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0400000029

第29章 栖云山悟元子修真辩难参证(13)

〔谨按斯辩,揆之师传,悟元子之见,揣自书中未经真师证印者。其病根,凭书体窍,志在灼见真知,中毒已深。个中三尸,乘间布幻,故有高阔阖开色声等等幻景。自学自昧,妄以取证诸书;自信真灼,可以下手,不知已入棘夷绿瓮罗刹逊洞矣!当时若遇真师一喝,令置此心于先天之先,寂而又寂,惟存一觉,则不落于枯灭。遇有有有无无,无际无所,真真幻幻,隐现于中,吾则以气机处之,则所现所隐,自各还返,吾则总以审得湛寂玄景为真为正,凭他时时新,局局变,吾只寂视寂体,不造混穆而仍湛如者。不可出定,则凡所谓生之采之,烹之炼之,或结或圆,或温或养,造成造脱造化,一一体之自然,而略加维持,毋任偏胜。此惟从念中无念一诀入手,是为玄关开后作用。方其未启之际,总惟置此身心于先天之先,由勉至安,自得开现,不劳追求。古哲所谓追求者,乃是追返先天之谓,并无拟议于其间也。平时一着拟议,临行必有幻景厉现。悟元子中病,正在平时阅书体拟所致。故其自述一节,学者不可率从。要知曰关曰窍者,不过说有此步,并无关窍具也。所谓关也者,有阻之之义。窍也者,得通得容之义耳!学者知于先天之先立脚,而又深造自然,目前玄况,即是窍中玄况,何劳追求乎哉?先师太虚翁论如此,蓬头张真人、泥丸李真人、鸡足黄真人、赤脚李真人,立论印证皆如此,谓此玄关,开无方所,景无定景。若使开有方所,景有定景,亦不得名玄关矣!盖此玄关,前包亿亿万年,后包亿亿万年。个中玄理玄境,微尘之细,无有或遗;触而应现,捷如影响。得入与否,即在机触之际;或后或前,均不得入也。故古哲修持要诀,端自虚极静笃上,定审动静之启机。若或妄感,关亦妄应,大有关系存焉!机可妄动乎哉?古哲以此关窍,无理不备,无境不具者。学人己克不净,净不造至自然,玄关真境,自难幸入者也。余述至此,慨然叹曰:惜吾悟元子,昔未闻也,是有大关系,入道成道之能否,全看此窍之是否,余敢不为补述乎?此则述竣,悠然而寐,不知所之。始而星月横空,既见远山如画,邮亭枕流。登而睇之,平波万顷,月印湖心,一舟泼剌而来。问:渡否?三问不答。若会其意,释履而登。舟子曰:可矣!既登,乃巨舰也。波浪大作,舟巨不至覆。浪平,已抵岸。斯时,已置此身于无何有之乡,是故浪作不之惊,波平不之喜。舟子颇然之。于是相登岸而履未曾释。余不自异,舟子亦大然之,且曰:若然,子固知事玄关者也。语毕,岸非岸,乃一净居也。后有峭壁,下有一池。有童自外入曰:有客。出迎乃吾悟元先生,科头蓝褐,率侣四五,两黄冠,三长老,随一白衣,由竹径登坡。见余即拜,礼甚恭。余答拜。及起,一无闻见而醒,漏已三下矣!是乃应感之妙义,但不知舟子之为谁,爰识此以参云〕

天罡消息

《参同》云:循斗而摇光兮,执衡定元纪。三丰云:运转魁罡斡斗标,煅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干六百条。修真之道,须要知得斗罡消息,方能逆施造化,扭转乾坤,规弄阴阳,而不为阴阳所规弄也。天罡者,乃北斗第七星,一名破军,一名摇光,一名标星;系北极之权臣,执生杀之衡,握造化之柄,运五行,推四时,生万物,为列宿之领袖,运气之枢纽。其任最重,其功最大。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亦具此天罡之气,主宰生死,掌握性命,其功与天上之斗罡无异。知此者生,昧此者死,但此罡星有先天后天之分,不可不知。后天之罡星,日行十二经络,融通一身血脉。炼罡气者,以人罡合天罡,内外一气,以避百邪。究之顾外失内,虚而不实,未益于彼,先伤于我。至于先天之罡星,与本来主人,相亲相爱,君臣一心,并行不悖。乃至元阳一破,先天入于后天,背主求荣,结连外寇;始而护我性命,既而伤我性命,犹虎奔而寓于西,绝不相颐矣!何则?罡星所坐者凶,所指者吉。因其不指于我,而指于他;指于他,则生气在他,杀气在我;杀之不已,则我之性命倾矣!大修行人,求他家不死之方者,正以求取罡星所指之生气耳!取气之法,总不离乎罡星。罡星坐我家,则生气在他家;罡星坐他家,则生气在我家;是必移罡星坐于他家,方能有造。移罡之法,亦无难处,只要将他脚跟一扭,即便翻身回顾,归家认祖。这个天机不着于声色,不落于空寂;不是自己有,不是身外求,现现成成,明明朗朗。世人遇而不识,每每当面错过。所谓‘破军前一位,誓愿不传人’者此也。不传人者,非真不传,恐传之匪人,鬼神不容耳!不容者,以其此事,为天下希有之事,得之者,生死自主,性命自由,天地不能役,阴阳不能拘;非大忠大孝者承当不起,非大贤大德者载负不得。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而非一切旁门外道所可揣摸其一二。噫!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永劫沈沦。金虾蟇,玉老鸦,认得真的是作家。其如人多不识罡星何哉?

〔按此一论,学者当诚奉作宝则,乃是天神深秘之道。悟元子慈泄乃尔,余为学者佩感无涯。知而诚行,三尸自灭。余闻四十有九年矣!欲泄未之敢者,恐遭谴耳!昔吕祖还丹三成而三失者,为未得此一诀。及得崔公《入药镜》,复又证诸钟祖,始敢用天罡密受。律宗以世守,是为《太上心传》。得此一诀,古哲暗合而已。举世学人,但知返照,岂知即是扭转罡星一诀乎哉?所谓‘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也。今而后,学者得有指南矣!岂仅还丹可结,己可藉以克尽。先师太虚翁曰:玄学步步无魔,全仗扭转天罡一诀。得而体之,乃即回光之返照云。先生泄之,余故窃为学者庆幸焉〕

生杀刑德

《阴符经》云: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道德经》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然则杀虽伤生,而亦能卫生,刑虽伤德,而亦能成德,只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夫人自有生以后,秉气质之性,受父母精血之气,加之识神历劫之尘,生平积习之污,一身上下尽皆阴气盘旋,只有一点阳气秘在形山,隐而不现。古人所谓‘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者是也。但一身虽阴,若未交后天,犹是先天用事,不能为害。大智者,于此防危虑险,固济真阳,不为后天阴气所侵,则直超彼岸,而刑杀之法,无所用之。所谓法以除弊,无弊则法莫施,此刑杀之所不用也。至于先天潜藏,后天用事,阴气俱发,通身是病;有已发者,有未发者;有历劫生根者,有现劫生根者;有出于天者,有出于人者;古怪百般,魔障万样。使无抑阴扶阳之法、化邪归正之术,则阴气日长日盛,必至消尽其阳,倾丧性命,是刑杀之所必用也。刑德生杀,四者相需。盖刑所以成德,德所以用刑;杀所以卫生,生所以救杀。倘只刑而不德,杀而不生,则刑杀过刻,必至和气有伤;倘只德而否刑,生而无杀,则生德无威,必至客邪潜入。是生杀两用,刑德并行,斯无意外之患,不测之忧。夫刑杀者,所以化阴气;生德者,所以保阳气;阳气盛而阴气自退,阴气消而阳气自固。生杀刑德,岂小补云哉?修行人若明得刑德枢纽,知得生杀运用,则刑之德之,生之杀之;刑中有德,杀中有生;用刑以保德,用杀以扶生;逆来顺去,缓急进退,无可无不可矣!

〔刑德生杀,采取烹炼温养所必凭以致功者,斯论已详,而于如何得知得行尚奉述及。盖有致知致得之诀存焉!其诀惟何?操持照顾四法而已。四法谨备,机兆必觉,不为气化混蒙,则刑德生杀得当,而丹道乃圆。是命学之大关键,然非性学淳者,鲜不棘手〕

上德下德

古经云: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又云:上德者以道全其形,下德者以术延其命。是皆言上德下德,身分有别,而作运亦不同。盖上德者,体全德备,干阳未伤之人。未伤者,是未伤先天之阳,非是未破后天之身。当干阳具足之时,纯粹至精,浑然一气,五行攒簇,四象和合,宝物佳珍,件件俱全。若无保守之法,则必阳极生阴,圆极即亏。知之者,急求明师口诀,不待阴生,即用以道全角之法,运天然真火,炼尽一身阴气;用六而不为六所用,以成后天之功;阴尽阳纯,长生不死矣!若夫下德者,自阳极阴生之后,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诸般宝物皆失。若以无为之道修之,犹如鼎中无种子,水火煮空铛,济的甚事?是必窃阴阳,夺造化,后天中返先天,则当年故物,方能无而复有,去而又来,还我一个完完全全家当也。还其原物,命基已固;别立鼎炉,行无为之道;温养圣胎,十月气足,脱出法身,与上德者同归一途矣!后人不知何为上德,何为下德,乃直曰精漏者为下德,精全者为上德,何其谬甚?夫交感之精,系后有之物,浊中之浊,岂可以此为凭证乎?至于十六岁破身之说,乃言“二八一斤,阳极生阴,阴生后而精生”,是就阴阳定论,不就岁数定论。如就岁数定论,世有十六岁而精通者,亦有未至十六而精通者,尤有过十六岁而精通者,此又何说?可知上德下德,不在后天上讲究,而在先天中分别。先天全则为上德,先天亏则为下德,方是定论。更有不明大道之流,乃曰‘命为重,性为轻’,或曰‘性为重,命为轻’,皆非也。夫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要两段。上德者,不待修命而即修性,性了而命亦了。下德者,必先修命而后修性,了命又必了性。了命者有为,了性者无为。有为无为之道,为上德下德者下手而设。若到大道完成,不但有为用不着,即无为亦用不着。至于向上一着,别有妙用,又不在有无之列。若学者不知上德下德之说,而即求有为无为之旨,岂能知真有为真无为乎?不知真有为真无为,不但性不能全,命亦不能保。性命之所以然处,全在上德下德处分别出来也。学者可不深究乎?

〔论辩极精,古人罕道,非身体力行,穷究数十年,不知辩也。窃按精漏未漏,致功有难易。方其时到阳生,功到交姤地位,童真值之,但觉遍体酥麻,而气机向上。其曾漏者,气机易以向下。向上者不化精即化气,故安稳。若一向下,念触凡趣,则必直注玉茎,大危大险。此亦至情,极宜急行兜勒,后透尾闾上升,乃可无漏。无如人心至活,气极至灵,行到此步,倘真童耳闻心知有此交姤一事者,功到此步,念自及茎,气则立注。余于童身时,曾漏三五次者。此正悟元子所谓先天有伤,其伤在耳闻心知之际,其精未漏,其窍已开,一经功到念动,立有此变,是亦天机之有顺行之理耳!今世童子不知此行者,十无一二。故即童子进修,亦宜令其于阳生之时,即向后穿后透;不废塞艮一诀,则阳自留炉,不抵男根,截其出路,此为要着。不幸犯漏一次,求其下次不犯,极难极难矣!余自九龄入道,行至十一岁而大漏;后几成弱,废功不行,命乃保,可不惧哉?爰补赘此,以告同志,且余更有所闻,今古丹书未经分晰者。先师太虚翁曰:闻诸圣师泥丸氏云:上德下德之说出自老子,而《参同契》所云,与古丹经所引,引同而义异者。古经所引,其分别在无以有以,是贴上乘下乘而引者。《参同》所引,其分别在无为有为,是贴部位上,作用有不同。古经所引,考与《清静妙经》义略同。《参同》旧解有贴气质而说,有贴学业而说。吾师嵩山二五老人谓契经但讲丹道,而其口诀乃在上德下德,上开下开等句,是贴一身部位而言,与《道德经》经义不同云云。小艮氏今核悟元子所辩,似贴《参同》旧解说法,均属正论。后学取以合参乃妙,故并述于此〕

有为无为

《悟真》云: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此修真始终作用之法。后人不知有作是何说,或子午运气,或转运河车,或心肾相交,或任督相会,或聚气脑后,或气冲顶门,或调呼吸之气,或炼交感之精,或肘后飞金晶,或摇骨而摆髓,或吞日月之精,或服云霞之气,或炉火而炼金石,或御女而取闺丹,或炼天罡之气,或聚五脏之精,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道路不同,而执相则一。以是为有为之道,失之远矣!

〔所辟种种,洵非大道,尚属可行,而谓失远,盖有为也。据余所闻,“内惟炉火与御女”,虽亦古法,而五脏柔脆者,万不可服金石;色身不化身外无身者,万无御女得益。二门以外,得诀不真,然亦慎毋身试。先师遗论如此。悟芜子俱辟之,盖亦谨慎焉耳〕

不知无为是何说,或守黄庭,或思顖门,或思鼻端,或观明堂,或守脐下,或思夹脊,或观空,或观心,或止念,或忘形,或默朝上帝,或鉴形凝神,或思神出壳,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用心不一,而着空则同。以是为无为之道,错之多矣!

〔所述种种,除鉴形思神二门不可学外,余皆可因进道,但不可执此为大道耳!先师遗论如此〕

夫着空执相,皆是在臭皮囊上作活计,破插袋上用心思。彼乌知圣贤之道,不着于空,不执其相,有不空不色者在乎?

〔所辟是也。若知是用假以返真,则便是修真正路矣!学者须当会悟,方不负作者一片婆心〕

同类推荐
  • Cowley's Essays

    Cowley's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丰堂漫书

    愿丰堂漫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馥芬居日记

    馥芬居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诰解

    五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信及录

    信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记住你是我的唯一

    记住你是我的唯一

    (甜宠,推荐旧文,历少,放肆撩)他叫霍元,还是帝都权势滔天的商业巨子,对他趋之若鹜的女人不胜枚举。她姓夏,名字叫芷兰,身处豪门,但是一夜之间她一无所有,失去至亲和恋人。忽然有一天,小包子说:“爹地我想要她做我的妈咪。”“好,去,你们把她给我扛回家。”小包子挑了挑眉又说:“爹地,那是你的女人,怎么能假手于人?”他的属下战战兢兢地退开,由他亲自上阵。“马丹,还真是上阵父子兵。”
  • 镇魔道人

    镇魔道人

    身是邪魔身,心是正道心。不忘初心,坚持正道,矢志不渝,勇敢前行……
  • 翰林记

    翰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馆命魂师

    茶馆命魂师

    茶馆里有杯“无忧茶”茶馆里有个少年老板,来的客人都是故事,而代价只是一缕魂。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帝主星河

    帝主星河

    所谓命运,不过是强者强加给弱者的规则。白骨堆成的王座,谁主沉浮?看少年如何从一个破落的少主逆天改命成就一位无双的魔君的!
  • 重生的战将

    重生的战将

    我这么拼命,也还是守护不住想要守护的东西,凭什么不去拼命,难道失去后还要后悔自己没有努力过吗?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