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4900000004

第4章 打平伙(2)

我一看到打平伙,就晓得有搞头。老董说。

宝贝哼了一声:就晓得吃。不晓得你要把自己催肥成啥样子。

老董说,我们当知青儿那阵,最爱打平伙了。

宝贝把座位上方的镜子拉下来,自我欣赏一番,然后拿出口红抹了一点儿。吧唧了两下嘴巴:啥子是打平伙嘛?

老董说,打平伙就是幸福生活。

宝贝哼了一声。

老董说,打平伙嘛,就是大家把好吃的拿到一起来烧,一起分享。

宝贝说,就是AA制哇?

老董说,不是,没那么平均,哪个富有哪个就多出一点儿。确实没东西的人也可以蹭饭。

宝贝说,那不公平嘛。

老董说,那个时候哪有那么计较哦。我们当知青的时候好饿痨饿噢,简直沾不到油腥气,肠子寡淡得很。有时候实在想吃肉了,就去干坏事,逮人家农民的鸡。要么就拿个竹竿,去挑人家挂在屋檐上的香肠腊肉。

简直想不出你还干过这些。宝贝说。

老董继续说,有一回有个农民家死了头猪,是害瘟死的,就拿去埋了。我们就盯着他们,看他们埋在哪里,等到夜里就悄悄去刨出来,弄回家腌上盐巴吃。嘿,你不要说,虽然是瘟猪,烧出来一大锅,葱姜蒜请齐,只有那么香了。现在吃的那些肉,都没有那个香。

宝贝做出很恶心的表情。老董说,你根本体会不到我们那时的生活,我有一回实在饿痨凶了,肠子寡淡得想发疯,就喝了半碗猪油。

宝贝立即捂上耳朵,啊,不要讲了不要讲了。

老董笑,我就要讲,我就要给你这个80后忆苦思甜一下。有一回,老李,就是你认识那个老李,钩了人家一块腊肉。那个时候他最不老实了,经常去在村子里跳丰收舞。他早就看好村长家挂在屋檐下的腊肉了,他娃胆子大,月黑风高夜,就去钩了一大砣,钩回来又不晓得咋个吃,就想喊我们点上的一个很会烧菜的女知青来帮着烧,但他娃偷东西胆子大,跟女生说话胆子就特别小,非要让我去喊……

老董顿住了。

宝贝问,后来呢?

老董不说话,好像突然哑住了。

宝贝又说,你咋个不说了呢,那个女知青来没有?

老董说,肯定来了嘛,我出面哪有喊不动的。不是吹牛,我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招女娃儿喜欢的。

宝贝哈哈大笑,未必你年轻的时候是帅哥嗖?

老董说,帅倒谈不上,有才啊,会画画,还会讲故事。

宝贝说,我晕,吹牛不上税哦。

宝贝一边说,一边将耳机塞进耳朵里。

老董不再说话了,但脑子里仍在继续讲述:

那天他去叫那个女知青时,女知青正在房间里擦澡,虽然穿了件小褂,并且背对着窗户,但亮出的胳膊和大腿,还是把他震翻了,他傻呆了一分钟,撒腿就跑,面红耳赤的。老李问他怎么了,他谎称遇到条野狗追他。

老董没想到女人的身体会那么好看,比男人好看很多。他以前画女人,都是平面的,穿着衣服的。老董也没想到那女知青那么白,大约是脸已经晒黑了,白得耀眼。这惊人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老董的脑海里,一直到新婚之夜,才挖出来还给老婆。老婆说,我说呢,你每次看到我眼睛都看着别处,好像心怀鬼胎似的。他说,那是因为我总觉得你知道我看到了,所以有犯罪感。

那天晚上,两个女知青都来了。他们知青点就两个女知青,一个很会烧菜,姓申,一个很会唱歌,姓王。分别被他们成为女神(申之谐音)和女王。再加上几个男知青,聚了一屋子,个个都饿痨饿瞎的,等着享受美味。女神很会烧菜,简直像有一双神奇的手,就是白菜萝卜,也可以炒成美味佳肴。她当大厨,其他人做下手。剥葱刮姜捣蒜什么的,个个都忙得很开心。

但那个腊肉放得太久了,表面一层黢黑,女神又洗又刮,整了半天才下锅。腊肉不多,就加了很多萝卜。然后大家使劲儿烧火,很快腊肉就冒香气了。

腊肉刚冒出香气,大家的口水就出来了,一个个轮流去掀锅盖看:好了没有?咋还没好?女神就按着锅盖不让大家掀,说早得很,不要慌,都来掀锅盖,热气跑了更难烧趴(四川话,烧烂烧软之意)。

怎么办呢?等在一边儿实在难受,老李让女王唱歌,女王说,深更半夜的,唱鬼歌啊。还是老董来讲故事吧。女神也说,对对,老董讲个长点儿的故事,两个小时以上的,肉就趴了。

老董本来一直缩在角落假装看书。见两个女人都要求自己讲故事,只好走过来,拿着手上的《悲惨世界》说,我只有读故事喽。

老董就开始读,读生活在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真的一直读到凌晨1点多,肉终于烧趴了,简直香得都有文学气息了,等候已久的饿鬼们扑上去,每人舀了一大碗,也不怕烫,狼吞虎咽的,一边吃一边喊,太好吃了!太巴适了!

老董也顾不得了,丢了书扑上去舀了一碗,又一碗……他比别人还多吃出了一种滋味。眼前总是晃着白白的身体……

结果那晚上,每个人都吃得太饱胀了,饱胀得一个个睡不着觉。老董只好继续读《悲惨世界》,一直读到天亮……

唉,那个日子。

吃过午饭,老董和宝贝为下午去哪里发生了分歧,宝贝一直惦着伊势丹,想马上去,好好逛一下午。老董却想回去睡午觉。宝贝不高兴地说,我都陪你吃了川菜,你也该陪我逛商场啊。老董说,这两件事根本不对等,吃饭你也享受了的,逛商场我可是纯受罪。

后来还是老董妥协,答应把宝贝送到伊势丹,自己将就在车上打个盹儿。宝贝揣上老董的卡,扭搭扭搭下了车。老董把座椅放平,躺下,搭上宝贝扔在车上的披肩。

这家川菜馆实在一般,辣又不辣,麻也不麻。下次不能来了。老董闭目养神,记忆中的腊肉烧萝卜,在脑海里冒着腾腾热气,真的是太鲜美了。老董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结婚头几年,这道菜是他们家的看家菜,逢年过节,或者有朋友来,老婆总会烧一次,腊肉是自己做的腊肉,偶尔他也专门去买块青城山的老腊肉,萝卜是那种大白萝卜,一烧一大锅,儿子出生后都还吃过两回。这菜是什么时候开始淡出他们家饭桌的,他已经记不得了。也许是从他很少回家吃饭开始的吧,老婆说做起来没人吃,懒得麻烦。

老婆烧菜似乎有天赋。烧个南瓜都香气扑鼻。原来不管多忙,老董总要回家吃饭的,想着老婆的菜就来劲儿。后来,也是无奈,出差,应酬,以外面吃为主,家里吃为辅。再后来,味觉好像开始变化,对老婆的菜没那么入迷了。

老董想着想着,忽然翻身坐起,调好座位,迅速驾车离开伊势丹,一路东张西望,很快发现一家农贸市场。停车,直奔进去。

他突发奇想,要自己烧一回腊肉萝卜解馋。

等宝贝提着纸袋上车时,一眼就看到了放在后座上的肉和菜,不由地惊叫起来:你搞啥子名堂哦,买这些干啥子?

老董说,嘿嘿,今天晚上我们两个来打平伙嘛。

宝贝说,你就晓得吃,一说吃就来劲儿。

老董说,我也是为了创作……你看看那个韭菜,那个辣椒,多好看,那个绿,就是我今天早上想要的绿。我找找感觉。

宝贝皱着眉头说,反正你晓得我不会烧菜的。

老董说,你打下手就行了,帮我洗菜。我来主厨,我们两个结婚这么久了,还没让你尝过我的手艺呢。

宝贝说,你会烧菜?我咋不知道?

老董说,嗨,没机会实践,理论上都掌握。

没想到忙乎了一下午,老董的“打平伙”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没办法,那腊肉虽然烧熟了,却有点儿齁。萝卜又太咸。总之味道完全跟老董记忆中的不一样。就两个字,难吃。

加上宝贝一直在旁边泼冷水,从他下锅起,就不断地说,能好吃吗?老董开始还说,肯定好吃。你想嘛,我当初都胀得睡不着觉。后来慢慢没有信心了,不再说话。宝贝等不得,自己吃了两根香蕉填肚子。等老董把菜摆上桌,她只勉强尝了一点儿,再也不肯碰了。

老董责怪宝贝一点儿都不理解他,老董说,我都经常跟你学新东西,陪你看演唱会,你就不能偶尔陪我怀下旧?宝贝说,我又没过过你那个生活,咋个怀嘛,好笑得很。老董说,你没过过的生活多了,我看你不是都很有兴趣?宝贝说,你简直是扯横筋哦。自己菜没烧好,气撒到我头上了。

一扭腰就上楼去了。

剩下老董一个人,守着一锅黑乎乎的菜,发呆。

以前两个人也闹过,从来都是老董去哄宝贝,这次老董忽然失去耐心了,坚持不去哄。心想你就算是比我小一半,也是成年人了。我爱幼,你怎么不尊老啊?

雨又下起来了,淅沥沥地的,老董忽然有些伤感。

第二天下午不到5点,老董就收拾了家伙,催宝贝出门。

宝贝情绪不高,胡乱穿了件体恤在身上,妆也没画。垮着一张小脸坐到车上,耳朵里塞着MP3,一副免谈国事的样子。

老董想到马上可以享受久违的川菜了,不想再跟她计较。

很快到了“打平伙”饭店,老董一说自己的名字,果然留了座位,靠墙的一张小桌,最多三尺见方,顶上照着一盏橘黄色的灯,很温馨的样子。

老董拿着菜单,一个个菜名让他感到无比亲切,无比兴奋。他一口气点了好几个:回锅肉,辣子鸡丁,麻婆豆腐,虎皮辣椒,泡豇豆炒碎肉……

服务员打住他说,先生,你们只有两位,菜应该够了。

老董一看,噢,已经五菜一汤了。可是看到那些诱人的名字,真忍不住,又加了个干瘪四季豆,然后是酸菜肉丝汤。

服务员说,六菜一汤,恐怕太多了,去掉两个吧。

老董说,没关系,吃不完我打包。

服务员说,那也不行,我们厨房忙不赢的。

宝贝在一旁大声说,去掉一个回锅肉,那么油。

老董说,不行不行,总共才两个荤菜。去掉一个虎皮辣椒吧。就去掉一个吧,我太想念川菜了。

服务员笑笑,没再坚持,拿上菜单要走,老董忽然又叫住她:哎,我忘问了,你们店的招牌菜是什么?

服务员说,腊肉烧萝卜。

老董大惊,你们还有这道菜?

服务员笑,是啊,这是我们店特有的,其他川菜馆都没有。

老董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很久没有过的激动。他们居然有这个菜,这个菜在菜谱上是绝对不会有的,是他们几个知青儿,准确的说,是女神当时胡乱烧出来的,难道这个老板也下过乡当过知青?

老董忍不住问,你们老板当过知青儿?

服务员说,对,所以这个菜也叫知青菜。

老董说,真的吗?这个,我可以见见你们老板吗?

服务员说,我去看看在不在。

宝贝说,我简直服了你了,又点这个。

说罢站起来就去洗手间了。

老董独自坐在那里,莫名其妙的,有些心慌。他拿出烟来点上,稳稳神。当然,他知道这个老板肯定不会是前妻,虽然这菜是前妻创造的。前妻退休后又被单位返聘,还在上班呢。何况这家店一看就是老店了,起码有几年了。也许当知青的都有过类似经历吧,都会就地取材烧菜的吧?

服务员很快端了腊肉烧萝卜上来,老董知道,这种菜是先烧好的,放在炉子上热着,有客人来了马上就可以盛一碗。四川人称其为烧菜。还有专门的烧菜店。

服务员放下菜,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放在桌上:先生,我们老板这会儿不在,你先用餐。她回来了我告诉她。

老董迫不及待地拿筷子去品尝。啊,就是这味道,真香啊。爽啊,愉悦啊。老董的心情大好。

宝贝回来了,老董马上说,宝贝儿你尝,就是这个菜,我昨天想烧的就是这个菜,太好吃了,太过瘾了。

老董一边心满意足的大嚼大咽,一边拿起桌上的名片来看:“打平伙”美食店,经理王素青。

王素青?王素青?是女王?

老董大惊失色。竟然在这里见到女王,那个不会烧菜只会唱歌的女王?!难怪,难怪他们有这个菜!他已经有30年没见过女王了。最后一次见,还是老董跟前妻结婚的时候,老董还记得女王当时有点儿醉态,还跟他开玩笑说,我要是那么会烧菜,你会不会娶我啊?是不是女人只要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啊?那以后我也要学烧菜了……

如果女王知道他跟女神分开了,还不得把她的大眼睛瞪出来?说不定会把一碗腊肉烧萝卜扣在他头上!尤其是,他还带着个下一代……

老董不敢想象,老董也无颜面对。他突然站起来,掏出三百元钱放在桌子上,一把抓住宝贝说,我们走。

宝贝莫名其妙,嘴里还含着一块萝卜,跌跌撞撞的问,干嘛干嘛?你又发哪门子神经?

老董一言不发,将宝贝拉出了“打平伙”,塞进车里。

回去吧。

2010-9-14,完稿于成都正好花园

同类推荐
  • 盛唐烟云4:天净沙

    盛唐烟云4:天净沙

    当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之后,王洵决定放手一搏,带领麾下六百多名弟兄和商队请来的保镖、刚刚收编的两伙马匪,直扑昔日的大宛国的都城柘折。并以大唐天使的身份,命令药刹水沿岸众诸侯,速速领兵前来助战。药刹水沿岸诸侯既不敢招惹大唐,又不相信王洵凭着不到两千乌合之众能攻破号称西域第一坚城的柘折。表面上带兵到城外“襄助王师”,实际却打起了坐收渔利的主意。却不料王洵一战破城,彻底震慑了西域各国的军心民心。
  •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给儿子:提前15年的信

    沈敏特先生给儿子的信一共是二十八封,全书十六万字,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从中选出七封以飨读者。本书是最个性化的,又是最社会化的。它结合个人和家庭的特殊历史,与众不同的悲欢离合,探讨的却是一个当代最社会化的问题:大教育,即涉及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本书的特殊角度是给一个15年后才成人的小儿子写信,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当代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信马由缰地向各个领域进行观察、研究、议论、评说。内容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教育、审美、爱情等相关的问题。
  • 前生4

    前生4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母亲的选择

    母亲的选择

    本书是故事家肖冰先生的一部中短篇故事结集。《母亲的选择》书写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母爱情怀,让人感动。书中故事多通过精巧的构思,幽默的语言向人们道出人性中很温暖的一面,如孝心、善良的力量、为人的实在与厚道以及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美德,等等,饱含着正义的力量。
  • 蛤蟆告状

    蛤蟆告状

    清朝咸丰年间,河北静县东关街有一家铁匠铺,专做些农用家什,如镰、锄、犁、耙之类,也兼营洋铁业的活儿。店铺的主人姓孙,三十余岁,因他排行老二,所以人们称他孙二哥。孙二雇了十几个伙计,按月给这些人发工钱。平时他为人和善,只是在发工钱时计较一些,因此惹得那些手头懒一点的人说三道四。在这些伙计中,有一个叫王虎的,此人就在东关住,有些恋家。早晨上工时,因起得晚了,晚来了一会儿,自然引起孙二一些唠叨。到月底发工钱时,扣了王虎五十文钱。那王虎不服,便找到孙二吵起来。那王虎自恃年轻胳膊粗,有把子气力,说着说着便动手打了孙二一记耳光。
热门推荐
  • The Unknown Guest

    The Unknown Gu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让心灵透透气

    让心灵透透气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Death in a Strange Country

    Death in a Strange Country

    Early one morning Commissario Guido Brunetti of the Venice Police confronts a grisly sight when the body of a young man is fished out of a fetid canal. All the clues point to a violent mugging, but for Brunetti the motive of robbery seems altogether too convenient. When something is discovered in the victim's apartment that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a high-level conspiracy, Brunetti becomes convinced that somebody, somewhere, is taking great pains to provide a ready-made solution to the wkkk.net with atmosphere and marvelous plotting, Death in a Strange Country is a superb novel in Donna Leon's chilling Venetian mystery series.
  • 定力

    定力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训练和提升定力的途径。其内容涉及坚定的信念诞生强大的人生;不浮躁,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雄心若磐,伟大是熬出来的;打拼职场,只有埋头才能出头;人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爱,更要学会坚守;拒绝诱惑,别让婚姻败给流年等。
  • 千岛世界

    千岛世界

    当一道诡异白光笼罩地球十数秒,赤道点,太平洋往上80公里处的电离层出现一道碎片光门后,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 努尔哈赤的咒怨

    努尔哈赤的咒怨

    四百多年前,东北的长白山下和松辽平原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女真人(满族先人)的部落王国,主要有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个部落,元代至明初,这几个部落主要活动在松花江下游的辽阔区域,松花江下游古称海西江,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海西女真。又因他们的始祖共同发源于今哈尔滨市以北的呼兰河流域,所以又称海西女真为扈伦(呼兰的谐音)四部,亦称扈伦国。在海西女真东南方的浑河流域(辽宁省),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女真部落王国,叫建州。建州的首领,就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明代时他们附属于大明王朝,朝廷在东北设立辽东奴尔干都指挥司(相当于现今的大军区),管理东北的女真人。
  • 纯妹子别跑:腹黑总裁在这!

    纯妹子别跑:腹黑总裁在这!

    暑假每天骑着电动车兼职成巧悦,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刮到了笠满集团总裁杜得笠的玛莎拉蒂,而杜得笠对成巧悦一见钟情,找各种理由与她相见,就在俩人的感情稳定发展的时候,成巧悦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为了救弟弟,与杜得笠隐婚,而喜欢杜得笠的向兰菲制造各种误会,让成巧悦落荒而逃,,杜得笠开始了寻妻的漫长路程。
  • 异次元超进化

    异次元超进化

    世俗之恶,无穷无尽,永无宁日。人性本为善,世俗所有恶尘,皆由人所生,故自作孽不可活。既然这么想死,爷成全你!要么不做,要么不休。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我要做的,就是大开杀戒。毁灭尘世所有的罪恶与沉浮,清洗这片充满污点的肮脏世界。
  • 出卖

    出卖

    以“铁路战争”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一幅俄、日争夺三江地区资源的真实图画,生动而深刻地展现面对外寇,有人出卖身体、灵魂,直至民族尊严和国家财富。一个土匪头子采用绑将军女儿的票,反过来又救她的手段,获得将军的信任招为女婿。将军被俄国人暗杀后,他掌管了巡防军。这位草头王司令危机四伏,他的身边既有早年潜伏下来作为将军义女的俄国间谍雨蝶,又有日本情人美女间谍月之香,还有革命党秘密派到司令身边做副官的人……故事在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地展开。作者笔下一群特殊人物——墙头草县知事、唯利是图的商贩、富有正义感的木帮总管等群相,既有一致同慨敌人,又有自己选择道路和独特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