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8100000003

第3章

32六经相通之事,如《春秋》亲迎,《诗》《礼》莫不同。《春秋》三年丧,《诗》《书》、《礼》皆同。《春秋》讥世卿,开选举,《书》《礼》皆同。《春秋》九州、二伯、方伯,《诗》《书》、《礼》莫不相同。《春秋》讥再娶娣侄,《诗》《礼》皆有明文。[约举数端,馀可类推。]三公九卿,群经皆同,惟伪《周礼》独异耳。又九州五服,群经皆同,亦惟《周礼》独异,并无时代乡土之异。又即《尚书》而论,《禹贡》与典、谟同,《吕刑》与《帝典》同。《尚书》四代礼制实无沿革,使非孔制,四代当有异同,即一经中不自矛盾乎?伏君《大传》又何为据《王制》以遍说四代乎?惟六经合为一书,故此经所详,彼经所略。如明堂辟雍,大典礼也,《诗》言之而《春秋》《书》、《礼》可从略。制爵班禄,《春秋》详之,而《诗》《书》、《礼》不详言。相济相成,乃能全备。后人专学一经,便有所穷。故博士议礼,本经所无,则从阙略。经学须博通,乃备一王之制也。[汉人博士据《王制》以遍说群经,使非相通,万不能一律相合,观十四博士同一制度,则经学之相通无疑矣。]

33自春秋至哀、平之际,其间诸贤诸子、经师博士,尊经法古,道一风同,皆今学也。虽其仁知异见,乡土殊派,然谭六经必主孔子,论制度必守《王制》,无有不同。刘歆报复博士,创为邪说,颠倒五经。改《周礼》而《王制》毁,言邹、夹而三传阙,有《毛诗》而三家绝,有马、郑而今文佚,经学真传由歆一人而斩,所存二传、二礼,又皆乱于歆说。东汉以来皆受其欺,甚且助虐。故自西汉以后,六经分裂,不能相通,经礼纠纷,徒滋聚讼。今欲正千余年谬误,不能不首重巨魁,胪其罪状,与天下后世共证之也。

34王子雍与郑君争不胜,造伪书以自助;刘歆与博士争不胜,改变古书以自助,其智同也。初则博士假朝廷之权以遏抑歆,后则歆假王莽之势摧击博士。歆掌儒林,既负权势,得以自由,又淹博有作伪之才,遂足以翳蔽孔子,颠倒五经。自有刘歆,经学遂驳杂不纯,掩蔽圣心,使后来治经者,无一人能窥见尼山微意。今删汰古学四经,然后六经同源,微言可显。

35刘歆官司儒林,职掌秘籍。方其改羼《佚礼》,以为《周礼》,并因博士以“尚书为备”一语,遂诋六经皆非全书。弟子恐其无本,则私改史书、纬书以自助。如《七略》之有《周礼》《左氏》《古书》《毛诗训诂传》,此刘歆所改。他如《刘歆传》《河间献王传》《后汉书·儒林传》之《毛诗》《周礼》等字,则为后来校史者所补。又范书以《毛诗传序》为卫、谢作,是晋宋间犹不以《毛诗传序》为西汉以前之书。今《郑笺》《郑志》别有以《传序》为子夏、毛公作之文,此为后人记识刊本,误以入笺。《孔疏》所引《古书》与古文同者多,多为后人伪造,刘炫好作伪说,当出其手。[与六朝人造《左传》渊源同]此等皆伪说,史、纬别有真条。今人治经,先看陆氏《释文序录》《隋书·经籍》,宜其不得途径。今先考明其真者,然后伪说可祛。必先洗涤伪说,然后可以治经。[说详《古学各经渊源证误考》与《释文证误》《隋书经籍志证误》中,《新学伪经考》甚详。]

36刘歆颠倒五经,至今为烈。真为圣门卓、操,庠序天魔。盖其才力既富,又假借莽势,同恶相济,党羽众多,流害深广,不惟翻经作传、改羼《佚礼》而已。至于史书纬候,亦多所改窜,后来流说,愈远愈误,至于不可究诘。今一旦起而正之,或者犹执流俗之经说、羼改之史文以相难。此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者道也。

37天下之事,是非不能两立。而刘歆伪说乃与孔子六经并立千余年,人不能止其非。虽攻《周礼》者代不乏人,然由于今学未深,不能心知乎真,何能力辨乎伪。故前人所指《周礼》之伪,半多真古书,于其伪者反不敢议,故遗误至今。诚于今学多一分功夫,则古学多露一分破绽。今学大明,则古学不攻自破。惟流误已久,若不辟之,恐不明白;然必于今学实有心得,方知其实。若但知其误,而不能心悟乎真,亦无益也。

38六经传于孔子,实与周公无干。哀、平以前,博士全祖孔子,不祖周公。刘歆《移书》亦全归孔子,后来欲攻博士,故牵引周公以敌孔子,古文家说以经皆出周公是电。后人习闻其说,遂以周公、孔子同祀学宫,一为先圣,一为先师,此其误也。古学以《诗》《书》、《春秋》为国史,《周礼》《仪礼》为周公手订,《易》爻辞、《尔稚》为周公作,五经全归周公,不过传于孔子,与刘歆《移书》相反,与“作六经贤于尧舜”之文不合,此当急正者也。[崔氏《考信录》已驳周公著作诸说。]

39博士以《尚书》为备。本出微言。[详见《尚书二十八篇叙例》]刘歆愤激其语,极力攻之,遂以五经皆为不全。《连山》《归藏》之说出而《易》不全。六艺之名立而《诗》不全。邹、夹之书录而《春秋》不全。[邹、夹无师无书,何以为学?又何以自立?此出歆伪说,欲以攻三传不能尽《春秋》耳。]《周礼》出而礼不全。于五经之外臆撰经名;于博士经学之外别出师法。后人遂疑孔子之经不全,博士之本未足,经学杂而不纯,博士缺而不备。引周公以攻孔子,造伪说以攻博士,皆歆一人之罪。公孙禄劾其颠倒五经,此之谓也。[今学《诗》《书》皆无序,《百篇书序》出于杜、贾,《毛序》则卫宏仿而为之。旧以今学《诗》《书》皆有序,非也。]

40旧以古学刘歆以前有传授,与今学同。德阳刘介卿以为西汉无传授。其说是也。真成、康之政至东迁时已多改异,自孔子作六艺,儒者所传皆孔子说。真周制虽间有存者,学者皆以为变古流失。[今《四代古制佚存》中所录是也。]《左》《国》、《戴记》诸子所言,均以孔子为主。刘歆与今学为难,始改《逸礼》以为《周礼》,刘歆以前实无古学派也。秦汉以前,所说礼制有与《王制》小异者,此三统异说之文,实非今学外早有古学专门名家,自成一派。刘歆取《佚礼·官职》篇删补羼改,以成《周礼》。刘氏弟子乃推其书以说《诗》《书》、《孝经》《论语》,此皆东汉事。马融以后,古乃成家,始与今学相敌。许、郑方有今、古之名。今学以六艺为宗,古学以《周礼》为首。今学传于游、夏,古学张于刘歆。今学传于周、秦,古学立于东汉。此今、古正变先后之分,非秦、汉以来已两派兼行也。古学皆出东汉,故《后汉书·儒林传》所言《周礼》《左传》《古书》其说不误。惟《毛诗传序》流误,以为西汉毛公作,或又以为先秦之人。以三事比之,其例自见。《毛传》与杜林《周礼训》相同,但明训诂而已,非西汉以前之师说也。

41古学始于刘氏,当移书博士时,所尊三事,皆为今学,不过求立《左氏春秋》、佚《书》《礼》耳。惜博士胶固,摈不与同。及后得志,乃挟《佚礼》改《周礼》,今学诸经悉受其祸,至今未艾。“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今欲见古学晚出,证之《移书》自明。史称《移书》引事直,则无不尽之言,后来古学家羼托之说,皆与此事不合。今特注之,以见《周礼》《毛诗》《古书》之出于后起。“是故孔子忧道不行,历国应聘,自卫反鲁,然后乐正,[此以乐为孔所订,与古文家以为周公作者不同。]《雅》《颂》各得其所。[此以《诗》为孔子作,与以为国史旧闻者不同。]修《易》[与修《春秋》同,以《易》为本“坤乾”而加笔削,与后以为周文王作、孔子赞十翼不同。]序《书》[与《诗》同],制作《春秋》,以记帝王之道。[盖此以为孔子制作《春秋》,成王道,与博士纬、杜氏说同。《左传》则以为鲁史旧文,周礼旧例。歆此时本同博士之学,后来攻博士,全与此说反。]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微言即今学所传文王、素王作六艺改制之说也。不能明言,谓之微言。]“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晁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汉朝之儒,惟贾生而已。[据《汉书·儒林传》以张苍、贾生为传《左传》,今不言,足见其伪托。]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据此,则谓张丞相、尹咸、翟方进等传《左传》以相授受者,误矣。]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泰誓》非博士旧传,伏生只传二十八篇。二十九篇之说,合《泰誓》数之也。《泰誓》盖即十六篇《中候》之一,非真《尚书》文也。]故诏书称曰:‘礼乐坏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佚礼》即今《周礼》,乃传非经。]《书》十六篇。[史公所录三代事不见《尚书》者即此,乃传非经。据此,则孔壁所得惟《逸礼》《佚书》二种而已,此二书为今学,博士所传,得孔壁乃全本,博士本不全耳。是当别无河间献王得《周礼》《毛诗》之说,而《左传》亦不出于孔壁,如王充所云也。]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旅行。及《春秋》左氏邱明所修,皆古文[经,古字]旧说,[即解经释例之文,《五行志》引“说曰”是也。]多者二十余通,[指说微而言。]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多二十余通者,谓较通行《国语》多二十余篇也。]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无《毛诗》。]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谓以中古文本校博士本有脱误也。]传问民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得此三事,则校书时秘府书与博士所传不同者,三种而已。校书作《七略》,今《班志》乃有《周礼》《毛诗》与《左传》同学。何以刘氏不引二书为据?乃引今学之遗。]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惜闵,士君子所嗟痛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据桓、贯、庸三家皆传《书》《礼》之学者,是《左传》并无师也。刘氏舍朝廷执政本师,不引以为据,而远及异学民间之儒生平?且云遗学与之同,不免附会。何以不引翟方进等为说哉!]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源。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或不哀哉!”[此攻挦《公》《穀》二家,专为《左氏》而言。]“且以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内外相应,岂苟而已哉。”

42据以上所言,特欲于经学外立《左传》古文耳。但云“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内外相应”。此兼《礼》《书》言之也。《汉书》以《周礼》《毛诗》并传于河间,藏有秘府。《左传》皆有师传授受。《后汉·儒林传》以建武立《毛诗》博士,皆六朝以后伪说行世,校史者据误说所羼改。如《后汉书·儒林传》十四博士之有《毛诗》,是其明证。今据此书为证,伪说自破。故以古学成于东汉,以《周礼》为刘氏所删补,《古文尚书》《毛传》为贾逵、谢曼卿始创之说,非西汉之书也。

43初用刘申受说,以《左氏传》刘例,即本传所谓章句出于刘歆。细考《五行志》引“说曰”在刘歆前,史采歆说,可云详矣,今传中无其一语。又歆说例多同二传,今传说、“今说”多与二传不同,简略不全。使歆为之,当不如此。且杜氏所引刘说,多与本传不合,知不然也。《史记》引解说已十数条,则经说不由歆出,更不待言。[说详《左氏凡例》中。]考刘歆文集初年全用博士说,晚乃立异。欲知其年限,因考《王莽传》,乃知《周礼》之出,在于王莽居摄以后。《王莽传》上言《周礼》者只二事,在居摄后;中、下以后则用《周礼》者十之七。可见《周礼》全为王莽因监而作,居摄以前无之。歆当时意在乱博士礼,报怨悦主,不料后世其说大行,比之于经,并改诸经而从之也。如天子十二女,博士说也;百二十女,《周礼》说也。《莽传》上用十二女说,[莽纳女事。]传下用《周礼》说。[莽自娶一百二十人。]使《周礼》早出,抑刘歆早改《周礼》,则当时必本之为说,何以全无引用?是“发得周礼,以明因监”,是时《周礼》始出,中多迎合莽意而作。今定《左传》出于《史》前,《周礼》出于居摄以后。《周礼》未出,《左传》亦为今学。《周礼》出,乃将《左传》亦牵率入古学也。[刘歆初本今学,后为古学,考言之甚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玄幻无敌帝皇

    玄幻无敌帝皇

    混沌之域,神魔并起!然太古时代,太古神魔大战,战波使大陆化为兆亿尘埃,埋葬神魔。无数纪元过后,混沌与秩序再演,世间重有神邸诞生,无数宗门,帝国林立,万族空前繁荣。然世间偏落一角,一尊来自洪荒太古时代的无敌魔帝复苏了!叶倾城:“人间万邪,我为君主!横扫天下,睥睨江湖!邪君所至,神嚎鬼哭;一笑乾坤,一眼今古!”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从“丑小鸭”到童话大王:安徒生

    从“丑小鸭”到童话大王:安徒生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安徒生是个穷鞋匠的儿子,他冲破社会的重重阻力,凭借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知欲,通过艰苦的奋斗,最终从普普通通的“丑小鸭”成长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用笔为人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故事。
  • 夫人很忙:将军偏爱重生妻

    夫人很忙:将军偏爱重生妻

    “他永远不会爱你。”她是天之骄女,却受尽折磨惨死荒郊。重活一世,杀机四伏。斗祖母,破迷局,她一次次死里逃生。一场又一场的混乱里,她和他紧紧绑在一起。带着凤凰命格,成为权谋焦点,她走得步步惊心。当事实真相被解开,她才知道前世今生两人错过的有多远。在四伏的危机里,季昀强势而来,还她一场两世深情。
  •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本卷收入作者电视文学剧本《苍凉后土》和中、短篇小说17部(篇)。电视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播出。
  • 匪叔

    匪叔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将门嫡妃

    将门嫡妃

    云家嫡女云蜜,天性胆小如鼠,存在感超弱,明明有着一副让人痴迷的好相貌。却爹不疼娘早死,继母表面温良,暗中歹毒恶劣,庶弟庶妹更是视之如蝼蚁,你踩他践踏。现代诸神会社继承人云蜜在处理地下“生意”的时候,被意外送到了架空的王朝,苍龙大陆东璃国,从而代替这位懦弱的大小姐,获得新生。苍龙大陆风起云涌,豪杰辈出,多年的征战,让四大王朝满目疮痍,她的到来到底是带来毁灭还是希望。将军府内,暗潮涌动,亲爹不疼亲娘早死,懦弱的云蜜就成了继母的眼中钉。表面温良,内里歹毒的继母。娇蛮跋扈,专门以欺凌她为乐趣的继妹。整日吃斋念佛却眼神诡异的老太太。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她无上的定力。斗继母,斗继妹,斗祖母,斗渣爹。风生水起的人生,将在这架空的朝代继续上演。据说,某位王爷好像是楠竹。巡视旱灾月旬刚刚回府的某爷一进门就看到一妩媚生姿的绝色女子,衣衫半解,肌肤似雪,若隐若现。“爷,蜜儿好想你。”娇美的声音如同上等的媚药,蛊惑着男人的理智。爷的眸子顿时眯起来,不过却壮似不在意的直奔书房。“本王有折子要处理,爱妃先回房休息吧。”妖女美眸一眯,闪身拦住他,俏鼻凑上去,全身360度无死角的嗅了嗅。“对本王妃没兴趣?外面的女人把你喂饱了?”爷的脸色当场就冷了,强有力的手臂一把拦住妻子的纤腰,运足轻功直奔两人的寝室。抬脚踹门关门,动作一气喝成。一整夜,前后左右,某爷将妖女翻来覆去的修理了一顿。“你说爷到底是饿还是饱?”他冷声道。妖女双颊酡红,看着爷的表情如梦似幻,差点让一身冷气的某爷破功。“爷,你好厉害!”然后…爷,破功了。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北大经典课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 悠宁的星际卡修生活

    悠宁的星际卡修生活

    余悠宁,一枚都市白领。刚刚完成了真假豪门千金中“被”假千金的经典成就。跳出火坑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就被凭空出现的一张黑卡击中额头,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