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6700000023

第23章

九尊堂楼上,姚逸才、姚怀、肖大雷三兄弟喝得正酣。

姚逸才从一九三二年离开浦市,到现在快十年了。十年间,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本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无数中国人死在了日寇的铁蹄下。而姚逸才在这样的战乱年代,离开家乡十年后能安然无恙归来,几兄弟坐在一起喝得如此畅快淋漓,他确实感触良多。当下他把姚怀和肖大雷的酒杯斟满,自己也满斟一杯,然后端起酒杯,说:

“大师兄,大雷,我姚逸才远游十年不死归来,我们兄弟们又能聚在一起,是我们的缘份!来,我再敬二位一杯!”说完一仰脖子,把酒饮了下去。姚怀和肖大雷也跟着一饮而尽。

几人坐下后,姚逸才说:“今天遗憾的是二师兄不在。”

姚怀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水盐萝卜,放在姚逸才碗里,不经意地瞟了肖大雷一眼,说:“才儿,浦市水盐萝卜怎么样?很久没吃过了吧?”

“嗯,十年没吃到了!太好吃了!”

正在这时,一个伙计在门外楼梯上叫道:“肖少爷,有人找!”马上有另一个声音说:“行了行了,你走吧,我自己上去。”

听到这个声音,姚怀哈哈一笑,说:“浦市地皮薄,说曹操曹操就到!”

姚逸才大喜,叫道:“二师兄!”立马从座位上起来,冲出包间,与刚走到门外的一个三十来岁的苗家汉子紧紧抱在了一起。

来人正是震武镖行的老板、姚逸才的二师兄唐震武。本来他这趟镖按正常情况应该明天才能回到家。可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他是高山寨龙船队拔头桡的,寨子里通知他得安排点时间练手,相互配合一下,所以他将镖押抵镇远后,余下的事就让大弟子石泽平和其他人做,自己就马不停蹄往回赶,提前一天回到了家。刚回家就听父亲说姚逸才回来了,他喜出望外,立即赶到姚家,可姚夫人告诉他,姚逸才上午就出门看望他师母去了,这时候还没回来,可能是去大雷家了。于是他又赶到肖家,刚好遇到肖明玉洗完澡,梳妆打扮完毕。见到唐震武,肖明玉喜出望外,当下就要跟他一起来九尊堂,可唐震武却说什么也不让她跟着,独自一人来到九尊堂找师兄弟几个。

进了包间,重新落座之后,肖大雷说:“二师兄迟到了,老规距,先罚三杯!”

唐震武显然是个爽快人,哈哈一笑说:“好好好,该罚该罚!”说完连干了三杯。

等他干完三杯之后,姚怀问:“你是如何晓得我们在这里的?”

唐震武吃了一口菜,说:“明玉告诉我的。”

“哦,”姚怀笑了笑,又问,“那明玉不要跟你来?”

唐震武憨厚一笑,瞥了肖大雷一眼,说:“她要来,我不让她来。我们几兄弟在一起喝酒,她来添什么乱嘛!”

肖大雷显然有些不太高兴,但脸上还是挂着笑,说:“二师兄,三杯罚完了,现在我来敬你一杯!”

姚逸才见状,连忙说:“我和大雷一起敬二师兄一杯!”

唐震武端起酒杯,说:“这样吧,我们三兄弟一起敬大师兄!”

姚怀笑了笑,端起杯子,说:“刚才是罚震武三杯。现在这一杯,我们四兄弟一起干,一为才儿远游归来接风,二为震武镇远归来接风,三为我们四兄弟团聚,好不好?”

姚逸才三人连说:“好好好!干!”

这杯酒喝完之后,兄弟几个就开始相互敬酒。敬了几轮,肖大雷似乎开始有些醉意,他对唐震武说:“二师兄,大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唐震武刚与姚逸才碰了杯,听到肖大雷的话,把酒往嘴里一倒,说:“大雷,今儿怎么婆婆妈妈起来了?有话就讲嘛!”

肖大雷说:“好,二师兄既然这样讲了,那我就直来直去了。对明玉,你究竟作何打算?我觉得你还是得有个明确的讲法!”

他这一开口,现场气氛一下子就有些凝重起来。唐震武放下杯子,掏出一包烟,递给姚逸才一支,见姚逸才摆了摆手,他就递给了肖大雷,自己也燃了一支。然后叹息一声,说:“我一个乡里苗家人,哪配得上明玉小姐!”

肖大雷有些生气,说:“你这话是什么卵意思?是不是现在老板当大了,嫌明玉配不上你?”

唐震武脸上有些难看,说:“我这讲的是真心话!”

肖大雷有些按捺不住,提高了声音:“你这是卵真心话!你心里那点小九九我还不晓得!”

姚逸才见情况不妙,连忙说:“大雷,有话好好讲!”转而又对唐震武说:“二师兄,明玉喜欢你是好事啊!大家都相处这么久了,相互了解,与明玉结为连理,你和大雷是亲上加亲啊!再讲,你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亲了!不要让唐伯伯和伯娘老挂牵你!”

姚怀默默看着他们,微笑着不吭声。

唐震武面露难色,叹息一声,说:“才儿,我真的是觉得明玉应该嫁一个比我更好的人,我毕竟是山里的一个苗家人,没有多少文化,真的配不上她!”

肖大雷瞪着眼睛说:“哪个又嫌你是山里的苗家人了?虽然我爹和我妈当初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老人家是为女儿好,现在他们不是都默许了!”

包间里的气氛由原先的轻松活泼一下子变得沉重压抑起来。姚怀见这么谈下去一时也谈不出结果,于是开口说道:“今儿是个好日子,我们几兄弟难得聚到一起,暂时莫谈这事,让震武再考虑一段日子!天色不早了,我们一起干完杯中酒就到忠义宫看戏去吧!”

见大师兄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一起把杯中的酒干了,便离开了九尊堂。

忠义宫离九尊堂咫尺之遥,就在保庆馆东侧不远处,临河街。忠义宫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出资修建的会馆。会馆之所以被命名为忠义宫是因为山西是关羽的故乡,关羽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心目中忠义的化身。在忠义宫的正殿后厅还供有关夫子等众神像,在关公神像前面的三排大柱上还挂有三副歌颂关云长的对联。从里往外第一副上联云:面赤心更赤;下联是:须长义更长。第二副上联云:赤面兼赤心,骑赤兔追风马,驰驱时无忘赤帝;下联是: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刀,隐微处不愧青天。第三副上联云:生蒲州,守徐州,事豫州,失荆州,天下九州有赫;下联是:兄玄德,弟异德,擒庞德,释孟德,人间至德无双。在正殿前厅的入门处,则建有浦市最大的戏台,戏台两侧的大柱上也挂有一副联,上联是: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下联是: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每当人们走进忠义宫时,须得从戏台下穿过。浦市各大会馆里的戏台基本上都是这种布局,因此有“戏在台上演,人从台下行”的说法。前后厅之间,两侧的廊庑是供军政要员,名商巨贾观戏品茗的雅座,而中间的露天场地则是供普通人看戏的地方。

姚逸才他们进忠义宫时,戏还没有开演,但乐班已经开始在“打闹台”了。“打闹台”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不冷场,二是预告今晚的戏即将要开演了。

肖大雷他们一进场,一伙计就点头哈腰地上前来将他们往一个雅座带。在路过一个雅座时,肖大雷就对姚怀说了一声:“大师兄,田叔也在,我们过去打声招呼吧!”

姚逸才往那间雅座一看,发现雅座里坐着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高个,戴一副金丝眼镜,坐在他左侧的是一个身材适中的中年人,右侧是个留连鬓胡子的壮汉。而唐震武一见那几个人就说:“你们去吧,人不熟,我就不去了!”说完跟着伙计往雅座走去。

姚逸才跟着姚怀和肖大雷走进那间雅座,肖大雷说:“田叔,你们也来看戏?”

对方三人一齐站起,抱拳行礼,那连鬓胡子还对肖大雷哈了哈腰,叫了一声“肖老板!”那被称作田叔的说:“大雷,你们也来看戏了?”

肖大雷向田叔介绍姚逸才:“田叔,这是我三师兄!”说罢凑上前去,得意地与他耳语了几句。那田叔一脸惊喜,带着江浙口音说:“哦?那好啊,欢迎欢迎!”然后朝姚逸才伸出手来,与姚逸才握了握手,说:“姚公子,久仰久仰!”

姚逸才听肖大雷叫他“田叔”,但知道此人就是江运船行管家,遂道:“田叔好!大雷跟我说起您,说您帮他料理船行非常强干!”

“哪里哪里!”田叔谦虚道。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出来,朝另一雅座走去。一进雅座,便发现唐震武已经在打呼噜了。几个人坐定之后,肖大雷叫了茶点,几人便开始边喝茶边等待大幕的拉开。姚逸才轻声问肖大雷:“大雷,刚才你跟田叔是不是说我打算加入万寿山的事?”肖大雷笑了笑,也轻声说:“田叔是帮里刑堂大爷,他迟早要晓得的!”

“什么?他也是帮会的?而且还是刑堂大爷?”姚逸才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一个逃难来的外地人而且那把年纪了还会加入帮会,更没有想到的是肖伯伯竟然还让他当上了刑堂大爷。姚逸才往姚怀看了看,姚怀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他是接杨涛大爷的。”

“闹台”打了三遍之后,大红的绒幕就被徐徐拉开了。今天晚上的戏班子是浦市最有名的双少班,演的是两出戏,一出是单本剧《昭君和亲》,另一出是《目连传》中的折子戏。《目连传》是一部根据佛经故事“目连救母”改编而成的辰河高腔“大戏”,起初共七大本,后来越演绎越多,最后至“四十八本目连”。全剧仅高腔原型曲牌就达二百多支,还有一百多支打击乐牌。《目连传》平时一般不演,只于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作盂兰盆会超度亡灵时上演,共演七七四十九天,此习俗从北宋末年开始约定俗成至今。但这几年沦陷区的机关、学校、军队等迁来浦市的外来人员很多,其中不乏文化人,他们对浦市辰河高腔戏仰慕已久,特别是对《目连传》更是情有独钟,镇上的戏班子也看准商机,进行改革。像双少班、双江班、仁和班等大型戏班平时每晚都只演出一剧,现在则改为每晚除一部单本剧外,再加一个目连折子戏,而且都是《目连传》中能代表辰河高腔的精品。今晚演出的就是《刘氏归阴》一折。

这一折戏,若是在中元节大型演出时,可不是今晚这么简单,因为戏里主要是“杀叉”表演。中元节《目连传》全本演出时,若遇到有“杀叉”表演,则开演前必须到棺材店抬一口新棺材,上覆白布、还要放一只雄鸡,一直抬到台口放下。在开演前杀掉雄鸡,一来可以“辟邪”,以免鬼使神差而出事故;二来万一“杀叉”的演员失手,误杀扮演刘氏的旦角,不幸致死,棺材和白布便可以作装殓之用,因为杀叉表演十分危险。但今晚的表演不是盂兰盆会的全本大型演出,所以“抬棺”“杀鸡”这些“戏前戏”都免了。

大幕一拉开就是刘氏青堤之灵堂,扮演刘氏四娘的著名男旦唐玉清在此捧着蜡烛作啃噬状,以示刘氏生前破戒食荤,口中还不时喷出火焰。刘氏死后阎罗王派牛头马面前来捉拿刘氏,欲将其押至阎罗殿听候判官判决。在追捕过程中,牛头马面带着无常小鬼们不断地向刘氏投掷钢叉,刘氏则在钢叉中躲闪。

这一幕戏里唱腔很少,也无多少道白,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惊险表演。只见台上钢叉乱飞,有时射进台柱时还有火焰喷出。扮演刘氏四娘的唐玉清在一柄柄射来的钢叉中时而闪展腾挪,时而就地打滚,而牛头马面投来的钢叉每每在刘氏闪躲的刹那间刺进她刚刚离开的地方,最为紧张的是刘氏两次想腾身逃走时,那牛头和马面先后分别将各自手中的四柄钢叉同时掷向刘氏。两次本已腾身而起的刘氏见迎面四柄钢叉飞来,只好又仰身倒地躲闪,而钉在台上的四柄钢叉刚好将她团团困住,每柄锐利的钢叉都只距刘氏不超过五寸,最后她只好俯首就擒。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观众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台下不时听到观众的惊叫,整个表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尽管姚逸才从小就看着辰河高腔戏长大,这“杀叉”表演也看过不少,但毕竟离开浦市九年多了,今晚再次看到这种凶险万分的表演,仍然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把《刘氏归阴》一折看完,才重重呼出一口长气。

这时,姚逸才注意到,折子戏一完,田叔三人便离开了,看来他们三人是专门来看这场“杀叉”表演的。

同类推荐
  • 哆嗦

    哆嗦

    吴稽觉得他的生存是客居。美国垮掉的一代老说他们是生活“在路上”。吴稽是中国人,他不知道“在路上”是什么感觉,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感觉。吴稽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九十年代末,他始终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半瓶子”的社会里。吴稽本来是有职业的,而且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曾是一份让人羡慕而又绝对不寂寞的职业;吴稽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吴稽毕业分配在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的是,吴稽在省电视台工作整整满了五年之后,悄没声息——当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竟没人发觉地失踪了。
  • 高人

    高人

    我思故我在。这话说得聪明。不管那位先贤试图说明什么哲理,他首先证明了脑袋的重要性。假如没有脑袋,我们还存在吗?一个植物人虽然活着,却没有任何知觉,能算人吗?疯子傻子满街乱跑,肢体健康而脑子废了,还不如死了算了!据说,现代医学都以脑死亡为判断病人是否存活的标准,那是非常科学非常英明非常有道理的!脑袋是百官之长,无可取代。我如此强调脑袋的重要性,因为我本身就是一颗脑袋。没错,我仅仅是脑袋!你可能有点糊涂,那好,我就把我的状况仔细描述一下。
  • 爱是心中的蔷薇

    爱是心中的蔷薇

    这是一部爱的传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复读生宝存在垃圾堆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弃婴,抱回出租屋照料,弃婴在恢复健康后被人收养。大学毕业后,宝存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与勤劳纯朴的姑娘志芸结婚,育有一女,生活平静而幸福。数年后,因二胎风波,宝存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服装生意,无意中收留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打工女孩香玉。香玉工作努力,聪明漂亮,被宝存夫妇视为家人。两年后,宝存和香玉的一次闲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 被忘掉的十三年

    被忘掉的十三年

    安娜十三岁的大女儿朱莉被人用刀挟持着离开了家,最后一个见到朱莉的目击者是十岁的妹妹简。在那个夜晚之后,这个家庭也因为朱莉的失踪变得支离破碎。八年之后,朱莉突然自己找回来了。安娜以为八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但慢慢地她发现,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女儿朱莉对警察撒谎,逃避和心理医生见面,甚至在城镇周围鬼鬼祟祟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安娜试着不去打破美好的希望,假装对一切都不闻不问。但种种线索都指向,这个姑娘也许并不是她真正的女儿朱莉。在安娜的调查和朱莉的回忆双线交叉下,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1949年6月下旬的一天,正在郊县办案的上海市公安局侦查处长钟剑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命令他火速赶回局里接受重要任务。钟剑二话不说,迅速跳上一辆美式吉普,风驰电掣地赶回了市局。在办公室里,副局长杨帆看着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钟剑,单刀直入地说:“你把手头的事放下,全力侦破此案。”说着,把一份电文推到了他面前。钟剑拿起一看,电文是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发来的,编号“沪军管[49]008号”,电文写道:“兹为1937年冬,由延安党中央派往上海地下党之李静安(即李白)同志,现去向不明,特劳查。有关线索即派专人送达。
热门推荐
  • 虚空大武仙

    虚空大武仙

    十魂大陆,天地争雄,成仙成圣,混沌天地,宇宙十界,十魂大陆,一为断魂……一个不小心穿越无尽虚空,进入十魂大陆,二十五岁,变成三岁,由三岁开始遇上两位天困之人,得其传继一步步走上武仙之路,为寻回家之路,为解心中之谜团。得遇一位长得与老婆一模一样的公主,尝试着当驸马的瘾,斗志斗勇,只求保护自己,保护心爱之人。原本孤单伴路,却不想出现一具穿越清尸,僵尸随行,一路披荆斩棘,什么成仙成圣,什么是长生不死,任由你神佛满天,一路照杀不误,只为一朝无尽虚空,超脱一切,穿越回家路。
  •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就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保障。可以说,一个人若不懂得人际关系之道,离开了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就会失去了很多乐趣,事业也难以取得成功。而所谓的人际关系,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人脉。人们在追求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人脉的很多支持,我们的血脉是支持我们生理生命的系统,人脉则是支持我们社会生命的系统。
  • 灵圣狂尊

    灵圣狂尊

    古老之族,石家遗孤,血腥世道,谁可为圣?引灵化丹,转魂通玄,灵道苍宇,圣灵不灭。
  • 凰火之王妃爱种田

    凰火之王妃爱种田

    在严重缺少粮食的大安王朝,会种地的凤云开就是个神!堂堂东宫太子整天跟在她屁股后头,各界大佬派出美男子拼命诱惑拉拢之,就连一向清冷内敛的七公子,也坐不住了。鹿死谁手,花落谁家,还未可知呐……且看她从不争到小争,从小争到大争,借用家传法器,在异时空呼风唤雨、捕获神秘王爷心!
  • 废材逆袭:邪王的杀手妃

    废材逆袭:邪王的杀手妃

    她是凤家九小姐,从小欺辱到大的废材小姐。她是二十一世纪杀伐果断的杀手之王。当她强大的灵魂入侵她时,看废材小姐华丽逆袭。有空间神器在手,炼丹随手就炼,神兽难寻,自动送上门。本是逍遥又自在,竟然身世成了迷。还好有邪王大神保驾护航寻找身世之谜。
  •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她是楚府嫡氏长女,却不得父宠!一场交易,庶母将她嫁之,一场阴谋,让她死于杖下。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继母与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非命!当她头脑精明,心思缜密的她重生在她的身上,她该如何在这吃人不吐骨头,处处都是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又该如何拿回她的一切?他是皇帝第八子,亲封的瑞王爷,王妃的“大肚”,未经他同意,为他纳回一门侧妃!却不想,堂未拜,子先落!杖责一百,休书一纸,从此再无关系!他是高贵而又低贱的宁王爷,皇帝圣恩,赐他大婚,却不想,大婚之人竟是其弟的休妇!一怒之下,拜堂不见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当朝太子,他一手成全了那万人唾骂的女子与宁王之间的好事!却在亲眼见证她过人的机智,惊人的手段手后,后悔不已,发誓一定要将她纳为自己麾下。************************************************女主渐强,宅斗,宫斗,心计,复仇!**********************************************(一)“为什么你还没死!”男子一脸怒意的瞪着那一脸巧笑的女子,大有一种将她碎尸万断的意思。“死?”女子毫无愄惧的回视着他,“王爷,难道你没听说过祸害遗千年吗?”脸上带着平静的淡笑“放心吧,像我这种祸害,你死了,我都还没死!”“你还有脸说?”“脸?我当然有!看,这不是好端端的长着吗?难道王妃你没脸吗?不过也对,像你这种只学会了礼仪廉的人来说,是分不清什么是脸的!”“你……”敢说她无耻!“嗯!不错,悟性挺高!孺子可教!”(二)“这是什么?”妇女手指着桌上那四个碗,怒喝!“你为什么在这?”她笑的满面春风,秀眉一挑,眼角一眯“二姨娘,这可是两菜两汤!比你上一顿的伙食可好多了!你上顿才一菜一汤!”“我要见老爷!”“我爹和我娘忙着为我造弟弟,好像没时间理你,毕竟你这肚子确实不争气!”很不友善的拍了拍妇女的肚子“哦,这菜可有来头了,菜名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您老慢用着!”*****************************************************新文《嫡妻》:~~~~~~~~~~~~~~~~~~~~~~~~~~~~~~~~烟花完结文:《爱上丑相公》:永久免费《奉旨成婚》:《奉旨离婚》: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An Inland Voyage

    An Inland Voy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大浪淘沙,多少年轻人最终被社会的暗流淘汰出局!大浪淘金,多少年轻人经过社会的历练而绽放光芒!年轻人走上社会,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于掌握了多少社会经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经验”的重要性,但真正懂得学习经验,使用经验的人却很少。因此,年轻人要想取得成功,最缺乏的不是理想,不是激情,而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经验。
  •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共享经济源自于一种认知: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兴趣来过日子,那么资源很快会因为物欲而枯竭。于是,在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商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