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3800000001

第1章

行品第一

尔时世尊。为令四众各得欢喜。说是般若波罗蜜经使获利乐。即说伽陀曰

所有菩萨为世间灭除盖障烦恼垢

发净信心住寂静当行智度彼岸行

诸江河流阎浮提华果药草皆得润

龙王主住无热池彼龙威力流江河

亦如佛子声闻等说法教他方便说

乐最圣行求果报此诸如来胜威德

云何佛说此法眼令诸弟子如佛学

自证教他及方便此亦佛力非自力

最上般若不可知非心可知非菩提

如是闻已不惊怖彼菩萨行知佛智

色受想行识皆无不着纤尘无处所

彼若不住一切法行无受想得菩提

菩萨若求出家智照见五蕴无实相

知此不求于寂静彼是菩萨之行智

复次云何智所得照见一切法皆空

不着不惊照见时自觉觉他诸菩萨

色受想行及识蕴是蕴见行而不知

菩萨照见蕴皆空行无相化不着句

无色受想行识等不行是名无相行

若行不得最上智无相寂静三摩地

若菩萨行自寂静过去诸佛咸授记

身苦乐等皆不及由知因果法本性

若行于法不可得行如是行乃佛智

行无所行了知已是行最上般若行

彼无所有不可得愚痴着相谓有无

有无二法皆非实出此了知乃菩萨

菩萨若知诸幻化色受想行识亦然

寂静行离种种相此名最上般若行

善友方便令知觉使闻佛母不惊怖

恶友同行及化他坏器盛水非坚牢

云何得名为菩萨一切乐行皆无著

求佛菩提无所著是故得名为菩萨

云何得名摩诃萨得第一义众生中

断众生界诸邪见是故得名摩诃萨

大施大慧大威德佛乘最上而得乘

发菩提心度众生是故得名摩诃萨

幻化四足俱胝数多人众前悉截首

一切世界皆幻化菩萨知已得无怖

色受想行识缠缚知不实已不求解

行菩提心无所著此名最上诸菩萨

云何得名为菩萨乘大乘行度众生

大乘体相如虚空菩萨由得安隐乐

大乘之乘不可得乘涅盘往诸方所

行已不见如火灭是故名为入涅盘

菩萨所行不可得初后现在三清净

清净无畏无戏论是行最上般若行

大智菩萨行行时发大慈悲为众生

为已不起众生相是行最上般若行

菩萨起念为众生修诸苦行有苦相

是有我相众生相此非最上般若行

知自及诸众生等乃至诸法亦复然

生灭无二无分别是行最上般若行

乃至所说世界等名离一切生灭法

最上无比甘露智是故得名为般若

菩萨如是所行行了知方便无所求

知此法本性非实是行最上般若行

若不住色亦无受亦不住想亦无行

复不住识住正法是名最上般若行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帝释品第二

欢喜地摄布施波罗蜜伽陀

常与无常苦乐等我及无我悉皆空

不住有为及无为住无相行佛亦然

若求声闻缘觉等乃至佛果亦复然

不住此忍不可得如渡大河不见岸

若闻此法彼定得成等正觉证涅盘

见于一切如自身是大智者如来说

佛子当住四补特伽罗。是行大智行。一真实善法。二不退心。三应供离垢无烦恼无求。四善友同等

大智菩萨如是行不学声闻及缘觉

乐学如来一切智是学非学名为学

学不受色不增减亦复不学种种法

摄受乐学一切智若此功德出离者

色非有智非无智受想行识亦复尔

色性自性如虚空平等无二无分别

妄想本性无彼岸众生之界亦复然

虚空自性亦同然智慧世间解亦尔

智慧无色佛所说离一切想到彼岸

若人得离诸想已是人语意住真如

彼人住世恒沙劫不闻佛说众生声

众生不生本清净是行最上般若行

佛说种种之语言皆具最上般若义

过去佛为我受记于未来世证菩提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持无量功德建塔品第三

无垢地摄持戒波罗蜜伽陀

若人常受持般若所作上应诸佛行

刀剑毒药水火等乃至诸魔不能为

若人于佛灭度后建七宝塔以供养

如是圆满千俱胝佛刹恒沙等佛塔

众生无边千俱胝以妙香华涂香等

供养三世无边劫所有功德之数量

不及书写于佛母诸佛由此而得生

若受持读诵供养功德倍胜于佛塔

大明般若诸佛母能除苦恼遍世界

所有三世十方佛学此明得无上师

行般若行利有情使学大智证菩提

有为无为诸快乐一切乐从般若生

譬如大地植诸种得和合生种种色

五波罗蜜及菩提皆从般若所生出

又如轮王出行时七宝四兵为导从

若依佛母最上行一切功德法集聚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功德品第四

发光地摄忍辱波罗蜜伽陀

帝释有疑问佛曰恒河沙数等佛刹

佛界圆满如芥子能受佛刹般若力

如是了知般若已此界云何不供养

譬如人王人所重住般若者合亦尔

佛界般若摩尼宝具一切德价无比

经函安处经有无供养悉获宝功德

佛灭供养于舍利不及供养于般若

若乐受持供养者是人速得证解脱

首行布施波罗蜜次戒忍进及禅定

受持善法不可坏彼一一生一切法

如阎浮提种种树百千俱胝无数色

虽一一树影皆别无量影同一名摄

五波罗蜜五名异般若波罗复一名

一切回施为菩提一味同归菩提名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福量品第五

焰慧地摄精进波罗蜜伽陀

彼色受想行识等菩萨观照悉无常

各各现行而不知非法非生智者见

无色无受想行识是法无得复无生

了知一切法皆空是名最上般若行

如化恒沙等佛刹诸众生证罗汉果

若能书写此般若令他受持功德胜

如佛修行云何学信重般若诸法空

速证声闻及缘觉乃至无上正觉尊

世间无种不生树枝叶华果悉无有

无佛谁指菩提心亦无释梵声闻果

如日舒光照诸天普使成就种种业

佛智菩提心亦然从智生诸功德法

如无热池无龙主即无河流阎浮提

无河华果悉不生亦无大海种种宝

世间无佛无大智无智功德不增长

亦无佛法诸庄严无菩提海等等宝

譬如世间萤有光一切萤光集一处

比日一光照世间微尘数分不及一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随喜功德品第六

难胜地摄定波罗蜜伽陀

所有声闻众功德布施持戒观照行

不及菩萨发一心随喜福蕴之少分

所有俱胝那由他无边佛刹千俱胝

过去现在佛说此法宝为断一切苦

先发最上菩提心至成正觉及入灭

彼量所有佛功德咸成方便波罗蜜

及彼声闻学无学有漏无漏诸善法

菩萨等一普回施当为世间证菩提

菩萨施已不住心住心即名众生相

有见有念名著相非是菩萨之回施

如是施非无相施是法当知有灭尽

若作非法非施心乃可得名为回施

作有相施非真施无相回施证菩提

如上妙食杂毒药自法着相亦如是

是故回施应当学如佛众善悉当知

若生若相若威力悉皆随喜而回施

以功德施佛菩提菩萨之施皆无相

此施佛许而印可如是得名勇猛施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地狱品第七

现前地摄智慧波罗蜜伽陀

无量盲人不见道无一得入于城郭

修六度行阙般若无力不能成菩提

譬如画像不画眼因无眼界无功德

若有受行于智慧得名有眼及有力

有为无为黑白法如微尘等不可得

智慧观照如虚空故名般若出世间

菩萨谛信行佛行度那由他苦众生

如是若着众生相此非般若最上行

菩萨若行最上行过去未曾求大智

今闻般若如佛想速证寂静佛菩提

过去信佛那由他不信般若波罗蜜

或生嗔恨或诽谤是人少智堕阿鼻

若人乐证诸佛智不能信重诸佛母

如商入海欲求宝返失于本而复还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

远行地摄方便波罗蜜伽陀

色清净故果清净果色二同一切智

若一切智清净时如虚空界不断坏

菩萨出过于三界断尽烦恼而现生

无老病死现灭度斯即是行般若行

世间欲色之淤泥愚人处中如风旋

亦如鹿在屋中转智者如禽飞虚空

若不着色无受想亦无行识乃清净

如是离诸烦恼垢解脱名佛大智行

菩萨如是行大智得离诸相脱轮回

如日解脱罗睺障光明普遍照世间

火烧草木及树林如一切法性清净

作如是观亦非观如是最上般若行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称赞功德品第十

不动地摄愿波罗蜜。善慧地摄力波罗蜜伽陀

帝释天主问佛言云何菩萨行智慧

佛答微尘数蕴界无此蕴界之菩萨

菩萨久行应可知于俱胝佛作胜缘

新学闻此生邪疑或不乐求而不学

又如人行深恶道忽见边界牧牛人

心得安隐无贼怖知去城郭而非遥

若闻最上般若已复得乐求佛菩提

如获安隐得无怖心超罗汉缘觉地

譬如人住观大海先见大山大树林

见此所爱祥瑞境必达大海知非远

菩萨若发最上心闻此般若波罗蜜

虽未授记于佛前此证菩提亦非远

如见春生诸草木知有华实而非遥

若人手得此般若得证菩提亦非远

亦如女人怀其妊十月满足必诞生

菩萨若闻宝德藏速成正觉之祥瑞

若行般若波罗蜜见色非增亦非减

见法非法如法界不求寂静即般若

行者若不思佛法不思力足及寂静

离思非思无相行是行最上般若行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魔品第十一

法云地摄智慧彼岸伽陀

佛告善现汝谛听凡夫声闻缘觉地

斯即名为如来地一切如一彼无疑

所有称赞离言说从彼遍照如来时

乃至成所之作智住持大金刚佛地

观察无相住虚空应知不断佛种故

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之魔事

佛言菩萨魔事多我今为汝略宣说

有无数魔种种变当书最上般若时

速离天宫如电灭来于世间作魔事

或有示现乐欲说或不听受返嗔恨

不说名姓及氏族如是魔事咸应知

愚痴无智无方便无根宁有枝叶等

闻般若已别求经如弃全象返求足

如人先得百味食或得稻饭为上味

菩萨先得般若已弃舍乐求罗汉果

或为乐求于利养心着族姓留种迹

舍彼正法行非法是魔引入于邪道

若人闻此最上法当于法师深信重

法师知魔不应着身适悦及不适悦

复有无数种种魔娆乱无数苾刍众

欲求持诵此般若不能获得无价宝

佛母般若实难得初心菩萨欲乐求

若十方佛而摄受一切恶魔不能为

同类推荐
  • 四分律比丘戒本

    四分律比丘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工部草堂诗话

    杜工部草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阴城守后纪

    江阴城守后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放翁词

    放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厨娘子

    神厨娘子

    我,邵若萱,神厨徒弟,做的烧卖天下第一。因一次意外落水,莫名成了一只多情大学士的正室娘子,虽然是会轻功的快递小哥的VIP顾客,虽然是饭馆小东家的暗恋对象,虽然烧卖一举夺得了天下第一!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俗话说未同执手,何以同白头?于是在漫漫休书路上下求索,休书不得,奋斗不止!
  • 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

    萧梦龙一个农村出来二流的中专生,毕业由于改革的潮流只有自谋出路,正当他以为自己事业有些起色的时候,家庭发生巨变,让他颓废的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城市,开始了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同一时刻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有成就的百万富翁因为投资失败和他一起走上了创业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他没有放弃!
  • 符道仙途

    符道仙途

    符师,不知在修真界流传了多久的一个职业,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但所有人都知道,有资质之人却未必能成为符师,而成为符师之人却各个是非常之辈,以符修道,行踏天之途
  • 滑稽笑话

    滑稽笑话

    本书涵盖了许多滑稽的笑话,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和满意的笑声。拥有快乐的心情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阅读本书,欢喜多多,快乐满满。
  • T. Tembarom

    T. Tembar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千夜

    六千夜

    小说中四位女主角,“湖边四美”:迟慧、甄美、白娇娇、华蝶,看似有相同的起点,然而在16年的时间里,有人步步逆袭,有人高开低走,有人用心巩固,有人从来只关注内心。她们的人生命运也受四位男主角:尤冠熙、秦盛、罗安楠、叶鑫佳的影响……爱情与婚姻,从来对女性命运深刻左右。同时,这16年来,男女主角的际遇也被时代的变化深深影响,有能为力与无能为力相伴;实力与运气并重;实现阶层的突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美利坚传奇人生

    美利坚传奇人生

    新书已发《我的刀快收不住了》故事从大萧条开始,当全球都在被凛冬席卷时。他的辉煌即将起航。剧情交流群:367421411VIP订阅群:102726804(弟子以上可进)
  • 魔魇1末世之痕

    魔魇1末世之痕

    多年前,负责调查超自然事件的“孤烟计划”研究组在沙漠遭遇到非人为的组织性袭击,最终全军覆没、埋尸荒原。两年后,某陆地作战部队在沙漠盆地也遭遇到了超自然生物的袭击,同样命失黄沙。韩飞是普通中学高三学子,高考后被罗伊·韦伯斯特坑蒙拐骗进入了猎魔师培训学院(Devil-HunterTrainingCollege)。在这所学院里,他发现了人类科学无法解释的能力——神谕。学院里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掌握一种神谕,但身为最强猎魔师之子的韩飞却难以掌握攻击型神谕,最终进修信息型神谕“视听”。不久,学院收到一份报告,内陆沙漠存在上古魔类,学院派出由卡洛·韦伯斯特、高桥浩、高桥樱子和韩飞组成的四人小组前往该沙漠进行魔类调查。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猎魔师都收到相同的报告,不约而同地前往沙漠进行猎魔任务,以提升自己的猎魔等级。后来众人遇到上古魔类的制造者,在沙漠中与饕餮搏杀。众人败北而逃后,猎魔学院的院长亲自上阵,解决了魔类制造者。但随即而来的是成群的上古四凶,猎魔师抵挡不住,魔兽东侵,生灵涂炭……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