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5800000001

第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只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其名曰弥勒菩萨。得大势菩萨。师子意菩萨。师子相菩萨。大相菩萨如是上首一万人俱。尔时世尊。大众围绕恭敬为发大乘意众生演说经典。尔时众中有菩萨。名自在王。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问。若蒙听许乃敢发言。佛告自在王。诸有所问佛无不听。随意所问。当为汝说令汝得解。自在王菩萨。得蒙听许喜悦无量。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大乘法中得自在行。而能为人演说此法。以自在力。摧伏诸魔增上慢者。及诸外道有所见得诸贪著者。令住大乘具足大愿成就戒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自在王菩萨。善哉善哉。汝能问佛是义当为汝说。一心谛听善思念之。诸菩萨云何能令众生得住大乘。具足大愿成就戒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在王菩萨受教而听。佛告自在王。菩萨摩诃萨有四自在法。以是法故。能自在行令诸众生得住大乘。何等四。一者戒自在二者神通自在。三者智自在。四者慧自在。戒自在者。菩萨摩诃萨行具足戒。不毁不缺不穿不浊。不有所得不悔不诃不有热恼。智所称赞随顺道戒。教众生戒。护法戒。欢悦戒。不依生处戒。住定戒。随慧戒。信解深法戒。不退神通戒。空无相无作戒。寂灭戒。摄佛法戒。说佛法戒。不舍一切众生戒。慈护戒。大悲根本戒。信净戒。不转仪式戒。头陀细行戒。随顺福田戒。毕竟净戒。不断佛种戒。护法种戒。示圣众戒。安住菩提心戒。助六波罗蜜戒。修四念处戒。修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戒。能生一切助菩提法戒。自在王。若菩萨摩诃萨能持如是戒。戒则具足所愿皆得。若菩萨持如是净戒者。三千大千世界劫尽烧时。愿欲灭火。言火当灭火即为灭。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变为水。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普雨众华。欲令三千大千世界皆为珍宝。欲令如恒河沙世界诸须弥山合为一山。欲令如恒河沙世界大海合为一海。即皆如意无不成者。持戒力故所愿皆得。所为神力无不称意。菩萨安立如是戒中。得如是自在力。持净戒故深愿毕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在王。乃往古世过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名净明光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有菩萨比丘。名金刚齐。得持戒力。行净戒故常在闲处林中经行。欲具佛法故修习正行。修正行已作如是念。不得一切法是则名戒。不贪一切法是则名戒。灭一切结是则名戒。观身如镜中像是则名戒。于诸言辞如呼声响是则名戒。观心相如幻是则名戒。善不善法无二无别是则名戒。为贪欲故观身不净是则名戒。为嗔恚故生于慈心是则名戒。以智慧破痴网是则名戒。不得贪恚本是则名戒。于法无观无想分别是则名戒。无我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无人见无常见无灭见是则名戒。于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则名戒。心无所畏是则名戒。不依三界是则名戒。信无生法是则名戒。信解无生法忍是则名戒。不贪利养是则名戒。于诸法空心不惊畏。坏离诸相蠲除诸愿是则名戒。心无所念是则名戒。不自高不轻彼是则名戒。不着诸入是则名戒。不起五欲是则名戒。了知诸阴同于法阴是则名戒。了知诸性同于法性是则名戒。乐无诤讼是则名戒。于善法中不舍勤行是则名戒。知一切法必寂灭相而以身证是则名戒。自在王。金刚齐比丘。如是安住于戒。修习圣法正念无倒。时有魔子名曰障碍。见金刚齐比丘如是持戒。修习圣法正念无倒。与八万四千诸魔及其眷属。贯钾持兵来到其所。自隐其身观是比丘心在何行。千岁随逐乃至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坏。于是魔子及与眷属现其魔身。执持刀鉾在比丘前。欲以相怖。比丘见魔大众兵仗欲以相怖。作是誓言。若我戒净习于圣法正行不倒。以是缘故。魔众兵仗皆当变成青黄赤白杂色莲华。须曼那华。婆梨师华。奇妙名华以为璎珞。是时魔子与其眷属。形色仪法皆如我身。自在王。金刚齐比丘说是语时。魔众兵仗即皆变成妙色之华。殊妙香洁以为璎珞。一切诸魔皆自见身。如此比丘剃除须发着染袈裟。魔子见比丘现大神力。怪未曾有发希有心。与其眷属俱礼其足。作如是言。汝得何法乃有是力。比丘言。此力不从有所得生。亦不依于身口意及一切法生。是力不以住相故生。以无住处故魔言比丘。我于千岁求汝心行不能知处。比丘言。汝若以恒河沙劫求之。亦不能得。何以故。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汝宁能得幻化人心所行处不。答言。幻化之人尚无有心。况心行处。比丘言。如来说一切法空皆如幻化。此中亦无心无思魔言。若不得心不得思。云何有来去有言说。比丘言。幻人去来言说。我去来言说亦如是。魔言。汝以是进行住于持戒。修习圣法为何所趣比丘言。趣无所趣。魔言。云何趣无所趣。比丘言。是中无先去。无今去。无当去。无所趣者。即是无作脱门。汝问。以是进行安于戒修习圣法。何所趣者。我不趣色生。不趣色灭。不趣色住。不趣受想行识灭。不趣受想行识住。于一切法。亦不趣生。亦不趣灭。亦不趣住。是名正趣。魔子。正趣者。名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识。无所见法是我所趣。我所趣者。不取色不取受想行识。我所趣者是诸圣所趣。魔言比丘。于是法中云何有趣。比丘言。诸凡夫法及诸佛法。同是一法无二无别。学法阿罗汉法。辟支佛法佛法。同是一切法无二无别。若过去法。若未来法。若现在法。同是一法无二无别。无出无生以等相故。不舍如是诸法等相者。欲以是法示众生故而为说法。如是趣者名为正趣。魔子。夫正趣者。不趣欲界。不趣色界。不趣无色界。住等法者。于法实相不动不退。是名正趣。如如趣。一切法趣亦如是。如法性趣。一切法趣亦如是。如实际趣。一切法趣亦如是求。如是趣者。亦不念不着诸趣。是名正趣。魔子语金刚齐比丘。汝以是正行为得何法。答言。我以是正行得离诸法分别。以是无念无分别故具足等相。汝问得何法者。是正行中无有得相。无增上慢。以是正行于法无所得。正行者即是无行义。魔子问金刚齐比丘。汝以此戒当得何法。答言。我以此戒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小法不可得故。魔子言。云何得菩提。比丘言。色等则是得菩提。受想行识等则是得菩提。一切法等则是得菩提。魔子言。如是菩提于何处求。比丘言。当于我见性中求。魔子言。云何而求。比丘言。求时不起菩提见。魔言。比丘汝师是谁。谁所教诲辩乃如是。比丘言。不坏我见性而得菩提是则我师。不在垢不在净是则我师。若识不在有为不在无为。是则我师。若不从他闻于诸法。不住不舍能度诸流。是则我师。若遍知一切法而不至一切法。是则我师。若一切所说音声言辞。于不可说诸法相中。而不动转。是则我师。若一切法不生不起不出。而能转圣法轮是则我师。不住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是则我师。若一切法不生故生。是则我师。若一切法不灭故灭。是则我师。我随如是师教故辩如是。魔子言。如来以何而转法轮。答言。如来于色不转不还。色如。色法。色空。色无相。色无作。色灭。色离。色无生。色相。色性。亦不转不还。受想行识不转不还。识如。识法。识空。识无相。识无作。识灭。识离。识无生。识相。识性。亦不转不还。如来以是一切法不转故。转于法轮。如是法轮若转若不转。于无量法性终不出过若能解此转法轮者。是人则能转于法轮。尔时魔子及其眷属。皆为金刚齐比丘。作弟子。发是言。我从今日归依于师。比丘言。汝莫归依我。当归依净明光王佛。我所说者是佛所教。魔子言。可共诣佛。时金刚齐比丘。与魔子及八万四千魔众。俱诣净明光王佛所。头面礼佛足。合掌恭敬在一面立。净明光王佛。因其净戒及圣法行。为说如是法。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在王。彼时金刚齐比丘岂异人乎。汝身是也。障碍魔子者。持地菩萨是。自在王。是名菩萨摩诃萨戒自在。菩萨得是戒自在者。能示众生不思议愿力。教化无量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自降魔怨。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神通自在。谓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如意足。自在王。何谓菩萨天眼自在也。若菩萨眼根。不为墙壁山林须弥铁围。世界中间之所障碍。是名天眼自在。菩萨以是无碍眼根。见十方无量阿僧祇佛土。为一佛土。何以故。空相无别异故。而诸佛土彼此虽别而不合不异。又见诸佛大众围绕皆为一佛。以法性不坏相故。以见一佛净故见一切佛净。以一切佛净故见自身净。自身净故见一切法净。于自身净诸净之中不生二相。又见诸佛弟子。不异见佛净。菩萨以见弟子正见见佛。以见佛正见见弟子。又菩萨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若地狱若畜生若饿鬼。若人若天。除无色界。即以天眼。悉皆能见生死所趣善恶之处。又知众生行业及报。菩萨虽见众生不取众生相。何以故。信无我际故。虽见行业及报。而知一切法无业无报。菩萨以是天眼。见一切色皆无色相。信一切法无所有故。知诸形色皆是虚妄。本来不生故。是名菩萨天眼。菩萨得是天眼智力故。随所能见。或见有数色。或见无数色。或无所不见。菩萨虽在百千万种众生之中。而能入于禅定背舍三昧。乃至不见有一众生。何以故。菩萨达诸法无我如故。是菩萨于色界诸天净妙形前。为现其身令诸天子见。而是菩萨亦见诸天身。菩萨又能令诸天见其身。而诸天不自见身。或令诸天自见其身。而不见菩萨身。自在王。是名菩萨天眼自在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天耳自在。若菩萨得是天耳。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诸声。天声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声。悉皆得闻。闻是声时于诸声中无所分别信一切声是不可说相。又闻是声。不生我相众生相及音声相达一切声本来不可说相。信知是声无有住时。菩萨耳性耳识性无有碍故。闻是声时解其实义者。一切声不可说是灭相故。以是实义。而依于义不依于声。一切法无生相故。又闻十方无量阿僧祇现在诸佛之所说法。而无有碍。如所闻能持。持已不忘。何以故。菩萨乃至无有一句不知而灭。菩萨有所问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若不善。若有罪若无罪。若声闻乘。若辟支佛乘。若佛乘。能令是法入一性味。谓离自性虽有所问不着六尘。虽复闻法不住诸相。菩萨贵法。依法不依非法。何等为法。法名离染。法名无相。法名无为。法名无归处。法名无生无起无得。法名无比。于是法中以相分别。取舍戏论是名非法。自在王。菩萨依于义不依语。不离语入义心听法。云何名入义心。不堕空义见。无相义见。无作义见。是名入义心。菩萨以是入义心听法依于义。是义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又自在王。菩萨若能如是听诸佛法。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经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以依义故。一切法不可说故。菩萨如是名为依了义经。若人于一切经。不能如是依义。是名不了义。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义故。行尘垢道常为所牵。为谁所牵。为声所牵。了义者不随于声。何以故。其义不可说故。菩萨知一切法离诸边非了相。自在王。依如是义趣法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不如是依者。一切诸经皆是不了义。又自在王。菩萨于诸佛所听受法时。依于智不依识。何以故。菩萨知识虚妄如幻离相。无性无色无形无对不可识。如是知识相即名为智不名为识。菩萨依智故不随识。知他识亦不是识。是故不着识如。故说智如。自在王。依智菩萨不住于识。能知他说而为说法。又自在王。菩萨说法时。虽说众生名。而依于法不依众生。何以故。若于我法中实有众生者。终无净无解。是故自在王。一切法毕竟无我无众生。如来以世法故说有众生。诸法实无众生。是故菩萨依于法不依众生。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若人欲入佛法应如是入。而以语说众生。若说法不应生见。若有二者不名佛语。无二无分别即是佛语。若有言声即非佛法。若有论说亦非佛法。若无言声亦无论说是名佛法是故自在王。若菩萨入佛法中。则得如是天耳。以一切声。随诸法实相行。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在王。是名菩萨天耳自在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他心智自在。若菩萨得他心智自在者。以己心知他心。所至之处为众说法先观众心。知是众生有何深心。何行何因何相。随而为说。菩萨自心净故。入一切众生心净。自在王。譬如明镜照诸形色。相貌长短大小粗细随其本形皆有像现。不增不减镜无分别。以明净故能示诸像。菩萨亦如是。以自心净法性照明故。众生所起心心数法。皆能得知而无所碍。若是众中有多欲者。能知其心。亦见离欲相。何以故。心相非染故。若众中有多恚多痴。有能知其心。亦见离恚离痴相。何以故。心相非恚非痴故。若众中有乐声闻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小。若众中有乐辟支佛道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中。若众中有乐大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大。菩萨随知众生心性。而为说法。不取心相。虽知诸乘而为说法。不坏法性。不坏法性故不坏一切性。而知众生所行。菩萨自以心观他心。自心他心无违无顺。亦知众生心相续生。又知心性即是法性。自在王。是名菩萨他心智自在。以是自在故。于天上人中无不知识。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宿命智自在。若菩萨得宿命智自在。以念力强故。定根利故。忆本所生自身他身恒沙劫事。而为他说。我于彼处如是种类姓名寿命。受如是苦乐。又知众生宿世所种善根。有因力者。有缘力者。是人有声闻因。是人有辟支佛因。是人有大乘因。知其先世所因。如是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菩萨得是宿命智故。自知本生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若先世有善根。而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今当以是善根回向菩萨。虽知宿命亦知先世法无有来者。不见法从先世至后世。亦不见今世至先世。知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念先际不生先见。亦不生后际中见边见。知一切法无边无中。菩萨虽念众生宿命。亦知先际色离相。知先际受想行识离相。先际五阴离相。即是后际五阴离相。后际离相。即是现在离相。菩萨知先际一切法性空。知现在一切法性空。知后际一切法性空自在王。菩萨如是知宿命时善根增长。先世罪业因缘灭尽。何以故。菩萨达一切法相无新无故。成如是智已。信解一切有为法皆空如梦。自在王。譬如梦中见生死苦乐。菩萨信解一切有为法亦如是。如是信解者。往来生死心不疲倦。于众生中而生悲心。于一切法生假作相。菩萨作是念。如我若干千万亿劫生死往来。皆虚妄无所有。一切众生亦如是。生死往来虚妄不实。实名不起四大。四大是虚妄法。自在王。菩萨见宿命时。诸有为法皆是虚妄。何以故。菩萨念先世转轮王乐。皆悉无常变异之相。念帝释乐。亦皆无常变异之相。亦见诸佛严净世界。声闻众严净。菩萨众严净。所用诸物严净。亦念诸佛色身具足而转法轮。皆悉无常变异之相。如是念时于有为法无所贪惜。何以故。菩萨作是念。如是净土诸佛色身无常灭尽况我所著。即入无我无我所法中。依于无常变异之相。作如是念。诸有为法皆悉无常。众生于此而生常想。即于众生生大悲心。于一切法生放舍想。自在王。是为菩萨宿命智自在。菩萨得是自在。信一切法无常。而为成众生故受身。为不受故受。为不取故取。但为教化一切众生故。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如意足自在。若菩萨心自在故。从圣相生如意足欲力进力断行信解力。菩萨得是信解如意足。非作非起。若欲普至恒沙世界。一念之顷皆能得至。彼诸众生皆见其来。而自于先本处不动彼见说法。而于此处说法不绝自在王。是名菩萨如意足自在。菩萨以是如意足自在力。若有众生应以如意足度者。以如意足度之。若诸天人着常相者。示其劫烧。是诸众生见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烧尽。而是世界无所损减。若有众生慢心自大。则作执金刚神。执火焰金刚杵而以示之。令生恐畏除其慢心自归礼敬。若有众生乐转轮王形者。以转轮王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释提桓因形者。以释提桓因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梵天王形者。以梵天王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魔王形者。以魔王身而为说法。若有众生乐见佛身者。则现佛身而为说法。菩萨或为众生住于空中结跏趺坐。身放光明而为说法。或有众生乐严净世界者。则为庄严三千大千世界。悬缯幡盖竖诸幢幡。以宝罗网遍覆其上。烧诸名香作众伎乐。然后说法。或为众生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海水。青红赤白种种莲华遍覆其上。于其水中现师子坐。身处其上而为说法。或为众生自现其身。坐须弥山顶而为说法声至梵天。或为众生不现其身。但以音声而为说法。或为众生现乾闼婆身。以众乐音而为说法。或为众生现龙王身。起云雷震放大电光。又霔大雨而为说法。或有众生饥渴逼切。则与天食身得充满。具足悦乐而为说法。若有地狱众生苦恼逼迫。而以神力灭地狱火。以天精气令其毛孔皆得安乐而为说法。若有盲者如意神力以天眼与。令得开明而为说法。若有聋者如意神力与其耳根。令得闻声而为说法。若有种种病。自以神力令其除愈而为说法。若有犯罪送至死处。如意神力化人代之。令得免罪心得安乐而为说法。若有众生。刖足斩手刓截耳鼻形残丑陋。常自愧耻而心退没。如意神力皆令完具而为说法。若有众生。在于胎中藏血屎尿不净之处。如意神力化作宝台楼阁。令处其中。亦成意识而为说法。若其始生诸根未成。如意神力令其具足。堪任听受而为说法。自在王。是名菩萨成如意足。以如是等种种不思议神力。而为说法。菩萨如意神力故。为度奉事日月众生。以三千大千世界置其右掌远掷他方无量世界。令诸人众皆见其去。而此世界本处不动。又以恒河沙世界。入一毛孔举至梵天。掷置他方无量世界。令诸众生无去来想。若恒河沙无量世界劫尽火烧。能一吹令灭。或以两手障蔽日月。身出光明照诸世界而为说法。自在王。是菩萨或坐诸佛前。若欲供养佛。以一掬华如须弥山散佛身上。华至半身。又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草木皆成为炬。遍满世界火落如雨。自在王。是菩萨随诸众生所贵形色。皆悉为现。若释若梵若声闻形。若辟支佛形。是名菩萨神通自在。谓天眼见无碍故。得天耳闻无障故。得他心智达一切心心心法故。证宿命智忆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故。得如意足于一切形色随意示现故。自在王。神通自在者。能以一切佛事示诸众生。亦能了达分别众生诸根利钝。能以声闻乘度众生。辟支佛乘度众生。大乘度众生故。于生死中众所知识。成众生故众所知识。于善法中出家行道故众所知识。以方便力故众所知识。檀波罗蜜回向故众所知识。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回向故众所知识。降伏诸魔令种善根故。名为神通自在。又自在王。菩萨得是神通自在故。色身之力名闻称赞家姓财物眷属人民。普皆殊胜众所知识。是故名为神通自在。又自在王。菩萨得是神通自在故众所知识。谓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帝释梵王诸护世者。诸佛正遍知者。皆所知识。是故说名多识。自在王。菩萨以是神通不退本誓。而能示现一切众事

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智自在。谓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自在王。何谓阴智。色前际空。后际空。中亦空。受想行识前际空。后际空。中亦空。五阴毕竟空。是名阴智。自在王。何谓性智。地性是法性。水性是法性。火性是法性。风性是法性。何以故。四性入于法性皆为一性。谓之空性。空性法性同一无性。此中无地性无水性。无火性无风性。何以故。不坏性是法性。无二性是法性。无生性是法性。无垢性是法性。无净性是法性。如法性寿性众生性。生死性涅槃性亦如是。如涅槃性欲性色性无色性有为性无为性亦如是。如是性智不随他得。是名性智。自在王。何谓入智。眼从本来。不生不起无有作者。耳鼻舌身意从本已来。不生不起无有作者。自在王。眼无有主。是中无有见者。耳无有主。是中无有听者。鼻无有主。是中无有嗅者。舌无有主。是中无有尝者。身无有主。是中无有觉者。意无有主。是中无有识者。自在王。眼性不能见色。耳性不能听声。鼻性不能嗅香。舌性不能知味。身性不能觉触。意性不能识法。何以故。眼无所作与草木土石无异。耳鼻舌身意亦无所作。与草木土石无异。自在王。眼不染不离。耳鼻舌身意不染不离。何以故。眼从本来是离相。耳鼻舌身意从本已来是离相。自在王。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则能离欲。是名入智。自在王。菩萨如是知诸阴性入不生不起。以毕竟灭。灭已而受生退没。虽受阴性入。而不舍阴性入智。是名智自在。谓知阴性入。知阴性入相。而能不舍。现于三界而不住诸结。示有生灭而不生不灭。是名智自在。自在王。何谓缘智。无明缘行。无明不作是念我起行。行缘识。行不作是念我起识。识缘名色。识不作是念我起名色。名色缘六入。名色不作是念我起六入。六入缘触。六入不作是念我起触。触缘受。触不作是念我起受。受缘爱。受不作是念我起爱爱缘取。爱不作是念我起取。取缘有。取不作是念我起有。有缘生。有不作是念我起生。生缘老死。生不作是念我起老死。老死缘忧悲苦恼。老死不作是念。我起忧悲苦恼。自在王。若菩萨能如是观十二缘者。不堕诸见若断见若常见。菩萨作是念。法属众缘。推求众缘则不可得。即于十二缘而得真智。何谓真智。知十二缘生法同于无生。无生同空无相无作。空无相无作同众缘生法。如来所用等得一切法。是法同十二缘生法。十二缘生法无有法生。是故说应见十二缘生无生。十二缘无生智即是十二缘生智。自在王明无明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行非行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识非识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名色非名色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六入非六入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触非触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受非受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爱非爱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取非取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有非有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生非生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老死非老死无二。知如是者则知缘生法。从缘生者无有是处。从缘生则是无我。则是空也。从缘生者则是无来无去。从缘生者则非真实。从缘生者则无一相。从缘生者则无所行。如是知者是名缘生智。见缘法者不见无明。不见行。不见识。不见名色。不见六入。不见触。不见受。不见爱。不见取。不见有。不见生。不见老死。若不见如是法者。是名见缘生法。若见缘生法是名见法。云何见法见离染法。云何离染行者。于一切法离染见故名为离染。是故说见离染法。云何为见不为增不为减。如是见如不动不着。如是见如不坏法性。亦不见合。如与法性不坏不合。如是见者不毁实际。如是见者亦不见。非以肉眼见。非以天眼见。非以慧眼见。何以故。肉眼无无作故不见。天眼作起相故不见无为法。慧眼无分别相。无分别故不见。自在王。若菩萨能如是见一切法。则能见佛。不以色故见。不以受想行识故见。不以诸相故见。不以法故见。不以戒故见。不以定慧解脱知见故见。不以过去故见。不以未来现在故见。如是见者是名见佛

自在王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所缘。菩萨见如是诸法。而能见佛耶。佛言有。何以故。色是尽相。性无生故。能见色如是。是名见如来。受想行色是尽相。性无生故。能见识如是。是名见如来。戒是无为无作无起相。能见戒如是。是名见如来。定慧解脱知见等亦如是。是名见如来。自在王。我于过去燃灯佛时。得见佛净。我于尔时。见缘生法故见法。以见法故见如来。自在王言。于燃灯佛已前。云何见诸佛。佛言。以色身相见故见。不以不二法身见故见。今为汝说。我从初发心未曾见佛何以故。不以色相见故。名为见佛。是故自在王。若菩萨欲得见佛应如我见燃灯佛。以诸法一相故。云何一相。如我身燃灯佛身亦如是。如燃灯佛身。亦如是。一身故以不二不别入一法相。是名见缘生法。以见缘生法名为见法。以见法故名为见佛。若菩萨能于一切念中。证灭而不实灭。生死不可得。而以方便智故示是名菩萨智自在

同类推荐
  • 八识规矩论义

    八识规矩论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阵纪

    阵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寒居词话

    岁寒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教授越来越幽默

    教授越来越幽默

    书法教授莫惊龙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青蛙体。他坚信这是中国书法在现代社会的又一里程碑。此外他还发现一种书法哲学,认为书法和飞机的发明一样都源于自然界。如果说蜻蜓给飞机的发明提供了灵感,那么青蛙对于书法的启示也是顺乎宇宙规律的。我们最初的象形汉字不也是出于对事物的模仿么?况且书上也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生,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生焉……”然而这一套理论,他的老婆和同事都不以为然,特别是他的学生,每当教授在黑板上展示成果时他们就疯了一般爆笑如雷,根本不买老师的账。
  • 女尊天下:皇女的绝色夫君们
  • 绝余编

    绝余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wkkk.net (Turned)BETRAYED is book #3 in the #1 Bestselling series...
  • 林登州集

    林登州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甄选30种营养与美味兼顾的食物,搭配110例养生菜肴,全方位滋补,打造强健身体,抵御病症侵扰,让您轻轻松松益寿延年。
  •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马尾辫歪在一边,歪也算了,还松松垮垮耷拉着,扎头发的皮筋像随时会掉下来似的,辫子耷拉着也就算了,头发还纠缠在一起,发尾显而易见地打着结——这个女生早上起床后大概根本不梳头,直接把乱七八糟的头发拢一块扎起来就算完事了。坐在“鸡窝头女生”后几排的林悟实在不能忍,作为一个资深的、连铅笔都要按长短摆放的强迫症患者,他很想送这个女生一把梳子。除了不认真梳头,吴有有连校服也穿得乱七八糟,外套扣子扣错是常有的事,衣领经常有一边是翘着的,袜子也时常不成对,别说“自我管理”了,她连“自我打理”都做不到。
  •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一位80后美丽少女的情路历程,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定终生到生离死别心灰意冷,由重拾新生再感爱情到情路曲折饱受折磨。曾经向流星许愿的少女能否走出阴霾拥抱光明!
  • 怎奈大神是傲娇

    怎奈大神是傲娇

    【已完结】玩游戏第一天被追杀,她不就是手误把被人打到只剩下最后那么一丝丝血的BOSS给收为宠物了嘛,身后那一大群追着她满地图跑的人能不能求放过啊!偶遇大神求救命,一声“大侠”哄得某大神心花怒放,随手秒杀追杀者。某女感激涕零要报恩,某大神轻移脚步,一脸不屑:“救你?别自作多情了。”哈?大神您还能更傲娇一点吗?终于某一天某女翻身农奴把歌唱,勾唇一笑:“大神,傲娇一个给我看看?”【一个关于傲娇大神的节操如何被一个无下限菜鸟慢慢吃掉的故事】
  • 离婚律师与百万新娘

    离婚律师与百万新娘

    他是港城最有名的离婚律师,有款有钱又有房,是顶级钻石王老五。她是破落豪门的富家千金,背着巨债隐姓埋名,进入律师事务所打工。一次意外,她成为他的“解药”,从此跟这个男人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却也因为这份莫名其妙的关系,她成为父母眼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被扯入一宗可怕的案件……原以为他会对她弃之如履,狠狠地抛弃她。但是谁知——*“我说老七,你这就不厚道了,有了这么漂亮的小助理,也不给我介绍介绍?”狐朋狗友在他家里嬉闹,正看见穿着男款衬衣,头发滴水的她从浴室出来。他一根手指戳中损友脑门,“别闹,我的。”从此她打入他的圈子,标签“池墨的小女友”。*她被父母再一次的利用,心神俱疲,哭着向他忏悔。他无奈的将她拉入怀中,“我的就是你的,五百万而已,就当我从你那对爹妈手里买了你还不行吗?这叫聘礼,我不亏。”她嚎啕大哭,却被他将所有的委屈都一口吞掉。*她说:下辈子我要当你的一颗牙,这样你疼的时候,我也跟着难受。他亲亲她的眼睛:你好啊,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