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6400000025

第25章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問。稱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今觀世人未有不一稱名者。依舊業識茫茫如落湯螃蟹。滅罪之義何在。答。此佛真實之說。必不我欺。世尊成道經塵點劫。我造結業同佛至今久遠無異。假使稱佛名聲聲不絕。盡一生以及他生。滅罪劫數雖多。若比如是極大久遠塵點之劫。正如指上土比大地土。耳炬火雖熱。消大地雪豈盡融泮。況與佛同為凡夫之前。劫數轉倍煩惱無始。發心在近。可不思之。夫一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及臨命終時一心不亂。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乃至極惡逆人臨終獄火相現。十念生淨土者。蓋仗我稱佛名號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護大願之力。如壯士正戰墮圍。得一勇夫與之強弓銳刀良馬善策。即便踴身突圍而出。戰勝獲功偃宼施恩。歸奉其主永享豐樂。故云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非今日三明朝四。且猶且豫。或見些兒聲色境界全無把捉。與不曾念一般。欲因滅罪便不障生淨土。其可得乎。故知散心念者。及雖志誠未離妄想者。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若竭志者既滅爾所劫罪。由勇疾力。餘劫罪不為障。便得成就往生淨土。佛力廣大徧覆一切時處。能攝小善入佛大願。使同一味。一切劫罪皆得消滅。何止八十億耶。如是功德實難可測。大乘圓頓橫超直截之旨於斯可見。十疑論。十圍之索千夫莫制。童子揮刃須臾兩分。此喻纔念滅罪即生者也。又佛世有人於無量劫前採薪。為虎逼上樹。忽失聲稱南無佛。賢劫之中得度會道。此明念佛於後世得生者也。又稱佛屬口。惟論其功。念佛在心。乃彰其德。論功則在我不倦。彰德乃見佛現前。二義不同。優劣可見。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法門廣大徧攝羣機。易進功高眾行莫及。鷲峰初演大器所歸。震旦流輝三乘共證。法化益盛振古絕今。東晉遠祖匡廬倡教。繼時和者百二十三人。祖師三覩聖相如願往生。朝士劉遺民作文立誓。見佛摩頂衣覆其體。又與同志闕公則等。於命終時悉從其行。晉翰林張抗但持大悲呪十萬遍。宋江陵僧曇鑒以平日毫芒之善悉回淨土。南齊揚都僧慧進願誦法華為淨土行。抗見淨土在西屋間良久而化。鑒覩彌陀以水灑面曰。滌汝塵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致嚴淨。又覩瓶中生花。定起與寺僧話別。進因誦經致病。願造法華百部填所誦。造畢病愈。忽聞空中讚善。隨即往生。後魏壁谷僧曇鸞棄仙學佛。臨終令弟子高聲念佛向西叩頭而亡。空中天樂從西而去。隋僧道喻以旃檀造三尺彌陀像發願求生。後死而復甦。冥中親覩瑞應見。佛謂云。明星現時吾來接引。及期果逝。唐京師善導和尚。台州懷玉.汾州芳果二師。真州自覺。睦州少康及并州惟岸等。皆不離大乘。建誓立願。靈驗昭著感動天人。法雲普覆含攝無窮。陳隋天台智者國師。洎傳法列祖法智.慈雲等。國初永明智覺禪師.長蘆慈覺禪師。此大聖師。行超人天。德臨三有。揭昏衢之慧日。破苦處之導者。皆以此三昧為自利利他傑世化人之道。化儀既畢皆生上品。又唐長安尼淨真誦金剛經十萬遍。將終五月內十度見佛。兩度神遊極樂。唐房翥勸一人念佛。感動幽冥。長安李知遙五會念佛。見空中神僧來接。得生淨土。上黨姚婆念佛立化。并州溫靜文妻修行如願。又張鍾馗.張善和皆為殺業。獄相已現。十念便歸。石晉鳳翔僧智通.宋明州僧可久。觀智者遺文。一心修習。神遊淨土。見標名華座者。出定之後悉如其言。宋金太公.黃打鐵.吳瓊。初皆為惡業。改悔精修。於往生時悉有瑞應。荊王夫人.觀音縣君馮氏夫人。雖在女流。其德反著。此勝法門凡有心者皆可修行。奚間緇白男女老幼愚智異流極惡最逆闡提之輩。今依傳記聊述所聞。至若四海八極古往今來耳目不接。所聞未廣歷時既久。亡失者多。豈能盡述。

迴向普勸第二十二

祥夫邪見之源由於師友之教。雖夙業所召豈免自心見惑哉。惑既不離我心。報必難逃苦趣。一染於識。萬化莫回。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由是而作也。余立斯志。緣娑婆業繫之大苦。念極樂依正之逍遙。淨薉交參生佛互顯。無量義海聚之於心。我以如上功德及未來際觀集發心求生淨土一切善根。如法性理展轉無窮。自果從因徧周塵剎。為行為願。回施眾生一切圓成同生淨土。又願承茲念力。十方剎海并娑婆一切眾生。若同若別依正色心一時趣入樂邦教主無量光明一毫端中。皆為樂國。變現自在。遊戲神通。如佛所住。永無遺餘。我願方滿。重復一心攝我。無始至今盡未來際。若大若小三業所修一切善根。皆現在前。普與眾生於極樂國一心回向。仰祈諸佛神力。彌陀願力。及二大士功德之力。願此法門。願此善根。徧我六根及諸支體。令我六根境智自在。滿虗空界皆為色身。悉能宣說如是法門。以此根身即於一切眾生之前。盡未來際不生疲厭。供養恭敬如事世尊。五體投地。胡跪合掌。志心勸以偈曰。

極樂世界最清淨  莊嚴微妙超世間  彌陀願力同虗空  相好光明亦如是  念念不離眾生界  普度我等生其邦  我等自甘生死中  歷劫沉淪莫超越  彼佛垂臂待已久  咨嗟彈指誠殷勤  光明欲發蓮華開  今正是時願生彼  身欲無常時欲過  眾苦交煎應當離  願速念佛同修行  盡此報身生極樂

又願此法門常在世間。如佛法身。作不請友。利樂一切同生安養。天龍八部常來護持。於此法門不容毀滅。如法性理永遠流通與佛常住。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附真妄心境圖說

真妄心境勝劣之圖

(此方相喻真心大方廣)。

此圖所引乃上卷第二篇斥妄顯真之說中來。恐人觀彼猶有昧者。故作此圖再述其旨。使後學易曉云。

此一大方相喻大覺不生滅之真心也。心量不可為喻。今姑以方相擬之。此一圓相喻十方無邊虗空也。此十箇小方相喻十方各微塵數世界也。此人身中心字喻汝今胸中所蘊六塵緣影之妄心也。此妄影心在我身中。身在世界。世界在空。空在大覺本然真心之中。故知此東穢西淨二土實境。兩形遠隔十萬億國土之外。豈在汝今虗妄緣影心中。佛祖有云。惟心淨土本性彌陀者。正在此。以方相為喻能含裹十虗大覺不生滅真心中。若謂在汝即今妄想緣影心中。可謂惑甚。楞嚴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此是迷中倍人。即此義也。又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內。如片雲點空。況世界在空。豈能離我本然真心也。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如是則淨穢等土不離真心。又何礙於著相求生耶。若能了遠即近。求即無求。自合理趣此真妄二心。古人廣有妙釋。不能具引。行者可不鑑乎。

附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念佛三昧者。大雄氏觀此娑婆有生老病死等業繫諸苦。教人念彼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國土之法也。以彼佛身及彼國土清淨無比。莊嚴第一。依正極妙。故得名焉。彼佛眾會所有大心菩薩聞。佛言教得生彼者。何止萬億。自是法流天下。東土西國。自始至今。如教生者轉多。不可以微塵恒沙比其數量也。去聖逾遠。人世澆漓。不知西方極樂實境見存。乃錯解諸法在心一句以為玄妙。便妄認胸中六塵緣影昏擾擾相為心。謂樂土在內。不求生彼。顛倒甚矣。此六塵緣影皆屬前塵。本無自體。前塵若無。此心即滅。云何更有彼土在此心內耶。汝又謂。心本在胸。心小在胸。焉可著此廣大佛土耶。縱謂悟道便為佛土在心者。只可名為見性悟道。焉可謂之淨土在心。若人作此見者。實名邪見。縱是天魔惡賊外道種性亦超此見。世間無有。此見最下劣矣。可憐憫哉。汝今若欲悟真實本然心者。先當觀汝所認六塵緣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於身。身居國土。此土及一切淨穢剎海悉在虗空之內。此虗空界無際無外。十界依正一切在中。廣大難思。此空雖大。我之天然不動真實本心非大極大。又能圓裹如上最大虗空。彼空在我真心尚如小片之雲忽點太清之裏。云何娑婆極樂一切淨穢剎海而不在我本然心中耶。然則佛說諸法在心者。實非在汝胸中妄想緣影心內也。乃在現前一念本真之心內也。此真實心。遠離知覺。超諸聞見。永斷一切生滅增減之相。非始非今。性本真如。具含眾妙。乃十界迷悟之本實。不可得而思議其廣大者。既一切身土皆在汝今大覺不動真心之中。與佛同證。則知極樂娑婆等土雖是實境。乃全我心。既全我心。我今任意於中捨東取西。厭穢忻淨。惡娑婆求極樂。乃至憎生愛佛。恣意熾然。著相而求。皆不離我心也。如是而求。不離心故。故彼極樂彌陀相好現時即自心顯。自心顯時即彼佛現。又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故云惟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西方無土無佛不須求生。但在汝生滅緣影之中名為惟心本性也。又云。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須求彼佛。義意甚明。云何今時有等破法散僧間道遊儒與泛參禪理者。不知即境即心求不礙真之理。反於不二法中分內分外辨境辨心。又教人捨外取內背境向心。使憎愛轉多分別更甚而深違理趣也。一分其境便以極樂為外。教人不必求生。一分其心便妄指六塵緣影虗偽妄想為心。謂極樂在內。因思此心無質又謂本無一切因果善惡修證之法。從是恣意妄涉世緣。教人不須禮佛燒香然燈誦經懺願等。種種善行。謂之著相。其上者又使彼縛心不動如頑石相似。壞亂禪法。甚者更令其放曠自如。言殺盜婬業悉是空華無妨於道。因此邪見墮落生死。直向阿鼻獄底最下一層而住。罪甚屠酤。直待此見悔時彼獄亦隨而壞方乃得出。又於身外田屋山河大地所作之境。雖見實有不敢說無。亦皆指為心外之物打作兩橛。不能得成片段使心境一如。惟於著衣喫飯。因貪口體之重。不敢叱之為外。而於天堂地獄及極樂土等塵剎。雖曾聞名。因不見故直說為無。反言某人某處快樂便是天堂。某人某處苦楚便是地獄。曾不知彼真心非幻。而亦實具天堂地獄剎海也。以此教人不必求生。愚之甚矣。嗚呼。汝既不識不生滅真心含裹太虗。妄認身內方寸緣影為心。以賊為子。不求於佛。其見卑哉。經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正此輩也。是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癡之力作一切佛事。無時不引導於我。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內。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無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故知彌陀願力始於發心終於究竟。無一法而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心亦於無始至今盡未來際修一切三昧。無一法而不攝歸佛海成本來佛。以佛心即我心故。如是依正色心因果淨穢雖同一心。而實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於一心內也。以一心故。雖淨穢不同。所求不出於真心。以自分故。雖一心而必捨穢取淨也。捨穢取淨則感應道交。見彼本性彌陀。了悟一心則淨穢自分可悟惟心。淨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豈有一行虗棄不成功德者哉。今彼三家村裏愚夫愚婦雖不識理。以信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彼畏有陷空之人。因認緣影為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行還受生死。如是則知彌陀光明威德願力常在世間化事不息。尚欲攝取逃逝專忘眾生。況憶念佛者豈不生也。又彼國土既勝。其求生者亦必當深心起勝願行。或單稱名號專持一呪及但旋繞禮拜乃至燒香散華六時懺悔。盡撥世緣一心專注。觀佛形容與白毫相。不不懈廢命終定生。更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勸進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若得生彼。非止得生。又能了知。如上著實努力念念求生之時。正是無念無求無生之理。何以故。即精修是無修。非謂不修是無修也。若果謂一切放下善惡無著坦蕩無礙為無修者。又何異斷見外道。非愚癡而何。豈不聞古人以色相反為無相。以深修乃為無修。以彼例此。法法皆爾。可不審之。今念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又況塵事連環如鈎鎖不斷。若不能於是事縈心塵勞鬱結時。及正當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斷。起願立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是故我今作禮。奉勸佛子皆當一心精進而行也。

此說因吾卿大方李公居士作勸念佛圖請著語。於中故述此云。

時洪武乙亥九月二十日書附

舊跋

淨直向讀雲捿大師法語。便知有淨土法門。然猶謂淨業與禪正如春蘭秋菊不妨各擅其美。未知淨業即是無上深妙禪也。自丁亥冬登祖堂禮蕅益大師。聞禪淨不二之談。謂不惟不可分。亦且無待合。雖慕之而竊疑之。今讀此念佛直指。方信蕅師實非臆說。兼信永明大師四料簡語直不我欺。故力募眾緣刻印流通。而眾友亦各歡喜樂助。當知阿彌陀佛弘誓願力貫徹于人心久矣。刻既成。敬跋數語以識法喜。

辛卯中秋望日淨業弟子車淨直書于四蓮居時年六十

同类推荐
  • 阿难四事经

    阿难四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醯首罗天法要

    摩醯首罗天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udder Grange

    Rudder Gran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住词

    无住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继子总裁

    继子总裁

    人生最悲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就是一夜风流之后被人捉奸在床,而且捉奸的那个人就是将要和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郎;人生最悲惨的且让她有死的冲动是什么?那就是和她滚了一夜的男人居然是要和她结婚的男人的儿子——她的继子…面对勾引继母的罪名,男人张狂地说:我帮老头试试好不好用。Mygod,杀人不犯法的话,她一定会让他死去活来成千上万次的。既然是他认为的拜金女,那她就好好拜金一次让他悔不当初…但这个该死的男人狂妄得很,居然一次又一次勾引她这个还是青春美少女的继母…一次又一次地给她羞辱和难堪…若不是为了那块宝石,说什么她都不干了…看到这个男人欠扁的脸孔她一次又一次发誓,有朝一日她苏沫雪咸鱼翻身,一定会让这个该死的男人死的既悲惨又难看,让阎王都不敢收留他…片段一:男人不动声色地看着坐在他对面脸色惨白的小女人,邪魅地勾起薄唇,淡淡地开口:“你能确定你肚子里的孽子不是尔瑞或是尔其的?”“安尔凡……”苏沫雪咬唇,将惨白的唇咬出血珠出来,眼中闪着委屈的泪花,“我只有和你在一起过的,你明明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安尔凡打断苏沫雪的话,从高级的皮夹里拿出一张白金卡扔给苏沫雪,面无表情地说道:“这里有五十万块钱,足够你打掉孩子了。”“什么?”苏沫雪震惊地望着安尔凡。他居然叫她打掉孩子,这个孩子流的血可是他的啊……片段二:病床上躺着脸色惨白的苏沫雪,整个人如植物人一般,一动不动,而床旁边的男人却暴怒地低吼着:“苏沫雪,你这个该死的女人,我不准你死,你敢不听我的话?我叫你醒来,听到了没有?快点醒来,否则我一定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的,你听到了没,苏沫雪。”男人虽然低吼着,可眼中却闪着三十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泪花。这个小女人居然敢不听他的话,就这样离开他了。该死的,他就是死也不会放过她的…….【潼言潼语】小潼的书友群:60686560(已满)潼窝:86104110(未满)欢迎亲们加入,小潼定会为大家竭力奉献精彩内容~~【推荐区】推荐小潼自己的作品:——《晚情》——《一朝为妃》——《夫人未成年》——《苏小小之妃错》——《流水落花情也去》——《我的相公是龙太子》【半价书区】:——《做我皇妃》(2.48元)——《脑残王妃》(1.81元)【友情链接】:——任逍遥《溺情》——烂番茄《医狂》——瑜玥《皇帝弃了种》
  • 晚晴见终南诸峰

    晚晴见终南诸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宁霞浦

    福宁霞浦

    本书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今日霞浦,己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使霞浦在海西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霞浦正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福宁湾经济带增长极”,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美好蓝图正在描绘,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化霞浦的建设,是所有建设中必须和重要的一环。借此编撰《福宁霞浦》一书,旨在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让霞浦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散修手札

    散修手札

    修仙界有人云:万修皆上品,唯有散修低。然而身为散修,常眉不甘,凭什么资源都被门派世家霸占,又凭什么他们散修就要所谓的低人一等?是因为无耻么吗?是因为散乱吗? 不!是因为弱鸡!
  •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传闻白衣凤凰英勇善战,唯独掉下忘川后记性不好,见一个忘一个。传闻白衣上神只记得长的好看的美男,见一个喜欢一个。传闻……凤栖喝着酒卧在竹塌上:“咦,说的是我?我明明一千年不曾迈出栖凤山。”华莲:“上神可记得在下?”凤栖:“哦,老身记得你,你长得很好看。”华莲:“是的,你记得我,所以你爱我。”凤栖:“咦,说的是我?我明明自断情根,断情绝爱。”佛曰:花开并蒂,步步莲华。不可说啊,不可说。凤凰蛋书友群欢迎大家:398599680叩门砖:书中任意人名新书(懒仙下凡:一睹定三生)已发,木木哒
  • 想飞上蓝天的白菜

    想飞上蓝天的白菜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刚了出生就让算命先生算定有大出息,而要有大出息,又必将克死其父。中华民族虽然进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而作为生命,主人公的父辈们依然处于蒙昧状态。主人公的内心经历了层层的艰苦地成长过程,在那个年代里,他认识了同样遭受排挤的五保奶奶,五保奶奶的儿子是被抓了壮丁,她恨国民党,在她弥留之季,她还觉得自己的儿子在台湾。
  • 天剩

    天剩

    当遮蔽天空的大道死去,剩余的时代还有什么? 新的年轮已经启动,旧的序幕还不曾落下。 一个个人走出,一个个人相遇。各自的主角勾勒,命运的轨迹交错,历史的画卷涂抹,恢宏的序幕揭开……他们的他们,最终又将走向何方? (简介尽力,写作随心,好坏由他)
  • 综漫之命中注定

    综漫之命中注定

    传说神爱世人,所以在人临死之前神会听到人的一个愿望并在下一世为人实现它。而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话,那当感知到死亡临近时我就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请不要再让我有下一世了!’
  • 大秦陈都尉

    大秦陈都尉

    他是纵横沙场的无双战将;他是秦王身旁最信任的一条滑泥鳅;他是江湖上人称再世人屠绝世倔种。他就是陈英,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大秦都尉。他曾经公然反驳秦王政;他曾经为挚友离开秦国;他曾经不顾性命的保护秦王政。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