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法与心至第四句者。明第二四句 等无间者如前释 无心定无间者。谓若有法接无心定后起。名无心定无间。以心等无间对无心定无间四句分别 前第三句。谓初所起二定刹那。及有心位心.心所法。为今第一句。是心果故是心等无间。非接无心定后起故非是无心定无间 前第四句。谓第二念等二定刹那上生.住.异.灭。及无心定出心.心所上生.住.异.灭。为今第二句。接无心定后起故是无心定无间。非是心果故非心等无间 前第一句。谓无心定出心.心所。及第二念等二定刹那。为今第三句。是心果故是心等无间。接无心定后起故是无心定无间 前第二句谓初所起二定刹那上生.住.异.灭。及有心位诸心.心所上生.住.异.灭。为今第四句。非心果故非是心等无间。非接无心定后起故非是无心定无间。又婆沙十一云。问彼何故不说无想异熟耶。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二无心定。有加行有勤劳而得。故彼说之。无想异熟与此相违。故彼不说。有说二无心定是善故说。无想异熟无覆无记故不说之。有说若由心力无间引起不杂乱者。可名为心等无间法。无想异熟是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非入彼心势力所引。故不名心等无间法 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亦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应不名心等无间法 答自类相引有胜势力。不同彼故。俱是相应有所依等说名自类 问何故二无心定是心等无间法。而非心等无间缘耶 答彼由心加行功用勤劳所引得故。名心等无间法。与心相违遮断心故。非心等无间缘。有说彼由心势力所引起故。名心等无间法。不相应。无所依。无行相。无警觉。无所缘故。非心等无间缘。有说彼由心势力得增长有作用故。名心等无间法。损减心令不起作用。非心等无间缘。问何故二无心定。前后相似无乱续生。而前非后等无间缘。答由入定心势力所引。不由前念力所引生故。前非后等无间缘。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由异熟因势力引起任运而转。前应非后等无间缘。答心.心所法是相应。有所依故。有行相。有警觉。有所缘故。前念于后有胜势力引发开避故。皆是后等无间缘。不相应行与此相违。不可为例(已上论文) 问入二定心。为等无间缘取果.与果。为复同时。为不同时 解云此不决定。故正理十九云。谓入定心居现在位。顿取诸定.及出心果。亦与最初刹那定果。灭入过去。随后诸定.及出定心一一生时与果。非取先已取故。岂不一切等无间缘无有异时取果.与果。此责非理。取果必顿。与果有渐故无有失 又一说云。诸作是说。入二定心。灭入过去方能渐取第二念等定.及出心。正理破云。彼入定心应非过去。夫取果者是牵果名。诸牵果能是行作用。依行作用立三世别。若有作用非现在者。岂不便坏世别所依。又彼论意。定.及出心。虽俱心果。为求定故。故定先起。于诸定中顿起无用。起一足能遮心 问正理既言顿取果。未知。所取之果定当生不。若言定生。未来法乱。所取既多如何定起。若言取一何理非余。若一先相属未来成次第。若不定生。便违所说。等无间缘果被取已必定当生。无法为障令不生故 解云果生不定。以所取多。生者少故。诸有说言定当生者。意显此缘既取果已。于所取内定有果生。而非一切。以实而言。亦有不生。或约有心位而云必生 问于有心位何不顿取.渐与 解云有心。前起后心正生。有心定隔故不总取。无心不尔故顿取也 又解入定心。为等无间缘取.与同时。若初念现在取.与。若第二念已去过去渐取。渐与。故婆沙一百九十六。解等无间缘中云。此中有说。若前法未至已生位。不与后法作等无间。若至便作。若尔者。有心位可尔。无心位云何可尔。答此中说有心位不说余位。有说设依无心位说亦无有过。谓入定心现在前时。顿取诸定.及出心果。亦与最初刹那定果。后诸刹那.及出定心生时与果。非取先已取故。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无有等无间缘异时取果。异时与果。若此时取果则此时与果故 问何故正理。与婆沙评家义相违 解云此乃正理师过非关俱舍师事。或可论意各别。何必正理皆以婆沙评家为量。正理意约取果作用立现在世。若与果但是功能故。不说过去取果。若婆沙意。过去既得起与果用。何故不得起取果用。初取果者立现在世。后取果者过去亦起。今俱舍论意。同婆沙评家。不同正理 从二定出至等无间耶者。问。既相去远如何无间 中间不隔心心所故者。答。相去虽远。中间不隔余心.心所故。名为无间
如是已释至为所缘缘者。此下释第五句。心.心所是能缘。一切法是所缘。以一切法。是心心所。生所攀附故曰所缘。即此所缘有别体性。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名所缘缘。所以心心所名能缘境名所缘者。由心等对境之时带境相现。名为能缘。境不带心等相现故不名能缘。但是所缘。余者如文
若法与彼法至相无异故者。显所缘定。若缘.不缘皆名所缘。犹如薪等若烧.不烧皆名所烧。体无异故
心心所法至如是决定耶者。问。心.心所法。于所缘境有三定。于所依根亦有三定耶 于所缘三定者。一处定。二事定。三刹那定 处定者谓眼识.及相应法。唯缘色处。定不缘声处等 事定者就色处中总有二十种。或一事别缘。或二事合缘。乃至二十事合缘。随其所应于此事定。不于彼事。故名事定 刹那定者。复就事中刹那刹那别缘。刹那意显相住当义。若应于此刹那起即起。若缘阙即不起。名刹那定。非于余刹那 如眼识.及相应法。于所缘作三定。耳.鼻.舌.身识。及相应法。各于自所缘三定亦尔 意识.及相应法。于所缘三定者。意识所缘通十二处。缘此有法处定。不缘无法处名处定 事定者就十二处有法中。随其所应。或缘此事定。不缘余事 刹那定者。复就事中刹那刹那别缘 应言亦有如是决定者。答。应言于所依六根亦有如是三种决定 处定者。谓眼识.及相应法。于眼处定。以依眼故。不依耳等。虽亦依意。今据别依显法差别 事定者。就处定中复有男.女天.人等眼不同。或异熟.长养等眼别。眼识.及相应法。应依此事定。不依余事名事定 刹那定者。复就事中刹那.刹那定。谓眼识.及相应法应于此刹那不于余刹那 问如一刹那眼根。唯与一识为依。亦通与多识为依 解云通与多识为依。故此论第三解根增上中云。于了众色为通因故。识随眼根有明昧故。色则不然二相违故。乃至。意根于法亦尔
又此论第一说。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 以此故知。一刹那眼容与多识为依。若言根.境.识三。刹那.刹那一具有现前。眼见色时。于此时中应无眼识得非择灭。即与前文相违。若说眼根通与多识为依。可得此念随其所应。或容了此色。或容了彼色。如有一人于此念中见房内色。若于此念在于房外即见房外色。若言眼根唯发一识。有何道理。此念唯应此识现前了于此色。非余识了耶。若言此念房内见色即房内根.识现前。房外根.识得非择灭。若于此念房外见色即房外根.识现前。房内根.识得非择灭。但一眼根唯发一识非多识依者。此亦非理。如异熟因感得十年命及十年眼。虽无前后次第。性相已定。如何此异熟眼。或见此色此类眼现前。尔时应见彼色眼得非择灭。或见彼色彼类眼根现前。尔时应见此色眼得非择减。又若此处十年缘会。即十年见此色。设于余处十年缘会。复十年见彼色。若尔即有眼长命短过也。以此故知。此一念眼容见彼此多色。容发彼此多识 又解如一念青色或别生一识。或与二色共生一识。乃至二十色共生一识。一念眼根应知亦尔。或别发缘一色识。乃至。或能发缘二十种色识。此即以根分同于境。如眼识.及相应法于所依有三定。耳.鼻.舌.身识及相应法。各于自依三定亦尔。意识及相应法。于所依意根三定者。处定谓定依意处非依眼等。事定谓就处定中复有多种。或有漏.无漏意别。或三界.三性.三学等意别。如二十心相生中说。此心后能生尔所心等。或天.人等意别。应依此意不依余意名为事定。刹那定谓复就事定中。若此刹那意识.及相应法。定依此根不依余根。如意识及相应法。定至生相依现在意根名刹那定。若流至现依过去意根。若至过去还以过去为依。如是过去展转相望皆名刹那定。从生相已去有前后故。可说此刹那识定依此意。生相已前未定前后。诸心相望所依不定故不说之。若出二无心定心.心所。即以过去为依名刹那定。应知此中五识.及相应法。于所依.所缘三定。皆通三世。若意识.及相应法。于所缘三定。及于所依处.事二定。皆通三世。于所依刹那定。至生相已去方名刹那定
然于现在至亲附所依者。别释五识及相应法。此中两说。初说以五识.及相应法。以现根俱名亲附所依。过.未散住与所依相离。后说以过去曾与根俱亦名亲附所依。现.未同前。婆沙更有一说云。有说三世皆与所依俱。此师约性相属故言俱也。各据一义
如是已释至为增上缘故者。释第六句。此出体也。若据法体亦摄前三缘。以体相杂故。据用各别故。离三缘别说增上
此缘体广至增上缘故者。此约体释增上名
既一切法至何独体广者。问。二缘体同。何独言广
俱有诸法至故唯此体广者。答。总相而论二缘体等。别据刹那即有少.多。俱有诸法未尝为所缘境然。为增上缘故增上广
或所作广至为增上缘故者。此约用释增上名
颇有法于法全非四缘不者。问
有谓自性至无为于无为者。答。无为是常。不从缘生
如是诸缘至而兴作用者。此下第二明缘作用问如是诸缘。于何位果法而兴与果用。此与果用。过.现众多故别分别。其取果用。若依正理唯在现在。若依婆沙虽亦通过去。唯等无间缘无多差别故此不说
颂曰至而兴于作用者。上两句明因缘。第三句明等无间所缘。第四句结用。正理论意。取果名作用。与果名功能。而言作用。于此功能上立作用名
论曰至有作用故者。释初句。相应.俱有。于果法灭位兴与果用。住.异虽亦同时。灭相义当在后。故偏言灭。由此二因灭位兴用。令俱生士用果有作用故。或令俱生果有作用故。趣所缘境及一果等。又正理云。如是二因。虽俱一时取果.与果。而今但约与果功能
所言三因至作用方兴者。释第二句。果法至生相。三因方兴与果用也。若同类.遍行因。兴与等流果用。若异熟因。兴与异熟果用。其异熟因。果至生相。过去与果。必无果至生相现在取果。以此明知。此颂定约与果用说
已说因缘至方取境故者。释第三句。前二因作用。于果灭位。今等无间缘。于果生位兴与果用。故言相违。以彼果生时。前心.心所与其处故。果谓士用果也。前三因作用。于果生位。即今所缘缘。能缘果法灭位兴与果用。故言相违。以心.心所要现在时方取境故。果谓增上果又空法师说。所缘缘。在未来世。望现能缘亦有取.与。若成所缘即能取.与。说所取.与同时。此即自问答云问所缘。亦许果前.缘后得。所缘。得有未来取.与。何故增上缘无。解云所缘缘法。不论自已起作用。说于缘用。他来缘已是即缘用。所缘。未来得有取.与。增上缘。约于自已起作用说缘。是故未来则无取.与 今谓不然。夫言取.与据法起用。不起作用而言取.与。道理相违。又无文证未来取.与。又增上缘宽未来尚无取.与。所缘体狭宁得未来取.与。又诸论皆言果法望因若俱。若后。而言果前.缘后。岂不相违。故说非理 唯增上缘至一切无遮者。四缘之中。唯增上缘。通生灭位兴与果用。故言于一切位皆无障住故。其增上缘。法生灭位皆无障住。故彼作用。随无障位一切无遮
已说诸缘至由几缘生者。此下第三明法从缘生。就中。一总明诸法。二随难别解。此即总明诸法。结前问起
颂曰至非天次等故者。上三句明具缘生。下一句非外道执 天等。等取我等 次等。等取无义利等
论曰至余一切法者。释初句。因缘说五据总相说。若别分别有不具者。非异熟无异熟因。若非染污无遍行因。初生无漏无同类因。相应.俱有可言皆有。谓前无间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非无学后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余二缘可知。总相而言。具四缘生。若别分别。亦有不具。故婆沙一百三十六意。说心.心所四缘生。此言生者。起未已灭总名生故。谓一缘唯于生时作用。一缘唯于灭时作用。二缘通于二时作用。故合说四 若准此说。据缘作用。果或生时。或于灭时非具四缘。合说方具。若依正理二十。果法生时。所缘.及相应.俱有。亦有功力。故彼论云。岂不一缘.二因作用。非于彼法生时即有。如何心等四缘故生。如何因缘具五因性。虽法灭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时非无功力。离此彼法必不生故。以心.心所必杖所缘。及托二因方得生故。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或因。无暂时非。本论说故。若作俱舍破言。为所缘或为因者。不言法生时能起功力。设起功能此中辨用不应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