在眼里,于是把严子陵的一番话报告了刘秀,谁知刘秀却说:“我了解他,就这倔脾气。”

当天,刘秀去看望严子陵。皇帝亲自登门,这可是件大事儿,得远迎才对。可严子陵根本不理,依旧躺在床上养神。刘秀进来后,看到他这副情景,并不恼火,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严子陵的肚子,亲切地说:“老同学,你难道不念旧情,不帮我一把吗?”严子陵说:“人各有志,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做官呢?”刘秀听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失望地走了。

有一晚,刘秀与严子陵叙旧。刘秀问:“我比从前怎么样?”

“嗯,有点儿进步。”严子陵大模大样地回答道。

那晚,两人睡在一起,严子陵故意大声打呼噜,并把腿压在刘秀身上,刘秀毫不介意。第二天早上,太史惊慌地来汇报:“皇上,昨晚微臣观察天象,发现有一客星冲犯帝星。”刘秀轻描淡写地说:“没啥大不了,昨晚我和严子陵在一起。”

刘秀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他不肯上任,仍旧回到富春山中过他的隐士生活,种种地,钓钓鱼。富春山边有条富春江,江上有个台子,据说是当年严子陵钓鱼的地方,称为“严子陵钓台”。

后来,刘秀又召严子陵入宫,严子陵又拒绝了。

严子陵无意仕途,寄情于山水间,这种智慧就是一种低调做人的哲学,这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事实上,他的无意仕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像严子陵这样的贤士,必定对名利场上的险恶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其为名利争来斗去,倒不如做山野村夫反而悠然自得。真正没有欲求的人,才可能保持清高的节操,才不会被旁人所左右,严子陵可谓是真正悟透生活的人。

感悟淡泊:

生活的道路是很宽阔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全能用名和利来衡量的。若想活得有滋有味,就应该在名利的砝码上减轻几分,看开名利,看淡名利,活出生活的本色来。

10.得大自在,在于提得起放得下

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不断自省;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泽被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得大自在。

世事变幻,风云莫测,缘起缘灭,众生在岁月的洪流中渐行渐远,一路鲜花烂漫、鸟语虫鸣,也仍旧不能湮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无常。承担与放下都非易事,都需要勇气与魄力,而做到提放自如,淡然处之,更非常人所能达到。

圣严法师将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提不起、放不下;第二类,提得起、放不下;第三类,提得起、放得下。

第一类人占据了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他们只懂享受,却从不承担,内心又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是寄居在荨麻茎秆上的菟丝子,攀附在其他植物之上,毫不费力地汲取着养分,却从不奉献什么;第二类人有担当,有责任心,而且往往目标明确,会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而一旦有所获得时,却舍不得放下,只会拖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艰难上路;第三类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担当,而且心地坦然,头脑睿智,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一天,山前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回答。年长的人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年轻的人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去。斗转星移,不知又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战胜世上最高的山峰,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也就没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折断了腿,活着与死了,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

“他自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来陪我吧!”

于是,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个草房,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也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抹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个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接着,年轻人又开始写作,不久,他就以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与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只有忘我才能超越。

故事中从山上跳下去的那位登山者就属于圣严法师所说的第二类人,他执著地追求着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荣誉,而一旦愿望实现,他却不能将之放下,再继续前行,所以他自认为只有绝路可寻;而另一位年轻人之前也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因为不能违背对石头的承诺,所以他才有机会了悟真理——世界上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

收放之间,总能不断得到提升,只有放下世俗名利的牵绊,怀有质朴自然的初心,才能不为外物烦扰,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

感悟淡泊:

世事变幻,风云莫测,缘起缘灭,众生在岁月的洪流中渐行渐远,一路鲜花烂漫、鸟语虫鸣,也仍旧不能湮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无常。承担与放下都非易事,都需要勇气与魄力,而做到提放自如,淡然处之,更非常人所能达到。

同类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艰难、困苦并不可怕,挫折、失败也可以笑着面对。因为,只要心中有梦,我们的人生就充满希望。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不快乐,所承受的磨难太多,所面对的不公也太多,于是他们眉头紧蹙,整日郁郁寡欢。殊不知,世事沧桑,没有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磨难于你本就是一笔财富,正是它们教会了我们豁达面对人生,教会了我们在充满风雨的人生中从容前行。
  • 华尔街少年:男孩迪克的成功之旅

    华尔街少年:男孩迪克的成功之旅

    一个不完美少年流落街头,他的身上有各种小毛病,生活似乎没有明天。有一天,他遇见了来自另一种生活环境中的少年,一天的相处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少年邂逅少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不是最完美的,但却都在发现完美的路上。他们在华尔街漫步,从不畏惧生命的威胁,无论是在街道,还是花园,他们都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让优点闪闪发光。后来,不完美的少年改变了,来自另一种生活环境中的少年走了……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善良、守信、机智、勇敢,哪一个才是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
  •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
热门推荐
  •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公是醋神

    老公是醋神

    “乐小思,醒一醒,到了~~~”乐小思睁开朦胧的眼睛,一束刺眼的光芒照在她的脸上,同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明显光芒和热气都是从大巴开着的门口扑进来,同学们排着队等着下车。乐小思坐在司机后面的第二排,她拉开窗帘,真是见鬼了?这是11月的天气,明明已经是冬天,外面的怎么会是花红叶绿?路边的树叶不仅没有一丝发黄,竟然还有大树开着火红的花朵。别说是冬天了,连一丝丝秋天的气息都没有。还有这热气,明明就是夏天的温度的啊?自己为什么还穿着一件厚外套?回头拉住一个同学问:“同学,这是哪里?”......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苏青瑶穿越了,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成为一部小说里的女配。这是一个重生女的故事,而她苏青瑶,就是那抢了女主的相公,逼得女主自尽,等女主重生后又被活活虐死的绝版女配。老天,不待这么玩儿人的!罢了,木已成舟,接受现实,幸好女主刚刚重生,先和女主打好关系,接着图谋发展。但是,我说女主,你是女主你威武,我是女配我让路。你空间在手,美男在侧,日子滋润生活安逸,还要使计将我嫁给那个渣男就不对了吧。老鹰不发威,你当我不会飞啊。不过,等嫁过去之后,苏青瑶才发现,那个绝版渣男男配,居然也被穿越了。“呜呜•••••夫君啊,同是天涯穿越人,你夫人被欺负了,你不会见死不救吧。”配角自保策略:【一】远离女主,珍惜生命:作为配角,替主角挡刀子当炮灰不可避免,就算你不害她,为了女主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他人也会出手。所以,见到女主,立即让路。【二】远离男主,拒绝美男:作为配角,要坚定不移的相信好男人都是女主的,美男都是向着女主的的亘古真理。凡是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人最好不要靠近,不然轻则清白不保,重则身死道消。【三】作为配角,懂得自觉: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主角在场一定要保持“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冷眼相对,绝不出手”的十六字方针,坚决贯彻女主出现,撤退百米的政策,一切以女主为领导核心,女主是对的,女主不对的也是对的。【四】配角也有尊严,在不触犯配角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谨遵以上条款,若是触及自身利益,那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雷霆出击,绝不手软。
  •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yrics

    Lyrics

    Few of Richard Matheson's readers know that he had hopes for writing popular music. At a very early age, Matheson taught himself how to write sheet music, but his family could not afford art supplies and so he had to give up composition. But music never left his mind and when Matheson found a creative new outlet through his writing (cheaper than music, requiring only a pencil and paper), he quickly began composing both prose stories as well as poetry. He picked up music composition again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adding music to his poems. Here in Lyrics are the compositions that Matheson created, in publication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 金刚般若经

    金刚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瑶始创世之初,为保苍茫大陆后世子民,留下一块神骨,千年后神骨化神玉,天下三分而立。一个可使天下归一的传说,令世人开始争夺瑶始之神仙骨——定国神玉。她是21世纪异能特工——白瑜,散气分身,化水为冰。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穿越到了永乐王朝将军府痴傻的二小姐身上。好不容易破束力恢复异能后,却被指婚给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他是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萧梓哲,为了报生母之仇,掩藏身份装疯活在妖后眼皮之下,神功练成归来,却要娶将军的痴傻女儿。永乐王朝,妖后当道,阴谋重重。一个身份后隐藏的是一个面具,一个面具下遮盖的却是是另一个身份。天下注定大乱!烽火连烟,他和她携手共进,乱世英雄,他为她许下一世柔情。当女强遇上腹黑,异能撞上神功,强强联手称霸天下,浮华过后,且看天下,谁与争锋!
  • 归莲记

    归莲记

    魂穿的妹子变成一条虫子努力修炼飞升的故事。新人文,作者与女主角一起成长,前期略青涩,也许节奏稍慢,待发育起来六神装满,就会秀得飞起。请大家耐心耐心,等女主前期猥琐发育,谢谢!
  •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