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1300000009

第9章 经学积衰时代

唐、宋明经取士,犹是汉人之遗;而唐不及汉,宋又不及唐者,何也?汉以经术造士,上自公卿,下逮掾吏,莫不通经。其进用,或由孝廉茂才,或由贤良对策。若射策中科,止补文学掌故、博士弟子员,非高选也。唐之帖经,犹汉之射策;其学即浅,而视之又不重。所重视者,诗赋之辞,时务之策,皆非经术。援经义对策者,仅一刘蕡引《春秋》正始之文,发宦侍无君之隐。以直言论,固属朝阳之凤;以经义论,亦同独角之麟;而唐不能用。此其所以不及汉也。宋仁宗始复明经科,神宗变帖经为墨义。贴经之记诵属实,非数年不为功;墨义之文字蹈空,即一时可猝办。唐时帖括全写注疏,议者病其不能通经。权德舆谓注疏犹可以质验;不者,傥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则荡然矣。宋用墨义,正如权德舆所料。又专用王氏《新学》,不遵古义。苏轼以为黄茅白苇,徐禧言窃袭人语不求心通者相半,此其所以并不及唐也。且宋以后,非独科举文字蹈空而已,说经之书,亦多空衍义理,横发议论,与汉、唐注疏全异。朱子答人问胡安定云:“寻常亦不满于胡说,解经不使道理明白,却说其中多使故事,大与做时文答策相似。”夫以胡安国《春秋传》,后世颁之学官,用以取士者,犹不免与时文答策相似;皆由科举之习深入人心,不可涤除。故论经学,宋以后为积衰时代。

科举取士之文而用经义,则必务求新异,以歆动试官;用科举经义之法而成说经之书,则必创为新奇,以煽惑后学。经学宜述古而不宜标新;以经学文字取人,人必标新以别异于古。一代之风气成于一时之好尚,故立法不可不慎也。元、明之经义,本于宋熙宁中王安石所立墨义之法,命吕惠卿、王雱等为之,而安石自撰《周礼义》,使雱撰《诗》、《书义》,名为《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夫既名为《新义》,则明教人弃古说,以从其新说。陈后山《谈丛》言:荆公《新义》行,举子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荆公悔之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是安石立法不善,当时已自悔其失;而其书至南宋始废。赵鼎谓安石“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陈公辅谓安石使学者习其所为《三经新义》;皆穿凿破碎无用之空言也。南宋虽废《新义》,而仍用其墨义之法。朱子谓经义甚害事,分明是侮圣人之言,诗赋却无害。朱子岂不知经义取士优于诗赋,而其言如是,则当时经义为经之蠹可知。元人因之,而制为四书五经疑。明初用四书疑,后乃改四书五经义。其破承原起之法,本于元王充耘《书义矜式》,又本于吕惠卿、王雱之墨义。名为明经取士,实为荒经蔑古之最。明时所谓经学,不过蒙存浅达之流;即自成一书者,亦如顾炎武云:明人之书,无非盗窃。弘治以后,经解皆隐没古人名字,将为己说而已。其见于《四库存目》者,新奇谬戾,不可究诘。《五经》扫地,至此而极。

宋人说经之书传于今者,比唐不止多出十倍,乃不以为盛而以为衰者,唐人犹守古义而宋人多务新义也。唐人经说传世绝少,此亦有故。考《唐书经籍志》,唐人自为之书二万八千余卷,《五经》义说著于录者凡数十种,则亦未为鲜矣。而今所传不及什一,由于其时刊本未出,传钞不易,一遇兵燹,荡为煨烬。世传古籍,唐以前什一二,宋以后什八九。此非特唐人所著之书为然,亦非特唐人所著经说为然也。又自宋末元、明,专用宋儒之书取士,注疏且束高阁,何论注疏之外!于是唐以前古籍之不亡于兵燹者,尽亡于宋以后。所以唐人经说传世寥寥。宋则刊刻已行,流传甚易,宜其存多佚少。今所传宋人文集说部皆十倍于唐人,非止经说。是未可以经说之多寡判唐、宋之优劣也。五代极乱之时,忽开文明之象;如锓木一事,实为艺林之珍。《五代会要》,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经书之有木板,实始于此。逮两宋而刻本多。此宋以后之书所以多传于今日也。

汉学至郑君而集大成,于是郑学行数百年;宋学至朱子而集大成,于是朱学行数百年。懿彼两贤,师法百祀。其巍然为一代大宗者,非特以学术之闳通,实由制行之高卓也。以经学论,郑学、朱学皆可谓小统一时代。郑学统一,惟北学为然;所谓宁道孔、孟误,讳言郑、服非;若南学,则兼用伪孔、王、杜,而不尽宗郑、服;是犹未得为统一也。朱学统一,惟南方最早。金、元时,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北人虽知有朱夫子,未能尽见其书。元兵下江、汉,得赵复,朱子之书始传于北。姚枢、许衡、窦默、刘因辈翕然从之。于是元仁宗延祐,定科举法,《易》用朱子《本义》,《书》用蔡沈《集传》,《诗》用朱子集《传》,《春秋》用胡安国《传》,惟《礼记》犹用郑注,是则可谓小统一矣。尤可异者,隋平陈而南并于北,经学乃北反并于南;元平宋而南并于北,经学亦北反并于南。论兵力之强,北常胜南;论学力之盛,南乃胜北。隋、元前后遥遥一辙,是岂优胜劣败之理然欤?抑报复循环之道如是欤?

论宋、元、明三朝之经学,元不及宋,明又不及元。宋刘敞、王安石诸儒,其先皆尝潜心注疏,故能辨其得失。朱子论疏,称《周礼》而下《易》、《书》,非于诸疏功力甚深,何能断得如此确凿。宋儒学有根柢,故虽拨弃古义,犹能自成一家。若元人则株守宋儒之书,而于注疏所得甚浅。如熊朋来《五经说》,于古义古音多所抵牾,是元不及宋也。明人又株守元人之书,于宋儒亦少研究。如季本、郝敬多凭臆说,杨慎作伪欺人,丰坊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以行世而世莫能辨,是明又不及元也。顾炎武论《书传会选》云:“其传中用古人姓名、古书名目,必具出处,兼亦考证典故。盖宋、元以来诸儒之规模犹在。而其为此书者,皆自幼为务本之学,非由八股出身之人,故所著之书虽不及先儒,而尚有功于后学。……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其论明之不及宋、元,可谓深切。元、明人之经说,惟元赵汸《春秋属词》,义例颇明。孔广森治《公羊》,其源出于赵汸。明梅鷟《尚书考异》,辨古文之伪,多中肯綮,开阎若璩、惠栋之先。皆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明永乐十二年,敕胡广等修《五经大全》,颁行天下。此一代之盛事,自唐修《五经正义》后,越八百余年而再见者也。乃所修之书,大为人姗笑。顾炎武谓:《春秋大全》全袭元人汪克宽《胡传纂疏》,《诗经大会》全袭元人刘瑾《诗传通释》。其三经,后人皆不见旧书,亦未必不因前人也。取已成之书,钞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唐、宋之时,有是事乎!经学之废,实自此始。《四库提要》更加考定,谓《周易大全》割裂董楷、董真卿、胡一桂、胡炳文四家之书,饾饤成编;《书传大全》亦剿袭陈栎《尚书集传纂疏》、陈师凯《书蔡传旁通》;《礼记大全》采诸儒之说凡四十二家,而以陈澔《集说》为主,澔书之列于学官自此书始。案官修之书,多剿旧说,唐修《正义》,已不免此。惟唐所因者,六朝旧籍,故该洽犹可观。明所因者,元人遗书,故谫陋为尤甚。此《五经正义》至今不得不钻研,《五经大全》入后遂尽遭唾弃也。元以宋儒之书取士,《礼记》犹存郑注;明并此而去之,使学者全不睹古义,而代以陈澔之空疏固陋,《经义考》所目为兔园册子者。故经学至明为极衰时代。而剥极生复,贞下起元,至国朝,经学昌明,乃再盛而复古。

同类推荐
  • 南迁录

    南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桐花阁词钞

    桐花阁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钓舟

    忆钓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老书

    野老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子长媳

    重生之嫡子长媳

    她为了他寻找到宝藏,却被他的妻室推进崖底,许是老天怜她,时光回到一切还未发生时,这一世,她却不会再让他如愿,目的,毁了那古墓,她要让他痛不欲生!
  • 我的要塞

    我的要塞

    简单版本:只要有金币,我什么都不缺!一个现代宅男带着游戏系统来到了一个异世界的故事!复杂一点:身为宅男的逸飞,一夜之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以冷兵器为主的世界,成为了一名小小的领主,同时他也获得了一个领主系统。一个以培养一名合格的领主为目的的系统。但是谁也不知道,它所谓的领地是一个村落;还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行省;还是一块大陆;还是整个世界;还是星辰大海。而他的目标是一个小领主;一个将军;一个元帅;一个国王;还是一名帝王!于是在战火硝烟的大陆上,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当他年老的时候,回忆人生的这段经历的时候,唯一的总结就是:他的一生其实就是围绕着钱和女人在转。
  • 在我的世界里你快不见了

    在我的世界里你快不见了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请不要把我忘记。我只想静静的看着你长大就够了。女主古梓是古家的大小姐,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M国大家族的大小姐会在一个城市生活那么久。其实古家小姐并不简单。在帮助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选择放弃自己做一个杀人工具的人,也在拯救自己别人都觉得你是贵族你做的事情就必须在国家的兴亡利益上考虑。不,贵族做的某些事只是为了赎罪。
  • 我回到了2018的出租房

    我回到了2018的出租房

    一次事故让我回到了2018的出租房,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清切
  • 俏农女

    俏农女

    她本是聪明机灵胆识过人,却独爱管家儿子的现代千金一朝穿越竟成了五岁小村姑……开始贫寒奋斗史!一穷二白要上进,爹爹竟把她许给放牛娃婚姻大事我做主,居然招来了小金龟定亲一朝得罪权贵惹来家门之祸,爹爹发配边疆,娘亲跳了望夫崖……债主上门,姐姐被卖,伯父伯母趁火打劫,霸占家产,气死祖母,祖父也一病不起……小村姑要逆天,坚强勇敢自强不息。挖野菜,做刺绣,养池塘。上孝长辈,下供哥哥读书,照样活得风生水起!**********片段①**********“若玉开心,便是乐事。”小金龟惊鸿一笑,昔日定亲本当如此。“从今往后,我的开心就是你的开心!所以你天天都会开心……”稚子童言,她对他又说又笑。**********片段②**********“丫头,我想到你就觉得很甜,害得我蛀牙,每天晚上疼得睡不着。”某男目光灼灼,心若热铁,赤红透亮。“我知道啊,可我只负责赚钱养家。”某少女身价倍增,食指点唇突发奇想,“不然我屈尊降贵给你拔牙!”热铁掉进冰水,‘嗤’一声,灭个干净……**********片段③**********雪地里留下两行一大一小的脚印,深远绵长不见尽头,两人牵手回望。某后俏皮一笑,“像是一辈子。”某帝揽她入怀,“就是一辈子!”
  • 至强高手在都市

    至强高手在都市

    周凤尘,会轻功,会分身,走出大山闯都市。
  • 重生之超越车神

    重生之超越车神

    颠覆传统的赛车竞技,在这里有不可思议的赛车技能,你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赛车地图,还有就是超越你想象的赛车,燃烧心中的激情,点燃我们的热血,一起进入“灵魂燃烧”的赛车世界,和臻名一起驾驶心爱的赛车,去争夺车神的荣耀,去抒写个人的传奇。
  • 重生之格桑花开

    重生之格桑花开

    前世,她是被生父,闺蜜,未婚夫害死的宁氏大小姐宁夏,在临死时才明白母亲,外公皆被眼前慈爱的父亲所害,而她宁夏在死后,竟被他们洗胃,截肢,她死也不会放过他们,重活一世,她竟变成了狠毒闺蜜桑哲哲同母异父的妹妹桑叶,进入桑家这个大家族,她步步为营,一步步将害她一家的人送入无底的深渊……
  • 九天毒医之帝尊的极品仙君

    九天毒医之帝尊的极品仙君

    她因偷了帝宫中的神仙水而被一代帝君追杀致死。他没想到两人有生存缺陷,只能共存亡。两大神君双双陨灭,界面失重逐渐毁灭。天念她有错在先,命她带着任务寻找着每个界面那个他——她的容貌、记忆将被封存,在每次任务完成后逐渐解开……宁负天下,不负卿。乱世中谁先喊错了名字,这隔世的嘶哑有着悲切的痛,有着欢愉的乐。多天元后,帝宫里又是谁唇齿间轻轻唤出一声“澜儿”
  • 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

    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

    《大师的欲望》:通过对大师这个虚构人物的窥视,描摹了后现代情境下知识分子的犬儒化倾向。《胖子,或者股票行情》:在追逐经济利益的狂欢中,我们迷失了。《贵族生活的开始》:我们关于高尚生活的想象不过是自欺欺人,所谓卓尔不凡的贵族生活,可能只是一场误会或者恶作剧。《房子》:不是一幅关于房子的名画,而是一个关于生活的隐喻,声名、利益和虚荣心遮蔽了我们对生活最初的热情。《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物质生活的进步真的能带来幸福吗?。《1排1座上的诱惑》:追逐成功的渴望背后,是内心的彻底失败。《天桥底下的勾当》:我们造出了沟通马路的天桥。《宫中的神话》:一个神话在以三种方式讲述的过程中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