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005

第5章

择灭即以至名为择灭者。出择灭体。择灭即以离系为性 云何离系。诸有漏法。远离相应.所缘二缚。而能证得解脱涅槃。然彼灭体。离系所显故名择灭 问若离系缚证得择灭 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犹为集下遍行惑系。如何证灭 修道九品。随断一品乃至前八品。犹后品系。如何证灭。解云。虽断能缚。所缚解脱。证得择灭。然能缚惑有强有弱 一相应缚。谓诸烦恼缚彼同时心.心所法。令于所缘不得自在 二所缘缚。谓惑缘境有毒势力。缚此所缘令不自在。就缘缚中复有其四。一同部同品。二同部异品。三异部同品。四异部异品。并前相应总有五缚。就五缚中断强证灭。断弱非证 言强弱者。一相应缚其力最强。二同部同品缚其力次强。三同部异品缚其力次强。四异部同品缚其力稍弱。五异部异品缚其力最弱 于五缚中。前三是强。后二是弱。若断前三随其所应证得择灭。后之二种能缚力微。非由断彼而证得择灭 如见苦所断法总有二种。相应法为一类。得.四相为一类。相应法具五缚。得与四相除相应缚有余四缚 若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相应法。由断相应缚。同部同品缚。同部异品缚故。证得择灭以断强故。得与四相。由断同部同品。同部异品缚故。证得择灭。以断强故 此相应法。得及四相。尔时虽为集下异部同品异品遍行惑缚。以微劣故而证得择灭。又设尔时虽断后四部。见苦所断异部同品异品缚。而不能证后四部无为。未断强故 见所断惑九品一品总断。约所断惑有九品故。所以得说同品异品 如见苦所断。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各有二类。准释可知 修道所断总有三类。染相应法为一类。染相应法上得四相为一类。余有漏法为一类。即是染污色。并此色上得及四相。及不染五蕴 初类具五缚。后二类各有四缚。除相应缚非惑相应故 若断初品染相应法。由断相应缚。同部同品缚。证得无为以断强故。尔时虽为同部异品余八品缚。以劣弱故亦证无为。不同见道。见道九品一品断故。所以同部同品异品俱可说强。修道九品别断。所以同部异品说名为弱 或可。见道同部异品亦名为弱。如诸异生五部杂断。随断前品。犹为未断见惑之所系缚。以劣弱故亦证择灭以此而言。故知是弱。若异部同品异品遍行惑先已断故。设不断彼亦证无为。以缚劣故 初品染得四相。断初品时。由断同部同品缚。以断强故。证得无为。同部异品。异部同品异品皆准前释。如断初品断余八品准释可知 诸余有漏法亦有九品。拟仪相当故。说同品异品。断余有漏法时由断同部同品异品缚。以断强故证得无为。异部同品异品先已断故。设不断彼亦证择灭。以缚劣故又此余有漏法是缘缚断。要断能缘九品惑尽。所缘之法方名为断 问得与四相亦是缘缚。何故随断何品烦恼。彼得四相同证择灭。九品烦恼亦能发得九品色业。何故所发色业。不随彼惑同断证灭。解曰。得与四相虽是缘缚。四相望惑为俱有因。以是亲故。同断同证。得虽非俱有因望惑亦亲。以有此品惑必有得故。无有有惑而无得时所发色业。有无不定。虽有色业时亦有能发惑。自有此品惑而无彼色业。如已舍者。以望惑疏。要断九品方证得灭 问如断善.舍戒。随彼善心发得此戒。彼心若断此戒便舍。惑发色业。随断彼惑时。何故色业非与惑同断。解云。断.舍义别。不可为例。自有断而非舍。如断有漏善等。自有舍而非断。如舍别解脱戒等

择谓简择至故作是说者。释择灭名 谓无漏慧异有漏慧名慧差别 或无染异染名慧差别 此差别慧各别简择四圣谛故 灭体先有。但不成就。由择力所得名为择灭 略力所得但言择灭。择之灭故。名为择灭。依主释也。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所驾中言。故作是说。择灭亦尔

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耶者。问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随系事别至则为无用者。释 谓随所系诸有漏法事量多少。离系事量多少亦尔 若不尔者。而言诸有漏法同一择灭。于证见苦所断烦恼灭时。应证一切五部所断诸烦恼灭。若如是证者。修余四部所断能对治道。则为无用。前已证故。若言初证少分非全。即一灭体应有多分。一体多分与理相违。故灭随下。体别众多。然诸有情证彼灭时。虽起得别而皆同证

依何义说灭无同类者。难 灭体既多应有同类。经依何义说灭无同类耶

依灭自无至非无同类者。通 依灭自体相望。定无同类因义。亦不与他为同类因。此简苦忍。故彼经中作如是说。非灭自无多体同类 已说择灭者。结 永碍当生至得非择灭者。此释非择灭 谓有法体 而能永碍未来法生。此法本欲碍生法不生。若法不生便起得送与行者。故名得灭 前灭是善。后灭无记。故云异前 名非择灭。此结体也 由择故得名为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名非择灭。此释名也 又解。择灭由择故得。非择灭由阙缘得。故言得灭异前 如眼与意识前后相续专一色时。言眼已摄眼识。以见色时必有识故 或言意者。所谓眼识。十二处中亦名意故 或言意者。所谓意处。以七心界皆名意故。若作此解具摄意识及眼识故。眼识同时。意识前后 余色.声.香.味.触等境落谢过去。应缘彼境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五识等不能缘彼过去境界。缘不具故得非择灭 触等等取法界等中。有与能缘同时为境。如他心智所缘境等 五识身等。等取意识等。以亦有缘同时境故。如他心智等 问法不生时。但由阙缘。何关此灭。答显宗论云。非唯缘阙便永不生。后遇同类缘彼复应生故。谓若先缘阙。彼法可不生。后遇同类缘何障令不起(解云。彼论意说。非唯缘阙令法不生。此法不生亦由灭故) 应知。此灭约得偏说不生。据体实通三世.有为。故婆沙三十二评家云。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择灭但如有漏法数量 彼论既言如有为量。过去.现在及当生法既有为摄。准知。彼法有非择灭。若言无者。此体不生应无此灭。若言不生方有此灭。此灭含有。应是无常。若言生.不生法其性各定。生法即无。不生即有。故言常者。论不应说阙缘之言。又若尔者。修道无用。由斯理证。故通有为。更有多文不能广引 问此非择灭。诸有情类为皆共得。不共得耶。解云。若外非情共有法上非择灭。即共得。以诸有情共业感故。若内有情不共法上非择灭。即各别得。以诸有情别业感故。故婆沙三十二云。此不快定。于共有法非择灭即共得。于不共法上非择灭即各别得 又解。外非情法及他身中色.香.味.触。相显皆可共受用故。此若阙缘即共起得。五根及心心.所法等。相隐别用。此若阙缘即各别得 又解。诸内外法。随若干有情应令共受用。此各不生。随若干有情应令共受用者。即起得得。此名共得。若唯令自受用者。此法不生。但自起得。名各别得

于法得灭至过现生法者。明得二灭四句差别 虚空无得故不对辨。无得所以如下别明。谓过.现.生法。及不生法。此曰各有有漏.无漏。二四成八 第一句有三法。谓诸有漏过.现.生法。以有漏故得择灭。以过.现.生法 故不得非择灭 第二句有一法。谓不生法无漏有为。以不生故得非择灭。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无漏简有漏。有为简无为 第三句有一法。谓彼不生诸有漏法。以有漏故得择灭。以不生故得非择灭 第四句有三法。谓诸无漏过.现.生法。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过.现.生法故不得非择灭也

如是已说至何谓有为者。此下第二别解释。就中。初二品总明。后六品别解。就总明中。初界品明体。后根品明用。就明体中。一辨异名。二正辨体。就辨异名中。一明有为。二明有漏。此下第二明有为异名。结牒问起

颂曰至有离有事等者。就颂答中。上两句出体。下两句显异名 等者。等取有果等

论曰至如乳如薪者。为别戒等无漏五蕴故言色等以色等五具摄有为。故。此偏说 缘谓四缘。随其所应众缘聚集共所作故。名曰有为。必无有少法一缘所生 伏难意曰。过.现众缘造可得名有为。未来既未造。如何名有为。故今通言。是彼过.现有为类故。亦名有为。未来无妨。如儿饮名乳。在乳房中亦名乳者。饮流类故。正烧名薪。未烧名薪。烧流类故

此有为法至所吞食故者。此有为法亦名世路。谓有为法于此世中行。过去法是已行性。现在法是正行性。未来法是当行性。诸不生法是彼类故。立名无失。以世为路故名世路。有财释也。故正理云。色等五蕴生灭法故。未来.现在.过去路中而流转故 又解。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法是世所依名之为路。谓过去法是世已行性。现在法是世正行性。未来法是世当行性。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 无常四相是能吞食。诸有为法是所吞食。此所吞食法是可破坏故名世。是无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业释也。故真谛师云。路为行所食。如万里之路。行行不已。终路则尽极。五蕴亦尔。为无常所行故终即灭尽

或名言依至十八界摄者。此有为法亦名言依 言谓语言。以声为体。此言所依。即名及义。以言依名及义转故 名俱义者。谓名及与义。俱行三世义。于三世中或名前义后。或名后义前。或名义同时。能诠所诠虽同或异。同堕世摄皆可说俱。此名与义望能说言。复同堕世有用亲故。故是言依由此。无为是离世法。望能说言无用疏远。虽亦是义。言亦能说而非言依 又解。名如前说。言俱义者。谓义与言俱同堕世故 又解。俱者通名及义。谓名俱。义俱。此名及义。与言俱也。若义若名。可俱说故。同堕世故。名之为俱。名.义望言三世同异。如应说俱。故婆沙十五云。胁尊者言。有为诸法。与言可有俱时转义。故立言依。无为不然。是故不说(已上论文)如是言依具摄一切有为诸法。若不尔者。而但执名为言依体。相违品类足论。彼说言依十八界摄

问如正理论引品类足论云。由此善通品类足论。彼说言依五蕴所摄。何故两论引文不同。解云。此论正理各引少分。婆沙十五具说。故。彼论云。问言依以何为自性。答品类足论说。言依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 又解。此论为遮唯执言依名为体者故。偏引彼十八界文。正理为破言依亦通无为者执故。偏引五蕴文也。各引一边并无违害 问婆沙一说。名是言依。义。是言展转依。一说名义俱是言依。既有二师。此论言依。为同何者。解云。或同前师。或同后师。皆无有妨。问何故说名不说句文。解云。言名影显。或举初显后

或名有离至有彼离故者。此有为法亦名有离。离谓永离。即是涅槃。以此涅槃永能舍离一切有为。一切有为有彼离故。如有财者名为有财。是故圣道犹如船筏。亦应舍离。如契经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同类推荐
  • King Richard III

    King Richard 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祖纲目

    佛祖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柏尊者全集

    紫柏尊者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扫魅敦伦东度记

    扫魅敦伦东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是精灵王

    我不是精灵王

    开局一把西瓜刀,装备全靠爆!这不是游戏,这是真实世界,童乐只是想回到自己的世界而已,却被精灵族冠以精灵王的称号。龙族也来凑热闹,说他有龙族血统,废话,人家是地道的龙的传人!说老子是精灵王,绝对是嫉妒老子长得漂亮!这个精灵有点萌,先养着吧!这个狐女有点妖,看我收了你!这个美女有点凶……老婆大人,我错了!
  • 神隐之处是吾乡

    神隐之处是吾乡

    简月出身平凡,资质一般,性格内向保守,也坚韧善良,安安稳稳在一本玄幻文里当了二十二年的路人,没成想一朝贪了个小便宜,把自己给卷入了剧情。若无尘清冷高贵,容貌无双,实力强硬,多智若妖,痴情专一,是标准的男主,也是这本玄幻师徒恋的男主角。但是有一天,他不想做这个男主了。简月:在我身边,就做你自己吧,我依然爱着你。若无尘: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话:我们互相深爱,保留各自的深度。
  • 醉仙葫

    醉仙葫

    小道士青阳从小被江湖奇人松鹤老道收养,跟着师父浪迹江湖,后师徒二人被仙师逼迫进入密地探宝,无意中激发师门宝物醉仙葫,师父冒死为徒儿盗取开脉丹与长生诀,青阳从此踏上修仙道路!凡人流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妃常嚣张

    妃常嚣张

    究竟是想要搞哪样?做个梦也能穿越?这个男人很眼熟啊!你是王爷就了不起吗?乖乖过来,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随便的拈花惹草!我说过别来招惹我的,既然你不听就别怪我!怜香惜玉你经过我同意了吗?你是我的人,现在你的一切都要听我的!大爷过来让小妞抱抱原来一切都不是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水经

    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夺心攻略:金主追妻36计

    一个离婚女,一个钻石男。她眨巴着大眼睛:“你又想当金主,又不想救我爸,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他唇角勾笑:“除了救你爸,都可以答应你!”她气得炸毛:“滚!”这前脚才出狼窝,后脚又入虎口。他捧她上天:我要当你一辈子金主!她恨他入地:做梦!你才是害得我家破产的幕后黑手!前夫和金主,反复纠缠。亲情爱情,阴谋阳谋,真相揭开,令人诧异……她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的记忆?
  • 狂妃嫁到,世子笑一个

    狂妃嫁到,世子笑一个

    本文女主智商在线走甜宠路线不喜勿喷欢迎加收藏多多评论哦暗夜神偷一朝穿越,只为在这乱世守护家人安稳,再撩些帅哥完了自己上辈子的心愿。不料向往的慢慢撩汉路竟然被这个行动派的世子半路拦截,好吧既然是你先勾引我的,你就要负责哦。什么?我家富可敌国,不不不我还要更多的金子什么?那白莲花竟然又来捞便宜,还不给我打出去什么?世子已经求得婚书,快藏起我的那些情书别被发现了某天没爹疼没娘爱的神偷终于打算洗手不干时,华丽丽的穿越了好吧,此处也甚好,鸟语花香,金子不少,还有眼前萌萌哒的小正太,,,,
  • 我是地理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我是地理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科普读物从来不拒绝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完美统一,它强化生动性与现实感;不仅要让青少年朋友欣赏科学世界的无穷韵律,更关注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本书的出发点正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共同了解军事科技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 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