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300000020

第20章

鈔善惡不動者此三即入六地中罪等三行也彼經先說凡夫執我常求有無次明三行之過云不正思惟起於妄計後辯三行體相云罪行福行不動行彼疏釋云謂由迷異熟果愚違正信解起感三塗惡業及人天別報苦業皆名罪行由迷真實義愚不知三界皆苦妄謂為樂起欲界業名福行四禪淨業名不動行故論云真樂本有失而不知也彼經罪福之行即此善惡之業疏今唯取惡者謂善不動但以迷心取相求有者故成過患若離其病不除其法故此不懺若惡業背理一向須改故此懺令滅也所以超公關鍵中明性起緣起不同緣起法界通於善惡染淨性起唯淨釋性起文云性者真如本性起者起於諸法諸法者謂善法也善法順真所以約性而顯惡法違理是故下明也問上言性起一切皆具如何但約善說答以違順不同親疎不等故使言教有殊何者以善調柔還同於性以性有力令所生之果似因非異善既親從性生是故名為性起惡法麤獷既無明所熏以屬疎故故名緣起以緣有力能令果法似緣不別其猶穀芽假土生已土肥芽肥土瘦芽瘦相狀容儀隨緣自類終無改轉因緣同時位別親疎懸隔各殊是故果屬因緣故有似不似也由此諸義故此經文但悔惡業此義亦如前所引六地中明起三行之過經文意也疏二現生後有者第二三種業也佛名經云六道形類不同皆是業力所作凡夫之人多於此中好起疑惑何以故現見世間行善之者觸向轗軻行惡之人是事諧偶致使愚人謂言善惡無分我經中說言有三種報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且現報者現世作善惡即現身受苦樂報生報者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後報者次二三生乃至未來多生受報疏今通此三者三報皆懺也。

三三合九種從三煩惱起即其義也。

鈔三三至煩惱起者三三者身等三具善等三業現等三報也言合九者前後不相捨離也從三起者本由貪等三毒起也。

二顯多。

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虗空界不能容受。

顯其廣多也以無形故不見相貌有則溢空。

鈔無形至溢空者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無始受身已來經無量劫則劫不可數一一劫中受種種身則身不可數於一一身造種種業則業不可數故此云若有體相者盡虗空界不可容受據理而言若懺此業清淨者所獲功德亦盡虗空界不能容受以敵對相翻一一即真功德故故婆沙論說懺悔功德云此一念善有形色者大千世界不能容受彼論但指一化之境且以大千為量量雖通局意不勝此也故以一念懺悔功德便與無量劫所造之業分量齊等如一暗室中須臾燈光之明所遍分量便與此室千年之暗分量齊等。

此即通說順流十心。

二辯懺相二一正釋其相。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

明懺業具也。

昔因三業無惡不為今以三業一時齊懺。

謂虔恭胡跪口陳辭句。

二明所對境。

徧於法界。

徧者略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徧布故今懺悔亦須周徧。

二稱法性故何罪不除下正辯所對。

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

即念十方佛翻昔惡友。

鈔即念佛者指前第九心也。

誠心懺悔。

簡不至心緩縱情慮罪不滅故。

鈔緩縱情慮罪不滅者佛名經云生如是七種心已緣想十方諸佛賢聖擎拳合掌披陳至到慚愧改革舒歷心肝洗蕩腸胃如此懺者亦何罪而不滅亦何障而不除若復不爾悠悠緩縱情慮徒自勞形事將何益。

懺悔即含自愧剋責怖畏惡道不覆瑕玼。

後不復造。

即斷相續心。

鈔即斷者指前第五心。

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即修功補過匪移山岳豈填溝壑。

鈔即修功者指前第七心。

總此懺者以明識因果善惡影響故亦即守護正法。

鈔明識因果者指前第一心疏亦即守護正法者指前第八心智度論云言正法滅者謂修行滅今意云若不懺悔即修行滅是不護正法今懺悔業清淨則修行不滅為守護正法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虗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虗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第五隨喜功德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疏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隨喜為慶悅彼。

除嫉妬障起平等善。

鈔第五隨喜行者隨所見善而歡喜也十住婆沙云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禪慧從身口意生去來今所有習學三乘人具足一乘者無量人天福皆隨而歡喜別果報中得大眷屬翻嫉妬障故也。

然餘處隨喜在勸請後謂先滌身器次欣法雨後攝他同己回向三處故為此次。

今明隨喜是懺中別義事勢相連故先明之平等廣大方堪聞法。

鈔然餘至聞法者對十住婆沙料簡次第不同也文中二初舉彼次之意初兩句標次謂先滌下四句列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故為此次者結成也後今明下明此次之意言懺中別義者懺除嫉妬故廣大者自他無二故。

二釋相文四一喜如來善。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

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

圓滿種種波羅蜜門。

證入種種菩薩智地。

成就諸佛無上菩提。

鈔從因至果為一切智者為智修福方是佛因捨不可至手足者舉內財之難尚捨則身外財可知也如心地觀經說佛於往昔行難行苦行為凡夫時作雪山童子為求半偈棄捨全身薩埵王子捨身救虎為六牙象王自投獵者作圓滿福智王施眼睛為金色鹿王捨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莊嚴王施妻無吝為最上身菩薩施頭目髓腦如是一切難行苦行等廣如菩薩本行經等說也又法華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菩薩捨身命處言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者六度十度乃至八萬四千波羅蜜門也諸度尚圓況檀那中豈不兼於內身乎故知上且偏舉難者也證入種種菩薩智地者即十地也亦前明福此明智二嚴具備也。

及般涅槃分布舍利。

鈔遺形普濟言般涅槃古譯云入滅總有四種如下所引此即應滅謂眾生無感應盡還源大悲熏修分布舍利普使群情滅罪生福也言分布舍利者如西域記說如來寂滅人天悲感盛七寶棺千氎纏身設香華建幡蓋末羅之眾奉轝發引前後道從北度連河盛滿香油積多香木縱火以焚二氎不燒為諸眾生分散舍利唯有髮爪儼然無損八國之王備四兵至遣直性婆羅門謂拘尸力士曰天人導師此國寂滅故自遠來請分舍利力士曰如來涅槃甚為苦事滅世間明導喪眾生慈父如來舍利自當供養徒疲道路終無得獲時諸大王遜辭以求既不相允重謂之曰禮請不從兵威非遠直性婆羅門揚言曰念哉大悲世尊忍修福善彌歷曠劫想所具聞今欲相凌此非宜也今舍利在此當均八分各得供養何至興兵諸力士依其言即時均量欲作八分帝釋謂諸王曰天當有分勿得力競阿那婆答多龍王文隣龍王毉那鉢羅龍王復作是議言無遺我曹若以力者眾非敵矣直性婆羅門曰勿喧諍也宜共分之即作三分一諸天二龍王三人間八國重分天龍人王莫不悲感人間天上各將歸於本處建塔供養後因無憂王位當鐵輪使諸鬼神分之以為八萬四千寶塔大唐國內除佛牙外有十九塔如是分布皆為利益一切眾生如無上依經說若得如來身分如芥子許一瞻一禮千返生於大梵天上受諸快樂廣如闍維經說故云分布等也。

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二喜諸趣善。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鈔二明六趣四生善中言六趣者趣謂趣向求生者所趣向處也言六者數義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修羅五人六天言地獄者以多在下故故聖義名為地獄梵云那落迦正理論云那落云人迦名為惡人多造惡墮落其中由是之故名那落迦趣即是增上苦處也言畜生者正理論云傍生以傍行故故以為名今言畜者自人畜養攝不盡故言餓鬼者多希求故又性多怯劣形體瘦悴故言阿修羅者正云阿蘇落正理釋云素落名天是自在義無天實德名阿素落言人者心多增上慢或多思慮故名為人天者威德尊高神用自在名之為天等也四生者如下自明。

三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鈔三明二乘善中言聲聞者聲謂聲教因聞聲教悟四諦理起七方便謂五停心觀別相念觀總相念觀燸頂忍世第一是為七經說資加二位道火現前得入見道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惑盡得須陀洹果次斷三界九地俱生四惑謂貪瞋癡慢上二界除瞋三界共有十使分九地斷每地九品共有八十一品三界共斷欲界九品斷至五品名二果向第六品盡名一來果謂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或反於此斷下二品名三果向斷三品盡名不還果更不來於欲界故次斷上二界八地七十二品修惑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盡阿羅漢果此上四果皆因聞教故總曰聲聞三果四向皆名有學阿羅漢果名為無學此有三種一聲聞聲聞因果俱同故二緣覺聲聞因是緣覺果成聲聞三菩薩聲聞因是菩薩果成聲聞也言及辟支佛者此云獨覺獨一覺故亦名緣覺從緣生覺故此有二種一麟喻二部行謂觀外物因生覺解自得道果猶如麒麟獨一角故故名麟喻出無佛世以神通化物也若部行者即因聞解生悟解無性或於十二因緣作四諦觀四十四智而得菩提或因觀老死推因審因三世觀之及一法住共成七智約十一支作七十七智觀而得菩提名為緣覺唯一果向名為有學辟支佛果名為無學此有三種一緣覺緣覺因果俱同故二聲聞緣覺因是聲聞果成緣覺三菩薩緣覺因是菩薩果成緣覺此上二乘與佛如來同證解脫有大功德能與眾生作大福田故令隨喜也。

四喜菩薩善。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疏謂隨喜四類以攝諸善佛為最勝所以先明餘之三類從劣向勝。

鈔後校量勝德文中三一會四類次第勝劣合宜佛為下是華嚴宗中詮法次第例多如此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直造最勝然却從十住乃至十地等覺即從劣漸勝也意顯頓悟漸修之相也二顯自益深引他為證有二初引大品經。

大品經中隨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分渧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故結無盡等虗空界。

法華隨喜展轉至於第五十人尚難校量何況最初。

鈔大品下經云復次憍尸迦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海水取一髮破為百分以一分髮滴取海水可知滴數是隨喜福終不可數知故結無盡下指自當經益深也二引法華證即第六卷中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也經云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聞是法華隨喜者得幾所福佛答云從會中聞隨喜至於餘處轉說至第五十人其第五十人聞已隨喜功德今當說之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充滿其中有人求福一一眾生與閻浮提金銀七寶乃至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宮殿樓閣等如是布施經八十年後以佛法而訓導之總令得四沙門果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云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能令得阿羅漢果佛答云如上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彼既如此有廣大益今此隨喜亦復如是。

此隨喜如來權實功德故佛最勝。

鈔三彰自所喜重明佛勝此隨喜如來等者即簡異大品法華隨喜法也言權實者諸佛功德不出權實二位攝盡也且通途論之佛身及佛所修因行皆有權實如佛三身中法報二身是實變化身是權又佛所證菩提涅槃亦通權實法報二身菩提是實化身菩提是權又涅槃有三種性淨圓淨涅槃是實方便淨涅槃權假此唯就佛所證果論若約佛從凡至聖所起功用自利利他門中亦有權實且如凡夫初悟時始自十信初心終妙覺位於其中間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施為種種難行苦行自利利他等則權實俱有何以謂六度十度有為萬行一一真修故則是其實若為度眾生隨根誘接亦有權假也何以不施方便權巧誘之彼難回故若約示生王宮從初發心踰城學道種種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說法利生等則是權也若言分布舍利者唯是權假也此意說從因至果始終相收該羅本末都來總指也故經云從初發心等斯乃佛之功德若深若淺若實若權凡所施為皆難可測唯佛與佛餘無知也又況華嚴經所說真應相即分圓全收體用無礙者也故宜佛為最勝也。

三總結無盡。

如是虗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第六請轉法輪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

疏即是勸請除謗法障起慈善根。

同类推荐
  • 缘情手鉴诗格

    缘情手鉴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岩幽栖事

    岩幽栖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映

    金刚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医说

    续医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御医

    重生之御医

    陈天麟,一位闻名世界的华人外科医生,因为一场阴谋重生回到他母亲遇难的那一天,并获得来自千年后的医生辅助系统的认主,靠着前世所掌握的医术,以及从辅助系统那里兑换而来的医术,他成功治愈了许多不治之症!
  • 我和美女总裁老婆

    我和美女总裁老婆

    【都市武侠、热血武林。】他,是超级高手,因接受一场传承,导致体质异变,生命受到危机,为延续生命,王者归来……
  •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著的《内蒙访古》一书,我们知道了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他们都是从这里向西敲打长城的大门,走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就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大后台。
  • 你不在我不好

    你不在我不好

    我们在对的时间相遇却不能相守。你好吗?很好。可,我过得一点也不好。......你不在我怎么好?
  • 神是坐在后面的女高中生

    神是坐在后面的女高中生

    信奉无神论的高尾在机缘巧合之下遭遇了成为时空之神的同班女高中生黑崎,因此得知这个世界不仅有神的存在,而且神们,居然全是女!高!中!生!不愿相信这个设定的高尾试图撇清与神的距离,却在种种麻烦之中卷入了神界的纷扰,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啼笑皆非的人神喜剧。搞笑吐槽玩梗恋爱青春日常轻小说现在火力全开。新人新书,刚刚签约,还请多多支持。ps: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711364553
  • 星空揭秘:太空卷

    星空揭秘:太空卷

    无论是万里无垠的蓝天,还是群星璀璨的夜空,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与渴望。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梦想着能够像飞鸟一样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 球魂附体

    球魂附体

    “球进了!球进了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球王贝利、马拉多纳灵魂附体!”我能够成为绿茵巨星,因为我热爱足球,这源自于兴趣成长于灵魂,至于怎么成长的,这就要从我莫名其妙的会了神打术,又莫名其妙的请来了一位踢足球的祖师爷上身说起了...
  •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商务英语谈判900句典

    本书分为谈判前的准备和谈判进行中两个部分,其中的背景知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读者对商务谈判业务流程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快速提高读者对商务谈判用语、常见问答的熟悉程度。同时配以“即学即用”,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本身旨在提高读者的自我表达能力,使读者能听得懂、说得出。
  • 味道之人民公社

    味道之人民公社

    这是梁文道笔下的“饮食社会学”——“吃”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是构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