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133

第133章

又契经说至八圣道支者。复引经证八道通修 宣如实言者。喻佛世尊说四圣谛。此显见道。以四圣谛皆如实故 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习八圣道支。此显修道。以八道支皆是过去佛本游路故。如契经中说有商侣乘船入海至一海诞。有罗刹女现可爱形诱诸商侣。渐入己城各配一女。时经多日。空中天神告商侣曰。今此城内非是人类。皆是罗刹幻惑故尔不久之间皆被食啖。即为宣说如实之言。于是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谛。汝勿贪染。此喻集谛。匆求出城。此喻灭谛。急觅出道。此喻道谛。故宣如实言者。此喻四圣谛。显见道也。空中天神复告商侣。可依本路速行出去。即此本路。喻令修习八圣道支是显修道。过去诸佛皆悉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过去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出者当勤修习八圣道支。以此故知。亦通修道 又解。本路之言通喻见修。若作此解即证八道通见.修二

故知八道支通依二位说者。引二证讫。余师总结

随增位说至有漏无漏者。此即第五明有漏.无漏。如文可知。又正理云。谓修道位七觉支增邻近菩提。谓治有顶故觉支体一向无漏。一切觉分皆助菩提。唯此独标觉支名者。以最邻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证七觉支。应知但依治有顶说。此为上首类治下地。唯于无漏立觉支名。若不许然。宁不通二。或于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立觉支号。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唯是无漏。故无漏修道方立觉支名。见道位中八道支胜。故此一向无漏性摄

此三十七至无无漏故者。此即第六约地分别。励力转故。犹疑虑故。所以无喜。余文可知此文但约诸地总说。若约现行四念住中唯取一种。余容并起。故婆沙九十六云。问何地有几菩提分法俱时现前。答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时现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缘各别。尚无有二俱时理前。况有三.四。初静虑中有三十七。唯二十四俱时现前。除三念住。静虑中间及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时现前。除三念住。第二静虑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时现前。除三念住前三无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时现前。除三念住。欲界.有顶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时现前。除三念住。余随义说。非要别体

觉分转时至四皆唯无漏者。此即大文第四明四种证净。总有四问。初两句答初问。次四句答第二问。第七句答第三问。第八句答第四问

论曰至戒证净者。释初两句。由证谛理于佛起信名佛证净。法.僧准释。圣人所爱慕戒故名圣戒。其戒体净。依证起故亦名证净。前三信所缘故置于言。第四依证故无于字。故婆沙一百三云。此中佛者谓佛身中诸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佛证净。此中法者。谓独觉身中三无漏根等学.无学法。菩萨身中二无漏根等诸学。及苦.集.灭三谛。缘彼无漏信名法证净。此中僧者。谓声闻身中学.无学法。缘彼无漏信名僧证净。诸无漏戒名戒证净。自性净故。依证起故。亦名证净。且见道位至无不亦得者。释次四句。且见道位见前三谛时。一一唯得法.戒证净。所证三谛是理法宝。缘彼信故名法证净。道起之时必有俱戒名戒证净。见道谛位不但得法.戒二。兼得佛.僧。以佛.僧体有为无漏道谛摄故。不通余三。谓于尔时兼于成佛诸无学法。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得证净。行修虽是法证净。得修别缘三宝故。更别得佛.僧二证净。兼言为显见道谛时亦得于法及戒证净。然所信法略有二种。一别。二总。总通四谛皆是法故。别唯苦.集.灭三谛全。道谛少分。谓菩萨道即菩萨身中学法。及独觉道即独觉身中学.无学法。皆是法摄。夫言僧者。四人已上和合名僧。菩萨.独觉各独出世故不名僧。菩萨据三十四念也。独觉据麟角喻 问菩萨.独觉独一出世不成僧众。身中无漏法中所摄。天中圣人。在家圣等。不成僧众。何宝所摄 有古德解。法宝所摄 此解不然。论不简故 今解云。僧有二种。一者事和。二者理和。圣人据理故皆名僧。又解通四谛法皆是理法。证谛理故。或灭谛亦理法。证理法故。或苦.集亦有教法.行法。道谛中菩萨.独觉道亦是行法。证行法故。故见四谛时皆得法证净。圣所爱戒与现观俱故。一切时无不亦得。于四谛中。行修虽但法.戒证净。得修别缘故具四种。故正理七十二云。若无漏信缘别法生。名不杂缘于法证净。若无漏信兼缘佛.僧。名为杂缘于法证净。故见三谛唯得二种。见道谛时具足得四。见道谛位为于现前得佛.法.僧三证净不。非皆现得。见道谛时现行总缘诸道谛故。应知现在唯有杂缘一法证净。乘此势力修得未来多刹那信。于中有别缘佛.法.僧。或有总缘二.三宝者。诸别缘者名三证净。诸总缘者法证净摄。道类智时修八智故。亦得三谛法戒二种。道法忍等三刹那中。未来唯修道谛四种 婆沙一百三评家意同正理

由所信别至非证净故者。释后两句。所信不同故。名有四实事唯二。信.戒为体四唯无漏。以有漏法非证净故

为依何义立证净名者。问

如实觉知至立证净名者。答。谓无漏慧。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皆名为净。离不信垢故信名为净。离破戒垢故戒名为净。由证四谛得信.戒净。立证净名

如出观时至次第如是者。明四次第

如何出时现起次第者。问

谓出观位至及所乘乘者。答。此中两解。前解可知。后解云。或此四种。佛如导师。法如道路。僧如商侣。戒如所乘乘

经言学位至其体是何者。此下第五明正智.解脱。就中。一正明二支。二明解脱时。三明断障时。四明灭.离.断 此即第一正明二支。依经两问

颂曰至谓尽无生智者。初两句答初问。后六句答第二问

论曰至故唯成八者。释上两句。有学位中。尚有所余烦恼系缚。未解脱故无解脱支。非离少缚可名脱者。非无解脱体可立有彼了解脱智。故有学位不立二支。无学已脱诸烦恼缚。立解脱支。复能起彼尽.无生二了解脱智。立正智支。由无学位正脱.正智二显了故可立二支。有学不然。故唯成八

解脱体有二至即解脱蕴者。释次四句。总明解脱有其二种。如文可知。于二解脱中有为解脱名无学支。以立支名依有为故。无为解脱无支用故不依彼立。就有为中支摄解脱复有二种。即余经言。一心解脱。二慧解脱。即是心.慧相应胜解。应知此二五分法身中即解脱蕴摄

若尔不应至非唯胜解者。经部难。若解脱蕴体唯胜解。不应经说云何解脱清净最胜。答谓心从贪离染解脱。及从嗔.痴离染解脱。若有学人于解脱蕴未满。为满修欲.勤等胜行令满。若无学人于解脱蕴已满。为摄令不退失修欲.勤等胜行功德。经中既言心从贪等离染解脱。故知解脱蕴非唯是胜解。言欲.勤等者。等取信.安.念.智.思.舍。故正理第二云。又如经说。彼有如是信.欲.勤.安.念.智.思.舍名为胜行。旧云八灭

若尔是何者。问 有余师说至名解脱蕴者。经部答。有余经部师说。由真智力遣贪.嗔.痴。即心远离烦恼垢义名解脱蕴

如是已说至尽无生智者。释第七.第八句。结前如是已说正解脱体 正智体者。如前三十七觉分中说。谓即前说尽智.无生智名为正智。即是五分法身中解脱知见蕴

心于何世至心解脱耶者。此下第二明正解脱。问。三世之中心于何世正得解脱。而言无学心解脱耶

颂曰至从障解脱者。答。如本论说 初言。简后 无学。简有学等 心言亦摄心所等。以心所等必定随心故 未来。简过.现生时。简余未来。正在生时从障解脱

何谓为障者。问

谓烦恼得至行身世故者。答。谓烦恼得。由彼惑得能遮无学初心生故。说名为障。金刚喻定于现在世正灭位中。彼烦恼得不至生相者名为正断。由正断故不能为障。初无学心复至生相。于正生位正得解脱。非惑得俱名正解脱。金刚喻定流至过去已灭位中。彼烦恼得名为已断。初无学心流至现在已生位中名已解脱。未生无学心.及世俗心。当于无学初心生相时亦名解脱。然今且说决定生者。以于尔时无学初心定行现身及现世故。余心或生.不生以不定故不说

诸世俗心从何解脱者。问。诸无学未来世俗心从何障得解脱

亦即从彼遮心生障者。答。亦即从彼诸烦恼得遮心生障

未解脱位此岂不生者。问。未解脱位此俗善心岂不生耶

虽有已生不似今者者。答。未解脱位虽有已生世俗善心。不似今者无学身中世俗善心

彼何所似者。问

与惑得俱至无俱惑得者。答。未解脱位俗善心生与惑得俱。此初心后俗善心若生。无俱惑得故名解脱

道于何位至离障同故者。此即第三明道断障。正灭位言。显居现在与灭相俱。正生言。显未来世故与生相俱。正灭.正生同时别世。此明正灭兼显正生以同时故。道能断障唯居现在正灭相时。衰现惑得令无势力引后惑得至其生相。尔时名断。余位定无断障用故。非如解脱通未生者。以生相时未至生相时。离障同故。通于两位俱名解脱。断障不尔

经说三界至灭界灭彼事者。此即第四明断.离.灭。依经起二问。上一句答初问。后三句答后问

论曰至即无为解脱者。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体。言离界者。谓但离贪。言断界者。谓断余八结。言灭界者。谓灭所余贪等随眠所随增事。即是所余诸有漏法。三界皆以择灭为体。故经说三界。即无为解脱。且据世俗说三界异。若约实义体无差别。一一择灭皆悉名为断.离.灭故。故正理云。然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则无差别

若事能厌必能离耶者。此下大文第六明厌离通局。此即问也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故成四句者。但缘苦.集皆名为厌缘厌境故但缘四谛能断惑者皆名为离。能离染故。宽狭不同便成四句

有厌非离至非离染故者。第一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令惑断所有忍智。缘厌境故有厌。非离染故非离。正理七十二释云。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苦.集法忍。及见道中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境故。忍不名离惑先断故。智不名离非断治故。并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境故。不名为离非断治故

有离非厌至能离染故者。第二句。有离非厌。谓缘灭.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缘欣境故非厌。能离染故有离。正理释云。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灭.道法忍。及诸所有灭道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灭智.道智但名为离。是断治故。不名为厌缘欣境故

有厌亦离至所有忍智智。第三句。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缘厌境故有厌。能离染故有离。正理释云。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苦.集法忍。及诸所有苦.集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苦.集智

有非厌离至所有忍智者。第四句。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智。缘欣境故非厌。非离染故非离正理释云。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灭.道法忍。及见道中灭智.道智。并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灭智.道智

应知此中至非断治故者。重释前文。应知此四句中。若先离欲染后入见谛者所有法忍。若缘苦.集者有厌非离。缘厌境故。惑已断故。第一句摄。若缘灭.道非厌非离。缘欣境故。惑已断故。第四句摄。及诸智中若见道位解脱道摄。若修道位加行.解脱.胜进道摄。若缘苦.集有厌非离。缘厌境故。非断治故。第一句摄。若缘灭.道非厌非离。缘欣境故。非断治故。第四句摄

同类推荐
  • 佛说陀邻尼钵经

    佛说陀邻尼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NGLISH TRAITS

    ENGLISH TRAI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ime and Life

    Time and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贤弈编

    贤弈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教练

    教练

    丈夫机关算尽,带着家产离她而去,没有带走的几件玉器却让她成了有钱的单身女人。她有达官贵人追求,也被年轻的奸商坑害过。她在一次车祸后去学车,她对于男人的那点期许,竟然在收入微薄、脾气暴躁的教练身上找到了。他们会走到一起吗?严萍到开发区新建工地练车,是秦雨的主意。她说那儿的路网刚铺好,没正式通车,红绿灯、交警都没有,绝对是练车的好地方。严萍学车刚入门,手正痒痒,啥话没说,就上了秦雨的车。秦雨是她电大的同学,十来年的老朋友了。她没上驾校,也是秦雨的主意,说上驾校太辛苦,几十天下来,脸晒黑了,皮晒爆了,还都小意思,主要是时间耗不起。
  • 李侍郎使北录

    李侍郎使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官司马

    夏官司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追妻忙:纨绔王妃太难撩

    邪王追妻忙:纨绔王妃太难撩

    某天出门的白七七发现自己穿越了?没关系,不就是穿越么。不仅穿越了还嫁人了不仅嫁人了对象还是个傻子?不要紧,虽然说是傻子不过跟小孩没有什么差别吧,她对带小孩颇有经验的,小孩子嘛,哄哄就好。只是某天晚上,某只傻子爬上床:“娘子……困觉觉……”这才知道被骗了,困你个大头鬼啊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天师

    阴阳天师

    三十年前,外祖父因犯了左倾错误被红卫兵抄了家,流放到贵州的大山里改造,心灰意冷之下偶然遇见一代宗师胡天禄,从此走上了天师的道路。五十年后,在外祖母的葬礼上下棺时尸体却失踪了,而我也被家里人认为是犯了关煞,这一切是阴谋,还是真的有鬼怪之说,寻龙穴,通灵眼,点尸油,一切还是未知之数………
  • 异世界所不为人知的故事

    异世界所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是一位作家记录下神所描绘的神之游戏,里边有光明,黑暗,秩序,混沌,偶然,幸运,真实,幻想等诸神以各自的神力一起制造的一张宏大的棋盘,每个神都对自己的造物感到满意,人类,兽人(亚人),矿人,森人,亡灵,海族,魔人,血族,妖精,怪物种,哥布林,巨人,泰坦,恶魔,暗人,巨魔,元素种,龙等等,诸神们从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到越来越多神的加入,这个游戏变得越来越有趣起来,棋盘也越来越大,甚至某些不知名的外来神都参了一脚。让我们来揭晓异世界所不为人知的故事。
  • 惊世战帝

    惊世战帝

    【新书:我是元素掌控者。】简介:金木水火土风雷,世间七大元气。世间万物都是由其中一种或多种组成。只要设置好结构,再按照一定比例,在特定位置,加入适量不同属性元素元气,就可以造就世间万物!而,我,萧夜,便是元素掌控者。…………少年凌尘,觉醒神秘体质,从此败天骄,灭人杰,君临天下!凌尘:不好意思,我就是你们最讨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民族的素养一个国家科技知识普及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少年儿童中形成鼓励创新、反对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 他身上有条龙

    他身上有条龙

    谁说纹身的都是流氓?且看因为爱人背叛而投身军旅,三年后从神秘部队退役,拥有真龙纹身的最强王牌回归都市,叱咤风云,无敌天下!
  • 冷少缠欢

    冷少缠欢

    “我不会救他。”她的眼泪是致命的武器,会让他失去理智,会让他心软,可是此刻,他要自己硬下心肠来,伸手无情地推开了她,她跌坐在地上。若恩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呜咽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肩膀抖动,小小的身体痛苦地蜷缩在那里,好似被人丢弃了的洋娃娃。若恩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明天没有人出面去救磊子,那么磊子就要被枪决,他是冤枉的啊,他是冤枉的,她不敢想象磊子被鲜血染红头颅的那一刻,不敢想象他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