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3800000004

第4章 冀村之夜

一九三七年的一个冬夜,在太谷县热闹的礼堂里开完了晚会走到街上,恐怖的空气便又袭击到身上来。战地动员委员会工作的同志,拿不定主意。老百姓急速地上紧了门板,黑暗的街上络绎不断的骡马,退下来的队伍无声地向南急走。打听不到什么消息。我们在黑暗中回到宿处去。十里路的大道上,没有断过队伍,急慌慌过去了一群多的,又来了零落的小队。大家心里全明白,前线的战局一定不好,不说话,我们等着消息,不怕。

第二天十一点钟的光景,消息来了,派到太原去向周副主席请示的克寒同志回来了。他急忙地打开了记事簿,慎重地念着:

第一,立刻离开太谷。丁玲带领能跑路的向东走,奔和顺县、辽县找一百二十九师,奚如同志带领体力弱些的奔汾阳,找总政治部,立刻动身;

第二,途中不许耽搁,以速取联络为是;

“第三,丁玲此去,不知如何,可与××游击队一道走,好有照应。”

克寒来不及说别的话,便背起衣包进太谷城,赶赴临汾的汽车。这消息坏得很,因为太原、榆次都危在旦夕。也许有人心中惶急,但大部分人听说向东去,向火线上去,战争的气息邻近了,又微微感到快乐的不安。

下午一点,西北战地服务团分成了大、小两个队,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也没有时间给我们难受,互相扬了一扬帽子,队伍便前进了。

我们这伙有三十三个工作人员和十二个事务人员。小驴子归了我们,另一队去汾阳是大道,有车可通。

按照地图一个村一个村走去。到太原后一向行军都在夜晚,也从没有唱过歌;这次是下午,这些不知愁的青年同志们又唱起来了。经过一个大村子时,还向村中寥寥的几个乡民打了一段莲花落。山西的里的尺寸大,看看太阳已偏西,宿营地范村还在远远的烟雾里。

这晚却没有住在范村,在离范村七里的冀村扎了营。

到××游击队的住处去,院子里挤满了人,在弄晚饭吃。房里也是人穿来穿去,情况仿佛很严重。

“我们有两个办法……”类似军师的西垣先生,用指头在桌上划着,正司令和副司令两个魁梧的汉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后边围了几层人。

“消极的……积极的……”

看得出他们只在告诉我,并非征求我的意见,并且也看得出这已非他一个人的意见了。

原来范村驻的一连杂牌军的溃兵,企图抢掠百姓.××游击队打前站的已经到达了那里,把这消息传送了来,因此他们便商量如何处置这事。

我极端不赞成那所谓积极的办法,我也认为消极的不全够。我赞成一面写信去劝导他们,一方面我们要自卫;但我绝对相信,他们不敢来惊扰我们的。

表面上我的意见被接受了,实际上要采取积极的办法也不容易。我们一共只有八九杆短枪,西战团是三杆,游击队约有五六杆。我们是四十几个人,五六个有作战经验的,游击队虽说有我们两倍的数目,可是只有司令等几个人是做过军官的。

大部分的同志已经睡了,我便不打扰他们。可是多糟糕的房子,连一个后门也没有。管理员本是一个老革命,长征过来的。他垂着头告诉我实在找不到别的房子。院子里的墙并不高,墙外的院子邻近大街。几个力大胆大的同志和几个有作战经验的团员分担了今晚的警戒,一个钟头换一次班,三个人一班。

没有风,但仍是非常冷,漆黑的夜晚,远处时时传来狗叫。

几个女同志没有睡,也许是这新消息有点使人兴奋吧。因为她们同我住在一间房子里,知道一部分事情。

当我们正在说着的时候,忽然听到枪托顿在地上,同时有一个粗暴的声音:“进去!”

那位西垣先生拿着一杆步枪,押着一个穿便衣的进来了,他只说了一句:“请审问一下。”急步地又踅身出去了。

留下了一位陌生的兵士在房子里,这位兵士真不愧是个老油子,穿着一件灰呢长袍,漂亮的缎子裤,口袋里钱很多,里面军衣的符号注明是一个班长,很会说一套军士职责保卫国土的大道理,然而一望而知他是打劫了老百姓来的,他不会只是班长。

原来是游击队的人在村口上把连长劫下来了。

连长随着他的队伍,在抢掠了范村半条街三十家铺子以后,便向南走来。埋伏在冀村门楼边的十几个游击队员,无声地放过了大队,但在后边马上坐的连长,离大队有十来丈,一下便被劫下来了。

连长一点也不明白这里的情况,只以为这里是八路军,一方面怕,一方面倒又放心。

游击队安顿了连长,便派人到村外边,把停在那里等待连长的队伍叫了回来。这队伍回来,就歇在邻近我们大门的街口上,鼓噪着要见他们的连长。

游击队把夺下来的六枝长枪,以及连长身上的短枪,配合老百姓在那边街口上布置好了,那是通到村外去的一条小路。于是他们来同我商量,简单地告诉了一点情形,主要是希望我能派几个同志向那群兵士谈话,做点政治宣传工作。他告诉我那些兵士们已经解决了。

我非常反对解决他们。我一方面要求不要这么办,一方面就派了六个同志去做工作。应该安他们的心,告诉他们一定送还他们的枪,送他们回去,一道去打日本。这六个同志当中有两个是女的,因为我们这里的工作,向来是不分性别的。

这六个同志走到了兵士们面前,才知道他们都还握紧了枪呢。但我们的同志是不懂得惧怕的,便上前向他们解释,士兵们却吼着:

“既然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那就快些把我们的人放出来,好让我们走。”

这时有个兵士到游击队住的屋子里去了,他背的一架轻机关枪没有缴下来,同时他身上还有手榴弹。他一见连长就说:

“走吧!干起来算了。”立刻他要掀手榴弹的盖。

“砰”的一声,那举起的右手便垂下来了。殷红的血顺手流出来,但立刻把落在地上的手榴弹捡到左手上。接着两声枪响,这个高大的汉子便象只狗似地躺在门边地上,再也不说一句话。

这几声枪响骚乱了外边的弟兄们,加啦加啦地上着刺刀,嘈乱地喊着:

“缴枪么?想解决我们么?那不成!”

“连长一定被他们打死了,弟兄们干吧!”

“哼!还说大家一家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哄谁呀……”

我们的六个同志退到街边上尽力地大喊着,他们想压平这骤来的暴乱。

“同志们,看我!”苏醒痴跳在他们面前,大张开一件破羊皮大衣,用在舞台上表演相声时常用的清脆的声音喊道:“有没有武器?再看,我的同伴们,不都是空着两只手吗?要是想解决你们,我们连一枝手枪也没有还敢来么?如果你们不相信,尽管开枪打吧,我决不逃走。来呀!”

兵士们安静些了,但要求马上释放他们的连长。

这时连长出现了。连长对他们演说,下命令要他们缴枪;他们立刻缴了,虽然都不愿意,很多枪都拔去了枪栓,因为他们下午就听说冀村驻了八路军的一个司令部和一个“团”,自然这司令部的内容,以及“团”的内容他们是不明白的。

这些人便被关在一间房子里。

六个同志回来后,我才知道一部分情形,我们都反对这种违反统一战线原则的处置。司令和西垣先生被请到我的房里,我们提议交还枪,办法是派人到太谷县第×军办事处,要他们来领枪领人。因为士兵们犯了军纪,所以留在此地劝劝他们,或是把人枪都交给冀村的村长及离冀村五里路的动员委员会。我们很高兴我们的意见立刻便被采纳,我心里打算这么弥补一下大约是比较妥当的,于是留下三个守卫的同志便睡下了。

我在床上躺了一个多钟头,起来看见李唯同志还没有睡,我便要他再去打听信息。他回来得很快,告诉我说××游击队已在准备出发了,要我们也快些,准三点钟出发。我问“人呢?”说还关在屋里。“如何打发呢?”说每人发了二元钱。事实很明显不能挽回了。原来当面答应的话是哄人的,但我们却还不能不同着一道走。

夜静得很,人和大车在平原上急速地无声地走去,偶尔有几个手电筒的光划过空间,落在草地上。北斗星斜横在后边,送着我们,也许有人感到胜利的欢快,但使人不愉快的是留在冀村那间房子里的寂寞的歌声。

范村有些老百姓送饼来吃,因为听说那些抢劫了他们的人们被我们收拾了,他们说应该表示一些感谢,范村虽说修建得很美观,却仍是荒芜的。

第二天大家互相见面时,都无话可说,战地服务团的一大半同志听说了昨夜的事,除感到惊讶以外,也是满肚子不舒服,大家同着走了三天就分手了。听说后来他们曾打电报给第×军军长解释了一番,算是平安无事。

一九三七年冬

同类推荐
  •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那条横幅一直挂在那里:大量招收男女工,薪多粮准!宽红布,大白字,如火如荼的感叹号。工厂过去和现在都需要人,而工人并非生来就是工人,在某段时间,工人是被邀请到工厂来的。和传统大厂不同,在珠三角,密集的小楼里拥挤着各类小厂,重复而相像。当镜头展示其内部时,总竭力表现出信息的完整性没有受到损害,然而,遮蔽和裁剪,总令工人的身影模糊不清。 从新疆迁居珠三角后,每当我对某些场景提出疑问——人们为何走路吃盒饭,厢式货车为何横冲直撞,邮局提款机前为何排长队,皆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所打发:工厂多啊。那条通往镇中心的道路,正午时分,行人稀疏,但在清晨或黄昏,车轮滚滚,人流澎湃,米粉店、小卖部、菜场或水果摊前,到处是穿工装的人。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反映四川省多个市州改革发展、时代风貌的大型新闻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约28万字。作者饱含真情,勤于思考,以新闻这一独特的视觉,深入众多新闻现场,真实而又全面地呈现了这些市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讴歌了时代的主旋律,突出真善美,又提倡多样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芦山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在均第一时间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
  •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
热门推荐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The Light That Failed

    The Light That Fa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棚地

    大棚地

    到晚春,夜晚渐短,白昼渐长,桃花谢尽,油菜花开。太阳落下去,露珠升上来。田地、村庄弥漫着金黄的油菜花香,寡静得慌。一只野猫窜过村巷,村庄里流动着一缕绵绵暖暖的塑料气息,酷像一只野猫在村前村后、院落屋脊间蹑足轻走,在满满的油菜花香的缝隙,在零星的几盏灯影里。灯影甜兮兮的,灯一盏一盏的熄灭,灯影愈来愈稀,唯有村主任家的灯要亮至深夜。村主任家聚着一桌麻将,这恰是村主任聚拢村人的一种饱含德意的举措,若是没有麻将机,村民小组就是召开个与新农村有关的会议,都别想传达下去。
  • 余生有爱,仰望天堂

    余生有爱,仰望天堂

    乔乔爱余生,爱至生命的尽头。余生不爱乔乔,也至世界的尽头。可当有一天,乔乔终于消失不见,余生的世界没有了阳光。余生有爱,天堂无路。
  • 地外生命探索

    地外生命探索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金田贵媳

    金田贵媳

    别人穿越,大富大贵! 咋,咱就穿成了没吃又没穿,房子漏水还快倒了? 不公平! 老天爷,你怎么能这样!都不关心关心咱呢? 什么,给个小正太就算关心了? 喂,不是应该他养我,怎么变成了我养他? 活也要自己干! 我穿来这就是为了劳动的了? 虽说劳动最光荣,但是,这不能这样的啊! 天啊!你杀了我比较快吧! 咦?咱的身份不一般? 啊?不是种田的?还得宫斗? 本小姐不想啊! ------------------------------------------ 谢谢洋山芋小王子做的封面!
  • 无双七绝(1)

    无双七绝(1)

    春秋吴越争霸,贤臣文种忠而被诛,绝世奇冤,终酿成千年后武林惊世之争。范蠡设下一局“国破山河在”,以悼亡友,却为武林留下了千古奇谜。宁勿缺一介文弱,却以满腹经纶,赢得绝世武学与奇物血蝉。几番山穷水尽,几番柳暗花明,终洞悉惊天阴谋,在功尽人废之时,凭其天赋奇禀,临阵悟出至高武学,力挽狂澜。
  • 齐仙之福

    齐仙之福

    即便痴傻有如何,她相信自己一样可以踏入五行,轮回转世,问鼎大道!且看女主的成仙之旅!
  • 长门怨

    长门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rough a Glass, Dar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