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門第一
西方大聖人。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由機分利鈍故。四十餘年三百餘會。隨機演教。大小偏圓不同。皆為一乘之法而作方便。靈山開顯。咸歸一實。而本懷斯暢。三世諸佛出世度生莫不咸然。而求其至簡至易。俾初心凡夫。頓悟上乘。速登不退者。無若乎淨土法門之徑且要也。葢甞論之。眾生佛性。本來成現。不由他教。無上菩提。本自有之。不因修得。然迷情深重。淪墜永劫。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友知識為之開示方便。則何由了生死而入佛慧者哉。爰自法藏比丘值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此念佛三昧。肇興之於塵點劫前。故彌陀今見於清泰。迦文宣示於竺乾。恒沙如來廣舌讚揚於十方國土。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教法之傳。其來尚矣。若夫東晉遠公。結社於廬山。特發揮先佛之遺訓耳。故曰雖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是知諸佛菩薩因地修行。同修此法。果位度生。同說此法。夫欲了生死大事。遊諸佛性海者。何莫由斯道焉。
教藉緣興
天台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序云。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妙。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妙觀。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闍王殺逆。韋提哀請。大聖垂慈。乘機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聳珍臺而顯瑞。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使末俗有緣。遵斯妙觀。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大水結氷。實表琉璃之地。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蕖。將契經而合響。觀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覩如來。及其瞑目告終。上珍臺而高踊。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錠光。次名光遠。次名龍音。如是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棄國出家。號法藏比丘。佛為廣說二百一十億佛剎莊嚴人天善惡國土麤妙種種不同。法藏聞已。皆悉覩見。發大誓願。設我得佛。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云云)。法藏比丘發如是等四十八願已。大地震動。天雨寶等。一向專志。莊嚴佛土。安立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安樂世界。眾寶嚴淨超十方界。無有須彌日月大海。不寒不熱。時常調適。皆是如來往昔大願之所成就。
三聖因地
悲華經說。往昔恒河沙劫。有轉輪王。名無諍念。王四天下。王有大臣。名曰寶海。是梵志種。而生一子。相好具足。出家成佛。號寶藏如來。為王說法。王及千子請佛供養。滿二百五十歲。佛入三昧。放大光明。現十方世界。或淨或穢。佛從定起。王白佛言。何故世界有淨不淨。佛言。菩薩以願力故。取清淨土。離於五濁。復有菩薩。以願力故。取不淨國。王言。我今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無三惡道。皆真金色。種種莊嚴。佛告王言。汝於西方。過一恒河沙阿僧祇劫。是時世界轉名安樂。汝當作佛。號無量壽如來。爾時佛復告第一不眴太子。今當號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後。當成佛道。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次當作佛。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汝以願力。取清淨土。復號汝為得大勢至。
淨邦殊勝
柳子厚淨土院記云。中州之西數萬里。有國曰天竺。釋迦牟尼如來示現之地。彼佛言。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曰極樂。佛號無量壽如來。其國無有三毒八難。眾寶以為飾。其人無有十纏九惱。羣聖以為友。有能誠心大願。歸心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則往生彼國。然後出三界之外。其於佛道無退轉者。其言無所欺也。
張掄御書蓮社記云。臣甞讀天竺書。知有所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者。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始享國履位。捐去弗居。超然獨覺。悟心證聖。以大願力。普度一切。其國悉以眾寶莊嚴。曲盡華好。地皆黃金。無山川丘谷之險。氣序常春。無陰陽寒暑之變。無飢寒老病生死之苦。無五趣雜居之濁。用是種種神通方便。現希有事。善導眾生。眾生忻樂起信。於日用中能發一念。念彼佛號。即此一念。清淨純熟。融會真如。同一法性。幻身盡時。此性不滅。一剎那頃佛土現前。如持左契以取寓物。
諸佛護念
阿彌陀經云。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鞥-合+(白-日+田)]佛。如是南西北方上方下方悉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人等。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菩提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總十六字。是本經題目。什師隱略。在六方後。而用佛號為題。以彌陀名號眾所樂聞故。唐奘三藏重譯。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攝受即護念也。而具有十方諸佛言。聞是經典。如說行者。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文殊教誡
唐大曆間。法照法師因禮五臺。文殊為現大聖竹林寺。照入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萬菩薩眾圍繞說法。照作禮請問。末代眾生智識淺陋。佛性心地無由顯現。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曰。汝所請問。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照又問曰。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願力難思。汝當繫念。無令間斷。命終決定往生。說已為照摩頂。照聞喜躍。在處大興念佛法門。德宗勑迎入內。教宮人念佛。法道大振。
與佛有緣
香山居士曰。諦觀此娑婆世界微塵眾生。無賢愚。無貴賤。無幼艾。有起心歸佛者。舉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惱者。開口發聲。必先念阿彌陀佛。又範金合土。刻石織紋。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戲者。莫不率以阿彌陀佛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觀。是彼如來有大誓願於此眾生。此眾生有大因緣於彼國土明矣。不然者。三方四維過現未來諸佛多矣。何獨如是哉。
折攝二門
牧菴忠禪師南嶽山彌陀墖記。其略曰。偉哉覺皇之道。有折攝二門。調機濟物。故釋迦現穢土以折之。令起厭苦之念。彌陀現淨土以攝之。俾發欣樂之志。穢土者。丘陵坑坎之高低。刀兵飢疫之苦惱。淨土者。寶池金地之莊嚴。法喜禪悅之安樂。故天台云。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妙。以此言之。則知淨穢在此。而不在彼也。體正觀之者。達彼刀兵等苦。是亦逆化之一端也。然履茲痛惡。而凡情迷夢。猶尚以苦為樂。倒置之甚。亦可悲哉。或曰。忻淨厭穢。取捨未忘。豈聖人以二見之道化人耶。曰。經不云乎。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羣生。葢熾然忻厭。而不見有忻厭之相。斯為得矣。
唯心發現
無功居士曰。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凡夫命終頃刻即至者。葢自心本妙耳。故楞嚴云。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殊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以此推之。當命終時。染濁緣離。故娑婆當處幻滅。清淨緣合。故極樂當處幻生。此滅彼生。間不容髮。亦何頃刻之可論乎。抑見終日取捨而未甞取捨者矣(自信錄)。
四種饒益
慈雲懺主云。大覺世尊。以四種法。度諸眾生。一者示現相好。令觀察者發菩提心。二者示現說法。令得聞者開悟入道。三者示現化事。令見聞者獲諸法利。四者名號流布十方。令其聞者執持繫念。罪滅善生。而得度脫。
廬山結社
靈芝照律師曰。彌陀教觀。載于大藏。不為不多。然佛化東流。數百年間。世人殆無知者。晉遠法師居廬山東林。神機獨拔。為天下倡。鑿池栽蓮。建堂立誓。專崇淨業。號白蓮社。當時名僧巨儒不期而自至。慧持道生。釋門之俊彥。鐂鐂遺民雷次宗。文士之豪傑。皆服膺請教。而預其社焉。是故後世言淨土者。必以東林為始。
十八大賢
社主東林辨覺大師慧遠西林覺寂大師慧永罽賓沙門佛陀耶舍(此云覺明)天竺沙門佛陀跋陀羅(此云覺賢)東林普濟大師道生鴈門法師慧持法師僧叡曇常曇順曇詵道昺道敬彭城劉遺民仲思豫章雷次仲倫鴈門周續之道祖南陽張野萊民南陽張詮秀碩南陽宗炳少文
蓮社立祖
石芝曉法師曰。蓮社之立。既以廬山遠公為始祖。數百年來。繼此道者。代不乏人。莫不仰體佛慈。大啟度門。異世同風。皆眾良導。傳記所載。誠不可掩。故歷代之紀述者錄之。而為繼祖焉。
一長安光明法師。諱善導。二南嶽般舟和尚。諱承遠。三雲峯五會國師。諱法照。四新定臺巖法師。諱少康。五永明智覺禪師。諱延壽。六昭慶圓淨法師。諱省常。七長蘆慈覺禪師。諱宗賾。
歷代宗尚
真歇云。佛佛授手。祖祖相傳。唯此一事。更無餘事。釋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獨於淨土之教。諄諄屢說而不已。得不以是為超凡入聖之捷徑乎。廬山法師十八大賢百二十三人。俱留瑞應。具載方冊。歷代諸師著述淨土傳記淨業之文。無非祖聖遺誥。淺深工拙。片言隻字。同歸於善。天台智者大師悟法華三昧。說己心所行曰。一心三觀。直示一心。當處即空。全體即假。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不可湊泊。不容擬議。心路絕處。即名為佛。故淨土之教。至于天台。其說大備。昭昭然。猶揭日月而耀太虗也。
宗旨門第二
世或以念佛往生為難乎。使愚夫愚婦執持聖號。諦信而不疑。無不得生者。或以為易乎。非夫宿植深厚。洞達玄旨。不滯於偏小者。莫窺其閫奧。大本經說。疑心修善。不了佛智。生彼胎宮。壽五百歲。不見三寶。而上品生因。實在乎解第一義。故知明宗得旨。乃萬行之前導。修淨業者。其可緩哉。
心觀為宗
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四明尊者妙宗鈔釋曰。經以觀佛而為題目。疏今乃以心觀為宗。此二無殊。方是今觀。良以圓解全異小乘。小昧唯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是故經目與疏立宗。語雖不同。其義無別。又應須了。若觀佛者。必須照心。若專觀心。未必託佛。如一行三昧。直觀一念。不託它佛而為所緣。若彼般舟。及此觀法。發軫即觀安養依正。而觀依正不離心性。故曰心觀。須知此觀不專觀心。內外分之。此當外觀。以由託彼依正觀故。是以經題稱為觀佛。若論難易。今須從易。法華玄云。佛法太高。眾生太廣。初心為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此觀法。非但觀佛。乃據心觀。就下顯高。雖修佛觀。不名為難。是知今經心觀為宗。意在見佛。故得二說義匪殊塗。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舉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於唯色唯香等義。若其然者。何故經論多以一心為諸法總。立觀境耶。良以若觀生佛等境。事既隔異。能所難忘。觀心法者。近而復要。既是能造。具義勿彰。又即能觀而為所照。易絕念故。妙玄云。三無差別。觀心則易。縱觀他境。亦須約心。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
念佛通別
妙宗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它。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門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方等三昧則兼誦呪。法華兼誦經。觀音兼數息。覺意歷三性。此等三昧歷事雖異。念佛是同。俱為顯於大覺體故。雖俱念佛。而是通塗。顯諸佛體。若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