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400000004

第4章

第四依文正解曲分为二。初释题目后解本文。释题目者。晋梁所译题目俱云仁王般若无护国名。秦本虽有护国之言乃无多字。巨唐新译文义具故。释题目中初解通名后释品号。解通名中先离后合。唐梵对者。梵云么努此翻为仁。梵云产捺啰此翻为王。梵云跛罗此翻为护。梵云啰瑟吒啰此翻为国。梵云钵啰枳穰此云智慧。敌对译者名极智也。梵云波啰弭多此云倒彼岸。依声明论分句释云。波啰伊(上声)多。言伊多者云此岸也。言波蓝者云彼岸也。由乘极智离此到彼也。梵云素怛嚂此翻为经。然今题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者一部都名。总十一字上四下一俱是唐言。中间六字乃是梵语。仁王则诸主彰广敬之令誉。护国则所为陈博爱之鸿业。言仁者人也。正理解人多思虑故。依义训人有恩亲故。依书解者如大传云。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拱揖于天下而天下称仁。礼曰。上下相亲是谓之仁。又曰。温良者仁之本。敬慎者仁之地。宽裕者仁之作。逊接者仁之能。礼节者仁之貌言。谈者仁之文。歌乐者仁之和。散者仁之施。儒者仁之行。兼而有之是谓之仁。论语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则恩惠于物慈施博众名为仁矣。言王者主也。顺正理论于劫初时为分香稻共立田主。三曼多王此云共许。若言天子者金光明偈云。虽生在人世尊胜故名天。由诸天护持亦得名天子。依书解者韩诗曰。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养人也故人尊之。善治人也故人安之。善悦人也故人亲之。善饰人也故人乐之。具此四德而天下往。礼曰。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脚。又曰。昔者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有贤。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老子四大王居其一。说文王字德贯三才兆庶又安是称王矣。王有仁德有财得名。王怀仁德仁即王故持业得名。王行仁惠仁之王故依主得名。言护者加卫义覆摄义。盖为仁王仰希如来大悲加卫。普覆含识摄受无遗故称护也。言国者城也。四海八方有截疆域。圣凡士庶各安其居。若乃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人天欢庆龙鬼潜施。至教常流安人护国。国之护故依主得名。言般若者梵音也此云智慧。先别后通列有五种。一者文字能诠教也。二者观照即净慧也。三者实相即真如也。四者境界谓即二谛三性无性也。五者眷属相应四蕴助伴五蕴定道戒也。般若名宽通前五种。胜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应言般罗贤若此翻为慧。梵云若那此翻为智。西方梵字有界有缘。准大品经若之一字通目智慧。二字界故。般那两字别目慧智。二字缘故。以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由是经论六度十度开合不同。若言六度即智慧二总为第六。以合明故。若言十度慧为第六智为第十。各别明故。问慧之与智为同为异。答俱别境慧二体实同。择法决断二用则别。故胜天王般若云。菩萨具足般若具足阇那。又彼下云。得般若门分别句义。得阇那门能入众生诸根利钝。若通言之。智处说慧慧处说智皆无违矣。虽即檀等俱得度名。题中据胜唯标般若。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六度万行以为船筏。五蕴假者是能乘人。诸修行人乘于六度截流越此。高翔觉路至究竟位是达彼岸。然配经中教理行果。彼岸唯果行唯在因。教之与理通乎因果。题标果德云波罗矣。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即是施等具七最胜。至下当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言经者唐言也。若以梵音云修多罗修妒路皆讹也。慈恩三藏云。素呾缆而目四义。衣.綖.席.经。犹如瞿名具多法故。今此唯取经义綖义。何以知然。四分律云。如种种花置于案上以綖贯持虽为风吹而不分散。故佛说教其犹众花。众生识心有如案矣。若不以綖连缀摄持。邪见暴风或当飘散。故故结集者连缀佛言。如綖贯花如经持纬。佛地论云。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及所化生。贯穿即綖摄持即经。然其经字即同此方经籍之名。俗释经者常也法也。古今不易故谓之常。揩定是非称之为法。杂心论中五义释经。谓涌泉等。讲者叙焉。今解经者即能诠教。出体门中依瑜伽论亦取于义。所诠之理故教及理总名为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通教理。以上十字对经一字。绮互相望总为四释。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即经之经持业。依主准释应知。解品名者。言序者因由也。谓说般若起之由致。言品者类也。文义汇聚各自区分。言第者次之居也。言一者数之始也。此经一部总有八品。此品居初故称第一。解本文者。先总判科后随文释经。真谛记判释此经大分为四。一发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说分谓次五品。三王得护国分即第七品。四流通分即嘱累品。昔有晋朝道安法师。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故至今巨唐慈恩三藏译佛地论。亲光菩萨释佛地经。科判彼经以为三分。然则东夏西天处虽悬旷。圣心潜契妙旨冥符。今判此经依彼三分。一教起因缘分即初序品。二圣教所说分次之六品。三依教奉行分谓嘱累品。释初序分文分为二。初明通序谓如是等。后明别序尔时世尊等。然此二序总为五对。一通别对。诸经通有当部别缘。二证发对。初传法者引证令信。后说法者别缘发起。三前后对。如是等文经后教置。尔时等文经首本缘。四师资对阿难请主如来说者。五现未对。阿难后请时在未来。佛说经前当时缘起。后之三对名皆不次。但取语顺义则依经。初二对名义已周备。为令尽理立五对焉。将释通序三门分别。一经起之因。二建立所以。三开合不同。经起因者。大悲经中是优波离教阿难问。大衍经云阿泥楼逗教阿难问。智论第二。佛涅槃时娑罗树间北首而卧。尔时阿难心没忧海。阿菟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护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大衍经云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住。三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告阿难我灭度后以波罗提木叉为汝大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梵坛治之梵法默然不应打骂但默摈故。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何故阿难但申四问。大意总明三宝不断。以戒为师佛宝不断。四念处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宝不断。比丘和合僧宝不断。三宝久住利乐无边故。临涅槃问答唯四。阿难结集谨奉佛言于诸经初置如是等。二立所以者。如是等言自有四意。一为除疑。二为生信。三为简邪。四为显正。言除疑者真谛记云。微细律说。阿难比丘当升高座出法藏时众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三疑阿难转身成佛说如是等。三疑并断。二生信者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又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文无繁约非信不传。由起信心所言理顺。即由理顺即师资道成。于所说法皆顺从故。云何为信。信是心所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净为性。如水精珠能清浊水。对治不信浑浊之心乐善为业。众行本矣。何缘经首最初生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万善。五力之中先陈信力。有信力故魔不能动。故华严云。信为道原功德母故。又趣三乘有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为欲依最初生故。又此经中伏忍最初标十信心。圣胎本故。又显扬论明七圣财。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七圣财初即信财故。又正理云。澄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信三宝故能越恶趣。由信戒故离贫贱因。犹如金刚四不坏故。又俱舍云。拔众生苦出生死泥。序令生信为众生手。后陈正宗为佛教手。两手相接出淤泥故。又智论云。如人有手至于宝山随意所取。若其无手空无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宝山得诸道果。若无信心虽解文义空无所得。是故经初令生净信。三简邪者。诸外道辈于自教初皆悉置于阿沤二字。云梵王训世有七十二字。众生转薄。梵王嗔怒吞啖诸字。唯此二字在口两角。阿表于无沤表于有。置彼教首。今佛世尊教阿难置如是等言简异彼故。四显正者。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佛之一字即是佛宝。如是一时及彼处即是法宝。我闻二字及比丘众即是僧宝。具陈三宝为显正矣。第三开合者。真谛记中开为七事。开我与闻而为二事。余五如文。今依智论总说六义。一者信成所谓如是。二者闻成所谓我闻。三者时成所谓一时。四者主成所谓佛也。五者处成住王舍等。六者众成与比丘等。世亲菩萨般若灯论亦有六义。如彼颂云。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事皆如是。减五至一皆有义门。广如余文繁而不叙。今解通序虽有六成。且初前五其义者何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同类推荐
  • 西清笔记

    西清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全相平话三国志至治新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三身赞

    佛三身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RIDGWAY OF MONTANA

    RIDGWAY OF MONT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自之旅

    独自之旅

    《独自之旅》是一本极为打动人的旅行传记。为了感受这个世界的真诚与善意,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作者放弃在伦敦的优越生活,独自一人,行程万里,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横跨美国。《独自之旅》是近年来旅行传记中比较独特的一部作品,作者的旅行方式迥异常人,作品中同时传达了作者本人在旅途中的感悟和总结,带领读者在踏上旅程的同时,跟作者一起展开更多的人生思考。作者这段经历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成纪录片,先后在146个国家播放,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作者也因此而成为国际驴友中鼎鼎大名的偶像级人物。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肉形石

    肉形石

    方森说他为了出卖秦斯晋新发现的产石区,用假身份证办理的电话卡将秦斯晋约出捡石头伺机将其杀死。沈含听完惊诧地咬住牙关半晌难以言语。方森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告诉了他整个答案。他说案件起始的重点嫌疑人是萧远,因为他与秦斯晋存有利益因果关系,具有充分的动机,再加上那个与他又与秦斯晋有过联系的神秘电话号码,更加深了他的嫌疑程度。可经调查,无论怎么都难找到这种关系的线索与证据。如果照此方向寻探下去,只能永久地停留在怀疑的程度上,不会有任何进展。而这其中的转折点究竟是从哪开始的呢?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你所提供的两条重要信息起到了关键作用。
  • 北峰教义

    北峰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家娇女

    顾家娇女

    顾铭语重生了。她本想摈弃上一世的骄横,来修的这一世的安好。却不曾想,被某人推翻了。顾铭语表示:定要远离某人,珍爱生命。东躲西藏之后,却发现天下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自己也一不小心,成为了专属他的,皇后凉凉。
  • 异度剑神

    异度剑神

    一颗归家之心,一把弑杀之剑仅凭二者,便可在纷繁异世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长路漫漫,唯剑作伴(作者无tj前科,请放心收藏)
  • 媚惑少年之溺爱

    媚惑少年之溺爱

    告白前一秒,她亲眼目睹喜欢的男生拒绝了别的姑娘,本该高兴,可她却在下一秒石化,因为他的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女人!无奈放弃,可该死的家伙居然不肯放过她:不是喜欢我很久了么,怎么身边一直男人不断,还都虎视眈眈!女人,欠教育了吧!
  • 高太尉新传

    高太尉新传

    这里有当时最富庶的城市,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里有当时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原万里锦绣山河,却即将在巨大的耻辱中臣服于异族的铁蹄。倘若未雨绸缪,那么,北定燕云西进沙州,南出大理东下琉球,这一切是否不再会是梦想?本书已完结,请书友们支持新书《武唐攻略》链接见简介下的直通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