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500000003

第3章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神藏于五脏。故宜四气调之。脾不主时。旺于四季月。

春三月。此谓发陈。(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缓、和缓也。举动舒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予与同皆所以养生发之德也。故君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春气以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谓逆其生发之气也。肝属木。王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因奉长者少故也。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

反变而为寒病。)夏三月。此为蕃秀。(蕃、茂也。阳气浮长。故为茂盛而华秀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为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也。)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早起。

养长之气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使志无怒。而使华英成秀。华者心之华。言神气也。)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气浮长。故欲其疏泄。气泄则肤腠宣通。

时气疏畅。有若好乐之在外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长上声。凡此应夏气者。所以养长气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心属火。王于夏。逆夏长之气。则伤心矣。心伤。至秋为 疟。因奉收者少故也。盖夏之阳气。浮长于外。至秋而收敛于内。夏失其长。秋何以收。至秋时阴气上升。下焦所出之阴。与上焦所逆之阳。阴阳相搏。而为寒热之阴疟也。夫阳气发原于下焦阴脏。春生于上。夏长于外。秋收于内。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无以收。收机有碍。则冬无所藏。阳不归原。是根气已损。至冬时寒水当令。无阳热温配。故冬时为病。甚危险也。有云。

逆夏气则暑气伤心。至秋成 疟。此亦邪气伏藏于上。与阳气不收之义相同。但四时皆论脏气自逆。而不涉外淫之邪。

是不当独以夏时为暑病也。)秋三月。此为容平。(容、盛也。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寒气上升。故天气以急。阳气下降。

故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故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皆所以顺秋收之气。而使肺金清净也。)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凡此应秋气者。所以养收气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脏者少。(飧音孙肺属金。

王于秋。逆秋收之气。则伤肺矣。肺伤。至冬为飧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盖秋收而后冬藏。阳藏于阴。而为中焦釜底之燃。以腐化水谷。秋失其收。则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阳气下虚。则水谷不化。而为飧泄矣。)冬三月。此为闭藏。(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也。)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坼音拆坼、裂也。阳气收藏。故不可烦扰。以泄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卧晚起。顺养闭藏之气。必待日光。避寒邪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夫肾藏志。心藏神。用三若字者。言冬令虽主闭藏。而心肾之气。时相交合。故曰。私者。心有所私得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去寒就温。养标阳也。

肤腠者。阳气之所主也。夫阳气根于至阴。发于肤表。外不固密。则里气亟起以外应。故无泄皮肤之阳。而使急夺其根气也。此言冬令虽主深藏。而标阳更宜固密。)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凡此应冬气者。所以养藏气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肾属水。王于冬。逆冬藏之气则伤肾。肾气伤。至春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盖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气而养筋。筋失其养则为痿。生气下逆则为厥。)天气清净光明者也。(上节论顺四时之气。而调养其神。然四时顺序。先由天气之和。如天地不和。则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上天之气。至清净光明。然明德惟藏。而健运不息者也。夫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斯成地天之泰。惟其运用不止。

故不必下而后谓之下也。盖言天气布于六合九州。化生万物。而体位仍尊高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天气至光明者也。明德藏隐。故昼明者日焉。夜明者月焉。若不藏而彰着于外。是天明而日月不明矣。天德不藏。则虚其清净高明之体。而邪乘虚以害之。故曰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如人之阳不固密于上。不卫护于外。则邪走空窍而为害矣。此言天包乎地。阳抱于阴。然当藏隐固密。而不宜外张下泄者也。)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阳气者。

天气也。此承上文而复言天德惟藏。而无运用不息之机。则地气上乘。而昏冒其光明矣。上节言虚其藏德之体。此节言失其不止之机。)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地气升而为云为雾。天气降而为雨为露。云雾不精。是地气不升也。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是以上应白露不下。上节言天气闭塞。此节言地气伏藏。天地不交而为痞矣。)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表、外也。扬也。言天地之气虽上下交通。而不表彰于六合九州之外。则万物之命。不能受其施化矣。不施则名木多死。盖木为万物之始生也。上节言不交通于上下。此节言不运用于四方。)恶气不发。风雨不节。

白露不下。则菀 不荣。(菀音郁菀、茂木也。 、禾秆也。上节言天地之气不施。则名木多死。此复言四时之气不应。

则草木不荣。盖天地之气不和。而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恶气、忿怒之气也。脉要精微论曰。彼秋之忿。成冬之怒。恶气不发。则失其劲肃严凛之令矣。风雨不节。则失其温和明曜之政矣。白露不下。则无溽蒸湿泽之濡矣。四时失序。虽茂木嘉禾。而亦不能荣秀也。按、岁运四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湿土主气。盖湿热之气上蒸。而后清凉之露下降。故曰恶气不发者。言秋冬之令不时也。风雨不节者。言春夏之气不正也。白露不下者。言长夏之气不化也。莫仲超曰。菀郁也。 枯也。言四时之气不行。则草木枯槁而不荣。)贼风数至。豪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数音朔贼风数至。阳气不正而太过也。豪雨数起。阴气不正而偏胜也。此总结上文而言。天地四时。不相保其阴阳和平。而又失其修养之道。则未久而有绝灭之患矣。)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惟圣人能顺天地四时之不和。而修养其神气。故无奇暴之害。夫万物有自然之生气。虽遇不正之阴阳。而不至于绝灭。惟人为嗜欲所伤。更逆其时则死。圣人内修养生之道。外顺不正之时。与万物不失其自然。而生气不绝也。朱济公曰。此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义。此言万物之有生气。后言万物之有根本。)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此论阴阳之气。随时出入。逆则四时所主之脏。自病于内也。少阳主春生之气。春气逆则少阴不生。致肝气郁而内变矣。太阳主夏长之气。太阳不长。则心气虚而内洞矣。太阳主秋收之气。太阴不收。则肺叶热焦而胀满矣。少阴主冬藏之气。少阴不藏。则肾气虚而独沉矣。首论所奉者少。而所生之脏受病。此论四时之气逆。而四时所主之藏气。亦自病焉。济公曰。少阳主厥阴中见之化。故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太阳不长。而心气内虚。)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杨君举问曰。上节言秋冬之时。阴主收藏。此复言秋冬之时。阴盛于外。阴阳之道。有二义与。曰。天为阳。地为阴。天包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阴阳二气。皆从地而出。复收藏于地中。故曰未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所谓阴主收藏者。收藏所出之阳气也。)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万物有此根。而后能生长。圣人知培养其根本。故能与万物同归于生长之门。济公曰。阴阳出入。故谓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根者。如树之有根。本者。如树之有干。真者。

如草木之有性命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逆夏气则太阳不长。所谓逆其根矣。逆春气则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奉收者少。

所谓逆其根则伐其本矣。逆之则灾害生。逆之则死。是谓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言天地之阴阳四时。化生万物。有始有终。有生有死。如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阴阳顺逆之道矣。然不能出于死生之数。惟圣人能修行其道。积精全神。而使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愚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为。是知而不能行者。不可谓得道之圣贤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上节言天地四时之阴阳。有顺逆死生之道。此复言吾身中之阴阳。

亦有顺逆死生之道焉。盖天地之阴阳。不外乎四时五行。而吾身之阴阳。亦不外乎五行六气。是以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所谓顺之者。阴阳相合。五气相生。东方肝木。而生南方心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金生肾水。水生肝木。五脏相通。

移皆有次。若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内格者。格拒其五脏相生之气。而反逆行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金匮玉函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盖不使脾受逆气。而使肝气仍复顺行于心。是反逆为顺。反乱为治也。若五脏之气已乱。而五脏之病已成。然后治之。是犹渴而穿井。战而铸兵。无济于事矣。按此篇以天地之阴阳四时。顺养吾身中之阴阳五脏。盖五脏以应五行四时之气者也。经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

则各传其所胜。故所谓从者。四时五脏之气。相生而顺行也。逆者。五脏四时之气。相胜而逆行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花妃漫天:邪魔大人请宠我

    花妃漫天:邪魔大人请宠我

    有她这么倒霉的人么。躺在云上看个视频,结果被打下了云层。在众神魔面前丢了脸不说,结果连随身法宝也丢了......什么?她的法宝掉进了鬼域界,什么?鬼域界有个超级无敌大邪魔。不仅法力无边而且还嗜血残忍.....某女顿时内流满面,这不是让她去找法宝,是让她去送死啊.....呜呜呜~~天杀的,她能再倒霉一点么......
  • 席上腐谈

    席上腐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之攻略人物

    火影之攻略人物

    第二次忍界大战前夕,穿越者到达了火之国和土之国的缓冲区,草之国。这是一个贫瘠的土地,也是布满伤痛的土地。在通往强大的路上,有着太多的选择让穿越者无从下手。即使有了金手指,也难以抉择在某个时刻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结局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如果这个金手指能够给你做出抉择的攻略呢?(宫了,新书修真界主播,还请支持。)群号:171740979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高冷漓殿狠腹黑

    高冷漓殿狠腹黑

    【男主林言,女主风漓】 女扮男装√双强双洁√爽文√宠文√风漓,异界星球万人敬仰的风家家主。再次睁眼,却成为了外人眼中的风家弃少。说她内向阴沉?可那温润笑意撩人于无形。说她靠脸吃饭?可那无双才华却惊艳众人。商业圈?近半的经济股份资料坐拥在手。娱乐圈?当红影帝也要为她让出席位。上流圈?贵族们见了她都要喊声风少。恢复天赋异能,制造幻境,控制空间。当某漓的小马甲被某位大爷发现之后, 某男:(冷眸微眯)原来你是女的? 某漓:(微微一笑,面庞妖孽)是又怎样? 某男:(拥她入怀)以后待在我身边,每一天。
  • 你的心灵如此脆弱

    你的心灵如此脆弱

    本书精选了作者最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这里的故事或向您展示社会百态,或在诉说着人生哲理,或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比如《缠绵在病毒里的爱与恨》讲述了一个病患家属复仇的故事,仇恨源于医生对生命的轻视,其道德的沦丧程度竟让我们为之震撼。再如《死亡密林》为您演绎了一段畸情引发的谋杀以及密林吞噬生命之谜。当然除了凝重与悬疑,本书也不乏轻松愉快之篇章,《徐飞喜欢刘圆圆》就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跟随它我们可以回味当年那些青涩、懵懂的美好。
  •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的快速以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以冠心病为首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接踵而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 荒古剑尊

    荒古剑尊

    天为何物?逆之,天奈我何!命为何物?逆之,谁敢阻我!一剑出,不予回头,斩九霄碧落,悠悠荒古,何为尊?唯我,天下无双!
  • 浑身痒痒

    浑身痒痒

    进入腊月,老更也进入了临战状态,小儿子惠临腊月初九就要结婚了,想想,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昨天媒人捎过话来,说过红的时候,给女方家送的离娘肉要大一点,别只割了一小绺,猪尾巴似的,让人瞧不起。媒人还说,倒不是女孩的爹娘想多吃您家二斤猪肉,主要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老更说:那是自然的,我家虽不富裕,不过夹夹缩缩的事我还是不做。老更的话说得很有底气,事实上老更也真不是小气的人,大事小事老更也是办过几件的,比如养老送终娶媳盖房,在牛家铺子,真没给别人留下可以咀嚼长短的口舌。
  • 怒斩苍穹

    怒斩苍穹

    “天若欺我,斩碎就是……”凡世少年破格选入天下第一修仙宗派——缙云宗。本应风光无限,却无法突破修仙初阶!难道一辈子是修炼的废才了吗?但为何脑内总出现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呢?要是这些记忆是真的便好了……重铸道基、真龙之血,记忆中的自己十年修炼飞升成仙!这个传奇能重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