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5200000004

第4章

如是我闻

赞曰。今此经中总有三分。初从如是下至合掌住立佛前。说经因起分。次尔时优婆离下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是发请广说。尔后尔时尊者阿难下至礼佛而退。是闻名喜行分。神光炬烛惊集有缘。舌相舒耀总持方演。慈氏应时独悟请记佛前。释迦为益当来因斯记别。故名说经因起分也。婆离见悕记相。复念往昔佛言。所以发言申请。世尊为其广说。故名发请广说分。陈事既周时众获益。将冀流通后代。庆喜问其经名。闻法者积喜于胸怀。爱道者奉言以行学。故名闻名喜行分。初分之中复分为二。一说经通所因。如是我闻等诸经通有故。二说经别所缘。尔时世尊出广长舌下是此经别有故。或初名证信序。委证此经破疑生信故。后名发起序。显发此经起之所由。今随义增各标别称。不尔信起岂不通耶。若依古师通序有六。今依佛地通序有五。一为令生信总显己闻言如是我闻。二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三法必有主。欲显主尊法必胜益。故须称佛四说必依处。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化身所居非报土也。五教所被机放光召集根宜闻。故阿难请其四事佛遣致其通。由世尊为断众疑。庆喜又陈别序。俱承佛教并利玄宗。观教释文何容一准。佛地论说。如是之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定无有异。定为利乐方便之因。或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二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典。此中如是远则佛之教诲。近即传法者之教诲也。或告时众。如是当听我昔所闻。三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为如是而说。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谓如是法我昔曾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定无有异。由此四义故经初置如是我闻。真谛师云。微细律说。阿难升坐集法藏时。身如诸佛具诸相好。下座之时还复本形。勘集藏传亦作是说。众生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彼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故经初言如是我闻。非此三事。为令先信除此三疑。注法花云。如是者感应之端。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经者以名教。出于感应故立言如是。注无量义经云。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言如是。瑶公云。以离五谤名为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经离执有增益谤。第二句如是此经离执无损减谤。第三句如是此经离执亦有亦无相违谤。第四句如是此经离执非有非无愚痴谤。第五句如是此经离执非非有非非无戏论谤。光宅云。如是将传所闻前题举一部也。如是一部经义。我亲从佛闻即为我闻。作呼辙耳。梁武帝云。如是如斯之义。是佛所说故言如是。长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诸佛共说不异名如。以同说故称是。由斯可信。以同说故。二就法。诸法实相古今不异故名为如。如如而说故称为是。既称理言不增不减。决定可信故称如是。三就僧。以阿难言望佛本教。所传不异故名为如。求离过非故称为是。又如是者信顺之言。智度论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因信故所说之法皆可顺从。由顺故说听二徒师资达立。于此信中略为十释。一信者依仁王等经。趣圣道之初因证谛理之鸿渐。故四十心以信为首。将入圣位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七觉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故由斯经首创令信生。二依大毗婆沙论。信者食法味之喜手。学佛法者如大龙象以信为手。以舍为身。以念为颈。以慧为头。于两肩担集善法。象所饮啖以鼻为手。故学法者最初信生。三学者大商元规法实。故初生信获彼圣财。显扬论云。七圣财者。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信即一焉。四瑜伽论云。入一切法欲为根本。起希望故作意所生数警觉。故触所集起时对境。故受所引摄领在心。故定为增上心微寂。故慧为最胜择善恶。故解脱为贤固息缠缚。故出离为后边觉道满。故信既为欲依。故最初令起。五成唯识论云。信如水精珠。能清浊水能治不信自性浑浊。故宣尼云。兵食信三信不可弃。春秋亦谓。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公王也。六俱舍论云。拔众生出生死泥。正法佛手即正宗也。信为众生手序分也。两手相接出淤泥故。七诸论云。信者能越恶道离贱贫因。故入圣已有不坏信。故初令起。以下三解准经为释。八浮大溟海假手以行舟。渡生死河资信以发慧。九见珍财资手以采拾。闻法宝藉信而方得。十游旷野而有手持甲伏以捍群贼。出生死源而有信发慧解而断烦恼。由斯经首如是我闻。为令众生起正信故。以上合有二十六释。言我闻者。传法菩萨自指己身。言如是法亲从佛闻故名我闻。我谓诸蕴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执我。谓外道等所横计我。二假施设我。谓大涅槃乐净常我。除二乘倒强施设故。三世流布我。谓世共传天授等名。今传法者随顺世间自指称我。不同前二。即是无我之大我也。问诸佛说法本除我执。何故不称无我闻乃言我闻。答以四义故但称我闻。一言说易故。若言无我。知此表谁。二顺世间。三除无我怖。言无我者。为谁修学。四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所以称我。问若尔者。何故不称名字但称我耶。答有三义。一亦不乖俗。西域方言泛皆称我。宗虽显真说不乖俗。理虽显妙言不乖粗。欲显真谛不离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义。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修文义并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若称名字。虽顺正理无于诸法得自在义。由斯称我不道阿难。三我者亲义。世间共言我见我闻。此将为亲证。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从他传受。今显亲闻世尊。可说非是传闻破他疑网故。不称字但言我闻。闻即耳根发识听受所说。今废耳别就我总称故名我闻。虽依大乘根识心所境至和合方名为闻。然根五义胜识等故根名闻。若但闻声可唯在耳。既缘名义便在意中。故瑜伽言。闻谓比量。耳名闻者。亲闻于声与意为门意方闻。故因闻所成总名为闻。若缘名义称之。为闻既在于意。故合名闻废别耳意总称我闻。以耳为门熏习在总。因闻所成总名为闻。故名我闻。庆喜于时虽亦见觉知佛所说然三义。但言我闻欲证深理要先闻故。此界以声为佛事故。希证菩提要闻重故。由斯经首不说见觉知唯说我闻。据实于时亦见佛说。诸余佛土以光明等而为佛事可言见等。龙军等言。佛唯有三法。谓大定智慧久离戏论曾不说法。由佛慈悲本愿缘力众生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乃自意变。故名我闻。故无性云。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若尔云何菩萨能说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于梦中得论咒等。故佛亦言。始从成道终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汝亦不闻。亲光等言。佛离分别名无戏论。岂不说法名无戏论。谓宜闻者善根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故名我闻。世亲说言。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彼此互为增上缘。故由此经说。我所说法如手中叶。未所说法如林中叶。此中二解随彼两文绮互解释。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分别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

一时

赞曰。第二说教时分也。法王启化。机器咸集。说闻事讫总名一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假立名。论有二解。一道理时。说听之徒虽唯现在五蕴。诸行刹那生灭。即此现法有酬于前引后之义。即以所酬假名过去。所引之义假名未来。并于现在法上假立。即说听者五蕴诸法刹那生灭。前后相生事绪究竟假立三世总名一时。非一生灭名为一时。二者说听二徒识心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自体。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不相应行蕴法处法界所摄。此中不定约刹那。亦不定约相续。亦不定约四时八时及十二时。亦不定约成道已谢竟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演说。听事讫总名一时。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义一切皆解。或说者少时听者多时。或说者多时听者少时。故不定说一念多劫之时节也。由于一会听者之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短念。亦不定。故但约说听究竟名一时更无异义。问何不别说四时六时。答昼夜时分诸方不定。经拟诸方流通。所以不得别说。问何不别说成道竟后若干时节。答虽随化相亦可言之。然凡圣所见佛身报化所说浅深成道近远各不同故。经拟凡圣同行。所以不得定说。问处中有净秽。随机定说处。时中凡圣殊。何容不定说。答说处标秽净。秽可定知。说时短长凡圣不可准一。会机宜有利有钝长时短时。如何准定。故处定说而时总言

赞曰。第三教主也。佛陀梵音。此略云佛。有慧之主。唐言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称为佛。如次不同凡夫二乘菩萨三种故以为名也。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为佛。即古所言无明惛睡觉法相理中觉空智有智理智事智真智俗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之差别也。准依梵本。标薄伽梵。即第十号。以此一名总标众德。由此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此以翻译之主意存省略随方生善故称佛名。问此三身中何身所摄。答准所施化即是化身。文殊在中亦通报佛。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推功归本即是法佛。由机不同一处见异亦非定准。弥勒八相之尊说者故成化佛。理通报法义亦无违。今显主尊教。随最胜初标胜主。令生喜故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赞曰。第四说法处也。梵云室罗筏悉底。言舍卫者音讹略也。此中印土境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南憍萨罗故以都城为国之称。真谛法师云。昔有兄弟二人。一名舍婆二名婆提。故彼所翻金刚般若云。在舍婆提城兄弟二人于此习仙后而果遂。城因此号名舍婆提。今新解云。应云丰德城。一具财物。二好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名焉。祇树者应云誓多林。祇树者讹也。誓多云胜。此即太子名。太子生时邻国怨至战而得胜。遂以为名。给孤独者是苏达多长者。此云善施。善施仁而且睿。积而能散。拯济贫乏哀恤孤老。时人美其德号给孤独。是钵剌[尸@羊]删特特王旧云婆斯匿。此名胜军。彼王之大臣也。佛在摩揭陀未游舍卫。给孤独长者为儿取妇遂诣王舍城。时有长者将延请佛。敬修供具。善施问其所由。长者具陈请佛。彼闻佛德深心欢喜。佛在鹫山相去数十余里。遥放光照善施。寻光遥见世尊。悲感喜哽如子见父。寻光诣佛。路逢天祠。善施礼拜佛光遂灭。善施惭愧光明还烛。寻明至佛。请佛诣国普化有缘。何独此土。佛时许可。令舍利子先瞻度焉。佛言。出家之人当须寂静。丰德人闹。城中小隘。唯城南五六里余有太子誓多之园地。唯[塽-(爻*爻)+((人/人)*(人/人))]垲泉林蘩郁壁方十里。可设伽蓝。善施请买。太子不许。因戏言曰。布金满地厚敷五寸时即卖之。善施许诺。太子辞以戏言。因陈不与。善施请为断理。时净居天恐人遮之曲从。遂化为断事者。断与善施。善施得之布金而取。时少五百步未满十里。一库金尽。使者来报。善施思惟。当取何金。太子疑其情吝请悔地还金。善施具陈心非悔买。太子知其情邈自发胜心。人之所贵莫过金宝。而彼当能倾库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请悔先地。长者不从。太子云。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共助成功。俱陈供养。佛后游此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树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化身在此。彰报佛而有净土劫尽火烧而我土由来安稳。结集不可具陈。二佛并显净秽之土随标一土。义准有三。事中有二。理亦有三。三身所居各有异故。如理趣疏

同类推荐
  • 容斋三笔

    容斋三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寻亲记

    六十种曲寻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弘戒法仪

    弘戒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ountains

    The Mount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洞法服科戒文

    三洞法服科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剑梦流歌

    剑梦流歌

    楚云歌是翠云斋的一名伙计,一天他得到了一把剑,这把铜剑长八尺,周身上下刻着几个字,就在他接过长剑的一瞬间,仿佛灵魂附体,武了一段武功,却是失传多年的剑法。此后,他遍踏上了降妖伏魔的旅程。旅程中,他被卷入了一个阴谋,而阴谋的主使,竟是她……
  •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下)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下)

    李嘉诚创造的成功奇迹,被全世界的人仰慕和惊叹。他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历史是怎样被自己书写的,英雄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对于千千万万正在为事业前程苦苦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李嘉诚的故事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李嘉诚作为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树立和实践了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章句,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
  • 我的女孩

    我的女孩

    第一次,她设计他,她却跑了!第二次,她引诱他,他没让她跑,结果却掉进了她的圈套!第三次,他主动出击,却惹来了艳照!第四次……这就是姚家小末女,书香世家,传闻中的大家闺秀——再一、再二、再三、再四!真以为他富可敌国的乔家二少是吃素的?说好的大家闺秀呢?那女人就是只狐狸,不仅是狐狸,还是狐狸精!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迷恋上了她的味道,该死!他不介意收她的心!
  • 郭公案

    郭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友

    旧友

    我的叔叔有个朋友,名叫柳濑伸司。柳濑家,如果追溯它的渊源的话,应该属于鸿嘉家族的一个分支。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旱田,和镇上的其他大多数人家一样,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了。所不同的是,他家已不再靠天吃饭,因为柳濑从大阪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城里,在一家公司任职。就这样过了将近十年,三年前,柳濑带着妻子回家乡了。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神力绝妃

    神力绝妃

    她,无双美貌,艳冠天下,游戏人间。但是她的人生不属于自己?不要!绝对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她偏要无拘无束离经叛道,别人笑我痴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是什么老古董?她就要让古代人的世界观来个彻底大颠覆!缘起缘灭皆有尽数,六道轮回自有安排。可是她偏不要,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少人信誓旦旦地说过,但世间又几人能做到?可她就是拧脾气:天若束我,我负天!人若束我,我负人!她是否会为了那守望千年的爱恋放弃自由,甘愿踏入红尘卷是非?听君琴音夜雨时,千年泪尽扰凡尘。青丝磐尽三生石,谁染锦衣磬华妆。谁是她良人!——————————————————————————此文共分四卷。卷一:人间无验返魂香卷二:谁引沧海向东来卷三:请君怜我戏人间卷四: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无意外一日一更。欢迎大家收藏!谢谢光临!打劫打劫,不要银票,只要推荐票票!!
  • 十里青春沉旧都

    十里青春沉旧都

    后来的黄之倩已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淡去的是她曾躲进的回忆。 周晓晨熟悉的脸颊,湿漉漉的眸子滑过夏雨,映着一场纷飞的冬雪。 那校园,略显破旧的一方天地,但离开时分不清解脱还是不舍。 十里青春沉旧都,故去梦里亡人哭。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记述了作为北洋三杰之一段祺瑞的一生。段祺瑞为皖系首领,因帮助袁世凯练兵而得到提拔,纵横政坛十五年。作为北洋主要成员,段祺瑞在武力征伐以及民国初年内政外交方面,均有所作为。作为军阀,一直被认为是反面人物,但却一生清正耿直。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段祺瑞的人性、人格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段祺瑞一生起起伏伏,既有卧薪尝胆的艰难时刻,也有身居高位的不可一世。作者抓住了段祺瑞的一个特征——生气时鼻子会变歪,以此种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