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9000000077

第77章 六元正紀大論篇下

帝曰:善。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其有常數乎?岐伯曰:臣請次之。甲子甲午 歲上少陰火 中太宮土 運下陽明金 熱化二,

新校正云:詳對化從標成數,正化從本生數。甲子之年熱化七,燥化九。甲午之年熱化二,燥化四。

雨化五,

新校正云:按本論正文云:太過不及其數何始,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甲年太官土運太過,故言雨化五。五,土數也。

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

正氣化也。

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苦熱。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熱淫所勝,平以鹹寒。燥淫於內,治以苦溫。

此云下酸熱,疑誤也。

乙丑乙未歲

上太陰土 中少商金 運下太陽水 熱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

新校正云:詳七官、西室兌位,天任#1司也。災之方位,以運之當方言。

濕化五,

新校正云:詳太陰正司於未,對司於丑,其化皆五,以生數也。不以成數者,土王四季,不得正方,又天有九官,不可至十。

清化四,

新校正云:按本論下文云,不及者,其數生。乙年少商,金運不及,故言清化四。四,金生數也。

寒化六,

新校正云:詳乙丑寒化六,乙未寒化一。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酸平,下甘溫。又按《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寒淫於內,治以`甘熱。

丙寅丙申歲

新校正云:詳丙申之歲,申金生水,水化之令轉盛,司天相火為病喊半。

上少陽相火中太羽水運下厥陰木火化二,

新校正云:詳丙寅火化二,丙申火化七。

寒化六,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丙寅風化八,丙申風化三。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鹹溫,下辛溫,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辛涼。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火淫所勝,平以鹹玲。風淫於內,治以辛涼。

丁卯歲會丁酉

歲新校正云:詳丁年正月壬寅為干德符,便為平氣,勝復不至,運同正角,金不勝木,木亦不災土。又丁卯年,得卯木佐之,即上陽明不能災之。

上陽明金中少角木運下少陰火清化熱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三宮。

新校正云:詳三官,束室震位,天衝司o

燥化九,

新校正云:詳丁卯,燥化九。丁酉,燥化四。

風化三,熱化七,

新校正云:詳丁卯,熱化二。丁酉,熱化七。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所勝,平以苦熱。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又《玄珠》云:上苦熱。

戊辰戊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徵火運

新校正云:詳此上見太陽,火化喊半。

下太陰土寒化六,

新校正云:詳戊辰,寒化六。戊戌,寒化一。

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於內,治以苦熱。又《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

己巳己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

新校正云:詳至九月甲戌月,己得甲戌,方還正官。

下少陽相火風化清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

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其青四維。又按《天元玉冊》云:中室天禽司,非維官,同正官寄位二官坤位。

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己巳風化八,己亥風化三。

濕化五,火化八#2

新校正云:詳己巳熱化七,己亥熱化三#3。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風淫所勝,平以辛涼。火淫於內,治以鹹玲。

庚午同天符 庚子歲同天符

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

新校正云:詳庚午金令喊半,以上見少陰君火,年干亦為火故也。庚子年,子是水,金氣相得,與庚午年又異。

下陽明金熱化七,

新校正云:詳庚午年熱化二,燥化四。庚子年,熱化七,燥化九。

清化九,燥化九,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苦熱。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於內,治以苦熱。

辛未同歲會 辛丑歲同歲會

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

新校正云:詳此至七月丙申月,水還正羽。

下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

新校正云:詳一官,北室坎位,天玄司o

雨化五,寒化一,

新校正云:詳此以運與在泉俱水,故只言寒化一。寒化一者,少羽之化氣也。若太陽在泉之化,則辛未寒化一,辛丑寒化六。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酸和,下甘溫。又按《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寒淫於內,治以甘熱。

壬申同天符 壬寅歲同天符

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化二,

新校正云:詳壬申熱化七,壬寅熱化二。

風化八,

新校正云:詳此以運與在泉俱木,故只言風化八。風化八,乃太角之運化也。若厥陰在泉之化,則壬申風化三,壬寅風化八。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酸和,

下辛涼,所謂藥食宜也。

癸酉同歲會 癸卯歲同歲會

上陽明金 中少徵火運

新校正云:詳此五月遇戊午月,火還正徵。

下少陰火寒 化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官。

新校正云:詳九官,離位南室,天英司。

燥化九,

新校正云:詳癸酉燥化四,癸卯燥化九。

熱化二,

新校正云:詳此以運與在泉俱火,故只言熱化二。熱化二者,少徵之運化也。若少陰在泉之化,則癸酉熱化七,癸卯熱化二。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苦熱。

甲戌歲會同天符 甲辰歲歲會同天符

上太陽水,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寒化六,

新校正云:詳甲戌寒化一,甲辰寒化六。

濕化五,

新校正云:詳此以運與在泉俱土,故只言濕化五。

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所謂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又按《至真要大論》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於內,治以苦熱。

乙亥乙巳歲

上厥陰木 中少商金運

新校正云:詳乙亥年三月得庚辰月,見#4干德符,即氣還正商,火未得王而先平,火不勝則水不復,又亥是水得力年,故火不勝也。乙巳年火來小勝,巳為火,佐於勝也。即於二月中氣君火時化日,火來行勝,不得#5水復,遺#6三月庚辰月,乙見庚而氣自全,金還正商。

下少#7陽相火熱 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風化八,

新校正云:詳乙亥風化三,乙巳風化八。

清化四,火化二,

新校正云:詳乙亥熱化二。乙巳熱化七。

正化度也。

度,謂日也。

其化上辛涼,中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丙子歲會 丙午歲

上少陰火 中太羽水 運下陽明金 熱化二,

新校正云:詳丙子歲熱化七,金之災得其半,以運水太過,勝於天令,天令喊半。丙午熱化二,午為火,少陰君火司#8天,運雖水,一水不能勝二火,故異於丙子歲。

寒化六,清化四,

新校正云:詳丙子燥化九,丙午燥化四。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鹹熱,下酸溫,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苦熱。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於內,治以苦#9溫。

丁丑丁未歲

上太陰土

新校正云:詳此木運平氣上刑,天令喊半。

中少角木運

新校正云:詳丁年正月壬寅為干德符,為正角。

下太陽水清 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雨化五,風化三,寒化一,

新校正云:詳丁丑寒化六,丁未寒化一。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酸平,下甘溫。又按《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寒淫於內,治以甘熱。

戊寅天符 戊申歲天符

新校正云:詳戊申年與戊寅年小異,申為金,佐於肺,肺受火刑,其氣稍實,民病得半。

上少陽火#11中太徵火運下厥陰木火化二;

新校正云:詳天符,司天與運合,故只言火化二。火化二者,太徵之運氣也。若少陽司天之氣,則戊寅火化二,戊申火化七。

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戊寅風化八,戊申風化三。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

己卯

新校正云:詳己卯金與運土相得,子臨父位,為逆。

己酉歲

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

新校正云:詳復罷,土氣未正,後九月甲戌月土還正宮。己酉之年,木勝小徵#12。

下少陰火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五宮。清化九,

新校正云:詳己卯燥化九,己酉燥化四。

雨化五,熱化七,

新校正云:詳己卯熱化二,己酉熱化七。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庚辰庚戌歲

上太陽水 中太商金 運下太陰 土寒化一,

新校正云:詳庚辰寒化六,庚戌寒化一。

清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又按《至真要大論》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於內,治以苦熱。

辛巳辛亥歲

上厥陰木 中少羽水運

新校正云:詳辛巳年木復土罷,至七月丙申月,水還正羽。辛亥年為水平氣,以亥為水,相佐為正羽,與辛巳年小異。

下少陽相火 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宮。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辛巳風化八,辛亥風化三。

寒化一,火化七,

新校正云:詳辛巳熱化七,辛亥熱化二。

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13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壬午壬子歲

上少陰火中太角木運下陽明金熱化二,

新校正云:詳壬午熱化二,壬子熱化七。

風化八,清化四,

新校正云:詳壬午燥化四,壬子燥化九。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酸涼,下酸溫,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苦熱。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於內,治以苦熱。

癸未癸丑歲

上太陰土 中少徵火運

新校正云:詳癸未,癸丑左右二火為問相佐,又五月戊午干德符,癸見戊而氣至,水來行勝,為正徵。

下太陽水 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

新校正云:詳癸未寒化一,癸丑寒化六。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酸和,下甘溫。又按《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寒淫於內,治以甘熱。

甲申甲寅歲

上少陽相火 中太宮土運

新校正云:詳甲寅之歲,小異於甲申,以寅木可刑土氣之平也。

下厥陰木火化二,

新校正云:詳甲申火化七,甲寅火化二。

雨化五,風化八,

新校正云:詳甲申風化三,甲寅風化八。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鹹和,下辛涼,藥食宜也。

乙酉太一天符 乙卯歲天符

上陽明金 中少商金運

新校正云:按乙酉為正商,以酉金相佐,故得平氣。乙卯之年,二之氣,君火分中,火來行勝,水未行復,其氣以平,以三月庚辰,乙得庚合,金運正商,其氣乃平。

下少陰火 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七宮。燥化四,

新校正云:詳乙酉燥化四,乙卯燥化九。

清化四,熱化二,

新校正云:詳乙酉熱化七,乙卯熱化二。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丙戌天符 丙辰歲天符 上太陽水 中太羽水 運下太陰 土寒化六,

新校正云:詳此以運與司天俱水運,故只言寒化六。寒化六者,太羽之運化也。若太陽司天之化,則丙戌寒化一,丙辰寒化六。

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又按《至真要大論》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於內,治以苦熱。

丁亥天符 丁巳歲天符

上厥陰木 中少角木運

新校正云:詳丁年正月壬寅,丁得壬合,為干德符,為正角平氣。

下少陽相火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此運與司天俱木,故只言風化三。風化三者,少角之運化也。若厥陰司天之化,則丁亥風化三,丁巳風化八。

火化七,

新校正云:詳丁亥熱化二,丁巳熱化七。

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戊子天符 戊午歲太一天符

上少陰火 中太徵火 運下陽明 金熱化七,

新校正云:詳此運與司天俱火,故只言熱化七。熱化七者,太徵之運化也。若少陰司天之化,則戊子熱化七,戊午熱化二。

清化九,

新校正云:詳戊子清化九,戊午清化四。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下苦熱。又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於內,治以苦溫。

己丑太一天符 己未歲太一天符

上太陰土中少宮土運

新校正云:詳是歲木得初氣而來勝,脾乃病久,土至危,金乃來復,至九月甲戌月,己得甲合,土還正官。

下太腸水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五宮。雨化五,

新校正云:詳此運與司天俱土,故只言雨化五。

寒化一,

新校正云:詳己丑寒化六,己未寒化一。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酸平。又按《至真要大論》云:溫淫所勝,平以苦熱。

庚寅庚申歲

上少陽相火中太商金運

新校正云:詳庚寅歲為正商,得平氣,以上見少陽相火,下剋於金運,不能太過。庚申之歲,申金佐之,乃為太商。

下厥陰木火化七,

新校正云:詳庚寅熱化二,庚申熱化七。

清化九,風化三,

新校正云:詳庚寅風化八,庚申風化三。

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辛涼,藥食宜也。

辛卯辛酉歲

上陽明金 中少羽水運

新校正云:詳此歲七月丙申,水還正羽。

下少陰火 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宮。清化九,

新校正云:詳辛卯燥化九,辛酉燥化四。

寒化一,熱化七,

新校正云:詳辛卯熱化二,辛酉熱化七。

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壬辰壬戌歲

上太陽水 中太角木 運下太陰土 寒化六,

新校正云:詳壬辰寒化六,壬戌寒化一。

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

新校正云:按《玄珠》云:上甘溫,下酸平。又按《至真要大論》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於內,治以苦熱。

癸巳同歲會 癸亥#14同歲會

上厥陰木 中少徵火運

新校正云:詳癸巳正徵火氣平,一謂巳為火,亦名歲會,二謂水未得化,三謂五月戊午,癸得戊合,故得平氣。癸亥之歲,亥為水,水得年力,便來行勝,至五月戊午,火#15還正徵,其氣始平。

下少陽相火 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風化八,

新校正云:詳癸巳風化八,癸亥風化三。

火化二,

新校正云:只言火化二詳此運與在泉俱火火化二者,少徵火運之化也。若少陽在泉之化,則癸巳熱化七,癸亥熱化二。

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鹹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凡此定期之紀,勝復正化,皆有常數,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帝曰:善。五運之氣,亦復歲乎?

復,報#16也。先有勝制,則後又復也。

岐伯曰:鬱極乃發,待時而作也。

待,謂五及差分位也。大溫發於辰巳,大熱發於申未#17,大涼發於戌亥,大寒發於丑寅。上件發勝臨之,亦待問氣而發,故日待時也。新校正云:詳注及字疑作氣。

帝曰:請問其所謂也?岐伯曰:五常之氣,太過不及,其發異也。

歲太過其發早,歲不及其發晚。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

謂相執持也。

帝曰:太過不及,其數何如?岐伯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

數,謂五常化行之數也。水數一,火數二,木數三、金數四、土數五。成數,謂水數六,火數七,木數八,金數九,土數五也。故日,土常以生也。數生者,各取其生數多少以占,故政令德化勝復之休作日,及尺寸分毫,并以準之,此蓋都明諸甩者也。

帝曰:其發也何如?岐伯曰:土鬱之發,嚴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氣,飄驟高深,

鬱,謂鬱抑,天氣之甚也。故雖天氣,亦有涯也。始#18終則衰,故雖鬱者怒發也。土化不行,炎亢無雨,木盛過極,故鬱怒發焉。土性靜定,至動也,雷雨大作,而木土相持之氣乃#19休解也。《易》曰:雷雨作,解。此之謂也。土雖獨怒,木尚制之,故但震驚於氣交之中,而聲尚不能高遠也。故曰:雷殷氣交。氣交,謂土之上,盡山之高也。《詩》云:殷其雷也。所謂雷雨生於山中者,土氣抑鬱,天木制之,平川土薄,氣常乾燥,故不能先發也;山源土厚,濕化豐深,土厚#20氣深,故先怒發也。

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

疾氣驟雨,岸落山化,大水橫流,石勢迸急,高山空谷,擊石先飛,而洪水隨至也。洪,大也。巨川衍溢,流漫平陸,漂蕩疼沒於染盛。大水去已,石土危然,若群駒散牧於田野。几言土者,沙石同也。

化氣乃敷,善為時雨,始生始長,始化始成。

化,土化也。土被制,化氣不敷,否極則泰,屈極則伸,處拂#21之時,化氣因之,乃能敷布於庶類,以時而雨,滋澤草木而成也。善,謂應時也。化氣既少,長氣已過,故萬物始生始長,始化始成。言是四始者,明萬物化成之晚也。

故民病心腹脹,腸嗚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膜,嘔吐霍亂,飲發注下,駙腫身重。

脾熱之生。

雲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發也,以其四氣。

雨府,太陰之所在也。埃,白氣似雲而薄也。埃固有微甚,微者如紗轂之騰,甚者如薄雲霧也。甚者發近,微者發遠。四氣,謂夏至後三十一日起,盡至秋分日也。

雲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

天際雲橫,山猶冠帶,岩谷叢薄,乍滅乍生,有土之見,怫兆已彰,皆平明占之。浮游,以午前候望也。

金鬱之發,天潔地明,風清氣切,大涼乃舉,草樹浮姻,燥氣以行,霧霧數起,殺氣來至,草木蒼乾,金乃有聲。

大涼,次寒也。舉,用事也。浮姻,燥氣也。殺氣,霜零。正殺氣者,以丑時至,長者亦卯時辰時也。其氣之來,色黃赤黑雜而至也。物不勝殺,故草木蒼乾。蒼,薄青色也。

故民病咳逆,心脅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嗑乾,面陳#22色惡。

金勝而木病也。

山澤焦枯,土凝霜鹵,佛乃發也,其氣五。

夏火炎亢,時雨既愆,故山澤焦枯,土上凝白,鹹鹵狀如霜也。五氣,謂秋分後至立冬後五十四#23日內也。

夜零白露,林莽聲悽,佛之兆也。

夜濡白露,曉聽風妻。有是,乃為金發徵也。

水鬱之發,陽氣乃辟,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雲結為霜雪,

寒零,白氣也。其狀如霧,而不流行,墜地如霜雪,得日晞也。

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乃為霜殺,水乃見祥。

黃黑,亦濁惡氣。水,氣也。祥,大祥,亦謂泉出平地。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雅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

陰勝陽故。

陽光不治,空積沉陰,白埃昏暝,而乃發也,其氣二火前後。

陰精與水,皆上承火,故其發也,在君相二火之前後,亦猶辰星迎隨日也。

太虛探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深玄,言高遠而黯黑也。氣似散麻,薄微可見之也。寅後卯時候之,夏月兼辰前之時,亦可侯也。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蕾買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

屋發,謂發鴻吻。折木,謂大樹摧拔折#24落,懸竿中拉也。變,謂土生異木奇狀也。

故民病胃院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嗚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筋骨強直而不用,卒倒而無所知也。

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為#25濁色,黃黑鬱橫#26,雲不起雨,而乃發也,其氣無常。

氣如塵如雲,或黃黑鬱然,猶在太虛之問,而特異於常,乃其候也。

長川草偃,柔葉呈陰,松昤高山,虎嘯山石岫,怫之先兆也。

草偃,謂無風而自低。柔葉,謂白楊葉也。無風而葉皆背見,是謂呈陰。如是者皆通微甚,甚者發速,微者發徐也。山行之侯,則以松虎期之,涼行亦以麻黃為侯,秋冬則以梧桐蟬葉侯之。

火鬱之發,太虛腫翳,大明不彰,

腫翳,謂赤氣也。大明,日也。新校正云:詳經注中腫字疑誤。

炎火行,大暑至,山澤墦燎,材木流津,廣廈騰姻,土浮霜鹵,止水乃臧,蔓草焦黃,風行惑言,濕化乃後。

太陰太陽在上,寒濕流於太虛,心火應天,鬱抑而莫能彰顯,寒濕盛已,火乃與行,陽氣火光,故山澤繙燎,井水喊少,妄作訛言,雨已愆期也。濕化乃後,謂陽亢主時,氣不爭長,故先旱而後雨也。

故民病少氣,瘡瘍癱腫,脅腹胸背,面首四支,鎮憤臚脹,瘍痱嘔逆,瘓痰骨痛,節乃有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掖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瞥悶懊濃,善暴死。

火鬱而怒,為土水相持,客主皆然,悉無深犯,則無咎也。但熱已勝寒,則為摧敵,、而熱從心起,是神氣孤危,不速救之,天真將竭,故死。火之用速,故善暴死。(濃,音農。)

刻終大溫,汗濡玄府,其乃發也,其氣四。

刻終,謂晝夜#27水刻終盡之時也。大溫,次熱也。玄府,謂汗空也。汗濡玄府,謂早行身蒸熱也。刻盡之時,陰盛於此,反無涼氣,是陰不勝陽,熱既已萌,故當怒發也。新校正云:詳土#28火俱發四氣者何?蓋火有二位,為水發之所,又大熱發於申未,故火鬱之發,在四氣也。

動復則靜,陽極反陰,濕令乃化乃成。

火怒燥金,陽極過亢,畏火求救土中,土救熱金,發為飄驟,繼為時雨,氣乃和平,故萬物由是乃生長化成。壯極則反,盛亦何長也。

華發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謂君火王時,有寒至也,故歲君火發,亦待時也。

有怫之應而後報也,皆觀其極而乃發也,木#29發無時,水隨火也。

應為先兆,發鈴後至,故先應而後發也。物不可以終壯,觀其壯極,則怫氣作焉,有鬱則發,氣之常也。

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歲,五氣不行,生化收藏,政無但也。

人失其時,則侯無期準也。

帝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發而清明,火發而燻昧,何氣使然?岐伯曰:氣有多少,發有微甚,微者當其氣,甚者兼其下,徵其下氣而見可知也。

六氣之下各有承氣也,則如火位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木氣承之,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位之下陰精承之,各徵其下,則象可見矣。故發兼其下,則與本氣殊異。

帝曰:善。五氣之發,不當位者何也?

言不當其正月也。

岐伯曰:命其差。

謂差四時之正月位也。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夫氣之生化,與其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饉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彼論勝復之不當位,此論五氣之發不當位,所論勝復五發之事則異,而命其差之義則同。

帝曰:差有數乎?

言日數也。

岐伯曰: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後,謂四時之後也。差三十日餘八十七刻半,氣猶未#30去而甚盛也。度,日也。四時之後今當#31爾。新校正云:詳注云,八十七刻半當作四十三刻又四十分刻之三十。

帝曰:氣至而先後者何?

謂未應至而至太早,應至而至反太遲之類也。正謂氣至在期先後。

岐伯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此候之常也。帝曰:當時而至者何也?岐伯曰:非太過非不及,則至當時,非是者告也。

當時,謂應日刻之期也。非應先後至而有先後至者,皆為災。青,災也。

帝曰:善。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岐伯曰:太過者當其時,不及者歸其己勝也。

冬雨、春涼、秋熱、冬寒之類,皆為歸己勝也。

帝曰:四時之氣,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岐伯曰:行有逆順,至有遲速,故太過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後天。

氣有餘故化先,氣不足故化後。

帝曰:願聞其行何謂也?岐伯曰:春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束行,冬氣南行。

觀萬物生長收藏如斯言。

故春氣始於下,秋氣始於上,夏氣始於中,冬氣始於標。春氣始於左,秋氣始於右,冬氣始於後,夏氣始於前。此四時正化之常。

察物以明之,可知也。

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

高山之巔,盛夏冰雪,污下川澤,嚴冬草生,常在之義足明矣。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必謹察之。帝曰:善。

天地陰陽視而可見,何又思諸冥昧,演法推求,智極心勞而無所得耶。

黃帝問曰:五運六氣之應見,六化之正,六變之紀何如?岐伯對曰:夫六氣正紀,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請遂言之。

遂,盡也。

夫氣之所至也,厥陰所至為和平,

初之氣,木之化。

少陰所至為暄,

二之氣,君火也。

太陰所至為埃褥,

四之氣,土之化。

少陽所至為炎暑,

三之氣,相火也。

陽明所至為清勁,

五之氣,金之化。

太陽所至為寒露,

終之氣,水之化。

時化之常也。

四時氣正化之常候。

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瑩啟;

瑩,微裂也。啟,開拆也。

少陰所至為大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

物承土化,質皆盈滿。又雨界地綠,文見如環,為員化明矣。

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

藏熱者,出行也。

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

庚,更也。更,易也,代也。

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

物寒故歸藏也。

司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

木之化。

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

火之化。

太陰所至為化,為蕾買雨;

土之化。

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

火之化。

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

金之化。

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

水之化。

氣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

風化以生,則風生也。肅,靜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風位之下,金氣承之。故厥陰為風生,而終為肅也。

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

熱化以生,則熱生也。陰精承上,故中為寒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故為熱生,而中為寒也。又云:君位之下,陰精承之。亦為寒之義也。

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

濕化以生,則濕生也。太陰在上,故終為注雨。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土位之下,風氣承之。王注云:疾風之後,雨乃零,濕為風吹,化而為雨。故太陰為濕生,而終為注雨也。

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褥;

火化以生,則火生也。陽在上,故終為蒸濕。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故少陽為火生,而終為蒸海也。

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凍;

燥化以生,則燥生也。陰在上,故終為凍。新校正云:詳此六氣俱先言本#32化,次言所反之氣,而獨陽明之化,言燥生,終為涼,未見所反之氣。再尋上下文義,當云陽明所至為凍生,終為燥,方與諸氣之義同貢。蓋以金位之下,火氣承之,故陽明為清生,而終為燥也。

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

寒化以生,則寒生也。陽在內,故中為溫。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故為寒生而中為溫。

德化之常也。

風生毛形,熱生翩形,濕生保形,火生羽形,燥生介形,寒生鱗形,六化皆為主歲及問氣所在,而各化生常無替也。非德化,則無能化生也。

(翮,胡革切。)

厥陰所至為毛化,

形之有毛者。

少陰所至為羽化,

有羽翩飛行之類。

太陰所至為保化,

無毛羽鱗甲之類。

少陽所至為羽化,

薄明羽翼,蜂蟬之類,非翎羽之羽也。

陽明所至為介化,

有甲之類。

太陽所至為鱗化,

身有鱗也。

德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化,

溫化也。

少陰所至為榮化,

暄化也。

太陰所至為濡化,

濕化也。

少陽所至為茂化,

熱化也。

陽明所至為堅化,

凍化也。

太陽所至為藏化。

寒化也。

布政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飄怒,大凍;

飄怒,木也。大凍,下承之金氣也。

少陰所至為大暄,寒;

大暄,君火也。寒,下承之陰精也。

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

雷霆驟注,土也。烈風,下承之木氣也。

少陽所至為飄風墦燎,霜凝;

飄風,旋轉風也。霜凝,下承之水氣也。

陽明所至為散落,溫;

散落,金也。溫,下承之火氣也。

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

霜雪冰雹,水也。白埃,下承之土氣也。

氣變之常也。

變,謂變常平之氣而為甚用也。甚用不已,則下承之氣兼行,故皆非本氣也。

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

風之性也。

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燻;

焰,陽焰也。燻,赤黃色也。

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

暗蔽不明也。

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

光顯,電也,流光也,明也。彤,赤色也。少#33陰氣同。

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

殺氣也。

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

寒化也。

令行之常也。

令行則庶物無違。

厥陰所至為裏急,

筋練縮故急。

少陰所至為瘍胗身熱,

火氣生也。

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

土氣也。

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

火氣生也。

陽明所至為浮虛,

浮虛薄腫,按之復起也。

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陰所至為支痛;

支,柱妨也#34。

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

譫,亂言也,今詳慄字當作慓字。

太陰所至為蓄滿;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陽明所至為?,匟陰股膝??腑足病;太陽所至為腰痛。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緛戾,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衊,

衊,污血,亦脂也#35。

為行勁#36,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少陽所至為喉痺,耳嗚嘔涌#37,

涌#38,謂溢食不下也。

陽明所至為脅痛皴揭,

身皮?象。

太陽所至為寢汗,痙。

寢汗,謂睡中汗發於胸嗌#39頸掖之問也。俗誤呼為盜汗。(痙,巨郢切。)

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

泄,謂利也。

少陰所至為語笑,太陰所至為重駙腫,

駙腫,謂肉汎#40,按之不起也。

少陽所至為暴注,?瘛痣暴死,陽明所至為?嚏,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

氣報德報化,謂天地氣也。高下前後中外,謂生病所也。手之陰陽其氣高,足之陰陽其氣下,足太陽氣在身後,足陽明氣在身前,足少陰、太陰#41、厥陰氣在身中,足少陽氣在身側,各隨所在言,氣變生病象也。

故風勝則動,

不寧也。新校正云:詳風勝則動至濕勝則濡泄五句,與《陰陽應象大論》文重,而注不同。

熱勝則腫,

熱勝氣則為丹縹,勝血則為癱膿,勝骨肉則為駙腫,按之不起。

燥勝則乾,

乾於外則皮膚皺揭,乾於內則精血枯涸,乾於氣及津液則肉乾而皮著於骨。

寒勝則浮,

浮,謂浮起,按之起見也。

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駙腫。

濡泄,水利也。駙腫,肉汎,按之陷而不起也。水閉,則逸於皮中也。

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

用,謂施其化氣。

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

新校正云:詳此當云少陰少陽。

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帝曰:願聞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隨氣所在以定其方,六分占之,則日及地分無差也。

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力強而作,不能久長,故暴而無也。亡,無也。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

運,謂木火土金水,各主歲者也。地氣勝,則歲運上升;天氣勝,則歲運下降;上升下降,運氣常先遷降也。

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

非其位則變生,變生則病作。

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

勝,謂多也。上多則自降,下多則自遷,多少相移,氣之常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此亦升降之義也。

勝#42多少而差其分,

多則遷降多,少則遷降少,多少之應,有微有甚之異也。

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以其五分七分之,所以知天地陰陽過差矣。

帝曰:善。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

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表不遠熱,攻裹不遠寒。

汗泄,故用熱不遠熱;下利,故用寒不遠寒;皆以其不住於中也。如是則夏可用熱,冬可用寒;不發不泄,而無畏忌,是謂妄造#43,法所禁也。皆謂不獲已而用之也。差#44秋冬亦同法。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發不遠熱,無犯溫涼。

帝曰: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岐伯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

以水濟水,以火濟火,適足以更生病,豈唯本病之益甚乎。

帝曰:願聞無病者何如?岐伯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無病者犯#45禁,猶能生病,況有病者,而求輕喊,不亦難乎。

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食已不饑,吐利腥穢,亦寒之疾也。

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癱疽瘡瘍,瞥鬱注下,嫻癒腫脹,嘔,歟鈕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悶之病生矣。

暴瘠冒味,目不識人,躁擾狂越#46,妄見妄聞,馬晉驚瘸,亦熱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用,不可不順。然犯熱治以寒,犯寒治以熱,犯春宜用涼,犯秋宜用溫,是以勝也。犯熱治以鹹寒,犯寒治以甘熱,犯凍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凍,亦勝之道也。

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損,亦無隕也。

故,謂有大堅癥痕,痛甚不堪,則治以破積愈痛之藥;是謂不救,爻死#47盡死;救之蓋存其大也,雖服毒不死也。上無現,言母叉全。亦無頭,言子亦不死也。

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衰其大半,不足以害生,故雖#48大半則止其藥;若過禁待盡,毒氣內餘,無病可攻,以當毒藥,毒攻不已,則敗損中和,故過則死。新校正云:詳此婦人身重二節,與上下文義不接,疑他巷脫簡於此。

帝曰:善。鬱之甚者,治之奈何?

天地五行應運,有鬱折#49不伸之甚者。

岐伯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

達,謂吐之,令其條達也。發,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奪,謂下之,令無壅礙也。泄,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折,謂抑之,制之衝逆也。通是五法,乃氣可平調後乃觀其虛盛而調理之也。

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寫之。

過,大過也。大過者,以其味寫之。以鹹寫腎,酸寫肝,辛寫肺,甘寫脾,苦寫心。過者畏寫,故謂寫為畏也。

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

正氣不足,臨氣陷#50之,假寒熱溫凍,以資四正之氣,則可以熱犯熱,以寒犯寒,以溫犯溫,以凍犯涼也

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客氣,謂六氣更臨之氣。主氣,謂五藏應四時,正王春夏秋冬也。

帝曰:至哉聖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請藏之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非齋戒不敢示,慎傳也。

新校正云:詳此與《氣交變大論》末文重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六竟

#1任:顧本作『住』。

#2八:顧本作『七』。

#3三:顧本作『二』。

#4見:顧本『見』上有『早』字。

#5得:顧本作『待』。

#6遺:顧本作『遇』。

#7少:原作『相』,據顧本改。

#8司:原作『同』,據顧本改。

#9苦:顧本作『酸』。

#10火:頗本『火』上有『相』字。

#11二:頗本作『七』。下注文二『二』字仿此。

#12小徽:顧本作『火徹』。

#13其化上辛凍:此下十五字原脫,據顧本補。

#14亥:循例『亥』下疑脫r歲』字。

#15火:原作『月』,據顧本改。

#16報:原作『執』,據顧本改。

#17申未:顧本乙作『未甲』。

#18始:顧本作『分』。

#19乃:原作『及』,據顧本改。

#20厚:原作『源』,據顧本改。

#21拂:顧本作『佛』。

#22陳:顧本作『塵』。

#23五十四:顧本作『十五』。

#24折:原作『指』,據顧本改。

#25為:顧本作『氣』。

#26橫:顧本『橫』上有『若』字。

#27夜:原作『刻』,據頗本改。

#28土:顧本作『二』。

#29木:原作『大』,據顧本改。

#30未:顧本作『來』。

#31當:顧本作『常』。

#32本:原作『木』,據顧本改。

#33少:原作『彤』,據頗本改。

#34支,柱妨也:此四宇原脫,據顧本補。

#35瓖,污血,亦脂也:此六字原脫,據顧本補。

#36為行勁:顧本無此三字。

#37嘔涌:此二字原脫.據顧本補。

#38涌:原作『滿』,據顯本改。

#39啦:原作『溢』,據頗本改。

#40汎:顧本作『泥』。

#41陰:下仿此。原作『陽』,據顧本改。

#42勝:頗本無『勝』字。

#43造:顧本作『遠』。

#44差:顱本無『差』字。

#45犯:原作『死據顧本改。

#46越:原作『熱』,據顧本改。

#47死:頗本作『乃』

#48雖:顧本作『衰』。

#49折:顧本作『抑』。

#50陷:顧本作『勝』。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同类推荐
  • Categories

    Categ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ension Beaurepas

    The Pension Beaurep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tandard Household-Effect Company

    The Standard Household-Effect Compa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大白

    伤寒大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lying U Ranch

    The Flying U Ra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Night and Day

    Night and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王宠妻:纨绔废柴妃

    鬼王宠妻:纨绔废柴妃

    她本是草包小姐,纨绔二世祖,天纵娇横,花痴成性,欲强扑美男不成,反被男人一拳揍得见阎王。再睁眼,她早已今非昔比,精光毕现。什么,她是草包?!她乃古秘传人,拥有天灵地宝,可练无上神通:我草包?我打得你们变脓包!推荐新文《帝少的心尖宠:天才相师》男朋友要订婚,女主不是她。周小易痛快跟渣男分手后,幸得传承,成了富豪、权贵都争相追捧的玄学大师。手掌生死,能通阴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财富、权势唾手可得。曾经的富二代男友寻上门来,不好意思,现在是你配不上姐了!秦少:“听说你会算命,算下我们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不准,‘就地正法’。”周易:“……秦少,我们熟吗?”秦少不语,直接的扑倒吃了。现在我们熟不熟?
  •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清时文人刘尔多,虽京都大试榜上有名,却始终未见朝廷加封,亦未见有识之士招募入僚。在京城散闲几年以后,被北疆的墨尔根域内的小县城,招做县衙的主簿,更觉无聊,放下公文,常与一些山客上大森林猎狩,日久天长,便有了奇遇。一日猎得一只狍子,在山中割了精肉,烤了,又喝得一壶好酒,就不觉醉了,在森林中穿行,误入死谷。见那里积雪如山,深秋季节,寒气袭人。又见两只黑物在雪地上僵卧着。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又逢中国加入WTO,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 朕养你爱妃

    朕养你爱妃

    他,龙袍加身,一身贵气,英俊且又冷傲凌人,兄弟残杀,皇宫里人情淡薄,让他早已忘记“温情”二字,只是一个眼神便能冰封万里…她是一修仙天狐,脱俗妖媚,虽是天资聪颖,但对凡间之事毫无所知,萌得可爱,欲渡天劫,无奈法力不够,被霹得魂飞魄散,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一只小天狐身上…他--绝天辰杀尽天下一切挑衅者,唯独对它(她)狂宠如命.这是一篇描写一代帝王与九尾狐相恋的爱情故事,一对一。-------------------------------------------------------------------------第一卷:它穿越而来,而他遇到了它,心里暗下决心,朕要留下你,由朕来养你...片段一:禁地温泉里:“替朕更衣”绝天辰张开双手,让宫女将身上衣物脱去阮惜听到他的声音往他这瞄来,对他翻了个白眼。连脱个衣服都要人伺候,真是没救了,眼睛本来是瞄过去的,那高挺的身板加上性.感麦色的皮肤,整个身材还真是无可挑剔,看到宫女慢慢把衣物脱下,阮惜的眼睛也是慢慢下移,直到那雄伟处便停下了,阮惜不知道某人正戏谑地看着她,所以还在那使劲地瞄,光明正大的瞄...“怎么,看了朕这么久,对朕的家伙可还满意?”绝天辰没想到这小狐狸这么色,眼里充满了笑意。片段二:当他的容貌不吸引它时:“怎么,你是在可怜朕还是在安慰朕?要是可怜就免了,朕还没那么落魄。要真想安慰朕就亲一亲朕”抱起小东西往脸上靠。阮惜想,这是神马情况?这么突然要牺牲自己的初吻了!不干、坚决不干!把脸一转,好巧不巧又对上那受伤的眼神。阮惜顿时心生惭愧!算了,就亲一下吧,改天遇上那理想的白马王子再解释解释这时的情况。把舌头往他脸上一添,咦?触感还挺滑的!所以在绝天辰快要放他下来时又添了一下。既然需要本仙狐的初吻救治你受伤的心灵,那我就牺牲下吧,所以某小狐秉着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又揩了绝天辰一油。“朕的脸可还合你的胃口?”绝天辰阴霾一扫而空,心情大好,他就说嘛,自己怎么可能没魅力!!!-------------------------------------------------------------------------------第二卷:展开灵界之旅:她要回去狐族完成“它”的使命,既然继承了“它”的身体,那就替它完成它的使命,这样就互不相欠了...
  • 主角命的我的异世生活竟然是这样

    主角命的我的异世生活竟然是这样

    一名喜爱二次元的宅男学生一不小心舍命救了个人就升级为大神恩人穿越成了人生赢家,怎么看都是主角设定,但是······
  • 韦庄逆天行

    韦庄逆天行

    韦峰,字色之。先天不能修行道法,但是他却有颗不放弃的心,决定逆天而行,励志要成天下第一
  • 风华双娇:相公放肆宠

    风华双娇:相公放肆宠

    (暂停更新)虽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夏叶林清怎么也没想到,上天看在她们姐妹情深,让她们同年同月同日死。一朝穿越,父亲亡故,善良柔弱的娘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她和弟弟妹妹长大。看着各自简陋摇摇欲坠的泥土屋,瘦弱的弟弟妹妹,夏叶林清强强联手,一个会管理,一个会美食,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某日,两位容颜绝世帅得人神共愤的世子爷找到翘家出走的小娇妻。抱歉,我们姐妹俩要去观赏美丽的大好山河!两位世子爷一脸宠溺地将各自的娇妻圈入怀中,淡淡吩咐身后的人:“马上准备好一切所需的物品,本世子要带世子妃出门游历!”
  •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原书名为《幽灵之屋及其他短篇小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杀后,其夫伦纳德·伍尔夫为完成她的遗愿而精心编选的。书中收录了伍尔夫不同时期创作的18篇短篇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新裙子》《存在的瞬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