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2600000015

第15章

折名下。得名之由。我佛法中本無折名。折名乃由對耶立正。何但折法功能。佛法如甘露。見著如多服。失理如早夭。於外生計如鐵鏁。於內生計如金鏁。計由內心。故名為自。既與外同。故成無因。

故大論下。明用破意。破能計著。本不破教。

凡有下。依門修觀即須具十。若不涉十則乘壞驢車。次明大者。初示觀法。大人下。引人教驗。

例如下。引例。凡用例義有逆有順。此中乃是反以小例。若小中有大猶名小。故大中有小仍名大。

所言下。對辨法體。兩重法譬。先折次體。折中云三藏名假等者。攬陰成生之假陰實。既橫計實。須折入空。

今大乘下。次體。生陰俱有二空。是故皆假。此中雖以鏡像譬衍。小乘亦謂像是實有故。故婆沙云。鏡像是有法。眼識所得故。毗曇人計像別有一。具四大種起。言婆沙師譬者。即正量部異師所計。似於衍門。故毗曇師不受此義。引佛在一方木上者。佛從耆山入王舍城。中道見之。坐上說法。木可為通所愽。今文從義。而云金土。二義同故。端[疊*毛]亦從因緣有。故與[疊*毛]木義同。此十八空義通三教(云云)。

復次釋情理不同。且從巧拙以情理判。大乘去。釋隨理。對彼三藏即不即異。得事理名。即義復深。以空含故。分於見性。不見性別。言尋幻等者。尋幻得師。如見通理。尋師得法。如見別理。夢喻亦爾。眠.夢.眠心。三法不同。

若爾下。合。與喻而不相應。但云尋幻得無明。尋無明見佛性。不云尋幻得真。尋真見佛性耶。答。真即無明。若尋無明即是尋真見佛性也。

次明體門修觀。應云三四。從總但四。此觀下。判諸門生著悉用幻破。故知大也。

若得下。斥奪。十二門著尚須幻破。終不下。斥莊尚不識小。能之與所若著若破。況復大耶。是故永別。然世講者隨於名相。濫禪者或於正理欲將逍遙齊於正理。豈可同年。王瞀夜云。逍遙者。調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內足。無時不適。忘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法既不齊。人亦可判。且置法法報。以應比之。優降天殊。是非永隔。南山有十喻九箴。用形耶說。具如甄正.辨正.笑道.心鏡.破耶.二教.牟子等文。廣明異相。古今辨異非是一途。猶有不肖之輩。尚云有何彼此。螢日等者。圓門生著尚須三藏有門破之。況復莊老而濫佛耶。山毫相絕者。彼齊物論云。秋毫不小。泰山不大。今棄彼均齊。借用相施。自言道真等者。迦葉覩佛大神變已。仍為矯言。云不如我。

次明半滿者。名在大經。今非判一期一往辨法。蹔且用之。九對十二。以分半滿。

世傳下。多師所計。總云世傳。涅槃是滿。乍可縱容。法華.華嚴如何並半。流支所判復非通方。般若去滿。何以不簡二乘半耶。

今明下。今意云既符大小。准彼可知。以半滿替大小。約五時委悉明之。

次偏圓者。亦對前二以辨通局。兼以譬顯。於義自明。

言通別者。通論以小為偏。於理未失。但偏義稍遠。與小不同。故須更辨。言半月者。彼方為言。於此乃是半中之半。亦可月形半故名為半月。上弦初八九。下弦二十二三。以由前月大小別故。故使兩弦奢促不同。故今以弦譬小半。時節定故。從朔至望餘闕一日。並譬於偏。以偏義長。故云始自等也。弓蛾並類。初後月形故智偏半。二義不等。

小半下。合。引大經者。未聞常來。皆名偏故。

四漸頓者。由前得後故云由。賴淺至深故云藉。由為中故。先修二觀。故云由深。足極二名。有通有別。通則俱通初後。別則極後足初。初心修觀萬法具足。或盡德滿至後方極。此亦下。同異。亦云大小。可以意得。

今更下。料簡。亦是廣釋。初約四句。下約七教。正明開權。至權實章其義方顯。初三四句中。前之二教。據設教意而得漸名。非稟教者。別教但知頓理而已。行必經時故成方便。方便之言兼於二義。藉地前故。聞但中故。

復次下。以觀等四。約於教證驗其權實。所以圓教四法咸實。言唯此等者。約人則對斥二乘。約理則對斥二諦。教行二種比說可知。言入室等者。慈室解脫。忍衣法身。空座般若。觀於三德。故云行實。

次前兩下。約教等四以簡權實。則三法及教因通果塞。故前二教。在因則四法俱有。稟於權教。行於權行。以入因位成於因人。在果乃有成佛之教。無實行人來證此果。何以故下。釋出無意。以灰身故。何處更有行證及人。假使至於三十四心。亦非佛果。別教有無似同前二。但至初地任運入圓。故不同前貶為灰斷。初地尚爾後位准知。言後果者。應云妙覺。初地尚無何況妙覺。初地似果故用況之。果反成因故果無人。

復次下。約開會簡別。言不知者。不知圓融故也。言雖非即者。非謂所行。開仍非即。判昔所行。今開方頓。依本習入故云各乘。稱本所習故云適願。開其所習故云決了。言別理者。通別之別。

故涅槃下。引例助釋。大經不隔。功由法華。故亦得名開漸顯頓。若別接之。言兼二意。一彈斥洮汰。正當別接。位隱在權。說未彰灼。二者至法華會名會為接。此是攝引。非關交際。是故二義前異後同。

復次四種下。約不定者。初漸頓四句。義當八教中二。次兩重四法。義當漸中開四。是故更約不定簡之。無密同前。不必併待等者。前三菩薩隨處入故。

所以下。譬。譬昔聞了因。今隨處得入。此五味譬。泛云味變。非謂法華名第五味。此是昔教。今非不定。

眾生下。合。言奢促者。理教行證。迭論奢促。約行時近遠判之。如支佛者。例理發也。

理發下。引同。若佛未出。若聞華嚴。總名不定。總得名乳。此於華嚴四法判五味發。聞教如乳。觀行如酪。相似如二蘇。增道如醍醐。相似發證。故云相似證發。問。增道是定。何名不定。答。增道是定。超故不定。若三教教行證位。發圓不定。博地名教。凡位名行。聖位名證。言賢聖者。即賢家之聖。方便是賢。豈更從賢。

復有下。通釋不定。名同義異。故非煞人。如本期無漏。煖是有漏。非其志故。亦得名為不求自發。三惑全在。故云全不。若修中道去。約修中說。亦非煞人。麤惑前除。號為無漏。無明未破。故非煞人。

復次四種下。約漸等料簡。先立四因。名二為漸。四果為圓。漸圓名同。故更簡之。

從圓圓下。二句互簡。故知三教之果非圓家果。三教之因非圓家因。亦應更云漸圓非圓圓。漸漸非圓漸。法華疏者。指玄文耳。

然漸漸下。簡開可否。前三教佛不須開故。故云不可更成佛也。

例下。例餘四章。可否亦爾。然大小半滿復須分別。如云大家之小。或指衍中二教。或指衍中二乘。大大或指三教果。或指圓因果。小大者。或三藏菩薩。或三藏佛果。半滿意同。若欲開通。准此說之。觀心往推等者。佛依心說。師順佛心。心與法合。不違法相。

次引四教。四教俱有圓漸之文。第六撿文未見。恐文誤。三十二經如文。但第九文如牛新生。經文在後。今移在前。順次第故。第八文證不定者。恐悞。文在二十七。但經列五味以五道合之。今以五時合者。只是於五道身而經五味。亦不相違。

今約下。列上下文。皆應作此料簡引證。雖可例今。應如前文料簡大小異偏圓也。

五權實者。本是如來功能。故曰權謀。不同藏通有謀之權。故引法華證是體內。暫等用者。與今意同。故借之也。問意者何意用權。答意者以順機故。五味判者。不約五味無以顯法華部實。

今更下。開前四悉展轉說之。似未永癈。但似判耳。故更料簡。開四俱實。

又四種下。以教望理。理實教權。教雖有實。從說並權。等是等者。難教中權實。俱名強說。可以權實更互不耶。

以有下。答。約說則權實不濫。望理則理實說權。

又此下。更判。

何故下。釋。教即理故。俱不可說。

此非權等下。示同。雖復雙非。終無異轍。向以下。重示。只是開權。無得別求。若異下。遮。有別所觀。能觀應異。能所不可別之。

對權下。釋。無別所以破權說實。故須雙明。欲俱癈教故須雙非。對破與癡。教意俱顯。故雙非理是所開理。故云無二無別。說異故不合。理同故不散。

雙非下。一止觀結。

觀故下。異名。

此非下。總結。一切俱理。理無定計。猶屬等者。恐更計雙非。故結云亦是。問。玄中先開後癈。此何先癈後開。答。彼消蓮華。先開為便。此但約法。先癈為便。又彼約開。於部教開已方乃名癈。此約展轉論癈。癈前仍似未開。故更癈後明開。開前未開之癈。又亦可癈約於待。故且前明。

問為實下。因簡接義。總有五問。以一問字冠下五句。一問為權實。二問非四數。三問但接通。四問被接位。五問入何位。

答中二重。先教次諦。先約教中答初問者。凡云被接。豈盡入證。

四教下。答第二問。若將別接。但用其終。諸教下。答第三問者。從教乃圓接通別。從理則且從隣近。若從實論。理只是一。

若齊教下。答第四問。八地方接。此約下根。九地下。答第五問。從下根來。多至初地。中上入者。此則不定。又下根人若案位入。但在地前。若進入者方入初地。言九地伏十地破者。仍本立名稱九十地。入別圓已但云地位。

若就下。約諦答。闕答四數。非正顯理。故且闕之。第一者。空中合論。空權中實。

破見下。答第四。即八地也。問。何須至八。答。示真同中。故須真極。證已方示。見斷粗通。若爾。中上云何。答。且從教觀。故異於下。是故諸教多附於下。聞已下。答第五問。但云別位不示名者。一以入者不定。二者別名據在十地。如別語圓位。以初住當之。

三藏菩薩下。答第三問。伏惑如前說。二乘待會故不論接。問。玄文法華唯會。今何以接。答。今處處論會。論修觀邊。且借接名。暫用無妨。況接在菩薩。與會不殊。玄文簡之為辨今昔。接義通今。會名隔昔。從意義論二名互通。於理何爽。況開明之。處處無妨。

問三權下。簡理教權實二番。初番可見。次番問兼。初問通別仍名為權。次問三藏初後不知。即與涅槃.勝鬘相違。二經皆有文云知。答中先明初意。別雖聞實。教道仍權。通別者問。教終是權。

若言下。答第二問。先牒難。

大經下。通於中。先通大經。汝所引經作此難者。今為通之。初明不知。言自力者。無聖力加。尚不得在彈斥洮汰。況蒙記耶。

次舉譬不知。

羅漢下。合不知。故引法華證知因他。又云下。結前自不知。兼舉大況小。

次經稱下。正申經意。經非知大。但齊知已理。經作此說者。舉昔斥今。不聞小常。小尚不具。況未聞大。能趣道耶。故准法華。爾前無分。滅後小證尚佇四依。若決了時。小名復沒。故經稱知但在真諦。故須引昔言見法身非常住也。

又律儀下。次申兩文歸戒之難見。空上名道。但無表況。但事律儀。

故華嚴下。證非常住。若得常住何不名佛。

若不下。結成。既具禁戒。常名不局。

又舉下。例先引經。

欲名下。例。

故三藏下。結答所釋。不違大經。次通勝鬘。汝引勝鬘作此難者。須分二初。初標遠初。故云莫不結緣。王子且指示迹。故云遠尋。

若取下。指近初。業若古下。重釋遠初。聞小亦以大常為本。若全未聞大小都無。誰論禁戒具不具耶。覆相論之。云聞小常具小禁戒。開顯論之。皆由根本。怖畏等者。如舍利弗發大心已。不能達於乞眼之境。便生小志。故懼大道難成。不如且取小果。出大論(云云)。法才王子者。說瓔珞時八萬人退。謂淨眼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為惡知識退。乃至千劫起大邪見。及涅槃者二十六經。師子吼白佛。佛性若常何故有退。佛答意者。豈以退故令道無常。

譬如下。譬意者小乘牙莖枝葉等用。皆由昔發菩提心地。

小乘下。合。言不成羯磨者。即指未曾發菩提心者。私謂曾發心者。必指初為地。全未發大者。准佛化意。當尚攝微善。曾發於小。何所隔耶。故知應是抑挫之言。又准佛化。無不皆從大乘繫種。不輕尚以佛性強毒。豈容單以小為化初。故初自正。若作等者。四念處初不違於小。久遠之初不乖於大。

同类推荐
  • 观涛奇禅师语录

    观涛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谱序

    琴谱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香集

    白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斋法清净经

    斋法清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妇人诸乳疾门

    妇人诸乳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惊龙剑

    惊龙剑

    《惊龙剑》追求特色:一伏,即埋伏多,曲折多,悬疑多,推理多,是以故事中有颇多倒叙手法,给人诸多意料之外。(如果阁下喜欢平铺直叙的方式,或是看书时不想多动脑筋,请勿进!)二线,即始终以主角为线,其他角色或明或暗,空间转换,气势恢宏,交替登场,如同一场舞台戏。三变,即以传统武侠的写作方式,力求武侠世界还没有表现过的东西,这一点与本人从事的职业、阅读和境遇相关,故故事中融入不少现代人性学和成功学理念,如果您觉得喜欢,就请推荐一二,算是给点掌声;如果您不喜欢,大可不胜为笑,就当林艺小儿多说几句废话。
  • 重生我来还你光明

    重生我来还你光明

    她,是国家女战神,同另一个人一样是国家的传奇。所有人听到她的名字,先是崇敬,再是羡慕。可谁又知,她也不过是个爱而不得的可怜人。他,是国家另一位战神,同一个女生站在最顶尖的位置上。她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人,也是一个,替代品!一世追求,爱而不得,面对他在两人间做出的选择,心如死灰。似是上天垂怜,她得以重活,这一世,她定要活的潇洒自在……可欠下的债,却似乎还不完了。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 妻乃大皇帝

    妻乃大皇帝

    李承道穿越到了唐朝,成为太子李建成儿子,一不小心又成为了女儿国的国王。随身打着砸金蛋系统,只要人气值足够,就能够砸出很多惊喜。一不小心砸出了个金箍棒,一步小心砸出了个日向雏田,砸出了个波雅·汉库克。一不小心砸出了个千手纲手,一不小心砸出了个松本乱菊。为了能够得到跟多的人气值,砸出更多的女人,李承道走上了一条征服全世界的不归路。站在雪域之巅,李承道仰天大问:“何时何地才能够砸出个苍老师啊?”
  • 白墙

    白墙

    咋还不死!这是我的奶奶面对爷爷的时候惯常使用的一句口头禅。说这句话的时候,爷爷就像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侧脸冲着奶奶微微一笑,用袖子擦一把鼻涕,扭头说,就死了,就死了。然后不管不顾伸手向奶奶要馍馍吃,他傻傻的表情甚至比我四岁时的样子还要憨厚。奶奶肯定是不轻易给他馍馍吃的。她坐在上房廊檐的蒲团上,用拐棍敲打爷爷的手腕。打第一下的时候,爷爷还不知道躲闪,奶奶也知道爷爷不会躲闪,所以她的力道不轻不重。爷爷的手腕在碰到拐棍的时候只是略微缩一下,然后嘿嘿嘿地笑笑,接着再次伸手出去。奶奶再打,他便知道躲闪了,可也只是稍纵即逝,瞬间便又伸出来。
  • 无敌剑豪闯末世

    无敌剑豪闯末世

    1314年,灵力爆发;妖魔横行,虫族肆虐。两百年后,少年身怀氪金系统,穿越而来……管你强不强,反正我只要充钱,就会更强!
  •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中日战辑选录

    中日战辑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如桃杏嫁东风

    不如桃杏嫁东风

    认识他之前,我被未婚夫害的家破人亡,认识他之后,我被他害的差点一尸两命……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嫡女上位

    重生之嫡女上位

    前世,她嫁给严家长子,本以为可以平淡幸福过一生,谁知在她病重之时,相公亲手捏碎救命良药,亲眼看她病发身亡。“姐姐,妹妹送你最后一程。”她的嫡妹看着垂死挣扎的她,挽着自己的夫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以后姐夫,哦不,是夫君由我照顾。”兄嫂惨死、家族灭亡、所有的亲近之人接二连三的死去,这些原来都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她在她生前的最后一刻才知所有的一切是拜谁所赐。重生醒来,竟然回到要嫁给他的那一年。嫡母恶毒,嫡妹无情,姨娘阴险,父亲伪善,渣男可恶。这一次,她不再是天真如初的人,她心已死,她活下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带着仇恨,开始复仇……所有的血债都要血偿。殊不知,那柳家公子与她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又一个的真相摆在她面前,在她即将承受不住之时。一双大手扶住她的双肩:“你不会垮,有我陪你”“我双手沾满鲜血。你不觉得我残忍?”“我只是心疼你。”“我的双手可能还会继续沾染鲜血。”“你娇嫩的手不适宜举起屠刀,欺负你的人由我来收拾。”他轻拾起她的玉手,放在唇边轻吻。嘴中的深情告白与充满杀戮双眸居然那么的和谐。“你究竟是什么身份?”她仰起头问,之前明明是四皇子幕僚?状元?中书舍人?如今摇身一变怎么也成了皇子?他微微一笑,“这不重要。”斗嫡母,斗嫡妹,斗姨娘,斗堂妹,斗天斗地,斗他个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