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2800000030

第30章 地形略上之二(区域乙)(2)

官源区位本境之西偏北二百四十杪,距西城三十五里。本区以龙岭为中心点。龙岭已上,左右分两大溪,而龙岭则溪水会流之处也。左溪发源于鹞山下,右溪发源于溪源里,二水经流屈曲分支而下,至龙岭,乃合而趋于怀安。两溪之旁,分田画井而居者,犬牙相错,皆本区之领乡也。左溪之北,直达罗坪,与大湖分界,南达葛歧畲,与柑蔗区之溪下亭交界。所属之乡,凡三十。曰:罗坪、四五十户。深垅、四五十户。洲洋、七八户。洲满、严姓,四五十户。南浦楼、多田地,少人居。瀛洲、丘、许、潘、池等姓,四五百户,乡多山田 。山蒲垅、人居甚少。黄大坑、王姓,六十余户,多以耕种为业。龙岩、七八户。白箬坑、李姓,四五十户。云坑、蓝姓,二十余户。下洋、陈姓,十余户,此处分两路,一向北,直上三里达云坑,一向北,右折过桥亭,达山蒲垅。有关防、土著、有游、杨二姓。古土盾、陈、杨二姓,五六十户。大岩下,苏姓,百二十余户。里店、陈姓,六七十户。白石洋、陈、林两姓,百余户。苈里、刘姓,十余户。埔后、苏姓七八户。埔前、董、李等姓。坂尾、与埔前相连,共二百余户,多张、林等姓。上宅、杂姓三十余户。沙溪、何、罗等姓,地产竹。曲马、何、江二姓,五十余户,力田为业。下廷坑、陈姓,二十余户。对面山、一名东面山,李姓,十余户。下垅、畅姓,十余户。牛头、崎亭、少人居。由此北行里许,至陈塘桥,过桥半里即达龙岭。流洋、居民约二三十户,勤于耕作,田土极肥美。葛歧畲。人居甚稀。此循左溪即发源于鹞山下者。以北,迤逦南下之属乡也。右溪之南,达官口与柑蔗区之徐厝墩交界。官口过溪,为溪下亭,亦属柑蔗区。北达乌石,与白沙区分界。所属之乡凡二十有七。曰:官口、邹、陈、林、洪等姓,五六百户。下村、由龙岭过溪里许,有狮公殿在焉。由此再行里许,即至下村。大坪、与下村相连,郑、高两姓,五十余户。西境、李姓,二百余户。东境、畅、陈二姓,七八十户。新境、洪姓,百余户,新境及西境三乡多出溪粉,销数甚旺,俗称官源里粉干。增湾、杂姓,六十余户。仁山、姜、刘二姓。七八十户。安邦、林姓,四五十户。黄坑、林、王二姓,三十余户。牛豆、许姓,百余户。侯官厝、江姓,二十余户。溪垅、六七十户。匾坪下、人居不多。唐田、院里、谢、黄、王等姓,共百五十户。石龟、郑、李二姓,七十余户。廷坑、池、魏两姓,七十余户。溪尾、只两三家。溪坪、杂姓,四五十户。龙骨、十余户。山兜、十余户。白大、阮姓,三十余户,此地系从前驿站,尚有马槽在焉。境厝里、仅四五户。虎仔、蔡姓六七,隔里许,有梁山院,为前朝寺宇古迹,前因劫夺行旅,寺为官毁。溪源里、邹、陈二姓,十余户,由官口迁入。乌石。洪、邹两姓,十余户。此循右溪即发源于溪源里者。以南盘旋北上之属乡也。

大穆区

大穆区位本境之西偏北百二十杪,距西城约百里。本区以溪口乡为中心点,而以大穆溪左右岸及闽江东岸之各乡并隶之。溪口土著张姓,约百余户,多业农商。乡之中,绣壤交错,市肆星罗,为各乡货物委输之总汇,颇称繁盛。由溪口沿溪行,直达大坑桥而止。夹大穆溪左右岸而居者共十乡。达大杭桥则入大湖所辖之丁山界。由溪口北折循闽江东岸经行达谢湾而止。沿岸而居者共七乡。过谢则入古田所辖之牛头塘界。大穆溪左右岸之乡,曰小寨,曰大寨,大小寨本处大穆溪之下游,缘为入溪各乡所必由之总路,故聊附丽于此。二乡共八九十户,杂姓,多植果木。曰大穆溪,杂姓,二十余户,业农、商。曰潘安厝,林姓,三四十户。曰铁打桥头,杨姓四五十户。曰院埕,杂姓,五十余户。习耕作,兼榨茶子为油,输出颇旺。曰牛场,曰程头店,两乡相连,张姓七八十户,物产与院埕相同。曰龙峰山山有炊饭石,俗传龙峰寺产米,炊饭石产酒。其石不时自鸣,古迹犹在。山下有民居二三十户,物产与上相同。曰大杭桥。李姓,百余户,土人多以榕油为业,岁出数千石。闽江东岸之乡,曰象鼻山,人居甚稀。曰下洋,杂姓,六七十户,习耕作。曰汤院,陈姓,五六十户,耕种为业。石人浦至此,华离隔绝。中有祥溪口、三官塘、梅埔、大箬、乾鹊口、白芒、雷坑口、水磨、湖柄等乡,则属闽清县辖。再上有小箬、南坑、过洋等乡,则属大湖分县辖。虽非密迩,尚有属县之关切。由大升过溪,曰安仁溪,刘姓,三百余户,是乡无田土,居民多种青果,及撑米船为业。曰罗洋,仅三数户。曰谢湾,刘姓,三数户。此三乡者虽孤悬海外,阻隔殊远,亦本区之领乡也。

穆源区

穆源区位本境之西偏北百二十杪,距西门约百里。本区以穆源溪南岸之桥头乡为中心,而以南北岸指本溪两岸。各乡,及闽江西岸由穆源溪折上,即闽江西岸,与大穆区所属之东岸相对。之各乡属焉。桥头乡杂姓八九十户,傍水依山,自成村落。有市镇以转输货物。有保甲以维持治安,有盐馆以主持课税,有学堂以培育青年人习农商,俗颇质朴,实本区数十乡之表帅也。南岸之东达源溪口,与大穆溪纡斜相对。中有源口、或名鼋溪,土著百余户,均吴姓,田地无几,多产橄榄。金沙、吴、石等姓二三十户习耕作。奎石、张、翁、黄等姓,百八九十户,多种乌柏、李树。中有市肆,颇不枯寂。超墘、郑姓,三百余户。格里、郑姓,四十余户。北山、陈姓,四十余户,皆山田。官路、郑姓,七十余户。淡芦、郑姓,三四十户。大谟、黄、林两姓,百余户。汉头、四五十户。过山、杂姓,三四十户,皆山田。院岚、陈姓,四十余户,皆山田。园坂、陈姓二三十户,皆山田。岚口、吴、郑等姓,六七十户。横苈陈姓,二三十户。是乡田野稍平,多习耕作。由此行二里许,即达桥头。等乡。西达黄义坑,与永福之拱桥交界。中有新厝坵、温姓,五六十户,皆山田。溪源、张姓,七十余户,皆山田,有古寨在焉。安章、陈、林等姓,百余户。举口、杂姓,二三十户。箬洋、张姓,七八十户。南源、即里头垅,张姓,三四十户。仑中、张姓,八九十户。黄义坑杂姓,十余户等乡。北岸之东,由洋后起点由洋后折上行达下崎,属闽江西岸西达下寮坪,与闽清交界。中有过溪、郑姓,二三十户。鸿尾叶姓,三百余户。南洋、朱姓,约五十户。古洋、杂姓,约四十户,与南洋两乡,均在下崎山后。石门山、古沙里、两乡均杂姓,人居寥寥以农,樵为业。栢溪、千里洋、湖边、榜上、南坑、石圳以上各乡,前后相连,多者不过三数十户,姓氏与石圳等乡,大略相同。等乡。闽江西岸由下崎杂姓三四十户,业农,商。起点,上达石郑、溪口,与大穆区之谢湾,隔江相对。中有埕头、陈姓,百余户,业农商,附近有观音亭在焉。青坑、黄姓,四五十户,习耕种。西园、黄姓,三四十户,习耕种。马坪黄姓,七八十户,多产青果。等乡。过此为闽清口,再上又有章洋、林姓,二百余户,习耕作。石郑、傅姓,三十余户。北溪、江姓,三十余户。水井堡、刘姓,三十余户。下埔、上埔两乡皆刘姓,不过三数户。诸乡,虽隔绝界外,中阻闽清口与马坪各乡不相联属。然既归本县之统治,则亦本区之领乡也。

文山区

文山区在县治之西,距城十里。入城分两路,一沿岸行,绕洪山桥直达西门,约十里。一走梅亭、过宝福,转入荷亭,至城约七八里。本区合文山里、林、郭、原等姓,四五十户,山多田少,土人兼为墓佃。内外浦里、两乡相联,陈、金两姓,约百八九十户,多业耕种。盐船岸有盐仓,小市挑盐泊船之所。居民多陈姓,约七十余户,业农。由此沿江行半里,至小桥。居民多张姓,又有 杂姓渔户附籍,共三十余户业农,兼习操舟。为附属乡,而以黄店为中心点。黄店,背山高安山。傍江,洪山江。土著多郭、原、林等姓。市上零星小肆数间,官以其地设制造局焉。区之东隔贵安山与西湖区之白龙交界。南逾高安山,过张都墓湖,与西湖区之凤凰池交界。西为牛远亭、谢姓,五六十户,以耕作兼墓佃为业。转官、杂姓,二十余户,耕作兼墓佃为业。杜坞、吴姓,二十余户,多力田。湖头、杂姓,二十余户、力田为业。下屿、林姓,二百余户,耕作兼种杂果。程田。杂姓,二十余户,耕种兼为墓佃。由此西北折,走鹁鸽垅,与西湖区之马鞍交界。北曰大夫岭、陈、罗、李等姓,约四十户。上凤池、下凤池、皆林姓、约各二三十户、耕山田为业。后壑、林姓,十余户,由尚干迁来。南宰坪、林姓,十余户,住山寮,种薯与松栢为业。李公山、宋丞相李忠定公墓在焉。鹁鸽垅。两乡人居甚稀、均不过数户。过此入西湖区界。详见上。

洪塘区

洪塘区在县治正西,距城十五里,以状元街即洪塘街。为本区之中心。栋宇云连,约计千余户,多杂姓。工者、农者、商者、方巾阔袖而业儒者,靡所不有,亦一繁盛之乡也。土人并能制麻竹篦梳,贫苦者或捞蚬以自给。东之领乡四。曰:洪塘里、杂姓,四五十户,业农圃。上店、陈、林两姓,四五十,多种橄榄,沿山北上五里,有观音亭峙立江上,傍无人居。郭厝里。郭姓,四十余户,以耕种操舟为业。由此过洪山桥入西湖区界。北之领乡三。曰:下店、陈、林二姓,二三十户。田地无多,遍植橄榄。高沙、约百余户。怀安、宋、元、明时县治旧址,有高、张、程等姓,约五六百户。与都巡区之侯官市交界。西北,曰:西边、约二三十户,习农圃。科坞、郭姓,四五十户、业农。横头街、十余户,业农。瓦埕街。杂姓。百余户,业农、商。由金山寺过渡,与都巡区之浦口交界。东南,曰:阵阪,杂姓,七八十户,业耕作、工、商。林厝墩、林姓,二三十户。习工、商,耕作。莫厝墩、莫姓,三十余户,多力田,亦有业孺者。柯厝墩、柯姓三四十户,各习耕贾。东陵州、李厝墩。杂姓三十余户,力田,兼业工,商。至新开垅口,与凤冈区交界。西南,曰:麦埔、施姓,百余户,习耕、商。瀛洲、俗呼岩州,杂姓二百余户,习耕,贾。塘下、刘姓,三百余户,业农圃,兼种时花。梅花楼。杂姓,五十余户业农商。由梅花楼过渡,为潘厝衕,入凤冈区界。

校 注

(1)原文作“有邢、胡、吴、歌阳等姓”,“歌阳”乃“欧阳”之误。

(2)从上下文文意看,此处疑漏“南段”两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错之合

    天错之合

    严封对我来说,是一个迷一样的男人。他再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已经即将成为我的妹夫。他说,白舒秋,我怎么可能会对你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再有兴趣。可他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把我原本平静的生活打破,也让我忍不住一再陷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炼仙途

    法炼仙途

    在这个世界上,乾坤无定,仙途渺茫。这里魔物横行,神魔横压万世。妖族强大却也堪有自保之力,人族弱小只能于危世之中在灭亡的边缘苟延残喘。韩广,他本以为自己必然在变异的神劫之下身死道消,没想到却意外重生,迎来了最后的轮回。天空之城的陨落,神与魔的密藏,尘封过去的历史,数万万年的密谋。神魔强大那又怎样,这一次我韩广回来了。错过的,失去的,全都要拿回来。命运,在一开始就已经不同!仙途虽难行,我自有万法炼之!
  •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Old Major)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做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纲领领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做主”的愿望,并把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诫”。但起义成功不久以后,作为领导集团的猪发生内部政治斗争。革命领袖之一“斯诺鲍”(Snowball)被宣布为革命的叛徒遭到驱逐,而另一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的绝对领导权。此后,猪领导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变成了比人类更甚的剥削者……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奇趣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奇趣故事

    能吃的汉字,一封数学写成的信,“我不取娶”,书生与仆发人,祝枝山访友破诗谜语,秘密联络信,韩复榘演讲,老头子,“顶真”趣闻,屁的笑话,唐伯虎题祝寿诗,“马虎”趣谈等。
  • 别啃我道符

    别啃我道符

    “嘴下留情啊!我师妹都道符化生了,我道符还没长大呢!”……魏青,一个本想种种树了此残生的符阵天才,却还是难逃搅动九州风云的命运!踏红原,闯瘴林,平陷海!种种树,布布阵,杀杀人!……九州风云起,难做种树人。人人皆问道,我独问苍生!
  •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年轻有为的高帅富,生命却将嘎然而止。有多少女人愿意为他生下后代?已为人妻的平民女子,清纯无邪的初恋女友,作风大胆的风尘尤物,门当户对的豪门千金,她们各自为着怎样的理由为他怀孕生子?当懵懂少年的渴望难负残酷现实的沉重,当两情相悦的快乐不抵巨额财富的吸引,当逢场作戏的婚姻不谙深藏多年的阴谋,一场纯粹的爱情,是否还能挽救行将逝去的灵魂?她是他心底的最爱,却被眷顾得最少,被误解得最多。她仍是一个处女,却诞下了他唯一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借一个人去旅行

    借一个人去旅行

    不是穿越名胜古迹,沙漠沟壑,仅仅是现实中的一次旅途,人生之中的一次小小旅途。被打劫,受伤,偷东西,谁都不知道为了什么两个年轻人会如此的疯狂。有爱情,有神秘,也有磕磕碰碰的人情冷暖,感动,思念也无处不在。最后两人虽没有真正的站在海边深情的呼吸那一下海风,看一眼青岛的海洋公园。但,一次略带叛逆的旅行,却教会了两个人数不禁的快乐和人生感情。那一直还是梦,两人相约,下一次,就在下一次,哪怕一次都会变也要去看它们一眼。
  •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宇宙中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也没有高高的山岭、茫茫的草原、深深的河谷,更没有活泼的小兔、小鹿和……
  • 又见红楼

    又见红楼

    从小在学校饱受欺凌家庭蒙受阴影的16岁小姑娘竟然穿越到了明代,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自己丑陋不堪的穷家女竟会变成大观园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原来她本身就是一株仙草幻化而来,只会化尽这一世的眼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在”大观园中的危机四伏是她无法想象的,寄人篱下的她几乎到了绝望欲死的地步,她深知自己最终的命运是如何,但她不愿受到摆布,经历重重磨难与思想斗争之后,她最终在牛郎之女相会之期在云端与宝玉在一起。宝玉是否真的可以放下自己