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3200000003

第3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人陷于超重的生活而不自知,他们整日奔波忙碌于金钱、地位、权势,而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快乐,如果你发觉自己多余的时间太少,有些其他想做的事情无法实现,或者让你感觉快乐的生活越来越少,你就要小心了。

不要被超重的生活所累

【原文】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大意】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无阻碍地飞往南海。

庄子在他的《逍遥游》中提到的大鹏有高飞九万里的能力,它在开始飞的时候凭借的是风力,而后凭着自己的胆识独立翱翔飞往南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全新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生活的超重,我们应该学会重新面对自己,在以往成功的经验上得到升华,使自己面对强大的生活压力游刃有余。

“太多了,”玛丽·海伦如此形容,“实在是太多了,我根本没办法同时兼顾所有的事情。”泪水不听使唤地从她脸颊上滑落。玛丽·海伦今年38岁,是一位聪明杰出的女性,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但现在的她就像被悬在空中走钢索,即将走到绳子的尽头却无计可施。

在咨询室里的玛丽·海伦看上去焦躁不安,仿佛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她常常失眠,而且精神涣散、脾气暴躁。她对自己的技穷感到生气,在他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使她感到愤怒,其实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是一时脑筋转不过来罢了。从她进门的第一句话“太多了”,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在接下来进行的诊查过程里,医生确定她并没有潜在性的精神异常现象,也没有失去平衡能力的精神衰弱症状以及到了中年时期突发的遗传性功能障碍,更没有无可挽救的婚姻危机。超重的生活是她唯一的问题。超重的生活?当然这是最简略的说法。虽然这种问题大家或许早已耳熟能详,但对其所能造成的广泛、深刻及长期的纠缠和伤害,却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现代社会里超重造成的压力,如同其他潜伏在今日生活中的危机一样,正逐步地吞噬着我们。它不仅具有极大的破坏力,重者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

现实生活中你也有像玛丽·海伦的因讲求高速度和高品质的生活而被击倒或麻木吗?你是否常因拥塞的时间表而被迫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你是否因有太多要做和该做的事而无法为自己保留点空闲时间?你是否已开始发现那些正常的、实在的、感觉满足的娱乐生活却离你越来越远呢……

面对如此多的超重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在今天这个事事瞬息万变,即时传递的电子邮件漫天飞舞的世界里,大部分人和玛丽·海伦一样,面对生活里超重的压力不胜负荷。的确,在后现代社会生存,超重的生活正是事业成功者最大的挑战。这些人的生活里充满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多需要分心的事物,太多的噪声,太多的邀约,以及太多的机会和选择。可用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变,需要他们件件照顾周到的事情却很多。至少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有过相同的感觉:生活里的选择、需求和各式各样复杂的事物,随着时间在年年不停地增加。新的一年里,总是会有更多将要扮演的角色,更多必须做的事,更多需要去的地方和更多想要或必须达到的目标。但一天却只有24个小时,一年依旧遵行着12个月的周期。迎面而来的事物越来越多,但完成这些事物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在最完美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与过去相同的数量和状态。

我们还可以看出玛丽·海伦问题所在——“生活里要应付的实在太多,我根本无能为力。”——她还是犯了两项大错:第一,她认为情况并非十分严重;第二,她感觉不到摆在眼前的是项全新的挑战。反之,她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厌倦压力的反弹情绪,相信自己有绝对的能力可以应付。这种态度正是有超重问题的病人的关键特征——认为问题会自然消失,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如果问题会说话,那应该是种友善的问候:“我只是你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麻烦,你们绝对有能力制服我的。”事实上我们根本无能为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正是促使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若问人们为什么不能及早发现自己生活超重的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你把问题的本质遮掩起来,就会因看不清楚而错认它是不重要的小事。我们都和玛丽·海伦一样的心态,告诉自己“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它看起来就像是由于忙碌而复发的老问题,过去我们总是可以找到自己适用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便忽略了它的严重性和破坏力。

超重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在孩童及青少年时代所学到的应对生活负担的方法,早已无法应付现代社会的挑战。超重问题到今天已经改头换面,成为一种全新的挑战。就似由大量性质相同的小麻烦堆积成的问题,早已不再只是很多的小麻烦,而是变质成为截然不同的新问题。这就像是石头堆积而成山岭的演化过程。一堆岩石随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一座山岭,从此便不再只是岩石。石头是在什么时候变成山岭的呢?很难回答最高处的那块石头,是否正是构成山岭的最后一块,或者还得再加上几块才算最后成功这样的问题,我们很难察觉得到其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生活的超重也是如此,它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逐步累积才能形成。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超重的生活压力累积成山的关键时间,早已是过去的历史,无可考究。那些原本如小石头般简单的问题,现在已经高堆成难以跨越的山峰。你必须承认竖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前所未见的山岭,你若想征服它,就必须有一套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策略。原本跨越一堆岩石的方法,和现在征服一座山岭的策略就不能相提并论。我们面对超重生活也应该如此。就好比你有一双坚固的鞋子就能让你轻易地跨过石堆,但你要征服壮丽的山峰,就必须有骁勇的斗志、完备的绳索工具和特殊的技巧训练。就如同展翅高飞的大鹏,只有具备很强的能力,才能顺利飞往南海。

对于聪明、能干、风趣的玛丽·海伦来说她看不出摆在眼前的不再只是一堆纠结不清的麻烦事,已变成前所未见的新问题。事实上,她面临的是一座极具挑战性的陌生山岭,而不再是昔日她多次轻易跨越的小石堆。这便是现在的玛丽·海伦必须正视的问题。人们一直用清理石堆的老方法来解决生活超重的新问题,因此,玛丽·海伦的困窘同样也会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因为我们不断地加快生活的步伐,让自己处于超负荷的压力之下,过度的疲劳终于使我们再也无力去解决眼前更严酷的问题及挑战。

我们必须重新出发,试着放弃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轻松上阵,开始新的生活。

不要被虚名左右

【原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意】修养最高的人忘掉自我,修养较高的人无意追求功业,有学问道德的人无意追求名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应不为名誉、金钱地位所累,则人间自有逍遥在,那就是——品格修养极好的人,明白为人处世的最高道理,在他们看来,名利皆是虚浮之事,也是身外之物。

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件事:

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烛火还不熄灭;它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果成为国君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占居其位;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如果我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名誉有虚实之分,有些人的名誉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得一虚名,招摇过市,终有一日这种虚名就会被人戳穿而狼狈不堪,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就是这种人的代表。

现在还有一种人是靠着手中的权势自封名誉光圈,什么先进工作者、什么模范等,现在都成了机关单位某些领导的专用称号,所有的光环都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才像个人物。比如成克杰、胡长清等都是各种名誉的获得者和享受者,但是终究成为人民的千古罪人,戴在他们脖子上的名誉光环,最后成了他们罪行的绞索。

荣誉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价值得到公众的承认,是社会根据他的贡献馈赠给他的,不是你可以伸手要到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能够最终获得荣誉。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儿子,是专管天下商业的神灵,就像中国的财神爷一样,他想考证一下他自己在人间百姓中的地位有多高,就来到人间。一天,他化装成顾客来到一家雕刻店,指着宙斯的头像,问店主:“这个值多少钱?”店主告诉他值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头像前,心想,我是商业的主管神,价值一定比宙斯的高,于是他又问道:“这个值多少钱?”店主指着宙斯的像说:“假如你买那个,这个就算是添头,不要钱,白送。”赫尔墨斯本来想听听人们对他的赞赏,想了解一下自己在人间的地位有多高,也就是想知道他的名誉怎么样,没想到吃了一鼻子灰,讨了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宙斯的名誉是天神的功绩决定的,顶天立地,世人皆知,赫尔墨斯就想超过他,获得比他还高的名誉,那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名利名誉,不顾自己的死活,玩命地奋斗,不分白天和黑夜,最后虽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名利名誉,但是自己生命也耗完了,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追求虚幻的东西而失去了实在的生命,这对每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实实在在地生活,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不要为了一个虚名而活,也不要强求人家怎么看你,只要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要你活得有价值,对别人有好处,你自然就会获得一定的名誉。如果为了名誉而活,那你就会感到活得很累,活得失去了自己,所以,不要让虚名左右你的人生。

不要让名利遮住眼睛

【原文】名者,实之宾也。

【大意】名是实的影子,是次要的。

庄子是一位追求自由、乐得逍遥的名士,对楚威王的赏识不为所动,宁愿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

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有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如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极。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如果是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相反的付出越多越可怕。

因此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要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蒙蔽你的眼睛。

从现实来讲,求名并非什么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如果求名心太切,有时就会容易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对已有的名气不满足,于是产生邪念。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事例值得深思。

曾记: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拿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不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是否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着实令人喜爱,如果他人不曾看过,就把它给我吧。”希夷说道:“这两句是我诗中之眼,如果把它去掉,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念这两句诗。

不觉暗想,如果此诗一面世,就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属于自己。便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老天对他的报应。”

宋之问在自己的领域中是很有建树的,如果不是被名利迷住心窍,遮住双眼,就不会走上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有时,美名会从天而降,你会怎么办呢?我国著名的京剧演员关肃霜,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关肃霜等9名演员义务赡养失子老人”的报道,同时收到了报社寄来的中共湖北省委顾问李尔重写的“赞关肃霜等九同志义行之歌”的诗稿校样。这使她深感不安。原来,京剧演员于春海去世后,他的母亲和继父生活无靠,剧团的团支部书记何美珍提议大家捐款义务赡养老人,这一活动持续了二十三年,共捐款6000多元。关肃霜一开始并不知道,是后来参加的。但报道却把她说成了倡导者,这就违背了事实。关肃霜看到报道后,马上委托组织给报社复信,请求公开说明事实。李尔重也尊重关肃霜的意见,将诗题改成“赞云南省京剧院施沛、何美珍等26位同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激战,美军最后打败日军,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作为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照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名战士叫海斯,在战斗中表现极为一般,但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并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此时他的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声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符实,总是处在内疚、自愧之中。所以每天就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面对同样飞来的美名,关肃霜和海斯的态度不同,结局也不相同。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对于那些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做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却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不如像关肃霜,活得真实、轻松、自在、安然。

名利犹如孪生兄弟,彼此相依,谁也离不开谁。现实中人有重名不重利者,自戏为散淡之人,人称清廉之士。有人重利不重名,讲究实惠,认为名誉好听不好吃,无用。有人追名逐利,什么也舍不得放下,总想名利双收。这三种人有三种人生观、名利观,哪个更高洁,更可取,不言而喻。人生无利则无以生存,无以养身,不能养身则无法立业。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求利之人都视为小人,这要看为谁谋利和以怎样的手段谋利,获利后又怎样对待和利用所获取的利。如今,获利多少常常成为一个人价值大小的衡量标准。一个企业不赢利,说得再动听,仍旧没什么好名声;一个企业领导,只会搞花架子,却无创利本事,不是好领导。

如今的社会,人人离不开钱,什么事都得用钱,“有钱好办事”亦成了当下的口头禅。钱能给人们带来欢乐,使人们生活舒适安逸,免去饥寒交迫之苦,钱能给人带来自信,不必张口求人,使人们办事顺利。

钱财对于人来说很重要,但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品格、德行。从古到今,有钱人很多,但人们将其记住的很少,而对那些古今德高望重的圣贤,人们却如数家珍,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虽死犹生的人,不是他富有金钱,而是他富有高尚的道德精神。所以在利与义之间,君子的做法是舍利取义。

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春天,有一个叫曾叔卿的人,因为家中穷得揭不开锅,便向亲友借钱买了一些坛子之类的陶器,想要运到福建去卖,以便赚几个钱买米度日。正要走时,有人捎信给他说,福建遭水灾,民不聊生,他想陶器肯定没有人买,便暂时放在家中。一天,一个商人路过,买下了他所有的陶器,钱货两清后,曾叔卿却听说商人买陶器是为了运到福建去卖,就赶紧说:“福建遭了水灾,谁还买陶器,你把陶器退给我吧。”买主被他的高尚行为所感动,推让了好一会儿,才收下钱走了。他的妻子看到好不容易到手的钱没了,便抱怨说:“是人家登门来买,又已钱货两清,为什么要自请退货?如今家里正等着钱买米下锅,难道你不知道吗?”曾叔卿却笑着劝妻子说:“做人贵在品节,损人利己的事切不可做。咱们宁可忍饥挨饿,也万不能唯利是图,把不好的事情推给别人。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正是这个道理。贤妻不是常说要效法汉代贤女乐羊子妻劝夫上进吗?”妻子听了,破涕为笑,却又面带几分愧色。

曾叔卿知道舍利就意味着要忍饥挨饿,可是他为了别人不受损失,宁可忍受饥饿也把将要到手的钱退回去,为的是心安,是真正的忍利取义,不贪财,不被利迷惑。

在此我们并不反对人们赚钱发财,只是希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正当的手段劳动致富,这样的钱财花着才安心。

在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数百公斤重的大石头,看上去很普通,可是仔细看,会发现这块石头有一个缺口,顺着缺口看进去,会发现里面是一块闪光耀眼的紫水晶。关于此石,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本是扔在一个美国人院内的一块废石,因主人觉得它有碍观瞻,让人移走,在把它向车上搬运时,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摔出了一个缺口,露出了里面包着的紫水晶,这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当主人知道了真相后,很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现在虽然发现它是宝物,想必是上帝的旨意,我一言既出,绝不反悔。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故事虽简单却说明了一个道理:面对即将获得的利放弃也是一种收获,他得到了好的名声。宝物贵重,终可用金钱买到,而形象受损,万金难赎。这是人义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坦然。

这个人的做法,虽然是为维护自己的做人原则,但客观上起的作用却已超出了这一点。纽约自然博物馆每天不知要接待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当人们来到这块石头前,听导游讲述了它的来历时,不管屋里多么喧哗,都会马上静下来,人们出神地望着它。这块石头里不仅包着一块水晶,还包着一颗比水晶还要贵重的水晶心。看到它,谁的心灵不会得到一次净化呢?面对名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不要让嫉妒抹去快乐

【原文】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大意】人人怀藏德行,天下就不会产生邪恶了。

庄子认为如果天下人都自觉遵守道德,有顺其自然的想法,不去强求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太平许多。

天下人除有食欲、性欲两项基本欲望外,还有对金钱欲、名利欲等一些欲望,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但是这些欲望和前两项比起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成为有钱人或是名人,那只有非常少的人办得到,要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更不是那么容易。名来利往的世界中,又有多少成功人呢?

对于有钱人来说,金钱并非万能;对有名的人来说,出名并不全然都是好的。这些话一半是谦虚,一半则是事实。对那些原本就是有钱人而言,拥有金钱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所以自然可以把钱看得不重,这可能也是事实。但就那些既没有钱又没有名的人来看,他们会希望也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这种念头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就像可以实现的欲望看起来通常都很小,但不能实现的欲望却很大。

嫉妒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很低级的行为,但我却认为,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也是拥有健康心态的证据。看见自己很想做的事,别人可以轻易就完成,因而出现嫉妒的情绪,但却不至于造成别人的困扰。

如果你的嫉妒,让人生充斥着不满的情绪,那你是绝对无法享有快乐的生活。如果可以将嫉妒的负面情绪转换成正面,反而就成了快乐生活的出发点。

嫉妒是有一定范畴的。很不可思议的是,人很少对那些和自己拥有极大才智差异的人或是和自己境遇不同的人产生嫉妒。一般人大概不会对拿到奥运金牌的选手嫉妒,而会嫉妒拿到金牌的人都是那些自己想拿金牌却又拿不到的人。

嫉妒往往在身边时有发生。住在隔壁的邻居买了一辆奔驰车;和你同时期进公司的人突然三级跳,成了你的顶头上司;自己的朋友竟然和帅哥或美女谈起了恋爱,有些人都是对这种事会出现嫉妒的情绪。

人的欲望嫉妒有时会实现的,即反过来说,那些会让人嫉妒的欲望,只要去努力或许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如果你只是在那里嫉妒却不努力,是不可能拥有金钱、地位和幸福的。试着把嫉妒转换成努力的动力,嫉妒对你的人生而言,绝对会有正面作用。

如果你的努力无法完成你的人生目标,即也就只有放弃这件事,再寻找其他可以让你快乐的事。放弃那些很难舍弃的欲望,或许可以让你成长。

但是,嫉妒别人代表不了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毕竟人不能靠嫉妒来推动生命,也不会因嫉妒而停止运行。

不过有一句话说:天妒英才,可见才华也是令人嫉妒的一大方面。

平凡人眼中的天才拥有令全天下注目的眼光,让人非常羡慕。想必很多人都曾不只一次想过,如果自己也是个天才就好了。可是天才也有自身的烦恼。

天才的烦恼是平凡人无法想象的。哲学家尼采写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许多著作,在哲学范畴中被视为是绝无仅有的天才。但是在他生前他的著作根本都卖不出去,到了晚年甚至还发疯了。数学家哥岱尔提出很多重要的定律,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数学界的大天才。但他体弱多病,也不喜欢与人交往,甚至连学会为他举办的60岁寿庆活动都没有出席。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也是难以做到的。

现在你还嫉妒天才吗?或许你有了新的想法?想要成为天才,却又不想要拥有不幸,这似乎不大可能。除了少数特例,天才好像都不是那么的幸福,这就是天才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这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吧!

一项能力测验显示,不管是算术、跑步,无论哪一种,测验结果大都可以得到正规分布的曲线。普通人的平均值大概在50,能力好的可以到70~80,比较差的在20~30。在平均值两个极端的,就可视为异常。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基本构造都是相同的,排除脑部受损的状况,所谓的异常,是大脑的运作方式不一样。

大脑运作方式上的差异,造就出不同的思维逻辑。反过来说,天才的大脑无法像一般人的运作模式,因此他可以能人所不能,但常人会的事有的他也不会做。

天才,或是拥有过人才智的人,通常在其他才能方面缺损的可能性很高。会十位数乘法心算的人,可能是个生活白痴,天才也有平凡人所无法想象的烦恼。

所以不必去嫉妒别人,看清自己,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走出心灵的樊笼

【原文】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大意】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

庄子极力推崇逍遥之道,做人的心境要开阔自由,无拘无束。

生活中大道理容易明白,事情做不好常有,而人善于给自己做一个心灵的笼子,却出不来。

有个被砍断了脚趾的鲁国人,前去拜见孔子。孔子却责备他说:

“你做事很不谨慎,犯了过错才像这样遭受刑罚,现在即使求教圣贤,可是怎么能够追回以往呢!”

那人说:“我就是因为不懂世事人情的复杂,便轻率地投身社会,所以才被砍去脚趾的。现在我来到您这里,就是认定世上还有比脚趾更宝贵的东西存在,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天可覆盖一切,地可容纳所有。我把先生视为覆纳全部的天地,想不到先生这样计较外在形骸,真令人失望!”

孔子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正陷入一个自我制造的笼子里,赶紧说:“孔丘实在太浅陋了,先生何不深细地给我指点一番大道呢?”

那人什么都没说,转身就离去了。孔子长叹说:“弟子们,要努力啊!这个断了脚趾的人尚且努力学习,以弥补自己残形的不足,何况健全的人呢!”

那人后来对老子说:“孔丘作为一个德才完美的人来说,还差得远哩!他干吗总是装得彬彬有礼、摆出一副好学慕道的样子呢?他大概是希望通过这装模作样获取声誉,使自己名扬天下吧!难道不知道至人把声望当作是束缚自己的人生枷锁吗?”

老子说:“你怎么不直截了当地指教他,让他走出心灵的樊笼呢?”

那人摇摇头说:“不可能!这似乎是老天对人的一种惩罚啊。”

正如那个失去脚趾的人所说,人善于让自己的心处于牢笼之中,让自己承受各种压力,其实不如走出心灵的樊笼、仰望于天地之间,活得潇洒,况且做事身心轻松,成功的概率就增长了几分。

当你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旁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自己之时,你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理理思绪,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口头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快乐,但是他们真能做到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会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好房、名车、高收入、高消费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实,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要。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种情况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情况尤为严重。

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社会中,一对夫妻一天当中只有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周之内父母只有40分钟与子女相处;约有一半的人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间的危机实际上是感情的危机。大家好像每天都在为一些大事疯狂地忙碌,然后疲惫不堪,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但是,生活真的变好了吗?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标准。

抛开这些抽象的理论不说,物质财富的进步有时却使人们作茧自缚。比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不可缺少的帮手,不过,如果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对源源不绝的电子信息,就很可能产生“信息疲乏并发症”。许多企业界的经理人和信息业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须接听的电话和处理电子邮件造成精神上莫大的压力,“信息疲乏并发症”甚至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至于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噪声、污染等问题则更是尽人皆知的。

那么快乐是什么?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而不是起重的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不超重的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其实并非如此,就像你有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走出心理的牢笼,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感到压抑。

如果你能走出心灵的禁锢,即使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你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请记住不要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

事实上,心灵的笼子是自己套上去的,走不出那种所谓的虚荣浮华,你就会活得很累,同时,也容易将自己丢失,让自己活得快乐一些吧,因为快乐才是你来人世的根本目的。

打开你闭塞的心,恢复你原有的心灵,轻松上阵,快乐会永远伴随着你。

放得下的快乐

【原文】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大意】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

庄子认为鹏之所以能高飞九万里,是因为它有放得下的勇气,也只有对原来的放弃,才成就它高于风的境界,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最聪明的人不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难以完成的事,而是舍得放得下然后去寻找新的可能。

古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体现了“放得下”的快乐,现代人如果学会“放得下”来给自己增加点心理弹性,就会在生活中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也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像子女升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官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心里的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有些人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

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愤恨耿耿于怀。”都在告诫人们心理负担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面对此种状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放得下”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财富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2.情感

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感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3.名利

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4.忧愁

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很多,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许多东西我们是放不下的,也不想放。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当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中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情的。

无论什么理由,怀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里的侮辱,永远难以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之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感到愉快。怨恨就像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怀恨常会产生头痛、消化不良、失眠和严重的疲倦等病理症状。一所权威的医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报告中说与心情较为愉快的人相比,心存怨恨的人更会经常进医院。医务人员所做的试验显示,患心脏病的人常常不是工作辛劳的人,而是抱怨工作辛劳的人;最足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莫过于外表好像很安静,内心里却被强烈的怨恨所煎熬。

怨恨有时会造成意外事件。交通问题专家曾提醒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心里总是惦记着丈夫不懂得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心里毫无杂念的妇女,更容易在家里发生意外事件。

相反的,爱和同情则有激发活力的作用。正如一位健康学博士所说的那样:“宽宏大量乃是一副良药。”

如何消除怨恨情绪:首先要确定怨恨情绪的来源。如果我们能坦白地检讨,那么十次之中有九次,我们会发现,其实怨恨很多是来源于我们自己这方面的,忽略自己的缺陷与弱点,乃是人之常情;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自己的短处变成别人的错处,然后加以无名的怨恨。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说,“我们自己的过错好像比别人的过错要轻微得多。我想,这是由于我们完全了解有关犯下错误的一切情形,于是对自己多少会心存原谅,而对别人的错误则不可能如此。”

其次,便是学会忘记它。有理智的人并不仅仅限于把宿怨淘净,他们还经常用新的梦想和热诚,填进他们生活中的洼地。所以,要想忘记自己,最好的方法便是帮助别人。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理想、憧憬和追求。然而,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必须学会人生的另一课——放得下!

放得下是一种智慧。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曾说:“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了这一问题。最终,勾践率领大军灭了吴国,做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因为他懂得暂时的放下是为了日后的崛起。

生活中,也需有放弃的智慧。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这样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因为争论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使双方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默,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

放得下是一种清醒。晋代陆机《猛虎行》上说:“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讲的就是在诱惑面前要放得下,保持清醒。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放得下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历官四十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并教育他的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实则也是本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且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沾染拥妓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必要的,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在放与不放之间往往难以取舍,这就需要巨大的勇气。

从前有个书生,因一度相爱的人嫁给了别人而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眼看他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他一下。僧人走到书生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衣不蔽体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尸体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掩埋了。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好比是你爱的女人。你,好比是那第二个路过的人,你们之间的爱只是一件衣服的恩情与缘分,而那个最后将她掩埋的人,才是她想要与之一生一世的人,因为在过来过往的人当中,只有他一个人给了她彻底的体恤,永久的心安。”

书生大悟,刷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病愈。

学会放得下,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歇口气,下回再来。

学会放得下,就似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学会放得下就似发现上错了公交车,能及时下车,另坐一辆。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可是你真的学会了吗?

学会放弃,如同大鹏懂得放弃它所依赖的风,这样你才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

人生需用心感受

【原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

【大意】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

庄子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应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人生才不会悲哀。

万事万物总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关键在于你选择的角度,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富兰克林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而另一种却得不到幸福。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也就在于此。

生活给予我们的往往都是两个方面。不论处于什么地位,总是有顺利和不顺利的经历;不论在什么交际场合,所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总有讨人喜欢的和不讨人喜欢的;不论在什么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总是有可口的和不可口的,菜肴也是做得有好有坏;不论在什么地带,天气总是有晴有雨;不论什么政府,它的法律总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坏。天才所写的诗文有美点,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差不多每个人的脸上,总可找到优点和缺陷;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但不同的人注意目标也不同。乐观的人所注意的是顺利的际遇、谈话之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等,同时尽情享乐。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又得罪人,使他们到处和别人格格不入。

如果你想快乐,就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曾经使你快乐的事情上,不管是跟你的家人、朋友或任何人都行。或者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未来的美梦上,提早感受你将来成功时的兴奋与快乐,那可以带给你拿出行动去付诸实际的干劲。

如果你去参加宴会时,随身带了一台摄影机。整个晚上,若是你把镜头一直对向大厅左侧一对在争吵的夫妻身上,是不是连带着自己的心情也糟透了呢?由于你一直看着他们争吵,心情也会不好,从而会产生这样的念头:“真是糟糕的一对,好好的宴会都被破坏了。”

但是你若换个焦点在大厅的右侧,那里围坐着一群高声谈笑的来宾,这时若有人过来同你攀谈你对这场宴会的感觉,相信你一定会这么说:“噢,这场宴会真是棒极了!”

富兰克林说:“我们一生有太多地方可以去注意,随便你怎么去看,但为何偏偏就是有那么多人只看消极的那一面呢?”

因此,人应该善于以欣赏的心情从积极的角度去看问题。

生活中的阿尔·马丁内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如果他提出的要求得不到快速答复,就会大发雷霆。他办事不超过规定期限,只要约定时间,绝不迟到;在超级市场排队付款时,谁也别想在他前面插队。通过前面的介绍,你应该可以想象出,当马丁内斯遇到一次交通阻塞时,可能会有怎样反应了。

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离马丁内斯家不远的一条盘山公路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人在一个路障前拦住马丁内斯的车,告诉他,大约要等半小时。

“为什么?”马丁内斯质问道。

“前面在挖沟铺水管。”年轻人回答。

“挖它的鬼沟!”马丁内斯叫道,挂上了低挡。

年轻人耸耸肩:“你会被挖掘机压烂的。”

一听这话马丁内斯马上冷静了,心想:“他可能是对的。我虽不能确切知道挖掘机的威力,但我肯定不愿被这种东西压成肉饼。”

接下来的5分钟使马丁内斯备感难受:一会翻翻公文包里的纸,一会听听收音机,一会儿又掏掏钱包。他打开汽车仪表板上的小柜,把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儿拿出来,又一件件放回去。他叹着气,眼望车窗外。

很多车在后面排起了长队。司机们开始下车。对,下来走走倒不错,总比待在车里强。

“今天早晨真美。”这是位老人,刚才一直坐在一辆旧货车里,这会儿和马丁内斯一起在路边闲逛。他上身穿件方格衬衫,下身穿一条细斜纹裤。

马丁内斯抬起头,望望四周。圣莫尼卡山被薄雾笼罩着,在蓝天的衬托下,呈现出条条银线。空气里带有一股秋天的清新气息。“是不错。”他说。

“下大雨时,瀑布就从那边下来。”老人继续说,手指一处悬崖峭壁。马丁内斯模模糊糊记起曾见过凶猛的瀑布从那悬崖边落下,溅起水花。当时自己一定是急着去什么地方路过那里,却无暇顾及美景。

一位小姐从车里钻出头,问道:“山里有小路吗?”

老人笑着说:“多得是!我在山里生活了22年,还有好多小路没走过呢。”

马丁内斯又记起州公园里有一个凉快的地方。在一个能热昏人的夏日,他非常偶然地发现了那个地方。那里树荫覆盖,阳光经过过滤,已无灼感。这使他感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安宁。现在,每当想起那个地方,马丁内斯还总觉得不是真的。

“你看到小狼了吗?”一个穿西服戴领带的小伙子往前指着,想引起小姐的注意。“就在那儿!”

“我看见了。”小姐突然叫道。

小伙子很得意:“冬天就要来了,”他解释道,“狼可能在寻找食物过冬。”

“看好你的猫!”另一个妇女叫道。大家一下子都笑了。

许多被阻的开车人沿着路边聚集在一起。一些人照起相来。等待竟转变成了一项活动。这又使马丁内斯想起在邻里之间发生的事。

那是最近的一场水灾。路面被冲坏,电力中断。人们都从房子里出来聊天。一些人借着灯笼的光喝酒,并点起火堆做起饭来。

马丁内斯不由得想:是什么使我们谈起话来?是什么使我们聚在一起,在狂风怒号和交通阻塞时形成了小联盟?我们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这时守护路障的年轻人用步话机喊道:“好啦,路通了。”

马丁内斯看了看表,已经过去55分钟。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竟能等这么长时间而不发疯。

一辆辆车的引擎发动了。马丁内斯看到那个年轻小姐递给穿西服戴领带的小伙子一张纸条。或许有一天他们将一起在山上的小路上步行。

老人向马丁内斯招了招手,朝旧货车走去。

“嗨!”马丁内斯喊了一声。他转过身。

“你说得对,”马丁内斯说,“今天早晨真美。”

以欣赏的心情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用心态感受不同的人生——即使外界条件和境遇不是非常有利。

生活需用心去感受,无论它带给你的是什么,你都会发现活着是一种精彩。

欲望太重心难静

【原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意】凡是嗜好和欲望太深的人,他们天生的智慧就浅了。

庄子认为如果人的欲望太深,就会丢失智慧,那人天生快乐的源泉也就减少了。

物欲横流的世界,让许多人的心随之麻痹,只顾追求生活的利益,名誉地位,忘记了身边真正的幸福,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

事实上,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在无形之中成为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为此常常感到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他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要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斩除你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夜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地球在转,生命在不断延续,社会在不断发展,物欲无止境,可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耗费毕生精力追逐在欲望之中,人消失后又得到什么,也许你最终有所悟那只是一种看淡人世的冷笑——一切皆身外之物。

所以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他看待物欲的心态,一种至高的心境。

给责任包袱减压

【原文】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

【大意】富人劳苦身体,勤勉劳动,积累了许多钱财而不能完全享用,这样对待身体岂不违反常性了吗?

庄子认为富人为了积累钱财,不顾自身的身体,即使最后拥有许多钱,但又不能完全享用,钱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不要把过多的责任压到自己身上,找不到快乐。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其实,这往往是因为在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通过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为了达到目标,每天都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有的人不看实际情况,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必须学热门专业,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人生。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艰苦地区,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的背篓中背负有太多的责任。这种以私利为出发点的个人抱负,已蜕变为一个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有人却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但许多人动不动就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说有的人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整天苦恼,因孩子没考上大学而内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作为家长你为孩子所做的只是外在的,孩子落榜会有许多原因,怎么能把责任全归到自己身上呢?再说,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呢?指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面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做你自己,就不必勉强自己,不必掩饰自己,也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感到相当烦恼,可是后来把它想成:这种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所赐予的,并非自己努力不够。如此一想,也就不再责备自己,不再烦恼了。

生活中有许多不快乐的抱怨、烦闷,对此应该让自己明智一点,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卸掉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不要强加包袱在自己的身上,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走出贪欲的坟墓

【原文】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大意】贵人,夜以继日地忧虑着保全厚禄和权位,这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岂不是太疏忽了吗?

庄子认为人不可以有太多贪欲,贵人已经拥有了厚禄和权位,却还整天忧虑,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没有快乐可言。

人没有贪欲时,往往会活得快乐,人一旦有了贪欲,即使你曾经是一个快乐的叫花子,也会走进贪欲的坟墓,不能自拔。

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有时甚至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那是因为,一天,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块金币。

捡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快乐得不得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费一番工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中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了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还差97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一连几天,皮克都这样地度过。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没有快乐过。讨饭越来越难。难的原因是别人愿意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了。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弱了。

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几天也没有起来。在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100块金币了。

“皮克,你没有收到我的金币?!”突然,一个富商找到破庙里的生命垂危的皮克。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我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

“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要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就差16分。”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100块金币了,对了还有84分。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说:

“这下,完了!”

“怎么了?”

“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赶走了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现在,你反倒满足了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你开始时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给他一块金币,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

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了。

叫花子本无太多欲望,但是一旦当他有了钱了,他反而有了贪欲,因为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想快乐的最好方法就是拥有叫花子的快乐心态不要被贪欲填满,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

【原文】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因是已。已而不在其然,谓之道。

【大意】只有通达的人才能了解这个通而为一的道理,因此他不用固执自己的成见而寓于各物;这就是因任自然的道理。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这就叫作“道”。

庄子认为应顺着自然的路径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才是真正的简单快乐。

人人都想快乐生活,但快乐却不愿追随每个人,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知晓快乐的真谛——简单。

你如何为简单下定义?或许它意味着有更多时间做你想做的事,而非把所有的事都塞在你每一分每一秒做。或许它意味着减少烦扰、工作、房子、船、别墅,以及堆在衣橱或储藏室、地下室、车库内的财物。或许简朴和你所有的无关,而是左右你该如何生活的原则——维持你应尽的义务,拥有你应有的财物,同时也奉行一套生活哲学,让你在地球上的时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诗人爱默生说过:“没有一件事比伟大更为简单;事实上,简单就是快乐。”

一个人未曾遭到日常琐事和焦虑的干扰,而简单地生活,这就是快乐。

简单应该是每个人的目标,生活在简单中的人,就能够朝目标迈进,不至于误入歧途,而使我们丧失自我的伟大一面。

当你剔除心中的各种物欲和焦虑时,你就生活在简单中。简单表示单一的目标、表示必须停止批评,尽力而为,绝非模仿别人或抹杀自我。

简单的意义,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祈求心灵的宁静。何须费心寻觅呢?它不在千里之外的岛屿上,而是深存在你的心中。你期望在生命中得到什么?你愿虚有其表而使自我心像萎缩?还是愿意以简单求得内在的安宁,而使自我心像日益真实?

记住梭罗的话:“我们的生命不应虚掷于琐碎之事。而应该尽量简单,尽量快乐。”

最能体现追求简单的生活,崇尚真正的自由的人莫如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第欧根尼不是疯子,他是一个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他说,所谓自然的就是正常的而不可能是罪恶的或可耻的。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他出卖了自己的独立性,这唯一真实长久的东西。

第欧根尼躺在光溜溜的地上,赤着脚,胡子拉碴的,半裸着身子,模样活像个乞丐或疯子。可他就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大清早,他随着初升的太阳睁开双眼,搔了搔痒,便像狗一样在路边忙开了他的“公事”。他在公共喷泉边抹了把脸,向路人讨了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又掬起几捧泉水送入肚中。他没工作在身,也无家可归,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街市上熙熙攘攘,到处是顾客、商人、奴隶、异邦人,这时他也会在其中转悠一两个钟头。人人都认识他,或者都听说过他。他们会问他一些尖刻的问题,而他也尖刻地回答。有时他们丢给他一些食物,他很有节制地道一声谢;有时他们恶作剧地扔给他石子,他破口大骂,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们拿不准他是不是疯了。他却认定他们疯了,只是他们的疯各有各的不同,他们令他感到好笑。此刻他正走回家去。

他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庐都没有。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房子有什么用处?人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没什么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人实在不需要床榻和椅子等诸如此类的家具,动物睡在地上也过着健康的生活。既然大自然没有给我们穿上适当的东西。那我们唯一需要的是一件御寒的衣服,某种躲避风雨的遮蔽。所以他拥有一条毯子——白天披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他的名字叫第欧根尼。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学叫作犬儒哲学。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希腊的科林斯城邦度过,那是一个富裕、懒散、腐败的城市,他挖苦嘲讽那里的人们,偶尔也把矛头转向他们当中的某个人。

他的住所不是木材做成的,而是泥土做的储物桶。这是一个破桶,显然是人们弃之不用的。住这样的地方他并不是第一个,但他确实是第一个自愿这么做的人,这出乎众人的想法。

他就这样生活着,有些人这样说,因为他全然不顾社会规范,而且还朝他所鄙视的人咧嘴叫喊。此刻他正躺在阳光下,心满意足,乐悠悠,比波斯国王还要快活(他常这样自我吹嘘)。他知道他将有贵客来访,但仍然无动于衷。

马其顿国王、希腊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正在视察他新的王国。他到处受欢迎受尊崇受奉承。他是一代英雄。他新近被一致推举为远征军司令,准备向那古老、富饶而又腐败的亚洲进军。几乎人人都涌向科林斯,为的是向他祝贺,希望在他麾下效忠,甚至只是想看看他。唯独第欧根尼,他身居科林斯,却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怀着亚里士多德教给他的宽宏大度,亚历山大决意造访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穿过两边闪开的人群走向“狗窝”,他走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肃然起敬,第欧根尼只是一肘支着坐起来。国王进入每个地方,所有的人都向他鞠躬敬礼或欢呼致意,第欧根尼一声不吭。

一阵沉默。亚历山大先开口致以和蔼的问候。打量着那可怜的破桶,孤单的烂衫,还有躺在地上那个粗陋邋遢的形象,他说:“第欧根尼,我能帮你忙吗?”

“能,”第欧根尼说,“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

一阵惊愕的沉默。慢慢地,亚历山大转过身,沉默不语。几分钟后,他对着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因为亚历山大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

不论你对简单下什么样的定义,其本质都是摆脱过剩的物质。你依然可以追求烹饪之乐,但却不必订数种美食杂志、累积收藏无数的食谱;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的时尚,但却不必同款鞋各买一色或买许许多多的领带;你依然可以买下别墅,却不必依平日家居的方式来布置它;你可以鼓励多交朋友,朋友却不必多到非得用名片检索的地步。

今天,请开始更简单的生活,不要理睬生活带给你的焦虑,不要让生活的繁杂压垮你本就不重的身体,也抛却你的所有物品,只取你所需要的,而非你所不可求的。

同类推荐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鬼谷子》原典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哲理深厚,融会了鬼谷子毕生纵横思想的精华。《鬼谷子》总共三卷,三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主,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主。本书针对每卷的侧重点进行解读,并相对应地总结出了上、中、下三篇纵横捭阖之诈术。每一篇都从不同的方面,运用翔实有力的案例和分析,为读者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以供不同领域的人士参考。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意义。历代以来,凡是吃透“四书”的人,无论为官、从政,还是求学、经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本书站在现代青年人的角度,撷取“四书”中流传千古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人生、世界、人性、人格、待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而生动的解读,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帮助读者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热门推荐
  • 金牌投资人(全三册)

    金牌投资人(全三册)

    本套书有3册,是一部关于投资行业的百科全书式的精彩小说。主人公方玉斌在职场和商战双重的惨烈厮杀中浴火重生。在昔日对头费云鹏的手下,他意外获得重用。在举世瞩目的千城集团股权大战中,方玉斌发挥了关键作用,得以与千城集团创始人王诚深交,随后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在新兴行业频频出手,成为真正的“金牌投资人”。在扑朔迷离的股权大战中,方玉斌如何拨开迷雾看清真相,展示出过人的博弈智慧?
  •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一场车祸导致重生,重生之后又是一个飞来的横祸使凌风再次重生,回到了18岁时的他,这次他要逆天改命,由自己掌握命运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顶级闪婚:帝少的心尖宠

    顶级闪婚:帝少的心尖宠

    “帮我,我就是你的人。”走投无路之际,她打开他的车门,坐进去大胆道。“女人,如果想傍大款,你找错人了。”森冷的扫过她,帝少阎高傲得像天上的星辰。男朋友劈腿表妹,爸爸意外死亡,姑父夺走爸爸的公司,甚至还差点凌辱了自己。林沐汐告诉自己,是她的,她必须要拿回来。上天入地,他一直在找她,没想到她会撞到他车里,自此,领证,结婚,生娃,当爸,眨眼间他完成人生的三级跳。怎么?她不认识自己了?没关系,此生还够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凤行

    与凤行

    上古神殒,世间只余最后一个神君——行止。传言,这位行止神君数万年来独居天外天,无情无欲。仙魔大战中,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此后更是杜门却扫,神踪难觅。数百年不过弹指间。身为魔界衔珠而生的女王爷,在她千岁诞辰之际,政治联姻的魔爪劈头盖脸地挠过来。逃婚路上,沈璃被打回凤凰原形,负伤坠落人间。重伤昏迷之际,凡间小贩将她当作肥鸡,拔光了全身的毛,关在笼中待售。沈璃醒来后被此情形气了个仰倒,却又无计可施。正蔫头耷脑之际,一个青衣白裳的清秀男子路过,若有所思地盯了她许久,随即笑道:“我要这只。”两人的命运被一场看似不经意的交易紧紧地扭结在了一起。
  • 包法利夫人(化境文库)

    包法利夫人(化境文库)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发表的长篇小说,被喻为浪漫主义的终结、现实主义的肇始,是具有文学史里程碑意义的名作。福楼拜以细腻的笔触写了一个受过教育的农家女孩嫁给乡医,却心比天高,向往更奢华、浪漫的生活,在经历了两次出轨,面对其虚荣带来的累累负债,不得善终的故事。福楼拜通过对法国省外生活的工笔描写,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腐朽堕落的社会生活和小市民的鄙俗与猥琐。另一面,福楼拜也探讨了当婚姻并没有满足对爱情的期待,当新奇的魅力褪去,裸露出情爱永恒单调时的那些遭遇。
  • 佛说譬喻经

    佛说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要做神豪2

    我要做神豪2

    扑街作者沈浩,时来运转,新书都市神豪流,公众期十万收藏,成神指日可待,却不想上架之日,却穿越到了书中世界。“穿越成为笔下世界的主角,怎么办?在线等,急!”PS:我们都是神豪群号:646871709。
  • 如果你曾为我落泪

    如果你曾为我落泪

    那年夏天,沾满鲜血的玻璃碎片、被丢弃的校服衬衫、冰冷的雕花栏杆,将女孩陆砂与苏南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彼时,另一个女孩张蔓,也于一场孤勇而无望的爱情旅程之后,在属于青春的迷惘中刻下了绝望而疼痛的一刀。两个女孩原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无形中被命运联系在一起。隐忍的眼泪终于落下,再回首,我已不是原来的我——留一枚纯白的记忆碎片,我们曾在那里死去,也必将在那里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