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才能快乐?老子说不丧失纯朴的本性,摒弃欲念的牵绊,懂得知足,挣脱束缚我们的精神枷锁,我们就能快乐。
人为乏趣,天机自然
【原文】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大意】回复到婴儿那样纯真的状态。
老子认为婴儿不懂得伪饰,一切随性而为,天机自然,最接近于“道”,他主张应向婴儿学习,做一个纯真自然的人。老子最出名的观点就是“无为”,“无为”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之自然”。
老子所说的自然为何物?老子说:自然者,自然而然也。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清水芙蓉,自得天成。“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也是道家所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河神和我们一样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
北海神打一个比方说:“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底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矫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贫困去求名声,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
“自然”就是指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又与虚伪相对。在老庄那里“真”与“自然”是一个意思——真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同样也是真的。自然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
物贵天然,人贵自然。老子强调自然无为,不管干什么都要因循自然的规律,不以人为的方式去扰乱它。同样,自然无为也是他的审美标准,一切违背自然的必定就是丑恶的。
自然而然,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一种保护,一种张扬。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其固有的种种秩序往往就是对人性的限制。如果可能的话,人性对现实是应有所超越的。《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属于齐国的“倒插门”女婿,为人滑稽善饮。有一次,齐威王问淳于髡:“都说先生您能喝酒,您到底一顿能喝多少?”淳于髡说:“怎么说呢?喝一斗也醉,而喝一石也许不醉。”齐威王说:“这话怎么讲呢?”淳于髡说:“如果和大王您在一起喝酒,旁边站着倒酒的,后边立着保卫的,气氛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许喝不上一斗就醉了。若陪重要的客人喝酒,需要不住地照顾客人,这种情况下,能喝二斗也就不错了。如果和长时间没见面的友人喝酒,‘欢然道故,私情相语’,这样能喝五六斗。若是男女在一起搞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欢欢乐乐,也就是所说的‘男女搭配,喝酒不醉’,这样可以喝八斗。如果是晚上,‘合尊促坐,男女同席’,烛光晚宴,席间女性又微红香腮,飘柔长发,轻解衣襟,脉脉含情,这种情况觉得心中最为兴奋;情致痛快淋漓,那么就是喝上一石也不醉了。”其实,淳于髡所说的“不醉”的境界,就是人性不受扼制的时候,而饮一斗辄醉则是人性最受禁锢的时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就是自然之性,任何包装和限制都是对人性的背叛。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孔子拜见老子时,提出自己的“仁义”主张向其讨教。
老子说:“飞扬的草屑进入眼睛,也会颠倒天地四方,蚊蚁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也会使人通宵不能入睡。而你所推行的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了,可以使人昏聩糊涂。”
孔子说:“这是怎么讲呢?”
老子说:“你要想让天下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你就该纵任风起风落似的自然而然地行动,一切顺于自然规律行事,又何必那么卖力地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似的呢?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渍染而毛色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是出于本然,不足以分辨谁优谁劣。名声和荣誉那样外在的东西,更不足以散播张扬。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依偎在陆地上,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靠唾沫来互相得到一点儿润湿,这样互助互爱、苟延残喘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回到江湖里将对方忘却、自由自在。”
正人君子的外表文质彬彬,他们用一层层面具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遮掩起来,衣服有一定的样式和颜色,语言总有一定的分寸,举手投足温文尔雅,面部总装有一种固定的表情。这种人不仅虚伪无聊,同时也毫无趣味。我们引为骄傲的文明如果就是这般模样,那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制造规格一样的机器,我们是否也在用同一种见不到的模子铸造同一规格的人?人们说相同的话,想同样的问题,千人一面,万众一心,这样的文明将把人类的本能和创造力扼杀殆尽。
魏晋许多文人厌恶这种一本正经的正人君子,要求抛弃一切压抑人性的礼节,让每个人能真实地表现自我,高兴时就放声大笑,痛苦时就号啕大哭。
经常纵酒的刘伶,每每喝得酩酊大醉。有一天家中酒喝光了,他想酒简直想疯了,于是缠着他妻子不放,要她去酒店为他买酒,妻子把酒瓶摔在地上说:“你喝得太多了,这不是自己糟蹋自己吗?从今天起非戒酒不可。”刘伶说:“太好了,我自己没有毅力戒酒,只有求神保佑我能戒掉。现在快去弄些酒肉来。”妻子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去买酒买肉供在神前请刘伶发誓,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斗,五斗清醒,妇人之言,千万别听!”说完把供在神前的酒肉喝光吃尽。
刘伶的好友嵇康提出为人应当“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越名教”就是抛开传统束缚人的礼节、名分等,剥光自己人格、情感和思想上的伪装,赤裸裸地露出自我。
他曾说自己对做官求荣毫无兴趣,只想放任自己的天性,过一种自然的生活。他向过去的朋友讲了九条不愿做官的理由,其中有几条是:自己喜欢抱着琴漫步边唱边弹,或者去野外钓鱼射鸟,做官以后就不能随意行动;当官要正襟危坐着办公,腿脚坐麻了也不能起来活动,自己特别不喜欢世故奸猾的俗人,而做官必然要与这些家伙共事,看到他们吹牛拍马、点头哈腰的丑态,实在叫人恶心。
他不愿意为了权势和荣华扭曲自己的本性,强调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按自己的本性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不能真实表现自我。见到势利小人很少有人公开表示轻蔑,大多数情况下还得面带微笑地和他应付敷衍;许多公事实在是讨厌极了,但谁也不会拂袖而去,还得耐着性子把它干完;自己平时的沮丧失望情绪,很少在脸上表露出来,在人前人后总要装出一副自信的样子;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更不敢在脸上露出兴奋得意的神气,否则必然招来“翘尾巴”的指责;即使是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情人面前,也免不了要说违心的话、表违心的态、干违心的事。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见到真实的面孔了,人们露出来的都是伪装后的虚假的“脸”。
谁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家不仅默认了伪装和说谎,而且还在不断地鼓励它。不信,你朝势利小人吐唾沫看看,不仅势利小人要与你老拳相向,旁人也会说你是“二百五”;你成功了在公开场合喊“我成功了”试一试,“浅薄”“轻浮”“骄傲”会一股脑儿压在你的头上。
在现代人的词典中,压抑自己的本性就叫“克制能力强”,善于伪装就叫“有涵养”。如果叫你头上天天戴上伪装圈,你一定感到难受极了;同样,人们天天戴上意识的假面具也活得太累了,所以人类自从文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狂欢节。
巴西和西方其他国家盛行狂欢节,节日这一天人们完全打乱日常的生活秩序,撕下一本正经的假面孔,把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使大家暂时能恢复各自的本来面目。这时人们说话可以不讲礼貌,行为也允许有失体统,尽情尽兴地狂欢。这些国家每年狂欢节总要死许多人,但政府和人民宁可死人也要保留这个节日,如果一年到头不狂欢一下,那可能大家都要憋得真的发狂。
老是躲在阴暗角落里不见天日,这不是活受罪吗?老是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起来也叫人难受,我想每个人都愿意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就像每个人都喜欢阳光一样。
摒弃诱惑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大意】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丰美的食品使人舌不知味,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贵重稀有的物品使人偷和抢。因此高尚的人只求安饱而不逐声色,拒绝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内心安足的生活。
老子指出,人不能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物欲横流让人精神腐蚀。
我们之所以丧失自我,甘愿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出去,有智力的出卖自己的智力,没有智力的出卖肉体,其根源是我们想以此交换金钱物质,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老子早就指出,追逐外物必然丧失自己的本性。我们今天的生活,只知拼命攒积金钱财富,只看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这样,我们追逐到的财富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空虚,我们本性的丧失就越厉害,我们的精神就越贫乏,我们的生命表现就越少。
人们莫不由于对外物的贪欲而丧失本性,小人牺牲自己去求财宝,读书人牺牲自己去求功名,当官的牺牲自己为了升迁,国王牺牲自己去求天下。这几种人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他们牺牲自己丧失本性却一样。隐士伯夷为了名声好听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金银财宝被人打死在金陵山上,这两人死的原因虽然是一个求名一个为利,却同样残害了生命丧失了本性。
今天最容易使人失去自我的东西是财、官、色、味。为了口腹之乐不惜盗用公款,为了声色之娱可以丧心病狂,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肉体,为了当官更可以出卖良心。这些人弄到了官、财、味、色,还以为自己有所得,脸上浮现着一副得意的神情。其实,这与被卖掉装在笼子里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笼子里的猴子有吃有穿,我们仍然可怜它被出卖,如今我们出卖了自己换来金钱地位,不仅不知道可怜自己,反而还飘飘然得意起来。
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的旋涡里,则越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定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
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令人感慨不已。
人是不能太贪的。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的;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潜积之富”,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必须加以节制。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但终其一生也潇洒不了、轻松不了、快乐不了。他们被什么东西拖住了、缠住了、压住了,这东西就是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愈厚,人生也愈美妙滋润。其实功名利禄是一副用花环编织的罗网,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于是想得到功名利禄。得到了小的功名利禄想得到更大的功名利禄,得到功名利禄,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禄。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里品尝得到人生的甘美清纯滋味呢?世人只知道功名利禄会给人带来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禄也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我们计划、忙碌、奔波;为了功名利禄,我们怀疑、欺诈、争斗;为了功名利禄,我们玩阴谋、耍诡计、溜须拍马;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老子说,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所以,戒贪戒诈,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深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如果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能够保持平衡的心态,神闲气安,坚持默默无闻的奉献;面对人生的各种逆境,如果能够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样,才是真正的幸福、持久的幸福、纯粹的幸福。
《聊斋志异》中聂小倩是一个被妖物胁迫的女鬼,以财色惑人害人,她勾引一个叫宁采臣的读书人,先用美色引诱,宁采臣不为所动,于是她又捧来一锭黄金。不料宁采臣一把抓起,把它扔出了屋外,昂然说:“这是不义之财,拿了玷污我的钱袋!”女鬼随即说这不是真金乃是罗刹鬼骨,如果拿了它,能吞食人的心肝。世上不义之财、不仁之贵的持有者,哪一个不怀“罗刹鬼骨”的恐怖?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古人说:“心里没有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佛祖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贪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任何一种宗教,都有戒律,每种戒律都有关于财色之戒。这种不谋而合难道是偶然的吗?
春秋时宋国有个贤人叫子罕,官至辅政。国中有人拿了一块硕大的美玉献给他,可是子罕不接受。献玉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玉呢?这是件玉匠鉴定过的宝物,价值连城啊!”子罕回答:“我就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应该各守其宝。请你把玉拿走吧。”
元代名士许衡,夏季一天与众人赶路,口干舌燥时,正巧发现路边有一片梨林,大家一哄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默默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这梨树没有主人啊!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该乱拿,现在世道混乱,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子罕和许衡这两位贤人都拒绝诱惑,以不贪为立身持命的“宝”和“主”。内心有主,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人生将是自信、自立、自尊、自爱的,是不会为诱惑所累的。
对手握大权的人,诱惑实在太多了,欲望也实在太多了。如何抵御种种诱惑?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当官掌权若忘记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清正廉洁,忘记了立党为公的道理,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疾小不加理,浸淫将毁身”,到头来就可能出大事,栽大跟头。当权力变成一个工具、一个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一个为所欲为的工具的时候,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这种把持权力的人,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满足感、获得一时的快乐、获得物质上的富有,但是他们的心理也因此深感不安,诚惶诚恐。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
德国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叔本华说:“凡是为野心所驱使,不顾自身的兴趣与快乐而拼命苦干的人,多半不会留下不朽的遗物。反而是那些追求真理与美善,避开邪想,公然向‘公’意挑战并且蔑视它的错误之人,往往得以不朽。”
越简单就越自由快乐
【原文】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老子·第二十九章》)
【大意】圣人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
河上公注:“甚谓贪淫声音,大谓宫室台榭,奢谓服饰饮食。”可以说,甚、大、奢都是“过”,都是由“贪”引起的。一个人越贪婪,他就越是穷奢极欲。反之,一个人越是奢侈过度,他就会越贪。老子认为,一些极端的过分的东西会拖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应该抛弃它们,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自由、快乐。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达到“简单并快乐着”的最佳状态,但是他们真能做到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大家都会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越高的现代社会,情况尤为严重。
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社会中,一对夫妻一天当中只有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周之内父母只有40分钟与子女相处;约有一半的人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间的危机实际上是感情的危机。大家好像每天都在为一些大事疯狂地忙碌,然后疲惫不堪,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但是生活质量真的变好了吗?
美国心理学家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标准。
抛开这些抽象的理论不说,物质财富的进步有时确实使人们作茧自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不可缺少的帮手,不过,如果一项工作每天都面对源源不绝的电子信息,就很可能产生“信息疲乏并发症”。许多企业界的经理人和信息业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须接听的电话和处理电子邮件造成精神上莫大的压力,“信息疲乏并发症”甚至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至于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噪声、污染等问题则更是尽人皆知的。
在习惯的支配下,我们对这个嘈杂的世界、混乱的时空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快乐。
那么快乐是什么?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吗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你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所谓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
简单应该是每个人的目标,当你剔除心中的各种物欲和焦虑时,你就生活于简单中。简单的意义,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祈求心灵的宁静。何须费心寻觅呢?它不在千里之外,而是深存在你的心中。记住梭罗的话:“我们的生命不应虚掷于琐碎之事,而应该尽量简单,尽量快乐。”
最能体现追求简单的生活,崇尚真正的自由的人莫如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是古希腊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他说,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他出卖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第欧根尼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庐都没有。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他拥有一条毯子——白天披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学叫作犬儒哲学。
他就这样生活着,全然不顾社会规范,而且还朝他所鄙视的人咧嘴叫喊。他躺在阳光下,心满意足,比波斯国王还要快活(他常这样自我吹嘘)。
马其顿国王、希腊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正在视察他新的王国,他到处受欢迎受尊崇受奉承。他是一代英雄,几乎人人都涌向科林斯,为的是向他祝贺,希望在他麾下效忠,甚至只是想看看他。唯独第欧根尼,他身居科林斯,却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怀着亚里士多德教给他的宽宏大度,亚历山大决意造访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穿过两边闪开的人群走向“狗窝”,他走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肃然起敬,第欧根尼只是用一肘支着坐起来。所有的人都向他鞠躬敬礼或欢呼致意,第欧根尼一声不吭。
一阵沉默。亚历山大先开口致以和蔼的问候。打量着那可怜的破桶和破衣烂衫,还有躺在地上的那个粗陋邋遢的形象,他说:“第欧根尼,我能帮你忙吗?”
“能,”第欧根尼说,“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
一阵惊愕的沉默。慢慢地,亚历山大转过身,沉默不语。几分钟后,他对着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亚历山大是懂得自由的含义的。
不论你对简单下什么样的定义,其本质都是摆脱过剩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你依然可以追求烹饪之乐,但却不必订数种美食杂志、累积收藏无数的食谱;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的时尚,但却不必同款鞋各买一色或买许许多多的领带;你依然可以买下别墅,却不必依平日家居的方式来布置它;你可以多交朋友,却不必多到非得用名片检索的地步。
你一定有过年前大扫除的经验吧。你是不是惊讶自己在过去短短一年内,竟然累积了那么多的东西?你是不是懊悔自己为何事前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否则,今天就不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大扫除的懊恼经验,让很多人懂得一个道理:人一定要随时清扫、淘汰不必要的东西,日后才不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以至于总是没能好好静下来,替自己做清扫?
对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必须立刻放弃——心灵扫除的意义,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盘点库存”。你总要了解仓库里还有什么,某些货物如果不能限期销售出去,最后很可能会因积压过多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你在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让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种释放。在人生诸多关口上,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离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的你,接纳新的你”,把自己重新“扫一遍”。
把自己的心灵清扫一番,你一定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
知足常乐
【原文】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大意】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铤落得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罢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知足不同于自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它们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但事实上,由于出发点和外在表现的不同,它们往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
那些骄傲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
依据心理学上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他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或自怜狂在作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是由于反常心理在后面推动,不但予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病态心理。
知足常乐的人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往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伤害他人,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导致别人以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
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丰衣足食,爱己所爱,没有虚度这岁月年华,心灵从容富足,那么无论贫富贵贱,都足以安心了。生长于贫困之家与生长于富贵之家,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都不可看得太重。如果以不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尊位,好像浮云一样,既不会长久,也不值得看重。这是先哲孔夫子的一番话。他还说:人都有利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都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重义”应该是人的本分,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顾一切手段,谋求富贵,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荀子说:如果去争夺财货,而不知道辞让,只是商人盗贼罢了。以这样的姿态去挥霍自己的精力与生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哲人庄子讲过一个支离疏的故事。南方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项,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
然而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欣然前去领取三种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暴发户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的智慧在于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的智慧在于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可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中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有一首《不知足歌》曾广为流传,那首歌当然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但却不失戒世的意义。歌词是这样的:
终日茫茫只为饥,方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丰足,房子又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己备,田地不广用难支。
买得田园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犹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神仙对局棋。
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念方灰。
这首歌的作者最后说:“不知足”乃人间活地狱,活百年也无一刻之乐境,每日只生无限之愁叹!
不与人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用处心积虑地算计别人,懂得知足,那么你就会拥有真正而长久的快乐。
挣脱心灵的枷锁
【原文】大方无隅。(《老子·第四十章》)
【大意】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
老子说,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其含义是人应该突破种种限制,尤其是心灵的限制,让灵魂自由飞翔,像“道”一样无形无象,不被拘不被束。
有一种虫儿叫跳蚤,是跳高能手。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拍,它可以跳很高,高度能是自己身高的百倍以上,这在动物界是屈指可数的。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迫使跳蚤跳动。每次跳蚤都碰到了玻璃罩。这样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环境,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经过数次碰壁之后又主动改变自己跳起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跳蚤”变成“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遭受挫折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遭受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他们就会对失败惶恐不安,对失败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动物。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在大象成长的过程中,人类聪明地利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虽然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
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是否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在系住我们?而我们也就自然将这些铁条当成习惯,视为理所当然。
就这样,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杀,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致富;认为自己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这一切都是我们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链在作祟罢了。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来一场大火,逼得你非得选择挣断链条或甘心遭大火席卷。你还有一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当机立断,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当下立即挣开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常见的心灵枷锁有以下几种:
1.“别人会怎样想”的枷锁
“别人将会有什么看法呢?”这的确是一种最普遍而且最具自我毁灭性的心理状态。这种“别人”式的想法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枷锁。它会伤害你的创造力和人格,把你原有的能力破坏殆尽,使你停滞不前。为摆脱这种“别人”式的枷锁,你不妨想一想,“别人”并不是“先知先觉”,他们往往是“事后诸葛亮”。你应该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注定会失败”的枷锁
这是另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一旦失败,便将自己初始的动机统统的扼杀。他们不断重复着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因此把自己看得渺小,无法真正透彻地看清自己。要知道,世上绝没有后悔药。为了摆脱“注定会失败”的枷锁,你需要改变思想,换“脑筋”,思想本身会左右事情的发展。你不妨跟自己闲谈,保持积极的态度。切莫在不经意中将自己的创新意识抛弃,它是你最珍贵的东西。想着“我将要成功”而不是会失败,“我是一个胜利者”而非“一位失败者”,寻找助你成功的方法。你会发现你能左右自己的心灵,同样能左右自己的行动。
3.“已为时太晚”的枷锁
许多失败者相信自己太晚了,已无法挽回,无法再创业了,因此对未来完全妥协,逆来顺受地熬日子。这种“已为时太晚”的枷锁,包括各式各样的人物:一个30岁的青年做生意亏了本就认为无法东山再起;一个40岁的寡妇就自认为太老无法再婚;一位10年前没有扩大投资的厂长要想重新开始投资就认为时过境迁。为了戒除这种“为时太晚”的枷锁,你可以多观察那些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人物,而不去理会“年龄的限制”,并下定决心,不断奋斗,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功与年龄无关,重新开始永远为时不晚。
4.“过去错误”的枷锁
许多人都害怕再次尝试,因为他们曾经失败过,而且受创很深,正所谓“一回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对每位有志之士来说,他都必须对过去所犯的错误保持正确的哲学观,从而使他得以再求突破,再创佳绩。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失败看成是很有价值的教育投资的话,那就一点也无损失了。因此,你完全不必把“过去的错误”看得太重。其实那根本不能算作失败,只能算是受教育,它能教会你许多事情,使你更加成熟。
不管是哪一种,这些心灵的枷锁都会加重你的负担,使你步履艰难甚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只有把它们卸下来,才能一身轻松地去奋斗,向着你的目标甩开步子、勇往直前。
追随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最向往的事情,不怕失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就可以摆脱心灵的枷锁,自由自在。
艾伦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家,她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主要金融机构担任很高的职位。她有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她总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生活并不是很完美。当她16岁时,她第一次上舞蹈课,她就满怀激情地想要成为一名舞蹈家,虽然她不时地学习舞蹈,做一些半专业化的表演,但她始终没有显示出在舞蹈方面要想成功所必备的才能。而在商务方面她却显得轻车熟路。她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建立了成功的事业。
“我父母曾教导我说,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如果你不能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不要做。虽然我对跳舞有热情,但我没有成为伟大舞蹈家的天赋。我常常在心里进行着无法形容的斗争,无法决定是否要继续跳下去。”
考虑到父母的教导,压制住自己的激情,艾伦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和工作中去。可是她从没有放弃在一个完整的舞剧中创作和表演的梦想,尽管她总是说服自己是因为没有时间、能力、创造力和资金来使这件事成功。
有一次,她无意中从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了令她吃惊的一幕,自己仅有32岁,但是看上去却像个老妇人,也许再也不能在舞台上跳舞了,心中回味着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生。就在那时,她下了决心去练习舞蹈,搞一次表演,即使人们笑话她,即使她一个人在只有空荡的剧场里跳舞,她也要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就在那天,她跳上了一辆计程车,怀着不可动摇的决心返回到舞蹈课程的学习中。
艾伦发现她不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情,就很难顾及其他事情了,比如孩子或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他工作的参与,反而使我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意识,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更有乐趣和更加自然。孩子们和我一起参加到演出中,卖票,调度灯光,他们也非常喜欢做这些事。我们作为一家人所共同度过的时光也更美好了,确实更加美妙了。”
在办公室和在舞台上,她继续着自己的两个职业。她现在已经是英国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加拿大最大的机构的总裁和总经理。作为她自己公司的总裁,她是一位深受欢迎的企业顾问和发言人;同时,她仍然找出时间,制作、编写、演出了四部舞剧,大量观众观看了演出,并且好评如潮。
艾伦成功地挣脱了心灵的枷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这不是对“大方无隅”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吗?
莫为名利舍弃一切
【原文】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第五十三章》)
【大意】假使我确实有智慧,就要走在大道上,只是害怕走上邪路。
大彻大悟的老子深知追名逐利的危险,所以他告诫世人不可为名利舍弃一切,走上邪路。然而为追名逐利而走上邪路的事例却屡见不鲜。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刘希夷写了一首诗,叫作《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刘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给别人看。宋之问便说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刘希夷说:“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刘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老子所说的淡泊名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节制,莫为名利遮住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分追求,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上邪道。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振,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拉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千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后,拉比丹诺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将成果攫为己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住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现在,拉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名利之心人皆有之,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分寸,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名利之争而舍弃一切。宋之问、拉比丹诺等也并非无能之辈,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即便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经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迷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一些颇有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如果真有人对此能坦然受之,那这个人的品质也就算恶得可以了!
历史上倒是有许多不追求名利的人反而得到了名利。
《儒林外史》记载,元朝末年,有一人名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上亡父,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他十岁时因为家里穷,只好到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得几钱银子,又有现成饭吃。这样,王冕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王冕边放牛,边读书。一天大雨过后,景色清新优美,湖里有十来支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会儿,决心学画,便托人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画到三个月后,那荷花的精神颜色无一不像,便有人来购买,名声渐渐传出去了。自此不愁衣食,便愈发自由自在。
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书法家回乡居住,见到了王冕的画,爱不释手,即约王冕相见,王冕推辞不去,无非是不想趋炎附势,招灾引祸罢了。知县来请,也躲到一边不见。王冕怕大祸临头,就出远门去了。他在外边租了小门面,卖卜测字,聊以度日。县里几个俗财主,见到王冕的画儿,时常要买,王冕被闹腾得不耐烦,就搬走了。母亲病倒在床,临终前对王冕说:“我眼见不济事了。这几年来,人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有学问,劝你去做官。做官怕不是光宗耀祖的事,我看做官的都不得有好下场。况且你的性情高傲,更容易惹是非。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含泪应诺。
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朱元璋拜请王冕出山,王冕不从,更引起朱元璋的好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请王冕出来做官,授予他咨议参军之职,但使者到来时,王冕早已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去了。后来得病在家中安然去世,被山邻安葬。
在名利问题上,得失的对立似乎特别明显。然而究其实,两者总是相互转化的,得到反而意味着失去,失去反而意味着得到,甚至得失的不仅是名利,还有身家性命。在形式上放弃它,反而能够永久地保存。当刘备将死时,此时三分天下之势已确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是人杰,就劝他如果儿子阿斗可以辅助就加以辅助,如果实在上不了台面就自己做君称王罢了。而诸葛亮未必不是做君主的料,他甘做人臣,这似乎没有得到人主之高位与尊荣,但千载之后,他的英名却比任何一位皇帝都高。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他与历史与汉文字永久性地联在一起。如果他废阿斗自立,那他前半生的一切英名,都将被篡权者的恶名所掩盖。这正是最大的得到。
俗话说:“退一步阳光大道,进一步死路一条。”追求名利是人类的一大弱点,是害别人也是害自己的祸患。应谈笑看名利,努力追求事业,但不为名利牵累。
算计得失者永不快乐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
【大意】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一旦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话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要知道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所以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不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
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其实得到固然令人欣喜,失去却也使人伤心。得到的时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于是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期盼;失去的时候,拥有就不再是拥有了,于是失去了所有,却得到了怀念。连上帝都会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得与失本身就是无法分离:得中有失,失中又有得。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高尚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如晋代的陶渊明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多年之后,认为官场是污浊的、肮脏的,他置身其中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还乡,他失去了功名利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凭借,但是却毫无遗憾和留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这些得意和轻松,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难以取代的,陶渊明不被世俗所束缚,舍弃物质利益,放飞心灵的伟大壮举,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我们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计较太多,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面对得失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得的后面,可能潜藏着失,只有那些短视的人,才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而失的后面也有可能潜藏着得,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目光短浅对此不作深入分析,只看到是一种失,便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与“失中之得”擦肩而过。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偏偏有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在亲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的更多、更大吗?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老子》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美国心理专家罗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罗宾根据多年的研究,列出了200道测试题,测试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这些题很有意思,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你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你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你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你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你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你跑的冤枉路太多……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得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
凡是对得失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乐的人。在这些方面,他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得失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得失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得失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产生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得失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得失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形成沉重的负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得失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
第五,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罗宾的研究还表明:太能算计的人,心率的跳动一般都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现象伴随。消化系统遭到破坏,气血不调,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最可怕的是,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像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使生命变得没有轻松和快乐。
而更有趣的是,罗宾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知道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30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至于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便宜5分钱,什么时候看电影门票最低等。
正因为这样,他得了一身病。30岁之前,他总与医院打交道。当然,他也知道哪一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不过那时他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更不要说快乐了。幸运的是,罗宾在他32岁那年终于醒悟了,他开始了关于“患得患失者”的研究,追踪了几百人,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罗宾的研究成果,使许多人脱离苦海,看清了自己,身心得到了解放,不但改变了命运,也过上了好日子。他自己的病也全好了。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健康人群中的一员,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他的新作《好日子》也已出版,在美国家喻户晓。
不追求完美
【原文】大成若缺。(《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意】最完美的东西表面看上去有缺陷。
老子说,大的成就仍像有缺陷,仍显得不完美,可见世间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假设,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极力追求完美就会被完美所累,就不会快乐。正确的方法是不追求完美。
不完美代表一种缺憾,一种距离,有了这种缺憾和距离我们才会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从中获得快乐,如果失去了这种追求的快感和距离的美感,人生该是多么的枯燥、单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席勒在《遗失的部分》一书中有一个写给中学生的寓言:一个圆的一部分圆弧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她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明媚,并与蚯蚓娓娓而谈。途中它也发现了许多圆遗失的部分,但没有一片能与自己相匹配,因此它不得不继续寻找。有一天,圆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与自己相配得天衣无缝。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的滚动,快得连花都看不清楚,更不用说与蚯蚓谈话了。它发现在快速滚动中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了下来,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一部分丢在路旁,然后慢慢地滚动着行走。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缺憾时拼命追求完美,而一旦拥有了完美的一切,反而没有梦想,没有渴望,没有奋斗的激情与快乐。
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许多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对许多青年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活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太多的遗憾,比如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比如高考不能金榜题名,比如事业不能大展宏图,比如子欲孝而亲不在……刻意去追求完美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
你不必因为一次考试少几分而耿耿于怀;不必因为说过一句错话、犯一个小过错而久久内疚;不必因为好朋友的一个小缺点而感到遗憾;不必因为一顿不可口的饭菜而埋怨;不必因为一次评比名落孙山而垂头丧气;不必因为错过一次提拔机会而怨天尤人;不必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你的全部计划。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找到它生长的土壤,不是所有的付出最终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好心都得到好报。
哲理诗人赫塞说过:“生命并不是一种计算,它不是一种数学的总合,而是一种奇迹。”傅雷说,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不为黑暗所淹没罢了。接受不完美,你才能面对现实,也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不必强求完美,你会少一些抱怨和哀叹,多几分坦然和洒脱,以豁达的心态坦然地走你的人生之路。
追求快乐但不追求享乐
【原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老子·第七十八章》)。
【大意】只有不在生活方面过分看重享受的人,才比贪求个人生活奢侈安逸的人高明。
过去人们在物质上只求温饱,按自己的本性过一种自然的生活,办事只求心安,精神只求舒畅,心灵只求宁静,因此他们享受着清闲和快乐。
现代已经不可能有这种快乐了,我们只有享乐而没有快乐。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如一次挣了许多钱、在酒吧间遇到了一个妖艳的女郎、中了彩票、大吃了一顿、打麻将赢了钱等,只是自己欲望暂时的满足。享乐需要通过不断的刺激才能获得,刺激一停止就又感到无聊了。
一个人的精神快乐并不需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女人,这些东西都不属于生命本身的,真正的快乐是从生命的本性流露出来的,它来源于自己的精神内部。享乐则来源于生命的外部,它是身外之物刺激的结果,因而,享乐常与放荡、荒淫、堕落连在一起,享乐与堕落只有一墙之隔,甚至许多享乐本身就是堕落。
快乐的心境是自在安宁的,享乐则狂热放纵,有时还失去了理智。得意了就彻底狂欢,失意了便垂头丧气,受了创伤更是失魂落魄。享乐者的心里总得不到安宁,受到的刺激不同他们的心情就不同:时而狂喜,时而愤怒,时而大笑,时而悲伤,时而放纵,时而怯懦,时而浮躁,时而叹息……
快乐则可以不受外物的影响,不为穷困而苦恼,不为富贵而得意,这是由于快乐不是来于外物的刺激而来自心灵。它是一个人具有生活目的、人生信念和创造乐趣后的一种情感状态,这样,快乐又是与对人生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
相反,享乐正是缺乏生活目的,没有人生信念,更没有创造乐趣,享乐者认为人生没有什么信念和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乐。许多享乐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瞻望前途,不寒而栗,所以享乐背后是病态和失望。旧的刺激刚过去又得马上寻求新的刺激,否则,享乐者就会百无聊赖,就显得惶惶不安。
人活着当然要吃肉,但不能为吃肉而活着;人活着应该穿高档时装,但穿高档时装就是人生的目的?如果我们把穿和吃作为人生的目的,那么一旦有穿有吃以后,人生就会失去了目标,因而也就变得空虚和无聊起来。吃穿只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低级的一种,这种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可悲的是不少人把吃穿等基本需要当做人生的全部目的,把自己的生命意义限制在动物的层次上,因此,当吃穿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不可能有新的追求。吃饱穿暖以后就无事可干,而人身上的能量又需要释放出来;既然把自己生命的意义限制在动物的层次上,那么释放本能的方式就只能是发泄下流的兽欲,拿着钱找情人、上妓院,追求种种所谓“刺激”的低级趣味,由享乐走向了堕落,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
有了钱,可以当慈善家,也可以当恶霸,这就要看人的追求是高尚还是低下,看有没有人生的根基,有没有自己精神的支柱了。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所”的本意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不失掉根基就能长久”——老子这句话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根基,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离开了水就很快丧命;树木在沃土里茁壮地长成,离开了土壤就要干枯。人的根基是什么呢?人既是一个自然的动物,人像鱼和树一样,离不开空气、阳光、土壤,同时人又是个社会动物,离不开精神的支柱和根基,这个支柱或根基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我们正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与现代文明社会的交接点上,传统的人生观受到了怀疑和动摇,而新的人生观又没有确立,大家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找不到行为的准则是什么,心中全然没有主见,思想、行为和语言都模仿着电视广告。
这是由于我们没有精神的支撑点,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高尚的追求,归结到一点:我们失去了人生的根基。人生没有根基,生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说真的,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需要什么、干什么。即使像谈恋爱这种纯粹的个人行为,在现代社会也被潮流化了。大家总是看到别人去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我们干的许多事情不是出于个人的主动选择,而是随大流的结果。我国几乎一年就有一个或几个“热”,如“出国热”“学历热”“经商热”“房地产热”“股票热”“汪国真热”“张艺谋热”“王朔热”“超女热”等。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找不到“我应该干什么”,而是“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家怎样我也怎样”。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好恶,没有自己的追求。我们就像水上漂浮着的残枝败叶,风把我们吹向哪儿就漂向哪儿,关键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根”。
因此,我们的出路是努力找回自己的根基,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精神的支柱。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有主见,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一举一动就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这样,我们也就找回了失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