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2600000007

第7章

次釋大行中初來意。標中云入位者。無期極果尚不為入位。若不為入位則唐喪其功。譬中意者。酪須鑽成。蘇假搖熟。成二蘇已醍醐可獲。住前如鑽搖。名字觀行同譬於乳。六根如酪及生熟蘇。初住已去名得醍醐。善調三昧。初住可獲。行法下。以略攝廣。

通攝下。釋通名。大論云。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常曲。得行則直。

法界下。解釋論文。四行通依法界一處。又常坐等。約身儀立名。若約法者。常坐名一行。常行名佛立。半行半坐名方等.法華。非行非坐名隨自意等。

一常坐下。從所依教以立行名。又一行者。亦從剪略身儀得名。非所緣理。若所緣理。四行通然。身開遮中云或可等者。即眾集禪堂獨處最勝。故云彌善。結跏者。先左後右。脚齊兩[月*坒]。大論問有多坐法。何故專結跏耶。答最安穩故。攝持手足。心不散故。魔王怖故。大動曰動。小動曰搖。垂熟曰萎。附物曰倚。邀期見理。無蹔脇臥。況復屍耶。仰為屍臥。亦曰淫女臥。覆名脩羅臥。除經行等者。除謂開許。為睡為病佛開經行。直行避虫。不遲不疾。三千威儀。有五處閑處。戶前堂前塔下閣下。四分律。五益堪遠行。能思惟。少病消食。得定久住。食等並開。不得因託。隨一佛方面者。言通意別。應專西方。障起念佛。所向便故。況教多讚。人多行之。時尅等者。時尅須臾。通舉促時。何必漏尅及三十須臾中一耶。尚不得令剎那有間。故云通耳。

不欺佛等者。大論云。菩薩求道不惜身命。而諸佛護念。懈怠貪利不專勤求。是為自欺亦欺諸佛。不負心者。負者不尅也。後不遂初名為不尅。令他悞解故曰欺他。亦欺眾生。口說嘿中順行須嘿。有緣須說。小倦曰疲。大困曰極。內外障者。煩惱見慢等為內惡友。魔等為外。不惜身命誓成三昧故也。與稱等者。釋疑。恐疑不應。專稱一佛。

所以下。引譬。如極憂大喜。歌哭則暢。鬱者。多貌。怫者。意不泄也。

行人下。合譬。論云。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觸七處。頂及齗齒脣。舌喉及以[离-禸+月]。是中語言生。初五句身業。第六句口業。此二助意。方成機也。

若於法門不了等者。彼在般若故令順大。通及一切大乘行軌。誦經等者。此事尚廢。勿以此語例餘三昧。開誦通餘。遮語兼四。意止觀者。此去四行文中。並粗依本經略示觀相。始末並須依。今止觀此中。縱有似十乘語。而又約略。悉不具足。文中並依彼兩般若經意。語簡意遠。不可謬判。故今四行且在事儀。下文委明。不暇傍述。且依今文略點十觀。法界等。境也。化生。發心也。繫念。止觀也。煩惱。道破遍也。歷法。通塞也。脩道。道品也。觀於業苦。助道也。識觀不濫。次位也。於次位中義兼後二。下去准知。端坐等者。通用止觀立身心相。

蠲除下。明修觀法。從初至乱想止。所治也。莫雜至相貌觀。所治也。從但專下。正明能觀。須信下。勸進須信。法界非三攝故。內證為知。利他為說。法界非邊。故非有無。從勝而說。故且云離。中邊相即。故住無住。心宜法界。故云安處。聞此下。聞於凡夫住處。勸令勿恠。

能如是下。令觀法身。即舉境勸結。前境法以具十號故。作是觀十號。觀十號在應。應即法故。即法身號。亦須更約境智釋號。則法應體一。二號無殊。又復十號諸教不同。譯者見異。大論合無上士調御丈夫為一號。乃至世尊為第十。瓔珞則離為二號。乃至佛為第十。

觀如來下。明境智不二。初牒法身為境。知境由智。故先立云不謂等也。不謂即智。

無有下。明境無相。亦無下。明智無相。如來下。明境智不二。一故無二。遍故無動。本有故不作。遍而無相名不在方。無相而遍名不離方。世即非世。故云非世非不世。雙非名非二。雙照名非不二。非智名非垢淨。

觀此下。結歎。境智不共故希有。遍亡故若空。無上諸過任運增長。

觀佛下。觀成見佛。雖非本期。觀力令爾。即是住法界處。見佛色身亦聞佛說。不乖本期。

為眾生下。述本誓願。大悲故見佛。大智故不取。莊嚴亦爾。只是悲智福慧莊嚴。

佛不證得下。引佛為例。佛無所得。故我無證。取果為證。著法為得。

次觀三道眾生即苦道三德。理等故生如佛。言量等者。生數與佛數無差故等。皆云不思議者。復釋向文。前云生如佛。今云佛如生。亦是歎前相如之理。次眾生界住下。明觀生佛相如之意。意令觀生如佛故也。雖空而觀。故云以無住法住般若中。不取不捨亦由如故。下去皆然。

次觀煩惱道者有二番。初約三諦辨行。寂靜真行。無動俗行。雙非中行。

次不捨下。觀契於理。不捨諸見假也。不捨無為真也。而修佛道中也。向云不捨。即是雙照。今云非修等。即是雙非。

次觀業道者。極重業為境。則輕者准知。五逆者。煞父.母.羅漢。破僧并出血。三煞一妄語。一煞生加行。對境名覺。內了名知。知覺體一。於中無宰。名無分別者。皆約五逆而修觀也。

一切下。以輕例重。不求不去。明逆無生滅。非因果故。名無始終。

法界印下。復以四魔釋成五逆。隨順三道故魔得便。觀為法界故不能壞。魔即印者。苦即實相。陰死二魔即法界印。煩惱即實相。煩惱魔即法界印。業即實相。天子魔即法界印。是故印不壞。

譬如下。舉宿種。如有珠中。忘如失珠。聞信如還得。當知至見佛者。昔從佛聞。今復重聞。義同見佛。從文殊下。佛亦曾從文殊聞故。

身子下。即是彼經三人領解。今文借彼以判行人。以菩薩能了故。了者得名菩薩摩訶薩。近佛座者。以事表理。座謂所依。聞此法者得所依理。即如近座。若約事釋。亦是近座方得聞故。

佛言下。述成。若得初住。見佛法身為念不退。六根似見為行位不退。此三不退。具足一切諸波羅蜜。若以述成。後世行者即義既通。故得通述。

若人下。正勸脩。從初至得入者。具如般若勸學品明。以此三昧是種智故。

如得摩尼下。引譬。彼經云。如得摩尼珠。令珠師治故。華嚴云。加治令妙。然後雨寶。菩薩能知等者。三教菩薩望圓名遲。聞此一行方乃速得。如聞法華方名善行。比丘等者。此二未聞。尚非出家。如淨名云。夫出家者為無為法。

次釋常行中。彼經因跋陀婆羅菩薩說之。即在家菩薩也。三力者。不可偏辨。彼經云。隨何方佛。欲見即見者。以三力故。是故此經亦名見佛在前立定經。部屬方等。機通四人。二乘非正。在四菩薩。偈中云住處者。三時相應不等故也。或與有覺有觀等三法相應。或喜樂等五受相應。或與諸地諸支相應。或說界繫等。此是助發三昧之法。是故不等。文釋經意。故從總說。然名雖與根本等同。以念佛故定樂倍異。避癡人等者。與惡知識往來儔舊。以能生人不善根故。如寶積經四法應遠離。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多笑多嗔多鬥。

不得至別請者。尚非常儀所許。況三昧者。婆沙乞食有十利。諸律論文皆不許一處令足。乃至七家順少欲法。不損施主。不受別請。普使同活。僧中食者。生諸漏緣世共親覩而不為誡。餚者。亦作肴。菜也。非穀而食曰肴。亦豆也。盥沐等者。洗手曰盥。洗足曰洗(洗字銑音)。左右等者。左出右入。順行道故。內外律者制身口為外。制意地為內。亦可大小兩乘遠防意地。及十善後三。世云小制身口。大制意地。不必全然。故諳大小方為人師。於所聞三昧等者。亦在彼經。大論亦云因師得菩提。豈有不敬。論問善師可敬。惡師如何。答勿順世法能生我智則咸敬之。不以囊臰而棄其金。如夜行以惡人執燭。我求其法不求其惡。如泥木等豈有功德。敬之福生。眾生如佛何況師耶。師重過尚掩。何況輕耶。然凡師未能盡善。故誡行者。當割等者。舉重況輕。須外護等者。不飢不飽。如亦愛亦策。涉險者。失一則俱喪。同行當如之。須要期者。立限勿破故也。起大信等者。無非佛法。故不可動。依此起行名大精進。無染曰精。無間曰進。以種智導。故不可及。常與善師等者。求必從善。事必忘過。自護三昧。豈專忘他。又言善者。以善解故。臥出者。經但云睡。今意不許無緣蹔出。若有緣出不許蹔臥。

次口說嘿者。九十日下。教用三業。次或唱下。教用心念。既許先後。意令無闕。步步是身。聲聲是口。念念是意。三業具足也。

次辨意止觀中意者。相好為境。是故先念。佛剎者。此云田也。即一佛所王土也。三月常念者。今文云。云何念佛等者。即是經中菩薩於三昧中見佛問文。

從三十二相下。是三昧中佛答文。令我亦逮是相者。爾時應除餘想。謂山林等唯佛身相。

次又念下。於境起觀。初兩句。正推從佛。不用下。推已叵得。此列四句。佛不用心得者。不用我心得佛心也。不用身得者。不用我身得佛身也。二交[牙-(必-心)+囗]句。但略我字。意可比知。

何以故下。釋也。能觀所觀。無相無得。身口是色。智慧是心。色心有者。良由有我。求我叵得。稱法本無。破本無故云壞本。亦絕此壞故云絕本。(其一)空觀也。次假觀中。文引六喻三夢。一寶一骨一像。其意大同。若欲合譬。應知初夢。心性如境。觀如緣想。觀成如夢。此純約行人合也。又法身如境。報身如想。應佛如夢。此純約佛合也。又彼佛如境。行人如想。見佛如夢。此約感應合論也。三夢皆爾。凡心想法。所見皆然。三雖大同。亦有少別。初後二夢明見而不可得。中間一夢明不得而見。並約見邊。即當假觀。

次中觀中。初文是彼經菩薩得三昧已思惟文。今文准經稍似存略。是得修觀。今略釋之。所見佛者。准前夢文。夢即法性。亦應可見。然順中觀。從心見便。故云心作。佛既心作。見即見心。故見自心是見佛心。若見佛心是見自心。以彼佛心是我心故。即見佛心即是我心。是佛心至見佛者。佛是心故心不自知。心至見心者。所見能緣不可得故。是則一切無非法性。不假更著雙非之言。

次心有想下。釋叵得。心不可示者。明非所說。皆念等者。明真離念。假使有念。亦了皆空。

次偈文頌前次七言偈。轉釋五言。初句者。由觀心佛不二不異故得成佛。次句觀心佛無垢。次句觀五道本淨如氷水喻。喻意可知。次句結意。佛印者。明前所觀即實相印。

無所貪下。釋出觀相。不貪有。不著空。不求中。無三相故所欲皆盡。有謂觀境欲是觀智。能所皆忘故無從生亦無所滅。被壞名滅。自滅名壞。體其本無。名為無滅。滅本自無名無壞敗。道中之上故云要。眾行依之故云本。是印等者。挫小。況迷小乘斷惑名為壞印。二乘尚不能壞生死。豈能壞印。

婆沙下。引論挍量。論純大乘。繫借小辨。如大經中師子吼問。佛廣答。相因各各不同。大論報恩亦具明之。相是觀境。故先明之。已如前說。大經性品云。如是佛性不可思議。三十二相亦不可思議。婆沙明相。意亦如之。

次明四十不共法中。應云報佛。言法佛者。指不共法名之為法。次實相身方是法身。四十法名。大論廣釋。又大論文以十八不共.十力.四無畏.四無礙.大悲.三念處為四十法。今是婆沙文也。

次勸修中。實智為佛母。見中為佛眼。善權方便父。無緣大悲母。若爾。何以兩母。答。智為所生。悲為所養。悲智不具。真子不成。如搆等者。以一採頃名為一搆。搆字應作[(穀-禾)/牛]。若聞三昧等者。與論交互。不能具序。今略對之。即是隨喜。四番勝果報四番隨喜。四者。三佛為三番。三世菩薩為一番。彼佛菩薩行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果報四者。一不驚。二信受。三定心修。四能成就。若不修等者。重寶三昧也。有修行者。悲彼不修失大利故。如[邕*鼻]人等者。譬不行法人。經卷如栴檀。遇經如手把。無信如[邕*鼻]。不肯修行猶如不[咱/死]。如田家子。譬不識法人。行法如摩尼。無識如農夫。反行貪欲。如珠愽牛。

同类推荐
  • A DREAM OF JOHN BALL

    A DREAM OF JOHN B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今词论

    古今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延平答问

    延平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义记

    法华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女学霸

    重生之女学霸

    出车祸之后醒过来的安向柔意外的发现自己居然坐在久违的初中教室中,震惊之余,安向柔接受了自己重生回初一的事实。既然上天让我重新活过,这一世那些爱我护我的人将不会再离开,那些妒我伤我的人再无任何机会。
  • 进藏英雄巴利祥子

    进藏英雄巴利祥子

    今天的太阳真好,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藏北大地,远处的昆仑山脉连绵起伏,雪峰也跟着连绵起伏,驼峰一样,一峰连一峰,一直绵延到天之尽头。李狄三走出地窝子,踩着坚硬的砾石地面,向远处走去,一直走到小腿肚子剧烈疼痛,才摇晃了一下身子,站稳。极目远眺,还是没有发现巴利祥子的影子,已经八天了,巴利祥子怎么还没有回来。打猎组外出打猎的时间越来越长,有一次巴利祥子和几位战士还出去过十五天,那一次一共打到了五头野牛,三头野驴和十多只黄羊,驮运猎物的战马和骆驼累得直喘粗气,到了营地,一个战士从驼峰上重重摔下,在地窝子躺了两天,才缓过精神。
  • Hello,老公大人

    Hello,老公大人

    秦深跟了宁煜晟四年,秦深跪下来祈求他放过自己。宁煜晟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摇摇头就否定了她的哀求。秦深问,为什么?宁煜晟说,阿深,你的心里究竟藏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林之开车撞了人,宁煜晟二话不说就让她去顶替林之坐牢。秦深问,为什么?宁煜晟说,阿深,你不是喜欢钱吗?我给你更多的钱。后来宁煜晟费尽千方百计把她送到李近书身边。秦深问,为什么?宁煜晟说,阿深,再帮我最后一次。
  • Romantic Ballads

    Romantic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血映红装

    残血映红装

    女儿家握金枪,血撒战场儿时的感情却把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凤家为暮明奋战多年,没想到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抄家灭门?还要背上叛国贼的骂名,这世道……这是什么狗屁世道,什么狗屁皇权。”“凤家家大势大,便……除了吧。”“她若有一分不适,我便让全天下人给她陪葬,为了她,即便是覆了这皇权又有何不妥?”
  • 许你行路不孤单

    许你行路不孤单

    他是个出身草根的屌丝,名副其实的穷孩子,遇到她的那一天,命运开始悄然改变。他被官二代抢了初恋,又被富二代报复,唯一的幸运是她出现了,并点亮了他的人生。从高考到读博,逆袭之路几多艰难,他们互相陪伴,一起成长,留下不可替代的爱的踪迹,牵手书写一生幸福的定义。十年前:“我没有出生在罗马,是上天不屑一顾的弃儿。”十年后:“我确定我是上天的宠儿,它什么都不肯给我,只是让我遇到了你,从此逆天改命,共创奇迹。”行路难,行路难,我会许你行路不孤单。
  • 无敌战魂

    无敌战魂

    本是人尽可欺的普通少年,备受歧视十数年,可,终有一日,他遇云化龙。手提破魔灭神剑,身燃无尽吞噬火,举手之间,吞噬天地。有无敌战魂,管他什么天才。有无敌神剑,管他什么神佛。从小小宗门崛起,诸天神佛避让,无尽仙帝颤抖!
  • 永夜支配者

    永夜支配者

    穿越到有魔法的异世界,不仅捡到一枚神格,还意外收获了一群狂热信徒。 某魔法师的开挂人生,从此开始。(书友群:299958817)
  • 伦敦郊外漫笔

    伦敦郊外漫笔

    本书无疑是关于19世纪末伦敦周边自然环境的最经典读物之一,无论是花朵在风中起舞还是鲑鱼在水中谨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为动人的笔触对他眼下 最为细枝末节的事物进行最为精致的描绘。诗人托马斯因此而赞叹:“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作家能够以如此这般和蔼可亲的手法来表述这种广博的知识,甚至连一个 对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作者最终登上了去往布莱顿的火车,而对人本身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更是使本书富含哲思。当然,在一百多年之后 的今日,杰弗里斯对城市化无情扩张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边重造自然生态,也许更具实际价值和意义。《伦敦郊外漫笔》中之所绘,亦正是今日人类之所失。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