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600000003

第3章

叹等品第四

于是,贤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大迦叶此等,及余无数圣通明达比丘,及菩萨摩诃萨、清信士、清信女,悉白佛言:“唯然,世尊!如是行者,为是菩萨摩诃萨大度无极微妙波罗蜜无能胜者,最超波罗蜜无能越者,甚尊波罗蜜则而有持势名波罗蜜无能及者,无上波罗蜜无能过者,无量波罗蜜无能过者。是诸菩萨摩诃萨无伦波罗蜜所度无极,无双波罗蜜空度无限。唯然,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已相为空而度无极,无相波罗蜜所度无念,无愿波罗蜜所度无著。一切诸法空,悉自然无所有故,空波罗蜜自然空故,一切德具足波罗蜜所度无极。唯然,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德备般若波罗蜜无能当者,无所行波罗蜜,谓菩萨摩诃萨波罗蜜也。于是菩萨摩诃萨能等无等,其所施与假能具足等无等,波罗蜜则能到已还等已,能获到等无等,至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尸波罗蜜能还致等无等,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譬如菩萨行檀波罗蜜应所当为。天中天,不但有般若波罗蜜便能获致等于无等,则于真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若转法轮等无所等,过去佛天中天、当来、现在诸佛悉行是般若波罗蜜,转等于无等之法轮者。是故,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度一切诸法之表,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当为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悉为行般若波罗蜜者稽首作礼。”

佛即告是于无央数诸声闻、菩萨摩诃萨:“如是,如是。善男子,当为菩萨摩诃萨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若有行般若波罗蜜者,皆来归命。”

佛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来现于世化现人间,若在天上,现君子、族姓、梵志、长者,若现在转轮圣王、四王天上、忉利天、盐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阿迦腻吒天,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现出世间,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现在世间。”

佛言:“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而来现耳,若能致获饮食、衣服、床卧具、屋宅、灯火、明月、珠宝、水精、琉璃、璧玉、金银、珊瑚、琥珀、砗磲、码瑙,以给众生。”

佛语舍利弗:“不以是故出现世间,以持斯语救护世间使得安隐。诸天人民所会妓乐,皆是菩萨摩诃萨怀来致现。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设有所行修六波罗蜜者,住六波罗蜜欲劝众生布施之故,便自施与,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复如是,以劝群盲修般若波罗蜜。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安一切众生之类。”授决品第五

于是,世尊即出舌本,覆三千大千世界,从其舌本出无央数光明之耀,照于东方诸佛世界。应时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而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睹光明各各在其佛土,自往咨启诸佛世尊而问斯义:“唯天中天,是何威神而令此土光明普照?”

于时其国诸如来众,各各告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欲知此变,西方去此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佛土名曰忍界,其佛号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照于东方江河沙等世尊世界,普令照曜周及十方。所以然者?为诸菩萨摩诃萨讲般若波罗蜜。”

于时彼土菩萨摩诃萨各自启佛:“唯然,大圣!我等欲往稽首归命释迦文如来及诸菩萨摩诃萨,并欲听省般若波罗蜜。”

其佛告曰:“往善男子,从仁择时,如尔所欲。”

时,诸菩萨启佛见听,各各自取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花、银花,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稽首佛足,各以所赍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华、银华,用散佛上及诸菩萨、诸声闻上。

八方上下亦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各各自于其国启白世尊:“此之威曜何所从来?”

诸佛告曰:“有佛号名释迦文尼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之德,各照十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是其威曜。”

时,诸菩萨各启其佛:“欲往稽首释迦文见诸菩萨。”

诸佛告曰:“往族姓子,从仁择时,如志所欲。”

诸菩萨众各赍供养,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稽首作礼,进上所赍,却坐一面,听佛所说。

于时,四大王天上诸天人,忉利天、盐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至阿迦腻吒天,各赍天花、天香、天捣香、天杂香、青莲华、红莲花、黄莲华、白莲华,皆以天上微妙香华,各各执持往诣佛所。

于时,诸天上及诸菩萨,各各赍持香花、杂香、捣香,各各供养奉散如来至真等正觉上。于时所散华香,上在虚空化为宫殿,在于四方而于虚空中,向于四面微妙分明,皆以众宝人所悦乐。

于众会亿百千垓,皆共叉手,自归命佛,而问世尊:“唯天中天,我等之身,当来之世,愿得法利亦复如是,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诸声闻众亦当如是,为诸会者讲说经法如今所演。”

尔时,世尊知善男子心之所念,睹一切法永无所起,亦无所行,一切诸法无所逮得,见心所忍。佛应时笑。

贤者阿难前白佛言:“佛何因笑?笑当有意。”

佛告阿难:“今此众会亿百千垓人,皆悉逮得不起法忍,过于当来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号曰觉华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劫名华事,世界曰严华。”分别空品第六

尔时,佛告贤者须菩提:“岂能堪任为诸菩萨摩诃萨?缘发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因此得生。”

于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声闻及天人各心念言:“今须菩提自以辩才,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乎?乘佛圣旨说耶?”

又须菩提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大声闻、诸天人心之所念,谓贤者舍利弗:“敢佛弟子有所说者,分别光曜,一切皆乘如来威德。怛萨阿竭所可说法,彼一切法于本无诤。诸善男子当学斯法,则证其法学者,皆顺如来慧证境界。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非声闻、辟支佛之境界。所以者何?说法得时莫不喜悦。”

舍利弗谓须菩提:“斯谓菩萨?”

时,须菩提白世尊曰:“所谓菩萨者,天中天,何谓菩萨?于此法中何因有菩萨之言?我亦不见菩萨之法,何谓菩萨?唯天中天,我永不见般若波罗蜜及于菩萨,当云何说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以何义为诸菩萨讲般若波罗蜜而开导乎?”

佛告贤者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者,但假号耳,其名无名,其名不在于内,不在于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所见人者,但假托号,彼亦无名,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和合,随俗所名,但音声言及我、人、寿命;蚑行、喘息、蜎飞、蠕动、众生之类,所作所造,所兴劝助,所见所睹,所知所观,一切皆为假号之法,一切不起不灭,诸天人民所可言诲亦复如是。如此,须菩提,计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为假号,皆不起不灭,至于天中天,所可言名等无有异。

“譬如,须菩提,于内所有所与我色斯亦假名法,为假托作斯字也,其假号法不起不灭,欲得了此因缘之合,有言声耳;痛痒、思想、生死、识法为假号,其法所名不起不灭,若以因缘假托之现而有言声。如是,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有言菩萨及菩萨名但所托者,其法不起不灭。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无他倚因缘,倚号而有斯言。眼则恍惚虚寂,至于假名法为托字,亦皆不起不灭,因缘假号而有言声。所谓眼空,其眼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法为假托,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合名而有言声。其号心者,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处两间。所谓色者,须菩提,法所假号不起不灭,亦不内外,不处两间。其眼界者,亦为假号,因法托名。其曰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法为借号而有言声,其法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及般若波罗蜜因法假号,其号不起不灭,倚托为名而有言声。般若波罗蜜、菩萨字,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所谓其内是我身,因字头首,其名但言声,又复名颈项、五阴、两臂、背、脐、胁、两膑、两脚,但假号耳,托首声言因缘法为号,计其法者不起不灭,计此所有悉为假托而立言声,计其名者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名者,皆为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尽为假托而有言声,其名亦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于此外有草木、枝叶、华实,计此一切,悉为假号而有言声,其名无名,其名不起不灭,假托为名而有言声,计其名者,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字,一切皆因法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过去诸佛世尊,皆共假传其号,当来、现在亦复如是。

“譬如,须菩提,呼声之响,又如镜像、幻、化、野马,如来解说一切诸法,皆犹如化,但假有号,其号不起不灭,倚托为名而有言声,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但假号耳,其号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因缘合会而假虚号,所号善权、所号法皆假托耳。当作是学行般若波罗蜜,不住名色,亦无所见,不住痛痒、思想、生死、识,不住于名,不睹名色不常,不见名色安乐,不见名色苦恼,不见名色而有内者,不见名色而有外者,不见名色而有空者,不见名色无想之变,不见名色无愿之事,不见名色而寂寞,不见名色而慌惚者,不见名色而有欲尘,不见名色而诤讼者,不见名色而有起者,不见名色而有灭者,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一切皆尔,因缘合成而为假号,有是五阴。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行,并于名号不有不无,不处有为界,不处无为界,亦无所见。所以者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所想念,无应不应,亦不想念行般若波罗蜜,处无想法行诸意止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号,亦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名。谁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晓了分别诸法之本、诸法相者,计诸法本、诸法相者,亦无所著,亦无诤讼。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因倚名,为法造号,其于佛道亦缘号不为假托,悉晓了之不倚于色,不倚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倚于眼、耳、鼻、舌、身、意,亦不倚眼色识,不倚耳声识,不倚鼻香识,不倚舌味识,不倚身细滑识,不倚意法识,不倚眼习五阴之事,而无所倚不起痛痒,无苦,无乐,无不苦乐,乃至意识所习因缘则有痛痒及与苦、乐、不苦、不乐行者,于彼都无所倚,亦不倚著于有为界,亦不倚著于无为界,亦不倚著檀波罗蜜,亦不倚著尸波罗蜜,亦不倚著羼提波罗蜜,亦不倚著惟逮波罗蜜,亦不倚著禅波罗蜜,亦不倚著般若波罗蜜,亦不倚著相,亦不倚著菩萨之身,亦不倚著于肉眼,亦不倚著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亦不倚著慧度无极,亦不倚著神通之意所度无极,亦不倚著内外,亦不倚著处于两间,亦不倚著于内之空,亦不倚著于外之空,亦不倚著无形之缘,亦不倚著自然之空,亦不倚著开化众生,亦不倚著佛土严净,亦不倚著沤和拘舍罗。所以者何?用一切法悉无所有故。当所著者亦无所著,亦无所有当可持者。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著,为行般若波罗蜜,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便得长益,入于寂然得菩萨道,入于阿惟越致神通具足,神通以具则游佛国教化众生,已化众生则便供养诸佛世尊,则能严净诸佛国土,已能严净诸佛国土,诸佛世尊皆睹见。于时菩萨亦复遥见诸佛大圣,亦欲逮得功德善本,便当供养诸佛世尊,稽首归命,则逮自然无量之德,亲近诸佛便得从闻所说经典,已逮闻法未曾断绝,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阿惟三佛、诸总持门、诸三昧门。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分别晓了一切诸法因缘假号。于须菩提意云何?色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须菩提答曰:“不也,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眼为菩萨乎?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又问:“于须菩提意云何?眼色识为菩萨乎?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地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水种、火种、风种、空种、识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明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识、名色、六入、所习、爱、痛、受、有、生、老病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色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病老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于须菩提意解,何等谊?以何等观察而答?”

佛言:“色非菩萨,痛痒、思想、生死、识非菩萨,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生老病死非菩萨,其无本者谓非菩萨,若异无本亦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吾我人寿亦不可得,云何当名为菩萨者?云何名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为菩萨耶?云何名异色、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耶?云何名异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为菩萨耶?云何名无本之事为菩萨耶?云何名异无本为菩萨耶?斯无处所。”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当观众生、人、物无所有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亦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当作是学。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者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口言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计色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计色无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乐,痛痒、思想、生死、识乐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苦,痛痒、思想、生死、识苦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是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是我所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非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非我所为菩萨耶?”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想,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想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不空、不无想、不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不空、不无想、不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所有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仁见何谊而反云口所说,言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苦乐、善恶、空、无相、无愿有与无悉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究竟求色了不可得,何况甫复口言色者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究竟求常而不可得,何况无常而可得当为菩萨乎?究竟苦乐而不可得,何况口言苦乐为菩萨乎?究竟索是我所不可得,何况口言我非我为菩萨乎?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所有色不可得,何况口言色空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求想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想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究竟求愿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愿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学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学。口所言色不可得者,痛痒、思想、生死、识者,空、无相、无愿不得者,则为学般若波罗蜜。

“向者,须菩提,所言我于法中永不睹见为菩萨者。须菩提,欲知法不可见法,法不可见法界,法界不见法,色界、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色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色界,眼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眼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意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意界,十八种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十八种界,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有为界者亦不可两,无为界者亦不可名,无为者不可两,有为者亦不可名。如是,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者,于一切法永无所见,已无所见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亦无所恨。

“所以者何?须菩提,已不见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眼、耳、鼻、舌、身、意,不见色、声、香、味、细滑、法,不见色欲,至于法欲亦无所见,不见贪怒痴,不见无明,至于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亦无所见,不见吾我,不见人寿命,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声闻、辟支佛,不见菩萨法,亦不见佛,亦不见法,不见菩萨众,已不见一切法,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

须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何因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而无所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得心所念法,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亦无所著。”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佛告须菩提:“菩萨不得心畏,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得?行般若波罗蜜乎?”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般若波罗蜜,彼亦不得般若波罗蜜,亦复不得菩萨之心,其是为今设菩萨之为敕命。”

同类推荐
  • 朱文公政训

    朱文公政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粉妆楼

    粉妆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谕对录

    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空间之丑颜药女

    空间之丑颜药女

    穿越到一个天生貌丑的小姑娘身上,天赋空间开启,种田制药,济世救人,升级空间,改变容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诛:民国异闻录

    天诛:民国异闻录

    正值民国,中华大地扰乱不堪,内忧外患,明争暗斗,局势动荡,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乱世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不知多少扑朔迷离的离奇悬案……杂耍艺人,田间村夫,行医世家,文人墨客,与坏人斗智斗勇,与敌人斗智斗勇,画杀,渔杀,医杀,鼠杀,一个个绝妙精彩的江湖传奇跃然纸上。
  • 恶魔王爷的吻痕:替身王妃

    恶魔王爷的吻痕:替身王妃

    她想挣扎喊叫,却连半点声音都喊不出来。谁对她下了药,要她不明不白就上了花轿?一封居心叵测的圣旨,一碗宛如毒药的羹汤,让她代替不贞的继母女儿,远嫁京城王府。
  • 甜妻有话:总裁,屋里聊

    甜妻有话:总裁,屋里聊

    路遇一只炒鸡大boss然后再也甩不掉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千小絮瘫着等死状:“你觉得呢?”她上个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有请你们的师兄来为大家授课!”她应个聘:“这位应聘者你好,你很幸运,我们总裁将亲自为你面试!”千小絮:“虾米……这还能不能好好地生活了?”某面试官:“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姐。”千小絮:“你再说一遍,书房还是卧室?抱歉没戴眼镜听不清。”某面试官:“从书房到卧室,你看如何?”话音一落千絮扶着小腰赶紧跑:“宫!禽!兽!不如何!”
  • 爱情37度:恋上你的温柔

    爱情37度:恋上你的温柔

    医学界说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度,那是刚好的温度37度的爱情不会很激烈,也不会很冷漠,是一种很适中的爱情!人说离婚后的女人很难谈情说爱,过于现实,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恋爱的伴侣!我要的爱情温度要在37度,你可以给吗?
  • 皇女

    皇女

    镜饶月,云穹国王室八公主身体羸弱,性格怯懦,世人仅知她有一张倾世之容最后为心爱之人利用死于非命陌弦月,赫赫有名的犯罪心理学博士性格张扬、强势,催眠、暗示、杀人,无所不能爱情于她,只是游戏一场。当这样强势的她穿越到软弱的她身上……◇◆◇◆◇片段一:“朕后悔了,当初让你嫁给他,唯有你,才配与朕笑傲天下。月儿,跟朕走,朕许你皇后之位!”昔日连正眼都不愿看她一眼的男子,此时眼中看到的只有那淡雅如尘的女子,放下身段。女子抬眸,嘴角弯起一抹妩媚的弧度,淡然笑道:“你是看上了我哪一点?告诉我如何,我会改过来。”轻蔑不屑的话语,顿时让那龙袍加身的男子全身僵硬。片段二:望着那慵懒的躺在贵妃椅上的女子,他扬眉,一步上前,扣住她的下巴,强势道:“这一生,你永远也别想摆脱我。我生,你生;我死,你死。”美艳女子缓缓抬眸,一笑倾城,道:“可以。前提是……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此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坚决不虐男女主,欢迎跳坑!PS:女主邪恶,偶尔有变态之举,入坑需谨慎!+++++++++++++++++++++++++++++++++++++++++++++感谢亲舞月晴空的题词,以下内含男女主名~陌上晓出似皇女,弦音卷外司音缕。月上柳梢难度日,琴棋奉上降天曲。无声宾至笙几许,邪君殿外空对弈。朝中皆知乡外客,阳关已过凤凰溪。+++++++++++++++++++++++++++++++++++++++++++++推荐自己的文:《第一夫人》(深情一对一,已完结)《boss太腹黑》推荐好友文:《狼妻》《狂天下》无意宝宝的:《盛世风华》
  • 铃音贵族学院

    铃音贵族学院

    她们是天才少女,被父母叫回国只为了骗她们与未婚夫培养感情。她们以为她们不会动心,哪成想最后会爱的那么热烈深沉。她们以为这便是一生,却祸从天降。一场误会,从此两地分离。当误会解除,再回过头来,她们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场景一:‘落纤雪,我喜欢你’‘嗯’场景二:‘落夜纤雪,你太让我失望了’‘呵,你没有权利对我失望’场景三:‘雪,对不起’‘你的道歉我不接受’最后的最后,繁花终究陨落尘埃,他们啊,再也回不去从前了。我用尽一生来爱你,你下辈子可不可以相信我一次?今生,你非我良人,又怎知我想?[原书名:贵族公主遇上爱]
  • 开国功贼3:猛兽行

    开国功贼3:猛兽行

    杜鹃新婚之夜被人下毒,虽然最后被孙驼子妙手救回,这件事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所有目睹者的想法。遭逢大变的程名振和王二毛两人慢慢变得冷血。奉张金称的命令,他们带领巨鹿泽豪杰东征西讨,多次打败官军,洗劫了无数村落,杀起人来不再手软。但是,杀戮之后,却感到无比的空虚。面对气焰熏天的巨鹿泽流寇,武阳郡长史魏征逼不得以,使出了离间计。张金称识破了这个计谋,心里却留下了一个阴影。阴影在误会中一点点变大,终于有一天,阴谋结出了果实。张金称与程名振反目,巨鹿泽再次四分五裂。随后,大批的敌人从四面逼了上来。
  • 邪王独宠小医妃

    邪王独宠小医妃

    一朝穿越,她从华夏鬼医的身份摇身变成纨绔五小姐,睁开眼的刹那间,她势必要那些残害她的奸人拿命偿还,欺她,她踩,辱她,她踩,说她勾引天下第一美男,不知羞耻。某女忍无可忍的吼:“泥煤,再跟着我,我毒死你。”“为夫五毒磅身,百毒不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侠之半炉香

    仙侠之半炉香

    对付情敌,若是能动手绝对不会选择动嘴皮子,因为费事。对付仇人,要么你让我死,要么我让你生不如死,因为省事儿。因为有时间不如想着怎么搞定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